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语文应用规律,构筑“本色语文”课堂

2022-11-20 10:20刘军江苏省连云港东海县黄川中学
教书育人 2022年7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文本分析

刘军 (江苏省连云港东海县黄川中学)

特级教师黄厚江提出了“本色语文”的概念,认为要从内容、方法上都紧扣语文的本质特点,用语文的方法来教授语文。教师要注重构筑和谐共生的教学环境,运用共生的课堂结构展开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促使学生积极探究语言文字应用的基本规律,那么就能更好地构筑本色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强化文本诵读,培养良好语感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本色语文课堂需要关注的重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朗诵入手,尝试通过大声诵读文本的方式,全身心进入到文本中,和作者形成情感共鸣,进而在深层次上掌握作品。同时,诵读文本也能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为自主运用语言文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天净沙·秋思》一文手法别致,展现了游子思念家人的场景,结合秋天的风物写出了内心的孤苦愁闷之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品的情感,教师鼓励大家展开诵读活动。在配乐诗朗诵中,教师首先播放了一些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选择适合的曲目,在整体诵读诗歌后,学生认为缓慢凄凉的音乐比较适合该作品,这样他们就初步感悟了诗歌。此后在配乐诗朗诵的过程中,教师则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升语感:“大家注意这首作品的韵脚,你觉得使用韵脚在诗歌中有什么好处?”“这首诗歌的前三句节奏是怎样的,你认为作者为何要罗列这些意象呢?”这个问题让学生注意到作品的前三句为“222”节奏,诵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所选择的意象也能体现出凄凉的情感,比较符合作者当时的心境。

学者黄厚江认为,在本色语文课堂中,不要“神来之笔”,不要标新立异,只有做好、做实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才是高效的课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诵读是基础,所以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诵读活动,通过指名诵读、集体诵读、分组诵读、读评结合等简单而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诵读激情,促使他们和作品形成共鸣,深入体会作品的情感,提升语感。

二、赏析成语警句,领悟价值观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所以本色语文课堂也要围绕这三点展开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成语或者警句,并掌握文本细读的分析过程和方法,总结出蕴藏其中的内涵,进而提升价值观。

学习《陋室铭》一文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作品中的名言警句展开赏析,说说从“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一句中能获得怎样的启迪。“从这一句话中,大家能否看出作者的心中什么是‘有名’?作者的人生态度又是怎样的?”这个问题促使学生结合文本展开赏读,学生认识到作者的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是依然有着高尚的人格,不会和其他人同流合污。教师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某些‘网红’为了出名,做出一些让人不齿的事情,甚至是违法乱纪的事情,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呢?”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人们应该向刘禹锡学习,不要过分追求虚名,而要脚踏实地做事。通过学习,学生自身价值观也得到了提升和发展。

在本色语文的课堂中,教师要避免将学生培养成只会解答题目的“答题机器”,而要促使他们成长为有一定文化、道德和较高生活情趣和审美素养的人。学生通过文本细读能深挖作品的主旨,体会隐藏其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结合社会现实,提升自己的思想和情操。

三、编演课本剧目,体验思想情感

本色语文课堂要求化繁为简,但是并不排斥组织课堂活动,而是要求在课堂活动中要把握住“听说读写”这些语文教学中的要点,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以组织编演课本剧为例子,教师要善于引导,避免学生将注意力放在道具、服装等花哨且和语文无关的内容上,而要关注人物形象,分析情节发展,探究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尝试在台词编写中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体现出语文本色。

在学生阅读《故乡》一文后,教师组织他们阐释编演课本剧,将闰土、杨二嫂等人性格的扭曲和转变表现出来。教师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尝试用列表的方式展现出闰土和杨二嫂前后的变化,然后展开思考,分析一下他们的变化究竟是因为什么。“在作品中留下了大量的留白,没有详细地写两人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自编剧本,补充相关内容,展现出两人如何一步步扭曲人性,一点点沦落。”这样的提示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如有学生展现了闰土被地主盘剥,辛苦工作一年却难以果腹,一点点从机敏的少年成长为木讷的中年人,每天只想着如何维持家人的生计。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体会到了作者的内心情感:“正是因为闰土、杨二嫂沦落改变成了这样,所以作者对现实才有强烈的不满,他希望能改造旧社会。”这样学生便一步步挖掘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资料,并展开研究、探讨,尝试编写剧本。若学生能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做到真正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那么他们就不仅能读懂文字的表面内容,还能深入挖掘作品的主旨,并深刻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其表演效果也更好。

四、组织比较阅读,发展思维能力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本色语文课堂的关注焦点。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如组织他们进行比较阅读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在比较阅读中,学生可以找出所读作品的异同点,然后展开分析,探究不同作者的风格特点,或者分析同一作者在不同时代的风格变化。这样的分析不仅能让学生提升阅读量,更能让他们发展思维能力。

《孔乙己》一文中展现了落魄的文人形象,和《范进中举》中的范进有相似之处。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对比阅读,尝试将两人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看看他们有什么异同点。一开始学生只关注到了两人的人生经历,认为他们都对封建科举制度十分推崇,只是他们的结局不一样,孔乙己最后无法维持生计而走向死亡,而范进则中举,改变了人生。此后,教师又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展开分析,如可以分析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看看科举制度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并说说这和两人的不同遭遇是否有关系。又如学生可以分析一下两人的性格特点,说说这是否影响了两人的生活。学生认识到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他们的探究热情更浓厚。

教师要注意找到合适的拓展角度,促使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利用和课文有关的各种材料,进行迁移训练。这样学生能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五、开展专题研究,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内容庞杂,形式多样,要想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不能仅仅依靠课堂学习的时间。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专题研究,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分板块学习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并理清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尝试将掌握的传统文化运用到自己的语言表达中。

阅读了《智取生辰纲》一文之后,很多学生对名著《水浒传》颇感兴趣,教师便引导他们展开专题研究,围绕“中国的侠文化——水浒人物细谈”这个主题展开探究。学生可以在自主阅读后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浒人物,说说其人生经历,然后再分析一下从中能否看出和“传统文化”相关的信息。如有学生从“鲁智深”这个人物入手,认为他是一个展现古代“侠文化”的典型人物,他具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气概,同时有勇有谋,乐于助人,这些都是古代“侠”的典型特点。该学生还将其和林冲进行了对比,认为林冲性格中更多的是隐忍,所以不如鲁智深更符合“侠”的形象。学生各抒己见,畅谈了对水浒人物的理解。

教师可以每月设定一个文化专题,让学生结合课内外作品展开自主阅读,此外还要注意搭建课内外交流平台,让学生能互动探讨自己的研究收获。在积极交流中,学生能得到更大的惊喜,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本色语文的课堂要求教师化繁为简,突出主干,凸显出教学的主线,要围绕“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要点展开教学设计,促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语用技能,掌握写作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才能起到精讲多练的效果,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尝试和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在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文本分析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分析:是谁要过节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回头潮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