上思县奶牛场发展现状与思考

2022-11-19 03:16汤娟苏美先曹国敏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畜牧站
中国畜牧业 2022年20期
关键词:奶牛场犊牛粪污

文│汤娟 苏美先 曹国敏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畜牧站)

熊文婕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思县地处广西西南部防城港市,坐落在风景绮丽的十万大山北麓,总面积约2816平方千米。2021年底上思县畜牧业总产值4.5亿元,奶业生产总值为1474万元,占畜牧业比重的3.28%。奶牛养殖相对薄弱,是畜牧业发展的短板。了解上思奶牛场发展现状,分析其中存在问题,这对探索当地奶业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一、奶牛养殖基本情况

广西上思某奶牛场建于2001年,投建基地占地85亩,主要品种是荷斯坦奶牛。截至2021年12月底,奶牛场存栏618头,其中成年母牛324头,青年牛189头,犊牛105头。324头成年母牛中,泌乳牛291头,泌乳率89.81%,能繁母牛293头。据畜牧统计报表显示,2021年成年母牛年单产9.7吨,奶总产量3060吨,完成净利润165万元,比上年减少144万元。

二、奶牛场存在问题

奶牛场存栏数最高峰时达一千多头,近年来奶牛存栏数呈逐年减少趋势。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重视硬件设施提升。牛场运行二十几年,资金持续投入不足,设施栏舍陈旧影响生产发展。后备牛数量多,场地过于拥挤,导致吃料争抢;部分牛舍设备老旧,对饲养环境通风、温度、卫生保持都有很大影响;缺乏保定设施,给配种工作带来困难。

2.奶牛牛群结构不够优化。牛群结构是否合理与奶牛养殖效益好坏有直接的关系。2021年,成母牛324头(占52.43%),青年牛189头(占30.58%),犊牛105头(占16.99%)。成母牛比例稍低,直接影响奶总产量;犊牛比例稍高,增加饲养成本。

3.本地优质牧草资源不足。营养均衡的饲料是奶牛生长和泌乳的保障。上思县是甘蔗种植区,但甘蔗尾梢产量和质量受气候、季节等影响,且粗纤维含量高,并不适合用于长期单纯饲喂。目前,奶牛养殖需要的大部分精饲料和粗饲料主要从外地采购,不但成本增加,货源和质量也不稳定。

4.奶牛养殖粪污处理问题突出。奶牛场粪污处理设施简易,粪污靠人工收集、输送到贮粪设施,经过简单自然发酵作为肥料灌溉到农田。奶牛场发酵床底部未做水泥硬化或铺塑料薄膜,一段时间粪尿积累后发酵床水分过大,气味大、板结、不发酵,加上没有及时翻耙容易造成死床。雨季时粪污外溢,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三、对策与建议

1.抓好繁殖育种工作。繁育工作是保障奶牛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奶牛场的主要收益是牛奶、淘汰牛、犊牛,繁殖做不好不仅产奶量下降,产犊率也会下降。一方面要选择系谱明确、生产性能好、优秀的种公牛精液进行配种;另一方面要重视筛选健康、体型好、生产性能佳的母牛。对于遗传价值高的母牛,可以使用性控冻精进行配种,繁育未来的核心牛群。目前培育杂交奶牛成为趋势,以世界奶业领先的新西兰为例,2019/2020产季,占比较大的前三品种分别是荷斯坦-娟姗杂交牛(49.1%)、荷斯坦奶牛(32.7%)、娟姗奶牛(9.3%),其中荷斯坦-娟姗杂交牛的占比呈逐年增加趋势。较荷斯坦牛,娟姗×荷斯坦杂交牛产奶量、乳品质差异不大,但具有第一个产奶间隔缩短(391~446天)、易产犊、较快达成熟重量、夏天产奶更多(抗热)等优势。此外,国内也有通过引入乳肉兼用牛德系“西门塔尔”、法系“蒙贝利亚”优良冻精,与经产高产荷斯坦母牛繁育培育杂交牛,此杂交牛兼顾产奶性能和肉用价值,并显示出抗病性强、采食欲高、易喂养、饲料转化率高、长势快等优点。

2.优化牛群结构,增加养殖效益。制定牛场繁殖配种、周转计划,构建合理的牛群结构。奶牛场较为合理的结构为:成母牛占55%~60%(其中1~2胎母牛占40%、2~5胎占40%、6胎以上占20%),青年牛(18~28月)占13%,育成牛(6~18月)占18%,犊牛(1~6月)占9%,年淘汰率为20%~25%。每个生长阶段有固定数量的优质牛,逐年更新、周转,这样才能保证奶牛场持续稳产高产。长期屡配不孕和患有慢性疾病的牛应该尽快淘汰;母犊牛根据其父母代生产性能和自身外貌择优留作后备牛,其他犊牛及时销售以减少饲养成本。

