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他引”与“自控”的小学生情绪管理探析

2022-11-20 13:55陈国亮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中心小学
教书育人 2022年17期
关键词:移情自控能量

陈国亮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中心小学)

一直以来,教师注重学生的知识教育、注重智能提高、学业成绩,忽略了学生情商的培养,尤其忽略了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事实上,学生的情绪不容小觑。因为情绪具有干扰或促进作用,其干扰的力量不应低估,有时甚至具有强烈的破坏性力量。千万别小看小学生,“他们的内在一半是儿童、一半是成人”,[1]其丰富性与复杂性值得我们警惕,值得我们通过深耕细作的态度去研究。一旦情绪的干扰力量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一种“逆环境”,必将深刻地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反,一旦情绪的促进力量发挥作用,成为“正环境”中的重要方面,必将促使学生趋向健康、阳光的一面。

情绪管理既需要“他引”,又需要“自控”,两者互为促进,互为融合,互为因果。所谓“他引”,即经由第三方力量(包括同伴、教师、家长以及更多他方)转化学生的情绪,加大学生的心理重建力,由灰心丧气变为积极正向;所谓“自控”即引领学生严格自律,从自己内心深处理念的改变中,促正能量的滋生与充盈,促进实际行动的转变及问题解决。毕竟,小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所谓的固化、僵硬等顽固性因子较少,完全可以通过“重要他人”和自己的本原力量改变自己、矫正自己、成长自己。

一、基于客观理性分析情绪

小学生因为人生阅历、经验的欠缺与心态的不稳定等,往往很难或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常常发怒、低沉、自卑,或者率性而为,做事不计后果。这样的负面情绪与问题的解决无益,与智慧成长无益,有可能还使情绪更加糟糕。糟糕的情绪必将带来糟糕的后果。于是,基于客观理性分析情绪,成为小学生情绪管理工作中的必然。

(一)情绪之因要重视

“受到刺激才会产生情绪,所以有情绪必有因”。[2]每一个心灵的深处都藏着一些秘密,每一双眼睛的背后都有别人所不知道的风貌,每一件事件都有前因后果。打开学生心灵的秘境,见微知著,见人所未见,找到真正的情绪之因,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开出良方。班主任要善于寻根溯源,从学生情绪背后的源头上去整体把握,要找到情绪的导火索而寻得良策。如,某个小女孩之所以患有自闭症,是因为从小她的父母亲就爱吵架,每当她想表达什么的时候,他的父亲总是让她“闭口”。久而久之,“开口表达”时伴随着恐惧心理,她也就不爱说话,关闭了自己的心门。只有了解了这个小女孩自闭症背后的真相,才能谈得上情绪的调整,“他引”才会有具体的切入点,“自控”才会有凭借与方向。因而,破解情绪难题,需从心门的打开入手,需从“隐形”了解入手。

(二)情绪之因要分类

情绪之因各不一样。注意区别度进行分类归纳,把握分寸感进行恰到好处地细化,才能让“他引”变得更有针对性,才能让“内控”变得更加自然而然,才能够更细微地针对学生个体,进而进行专门的、个别化的辅导与心理矫正。

一是无法改变类。即通过种种努力也不能改变现有状况。这样的状况对学生情绪的影响是长久的,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会成为情绪的“催化剂”,其负面影响可能会持续到后续学习中。如,苦学后考试成绩仍然不佳的学生,可能存在着长久的“情绪阴影”。还比如,某个学生因为个子矮遭到别人嘲笑而情绪不好。短时间内肯定长不高个子,所以这样的烦恼可能会成为一种情绪“标签”而长久存在下去。

二是尚有余地类。“柳暗花明又一村”,某些事情看似无解,但经过努力或有解决之道,由僵局到破局其实尚有余地。如,一个学生以前一直是乒乓球小队的小队长,这次落选了,完全可以通过努力主动争取,力争再次当选或者下次入围,而不是破罐子破摔。当学生意识到事情尚有转机,一切并未尘埃落地,那么,情绪转化或能迎刃而解。

