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2-11-20 02:54吴美玲
读与写 2022年4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学活动德育

吴美玲

(福建省漳州市巷口中心小学 福建 漳州 363000)

引言

进入新时代以来,面临着变化莫测的新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新时代下的新常态。为更好的应对新时代下新发展,党中央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学习活动。通过这一系列专题学习活动的展开,为新形势下的教育事业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尤其是在“文化自信”成为我国“四个全面”的战略总布局以后,以“德育”为首的“文化自信”就成为了新形势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不可否认的是,德育文化在当前教育事业的推进中确实存在一定的难题,但这并不会影响广大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探索和前进,难题的产生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把握时机才是最值得广大教师思索的问题。这一难题几乎贯穿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全阶段,但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暴露问题尤为明显,基于小学生的现实情况,若不能有效的运用德育教育,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化,因此,如何将德育教育有效的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是检验小学数学学科教师工作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

1.新形势概念的简要介绍

所谓的“新形势”,就是指我国在经历改革开放重大变局过后的“深水区”。在我国人民对于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下,在“和平共处”成为国际发展新主题,在世界人民渴望“共同进步”的新愿景下,我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所必须面临的新问题。而对于教育事业而言,“新形势”下的首要问题就是面临“互联网+”时代的冲击问题。众所周知,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已经呈现“不可阻挡”的趋势。“互联网+”的应用在积极推动现代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创新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教育问题。而“德育文化”的渗透作为新形势下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为不二的选择[1]。

2.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小学数学学科是具备较强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学科。以其教学的内容来看,具有较强的连续性、阶段性和延续性。基于小学数学学科的这些特性来看,小学数学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必须将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回顾与归纳”,使学生能够结合已学数学知识进行思考,达到增强记忆力和复习的作用。此外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受“欢迎”程度与小学其他教学活动相较而言处于“占据劣势”的状态,这是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枯燥性”所决定的,且由于缺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趣味性”方法,使得小学的课堂教学绝大多数还处于“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上述教学现状的存在,在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同时还与新课程改革中“以人为本”的教学新理念背道而驰。因此是必须寻求新的教学思想用于破解这一现状[2]。

3.德育渗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影响

回看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在古代教育史上教师是占据着重要的主体地位的,传道、授业、解惑是韩愈给教师定下的基本要求,而中华文明也正是在这言传身教间得以保留和流传。当进入新时代后,传统教育理念中有大量的内容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当“去粗取精”,将传统教育理念中的精华部分提取出来,而这必须仰仗于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一切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中华民族注重个人的良好的品行和修养。早在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时期,就有礼法的存在用于约束个人的行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就是“德育文化”文化在我国历史进程中的“具象化”表现。而诸子百家都以不同的视角为大众的言行举止做了一定的解读和约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家对于大众行为的要求。千百年来中国人民都是以儒家教育思想作为教育理念的唯一“真理”,因此“仁爱”成为君子为人处事的第一准则。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渐取代传统教育理念,成为当前被广泛认同的教育事业新理念,对于传统教学思想的转变、对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就成为了当前我国教育事业所面临的“新形势”。从本质来看,素质教育理念的核心要素是“以人为本”,将学科教师由单纯“讲授者”的形象转变为“引导者”的形象;需要学生转变教育思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接受,在主动接受之间引导学生能够自主解决所思考的问题。以“文化自信”作为教学思想转变的重要抓手,以“教学创新”作为新形势下教学方法变革的重要保障。有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有效的开展德育教育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转变教育理念的出路[3]。

4.在数学课堂实行德育教育存在的相关问题

4.1 德育教育意识不强与数学联系不够深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家长及学生都迫于升学压力而不重视德育教育,以至于德育教育仅限于表面形式的敷衍。当数学教师意识不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言传身教就无从谈起。数学教师只关注小学生学习成绩,忽略了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小学生造成的影响。而小学生又极善于模仿,如此一来,数学教师就无法有效将德育渗透于数学课堂,导致其应有的育人功能一度被弱化。学生与家长太过注重拿学分升学,就会使德育教育变得可有可无,该类数学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小学生属于趋利类型的,与德育宗旨不符。

