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级中学教研组团队建设策略

2022-11-20 10:20柴永红甘肃省永昌县第五中学
教书育人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研组双减教研

柴永红 (甘肃省永昌县第五中学)

教研组是中小学开展教学、教研工作的基本单位,承载着学科教学、教研的基本任务,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园地,也是开展校本研修的基本团队。在“双减”背景下,初级中学教研组团队建设成效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科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效果,也关系着教研组学科力量的凝聚勃发、学校办学水平的展示外宣等诸多方面。鉴于此,高度重视初级中学教研组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客观分析初级中学教研组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优化初级中学教研组团队建设的策略,是“双减”背景下学校需要突破的工作重难点之一。

一、初级中学教研组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一)高水平教研组团队建设是学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双减”政策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落实,不仅规范了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而且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前提下保障学生成绩的提高的方法只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高水平教研组团队的建设,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强大的保障作用。建设高水平的教研组团队,一是能够开展校本教研,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策略丰富教师自身的知识,提升教师的能力;二是能够集思广益,深入研究教材教法,用最完善的方案,通过集体的智慧把教育教学内容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三是能够让教师及时交流研讨,解决教材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提高学科教师整体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和实施策略、完善的教学方案、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经验,就能有效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高水平教研组团队建设是学校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本路径

建设高水平教研组团队,对于学校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来说,是一条最基本的路径。国家之所以下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不只是彰显国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态度和决心,更在于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义务教育不仅是一项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的教育工程,更是一项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民生工程。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尤其在“双减”背景下,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关键在于向教师队伍要素质。这就需要学校重视高水平教研组团队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重视整体提升教师素质的基本路径,就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向每一堂课要质量,让每一个“45分钟”都效益满满。

(三)高水平教研组团队建设是学校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重要措施

“双减”政策落实之前,一些教师不重视作业设计,作业布置机械重复、随意性大,无形之中加大了学生的作业负担。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教师对作业的布置不仅要做到少而精,而且要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研组对教师如何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少而精的作业承担着一定的督促、指导责任。通过教研组的督促、指导,学科组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进行协调,不断提高作业设计和创新的水平,为学生布置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少而精的作业,对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作用重大。高质量的作业不仅能够节约学生学习时间,而且能够事半功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学校通过建设高水平的教研组团队,加强学科组管理,提高教师设计、创新作业的水平,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学生作业成效的关键之举。

二、初级中学教研组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研不够精准

教研组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为此,立足于问题的解决是教研组工作的生命力所在。但是,在实际的教研组工作中,探讨问题泛泛而论,研究提高流于形式。尽管听课、评课、集体备课坚持得很好,但聚焦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讨的意识不强,往往面面俱到,凸显不了通过一堂课的研讨解决什么问题。教研不精准,评说不深入,不能抓住关键问题,透彻分析产生原因,精准找出解决办法。导致的结果是问题看似也指明了、研讨了,而下一次听课时相关问题又出现了。

(二)教研活力不足

无论是听课、评课还是其他活动,教师尽管都能做到全员参与,但是活动积极性不高,应付心理有余而活动活力不足。除了主持活动的教师、负责讲课的教师、指定发言的教师等部分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外,其他教师虽耳有所闻、脑有所思,但不主动表明自己看法或观点。这就需要在教研组工作中进一步激发教师活力,让活动中的沉默者也积极思考,主动发声,和教研组同仁分享自己的收获,形成教研互动与共振,真正做到活力四射、相互砥砺、共同提高。

(三)教研思维平面化

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应该是呈现一种立体化的思维,从课程标准的研修到学段目标的定位,再到一册、一单元、一篇课文,由宏观到微观,由一统到局部,进行立体化的研修。反过来,由一篇课文到一个单元、一册教材,再到学段目标,直至课程标准,由专注于课堂教学的打磨到单元教学、整本书的教育教学设计,由一节课知识点的挖掘到单元知识点乃至学段知识体系的建构,由一个学科的教书授课职责到全方位的传道、解惑、授业、育人,教研组的教研思维应该是立体化的。但是,由于部分学校对教研组的建设高度不够,点状的、孤立的、碎片化的教研方式还在某种程度上显著存在。这就需要学校提高教研组建设的高度,引领教师树立立体化的教研思维,从立体化的高度共同参与到教研组建设中去。

三、优化初级中学教研组团队建设的策略

(一)制度立规:初级中学教研组团队建设的保障

规划指导学科组及组内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组织学校的各类教育教学教研活动、交流研讨学科教育教学方法、处理组内教师请假临时替岗和卫生清洁等日常事务,是教研组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为了保证这些基本工作的开展,教研组长的组织能力、个人业务水平、协同经验技能固然重要,但制度立规更是保障。教研组制度建设与实施是教研组开展日常工作、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成长的基础性保障。例如,建立集体备课和个人个性化备课相结合的制度,集体备课备学段教学目标、内容、进度等,个人个性化备课备教师特色化教学方案等。再如,建立说、授、听、评、比课制度,对说课人、授课人、听课人、评课人、比赛者等行为进行规范,提出要求,做到管理科学、治教得法、治学有方。还如建立教研交流制度,从参与人员、主题设定、目标要求等方面对集体教研活动做出明确规定,像组内交流课,规定每周至少开展教研活动一次,学科组内教师必须参加。每次活动必须围绕一个主题解决一个问题;校内组织优质竞赛课、研讨课、示范课等,所有教师必须参加,时间冲突的教师要求提前换课;新教师汇报课指导教师必须参加,等等。有了这些基础性的保障制度,不仅能够确保教研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稳步推进,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工作质量,促进学科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个人教育教学水平的持续发展。

