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田径训练中合理运动负荷分析

2022-11-20 10:25陈诚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田径负荷设置

陈诚

(盐城市初级中学 江苏 盐城 224000)

在初中落实田径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授学生相应的田径知识、提高其田径技术,在改善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对其终身体育意识及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但想要将田径训练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以此来推动相关训练目标的实现,还需要相关教师结合实际,对训练的运动负荷进行合理的控制,也只有保证运动负荷安排的合理性,才能够促进学习者运动素质的稳步提高,从而对其锻炼结果加以合理的检验,这对田径运动培训的有效实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所以,就有必要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研究。

1、浅析运动负荷

1.1、相关概念

通常运动负荷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负荷量;二是负荷强度。且这两项内容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而且不管运动方式如何,其负荷量都是通过强度来体现的。利用负荷量能够就负荷对人体产生的刺激量进行评估,而负荷强度则能够反映出机体所受刺激的程度,其会对机体产生较大的影响。但在设置负荷强度的过程中,需要将负荷能量的积累作为基础。一般在增加负荷强度时,需要将负荷量适当降低,如果对两者同时加强,容易使学生出现过度疲劳的情况,严重影响训练的实际效果。所以,在训练当中,必须要采用波浪起伏的方式对负荷量以及负荷强度进行合理的安排。

1.2、对运动负荷进行合理设置的意义

运动负荷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运动强度、运动频率、重复次数以及持续时间来实现的,在田径训练当中,如果能够对运动负荷进行合理的安排,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化其运动技能,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而如果运动负荷设置缺乏合理性,负荷设置过小,往往难以对学生身心产生良好的刺激效果,导致训练不够充分,在影响学生运动技能掌握情况的同时,限制田径训练对于学生精神意志的培养效果。而运动负荷过高,会超出学生承受能力,导致其身心疲劳,甚至会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落实田径训练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运动负荷保持高度的重视,可以应用运动负荷对训练成果进行评价,但需要避免采用机械化、绝对化的方式设置运动负荷。

2、运动负荷对中学生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体能训练属于学校开展体育训练活动的主要部分,体能属于人体在对所有运动器官系统进行活动过程中所体现的最基本力量,它也属于学生将其在田径运动中的基本战术水平和技能得到合理训练所必须的一项基本运动力量,通常包括了对身体形态适应性强的力量和运动变化、耐力、速度等相关素质。初中生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其训练效果通常和体育教师对中学生的生理机能、体态结构在所处年龄段的发育情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具有直接关系,体育教师也会针对学生的相关情况和学习需求,选用适当的练习手段和方式。从体育负担方面来说,它通常对初中生自身的体能训练状态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3、初中田径训练中设置运动负荷的基本原则

3.1、因此施教原则

初中体育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是真实存在的,包括、性别、年龄、体育能力以及身体素质等,这也导致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田径训练的过程中,就要求教师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而这种“区别对待”,就是要根据不同学生情况,有差别地设置运动负荷。当然,这需要教师对学生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以后才能实现。在掌握学生情况以后,即可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分层训练的方法落实负荷安排,如,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应该设置较小的运动负荷,反之,对于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则要适当增加运动负荷。具体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运动需求来确定运动负荷,且在训练期间,需要对各层次学生的运动负荷进行监控和调整,不断提高运动负荷与各层次学生的契合程度。

3.2、以人为本原则

任何体育训练活动的开展,都要以健康、安全作为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在组织田径训练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气候条件、训练场地、学生实际以及人体生理技能发展规律来进行运动负荷的设置。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学生作为训练的核心,使其主体地位能够得到有效的尊重,从而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在具体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主观感受保持重视,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对于运动负荷的承受情况,并保证运动负荷调整的动态性。此外,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归纳,在强化自身运动负荷调控能力的同时,推动田径训练活动的不断改进和优化,确保田径训练过程中的运动负荷能够始终处在合理范围内,以此来保证田径训练的效果。