4.2 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内容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所谓德育旨在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当前数学科目的德育教育在执行新课标的相关教学要求时,教育目标颇为空泛。很多教师普遍认为德育教育包含数学思考、问题解决以及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内容,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数学教师在课程设计中,仅以知识、技能方面为主,而德育方面的情感态度等内容都太过“模板化”,在数学老师看来花精力培养学生德育与应试没有直接的关系,以至于数学课堂上的各类知识点中均不含德育教育元素,亦未形成明确的德育教学目标。

4.3 数学学科德育教育方式有待改进。最考验教师数学教学能力的莫过于将数学情感与价值观传授给学生了,很多教师经过多年的任教浸润,早已形成了个性鲜明的特色教育理念及方法。但他们却不擅长传递价值观或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国内的德育教育主要通过名人(政治)语录等方式完成德育教学任务。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通过这种“语录式”教育无法满足现代化小学生德育教学的目标要求。比如,在课堂上通过讲解数学史开展德育教学。其教育内容只不过是国内数学成就比西方世界早一点而已,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稍显狭隘,无法从根本上激发小学生对国家和民族呈现主观意义上的认同。

5.新形势下德育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方法

5.1 启迪学生的思考。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思维和发散性思想。小学数学学科有许多的教学知识,若是仅仅简单的采取教师“直接讲解”的方法,学生就很难针对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联想,这不仅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还不利于“德育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不断渗透。而新形势下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将所需教学的内容,以相对直观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具体而言,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的数学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一定的模型基础,在电子计算机上,直观的向学生进行展示,以动态的形式向学生演示出角的度量变化,诱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发散性思维”,提出关于不同角度量变化的其他问题。教师再从旁进行引导,必要时,也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的展开[4]。通过“引导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5.2 丰富教学的内容。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基于某一门教学学科,其他学科共同参与的“融合式”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当下教学行业积极探索的重要表现。长期以来,受制于小学学科自身的因素影响,小学数学学科的“趣味性”提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不断发展的“源动力”。在当下小学学科“融合式”教学的背景下,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以当前小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兴趣来看,在某些方面上由于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基于学生“母语”和学生接触“最多”的原因,占据着一定的“优势”,若是能够将这两门“风马牛不相及”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融合”使其能够互相借鉴和影响,相信能够取得“1+1>2”的教学成效。具体而言,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一课的数学教学活动来看,这一课程的教学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对常见、常用和常听的重量单位有一个明晰的认识,能够分辨常用的重量单位,而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也有一课关于重量转换“曹冲称象”的教学活动,若是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将重量的换算过程与小故事的内容进行结合。再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就能够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5]。通过这一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德育教学中的“延伸性”思维。

5.3 联系实践生活。以小学数学实际的教学内容来看,其中有极大的部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能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易于“忽略”的、疏于正确价值观的重塑与重点引导。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充分解决并紧密联系于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使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学科教学活动树立起正确的“认识态度”,不再仅仅只停留于简单的“加减乘除”之上并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而言,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一课的数学教学活动为例,这一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平均数”,对“平均数”的概念能够有初步的直观了解,利于“条形统计图”课程的教学。因此,在这一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在课前将学生分为多个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自由发挥”,收集生活中存在的“平均数”数据,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充分的分享与交流,最后由小组推荐代表,由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学生的资料,通过积极的交流与教学形式的转变,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团结协助意识和对于所收集资料的分析,就能够最大化的激发小学生对于”德育文化”渗透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并具备理论联系和指导生活实践的能力[6]。