(二)文化立魂:初级中学教研组团队建设的根本

建设高水平的初级中学教研组团队,需要立足文化立魂这一根本,开展“课比天大”的教研组文化建设。每个教研组有自己的学科、学情特点,树立“课比天大”意识,建设“课比天大”文化,就是要基于学科需要开展研究,把小问题变成大文化,通过一个学科问题的深入解决,带动一门课程的精准研究,聚焦学科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入挖掘研究,精准解决办法,提升解决能力,在“输血”的同时发挥“造血”的功能,让学科文化成为教研组的灵魂。可以说,作为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最基层单位,教研组既是践行学科教学先进理念的执行单位,又是学校最前沿的独立创新、追求时代标高的自为单位。教研组学科文化的形成需要组内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更需要教师个人的学科文化自省、自建与批评共融。围绕教研目标合作、共建、共享、共荣,是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方针;围绕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创新、发展学科教研方向和内容,是教研组文化建设的内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以学科文化塑造学生灵魂、开发学生心智,是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核心。

(三)研究立范:初级中学教研组团队建设的核心

教研组的核心任务是开展学科教学研究。为此,初级中学教研组团队建设的核心仍然是研究立范。教师教学功夫在课前,加强教研活动,进行学科教学研究,通过集体备课、研讨交流活动,深入研究课标,透彻钻研教材,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法学法、学生学情到板书设计,均做到集思广益,统一而为,对于指导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才会起到研究立范的作用。

(四)课堂诊断:初级中学教研组团队建设的法宝

预设与生成怎么样,关键看课堂。集体备课能否在课堂内达到预设效果,能够生成集体备课所没能预设的“特色”或“风格”,关键还要由教研组进行“诊断”。怎么“诊断”?走进课堂,从预设的达成与“特色”的生成方面对集体备课方案的实施进行“诊断”,明确达成的方面有哪些,创新的地方在哪里,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对集体备课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诊断”之后,还要进行集体评课,指出优点与不足,研究新出现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方面。利用教研组的集体智慧,授课教师还要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深入的反思。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结合组内教师的意见、建议,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教师深入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回顾自己在课堂上“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与教研组同仁的意见进行对照,总结经验与教训,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当然,教研组也要从个性化教学的角度根据教师授课特点或风格对其进行发展性的指导,以便在提高教研组课堂诊断水平的同时,促成授课教师个人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五)活动开展:初级中学教研组团队建设的关键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开展各类课堂教学活动,以此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是初级中学教研组团队建设的关键。例如,组织学科示范课展示活动,构建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确立学科课堂教学基本思路、基本模式乃至创新模式,全面提高学科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再如,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课堂创新教学活动、优质课竞赛活动、教学骨干或教学能手评选活动等,通过活动开展展示教研组实力和教师风采,以此促进教研组积极培养组内教师,扩大教研组影响力。还如,开展校本研修、论文评比、课件制作、教案设计竞赛等活动,通过统计团体总分奖励获奖教师人数多的教研组,以此促进重视教研活动的开展、变革学科教学方式、提高学科教研水平,使教研组更加积极、有效地服务于学科教学活动,起到培养教师的作用。

(六)结对帮扶:初级中学教研组团队建设的捷径

根据木桶效应理论,教师个人的教学教研水平往往会影响教研组的整体水平。为此,通过结对帮扶的方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促成年轻教师的成长,补齐中老年教师的短板,那么,教研组的整体水平就会迅速提高。在以老带新结对帮扶方面,让组内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做师傅,让需要快速成长的新教师做徒弟,通过师徒结对,帮助新教师快速适应学科教学节奏、尽快把握课堂教学要领,在最短的时间内走上成长、发展之路。在以新促老结对帮扶方面,新教师要发挥自身特长,积极、主动地把信息技术应用、新鲜事物适应方面的方法技巧传授给中老年教师,让他们娴熟应用现代信息和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成效。这样,通过新老教师的互相帮扶,使组内教师树立奉献、学习、反省、创新、团队、未来意识,拥有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师生交流、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造就服务型、复合型、特长型、管理型、技术型教师队伍。

在“双减”背景下,初级中学要建设高水平的教研组团队,需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客观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此优化建设策略,扎实推进。只有这样,教研组才能形成综合实力,有效促进学科教学的优化与学科教师的培养。

猜你喜欢
教研组双减教研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
对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