3.3、时效性原则

田径训练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对相应的田径知识以及运动技能加以掌握,因此,教师在设置运动负荷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负荷量的设置能够与学生需求以及教学目标相适应。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该对不同的运动负荷进行设置。例如,在初学阶段,应该适当减少运动负荷,而在复习、巩固以及提升阶段则需要对运动负荷进行适当的提升。而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需要教师在实际训练当中,针对训练的间隔、时长、次数进行合理的安排,要通过运动负荷的合理设置,将其效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与此同时,在设置运动负荷的过程中,还要对学生运动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保持重视,虽然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能够强化学生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但长期使用一种训练方式,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感,进而影响其训练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对此,还需要教师不断强化训练活动的时效性,要在设置运动负荷的过程中,对训练方式进行积极的创新,应用游戏、竞争等训练项目提高训练的趣味性,从而将学生的训练热情不断的提升,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训练活动中来,促进其良好运动意识和运动习惯的形成与发展。

4、在初中田径训练中对运动负荷进行合理设置的方法

4.1、做好调查分析工作

想要在田径训练中合理地设置运动负荷,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学生信息反馈,对运动负荷进行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其设置的合理性。而常用的调查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观察法。即对学生在田径训练中的表情、脸色、动作完成情况以及流汗情况等进行观察。通常情况下,如果学生所承受的负荷相对较小,基本面部不会出汗、脸色正常,且表情也较为自然。而运动负荷适中的情况下,学生可能会出现面色稍红,存在部分汗珠的情况,但仍然能够保持灵敏的反应,将各项技术动作很好地完成。而在运动负荷设置过高的情况下,学生通常会表现出反应迟缓、汗流浃背、脸色发白的状态;

第二,询问法。即在训练当中,通过对学生进行询问,判断运动负荷设置的合理性,且在运动之后,也要询问学生的感受,因为“轻松”、“还行”、“累”、“很累”,代表不同的心率和运动承受能力,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对运动负荷进行适当的调整;

第三,把握运动之后的反应。通常需要从疲劳程度、睡眠质量以及注意力等方面入手进行调查,若学生在课后觉得无法集中注意力,且浑身无力,睡觉时存在全身酸软等感觉,说明运动负荷设置可能偏高。而如果在课后学生精力充沛、感觉良好、肌肉酸痛感轻微、睡眠较好,且在休息以后不适感彻底消失,说明运动负荷设置较为合理;

第四,生理指标检测。通过对学生的尿蛋白、血压以及心率等指标进行检测即可判断运动负荷安排是否合理。如在心率方面,如果安排的运动负荷较为合理,学生的心率一般为120-140次/min。

而在具体训练当中,为了保证运动负荷的合理设置,需要教师对上述调查分析方法进行合理的应用,以此来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训练的内容、时长、频率等进行适当的安排,才能使运动负荷的设置更加合理,进而达到提高训练质量的目的。

4.2、对教材及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的理解

在初中体育教材当中,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都是具有一定的深意的,其提倡将运动负荷较高的内容与运动负荷较低的内容结合在一起,通过交替安排,确保运动负荷的合理性和相关训练的有效性。例如,对运动强度较高的跑、跳运动与运动强度较小的走、投运动相结合。而想要有效提高运动负荷设置的合理性,除了需要教师做好备课工作,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与理解之外,还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确保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能够稳步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对于初中生落实田径训练,并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田径运动员,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体魄,培养其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对这一教学目标保持高度的重视,要以此为基础点,对田径训练中的运动负荷进行合理的设置,避免过分强调训练指标,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落实训练任务,应该结合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学生喜爱、运动负荷适中的项目开展相关训练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项目当中承受适量的运动负荷,以此来推动相关教学目标的实现。

4.3、严格按照教学规律开展相关训练活动

一般而言,在一节体育课当中,有多种运动负荷的安排模式,如,前高后低型、前低后高型、标准型以及双峰型等等,但不管负荷模式如何,其运动负荷的设置与调节都需要保证高低结合、动静穿插。通常学生达到最佳训练效果时,其心率能够达到120-140次/min。而在实际训练当中,应该将这种心率状态保持10min左右,并推动各种负荷强度的有效结合,才能使田径训练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因此,在田径训练期间,教师应该结合教学规律,对训练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及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使其能够通过对训练活动的有效参与,获得适当的锻炼。