5.4 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数学德育意识。数学教师应前提认识到德育教育与数学教育之间的联系。改变“分数为王”的教育理念,通过相关的教学活动,促进数学德育教育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比如小学生以模仿历史上的某位数学家为目标,快速提升数学成绩等。在此过程中尽量避免采用呆板的语录式教学施展德育,不能盲目地给小学灌输德育理念。因为德育本身需要数学教师能够深度了解及融入,从德育角度寻找相关的教学素材,比如,走出国门的中国高铁,其科研成果主要通过各种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体现出来的。而且中国铁路、桥梁等走出国门,畅通了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这些相关的数字表现与国内媒体新闻是紧密关联的,也是小学生日常的所见所闻,如此便能在数学教育中完美渗透德育,培养其数学情感。

课堂上老师还可以给学生分享中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等知识的研究,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徽、祖冲之等对圆周率的精准计算远远早于欧洲到近代的华罗庚在解析数论、多复变函数论以及偏微分方程等广泛数学领域中的杰出贡献。介绍用华罗庚名字命名的定理、不等式以及算子与方法等。通过具体介绍国内的数学史,营造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求知欲,使德育教育从根本上得到落实。

此外,还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以相关数学家的经典故事,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求知欲,使其感受数学的魅力进而增加数学学习兴趣。比如,当年陈景润的老师沈元说过: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冠,数论则是数学的皇冠,而皇冠上的明珠就是歌德巴赫猜想。此后陈景润就有了“摘取明珠”的理想,他要证明歌德巴赫猜想……通过此类事例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其明白,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若想有所作为,只有努力学习并掌握更多科学知识,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使学生能够立志成才,为民族富强而奋斗进而实现数学德育教学目标。

5.5 深挖数学教材中德育教育的内涵。对于数学教师来说,通透理解数学史颇有难度。但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德育教学可以采用分节点的教学方式完成目标。所谓分节点教学就是数学教师将德育教育目标在相关课程中分成几个比较容易实现的小目标。然后将其渗透于不同课堂节点中进行分批教育。比如,在学习“方程不等式”方面的知识点时,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十分钟为一个节点,先讲解“方程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然后再为学生阐述方程模型与生活模型之间的相互转化,或数学与生活相通的数学化过程等,以简单明了的方式使小学生能够明白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该类教学方法既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将德育渗透于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使小学生拥有探索数学的求知精神,让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涵发挥极致作用。

数学本来就是极具逻辑性的学科,它的产生及发展都遵循着一定的唯物辩证法规律,比如:数学概念从产生到推广,从数-式-方程-函数的应用等,可对学生采取唯物主义观点实施相关的教育,使其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发展变化及相互之间产生的联系等,通过实践的方式验证相关的理论。让学生了解在一定条件下,数、式的正与负、加与减等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进而在课堂上通过找各种知识点存在的相关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辩证思维。

其实平面几何很好的唯物辩证法观点的常用德育素材,比如:学习四边形时,数学教师可通过调整四边形的四条边位置及长短等,使其转化为梯形、棱形、正方形等,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是在运动中持续发生变化,达到良好的辩证思维教育效果。数学教育除了让学生深刻地掌握了书本上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应让其认识到世界万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及相互转化,使他们学会用动态观点去观察世界,用辩证思维全面性分析周围事物存在的矛盾,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数学知识,增强他们改造环境的能力,优化其心理品质,巧用数学思维看待生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5.6 因势利导,创新数学德育教学方式。当前人们普遍面对着信息过载问题,小学生也不例外。这些海量信息,形成了数学教师了解小学生的关注热点。而且受社会思的潮影响,人们对小学生关注热点也比较集中,老师可以将该类热点话题引入数学课堂。比如,小学上课容易走神,可借助小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导其回归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数学推理性的解题格式及步骤安排等,要求小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书写整齐并努力寻求既简捷又合理的解题方法,指导其用对方法检验相应的练习结果,查明出错原因等,培养学生追求真理、自觉改正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及不畏困难的思想品质。

6.结语

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可逆转”的趋势与潮流,本文只是笔者的个人见解,广大小学数学学科教师还是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契合学生实际的有效措施。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教学活动德育
《中国德育》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