3.倡导合理的日粮饲喂。奶牛场的经营成本中约70%以上由饲料构成,因此提供合理的奶牛日粮配比是经营奶牛场的重要工作。随着我国养牛业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发展,TMR越来越多受到奶牛场的青睐。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是根据奶牛在不同生长和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与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表,将粗饲料、精饲料按照设计的配方比例在专用的搅拌车中按一定的混合工艺进行充分混合而得到的一种营养相对平衡的日粮。TMR饲养要求实行分群管理,一般根据高产牛、中产牛、低产牛、育成牛、干奶牛分别调制饲料饲喂,具体配方可参考一些地方规程。草库、精料库、青贮窖的布局集中,方便拌料操作。牛舍、槽道等配套设计,可实现拌料车直接开进牛舍实现机械化自动投喂,避免二次搬运投料从而减少人力。

4.发展本地牧草种植。奶牛的日粮要满足奶牛产奶和生长需要,搭配的精料、辅料和优质粗料应充分利用本地现有原料。为降低牛场饲料成本,大力发展本地牧草种植也是非常必要的。2021年,上思县“粮改饲”工作逐步推进,种植面积0.76万亩,收贮青贮草料3.5万吨。2022年,上思县政府将继续大力扶持养牛企业开展牧草资源种植,青贮草料、甘蔗尾梢按55元/吨给予补助,预计“粮改饲”面积达2.01万亩,收贮青贮草料9.09万吨。在上思这样的传统农业县,需要妥善处理好牧草种植和经济作物种植的关系。按2015—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我国各地农业由传统的“粮-经”二元种植结构逐渐向粮草兼顾型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转变。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光、热、水丰富的华南地区应开展牧草作物套种、轮种模式。如在山坡平地种植高产优良禾本科牧草,如桂牧1号、王草和桂闽引象草等;在半水田地带种植全株玉米或甜玉米,冬天轮作黑麦草;在水田地带利用冬闲田进行黑麦草-早稻-晚稻轮作模式;在山坡林果地带开展“果林-柱花草”间种模式。

5.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促农牧循环经济。在畜禽养殖中,奶牛养殖所产生的粪污最多,单一的人工清粪、堆肥方式落后,对周边的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很大污染。改进粪污处理设施,利用粪污生产沼气、沼液、沼渣,可减少环境污染,增加能源和肥料收益。粪污处理要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减量化即实行雨污分流、自动刮粪、管道运输等综合措施减少粪污排放量;无害化要求饲养过程中减少使用兽药、添加剂,降低粪便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资源化即“变废为宝”,粪污固液分离后沼液用于灌溉牧草或农田,沼渣发酵烘干后用做垫料或肥料。

6.重视奶牛疫病防控,生产“放心乳”。奶牛疾病的发生不仅影响奶牛的健康和产奶量,还直接危害牛奶和乳制品的质量。奶牛疾病中,产科病发病率最高,其次是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外科(主要是蹄病)等。按非传染性和传染性疫病划分,有针对性地做好奶牛疫病防控工作。对于非传染性疫病需要强化生产管理,如乳房炎,除对病畜加强治疗和护理,还应找出发病原因做好预防工作。DHI技术中生鲜乳中体细胞数可作为评估奶牛乳房健康状况的指标。目前认为生鲜乳中的体细胞数小于25万个/毫升的奶牛是健康的,超过25万个/毫升时为奶牛感染乳房炎。对于传染性疫病,“防重于治”,做好引种检疫或坚持自繁自养,强化生物安全管理。牛场在口蹄疫免疫方面不能松懈,定期开展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监测和净化,同时做好牛副结核性肠炎、牛病毒性腹泻等其他传染病防控工作。

7.重视技术投入,整合多方资源谋发展。奶牛高效繁育、生产离不开各方面的技术投入。在新西兰,奶农负责奶牛饲养管理,而技术服务由DHI评估公司、育种评估公司和人工授精服务公司提供。其中DHI评估公司为新西兰75%的奶牛场提供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服务,高效监测牛群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制定更合理的牛场中长期发展方案;育种评估公司建立国家级奶牛遗传评估数据库,通过遗传评分体系帮助奶农选择经济效益更好的奶牛;人工授精服务公司为全新西兰400万头牛(存栏492.1万头)实施性控技术,性控后代雌性率可达90%以上,繁殖效率大大提升。因此,单靠养殖场是很难高质量完成以上技术工作,希望通过整合大型乳制品集团、科研院所、社会化技术服务机构、基层畜牧部门等各方的优势资源,逐步健全起适合本地的奶牛养殖技术服务体系。2020年,广西畜禽品种改良站DHI实验室通过了国家级评审,进入国家DHI实验室队列,为广西奶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广西是全国最大水牛奶生产省份,具有科研基础、产业支持。广西水牛研究所种牛场将搬迁至上思县,作为传统农业县,政府近年来大力扶持养牛产业和“粮改饲”,这些都为该县奶水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猜你喜欢
奶牛场犊牛粪污
犊牛腹泻病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犊牛肺炎巧防治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规模猪场不同粪污处理模式和利用效果对比分析
Floating dairy farm 漂浮奶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