与此同时,学生在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领悟和应用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这个过程一般可以分为泛化、分化以及自动化3个阶段,正常学生在各阶段当中投入的精力以及体能消耗都是有所差异的,对此,教师应该对学生各阶段的精力投入情况以及实际训练效果加以了解,并观察学生恢复所需时间。以此为基础,对训练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学生在参与田径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在承受适当运动负荷以后,获得充足的休息和恢复时间。如此才能保证合理负荷的同时,提高训练质量。

除此之外,运动负荷的设置应该与教学内容以及课程时间相结合。例如,在田径训练过程中,除了可以通过不同运动项目的组合来控制负荷以外,还可以通过穿插技术讲解以及动作示范的方式来合理地控制运动负荷。例如,对于强度较高、具有一定难度的训练内容,可以在完成教学讲解以及巩固训练以后,结合学生训练情况,落实纠正示范活动,这样既可以实现运动负荷的有效调控,又能提高学生技术动作的标准性和规范性,避免运动损伤问题的出现。而如果本节课的运动强度以及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则可以只对重点内容进行示范,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对动作要领进行体会,避免过度讲解对学生的训练时间造成占用,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使其运动负荷能够得到相应的保证。

4.4、对各种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应用

在体育教学当中,具体可以将其教学模式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传统教学模式;二是,现代化教学模式。由于教学模式不同。两者的优缺点也各不相同。首先,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长期摸索和应用的情况下,使得传统教学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田径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但缺点在于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关注不够全面,不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加上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不利于学生训练热情的提升和保持,长久的应用会对训练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次,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最大优点就是,灵活多样,能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灵活的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缺点在于其应用时间还相对较短,教学体系的完善性还有待提升。对此,在落实田径训练的过程中,还需要体育教师结合实际对相关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应用,以此来保证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运动负荷的合理设置。

例如,在针对高难度以及高运动负荷的项目进行训练时,为了实现运动负荷的有效控制,教师就可以对现代教育模式进行应用,通过多媒体教学法,对相应的技术动作进行直观的展示,让学生通过演示视频或者是动画的方式观察各项技术动作的完成方法以及技术要领。在基本掌握相关内容以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训练,这样不仅能够应用直观、生动、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更加认真的学习各项技术动作,将相关内容掌握,提高训练效果。还能省去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模仿学习环节,减少学习过程中的运动负荷,进而达到降低整体运动负荷的目的;

又如,在对低难度、低负荷项目进行学习和训练时,即可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应用,因为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可以随时随地地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所以,对于一些低难度、低负荷的项目,完全可以采用传统教学法,由教师进行适当演示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并根据学生训练情况,对运动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在保证学生训练时长的同时,使运动负荷的安排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当然,不管是何种教学模式,其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对此,还需要体育教师对各种教学模式的融合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以此来优化体育教学活动,使田径训练过程中的运动负荷安排能够更加的科学、合理,如此才能推动相关教育目标的实现。

4.5、练习方式的合理运用

初中体育的田径运动练习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使用往往都会对学生体育负荷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保证学生田径运动训练能力维持在合理的范围中。传统的体育训练中,部分课堂内容比较乏味单调,部分课堂体育负荷量高低不一,但部分课堂则分配比较合理、游刃有余。正是基于此原因,在现代田径的教学训练中,更需要重视对基础课程和学习者自身需要的分解,将教学上的基础课程与拓展性能力加以有效整合,以使得体育负荷的发展更具有合理性,进而使得教学的教育意义得以有效提升。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田径训练当中对运动负荷进行合理的安排,不仅能够提高田径训练的效果,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对相关内容保持高度的重视,要结合实际对提高运动负荷合理性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教学实践当中进行灵活的应用,从而为初中田径训练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田径负荷设置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MIV-PSO-BP神经网络用户热负荷预测
全国田径冠军赛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计数:田径小能手
生如夏花
栏目设置一览表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