三是必须解决类。某些问题或矛盾产生了,通过一定方法能够解决并且必须解决。如,和要好的同学产生了误会,应该有一方或者双方都有意愿去解决,而不是不好意思,拉不下脸面,而让问题成为坏情绪的主因。一旦问题立即得到解决,学生情绪管理就有了方向,有了可供参考的支架。

二、立足长远巧妙处理情绪

(一)讲求方法

情绪是一种能量。心理教师或班主任的责任就在于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而建立积极的情绪,增加正能量。积极的情绪“能够超越单纯的感官享受,产生心灵的愉悦”,[3]进而产生较大的正能量。由“厌”到“乐”,由消极到积极,离不开教师高度的警觉、敏感与“他引”。

面对无法改变类的情绪,引领学生开启言说之门,进行自我剖析与质问不可或缺。如,学生为什么有考试焦虑症,或因为他认为自己应该可以考得更好但偏偏有可能考不好,或因为父母亲的期待比现实中的实际情况要高,或因为达不到某个临界分数线就无法得到应有的利益……当学生通过自我剖析认识到事情的必然性之后,意识到“事情本来就这样”,学生可能会产生积极情绪,可能会变“他引”为“自控”:无法改变的就暂且放下,暂时忘记过去的所谓“失败”面对未来,投入新的学习才是正道。

面对以尚有余地为因的情绪,引领学生敞开心扉,直面情绪而非逃避情绪,多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不可或缺。如,上例中的“小队长落选”事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落选”可能是因为自己努力不够,可能是教师需从大局出发而进行调整,可能是因为别的更复杂的原因。总之,并非是自己认为的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如此,在多角度的理解与认同中缓解激动情绪。同样的,必须解决类事件为因的情绪,也引领学生不要让问题发酵,而是在客观分析中积极解决问题,在认清自己责任的同时,先“低头”再解决问题,如此,化被动为主动,变负情绪为正能量。

(二)总结经验

情绪管理中要有大格局,即从学生的长远出发,注重追踪管理和经验总结,正所谓:“注重一点一滴的追踪,注重一丝一毫的变化。”那种立即对学生的情绪进行盖棺论定之后就束之高阁的做法应该予以摈弃了,那种取得了点滴效果就遗忘了事的急功近利,也应该予以改变了。班主任或者家长应引领学生秉持这样的理念:消极情绪固然带给我们一些负面效应,但是它同样会带给我们一定的经验与价值——不断应对负情绪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不断强化生命韧性的过程,不断成长的过程;挫折也是我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财富。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先正视挫折、拥抱挫折,进而化压力为动力,情绪转化能力必将更强,人生之路必将走得更稳健。以此观点观照小学生情绪管理工作,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情绪后期的经验总结不可或缺:师生总结得愈到位,经验愈能内化为成长的“维他命”;总结得愈深刻,教训愈能成为情绪稳健的主因子。

如,上文提到的那个矮个子学生,一次跑到我跟前哭哭啼啼:“他们都说我是矬子,什么事都干不了,还说矬子鬼大,没有好心肠……”我意识到必须好好转化他的认识,于是,我耐心地引导他:“古今中外的伟人中有矮个子吗?”他有点茫然,于是我举出邓小平等人的例子后,告诉他学习上的优秀、事业上的成功远比身体上的高大与颜值重要得多……听着我的分析,他的激动情绪渐渐平复了。后来我跟他一起总结经验教训:第一,遇到别人的嘲笑不要急于表达情绪,而是要分析其对错和适用范围;第二,换个角度思考会发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谓不利的一面反而转化为有利的一面;第三,负能量可以转换,压力可以变为动力。一旦转换成功,心态的积极和情绪的正向必然会发挥神奇的力量……这样的经验总结,对这个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同样的,当我把这些经验和教训运用到更多学生的情绪管理中时,效果的事半功倍都在情理之中。而这正是“他引”艺术中比较高的境界。

三、有的放矢智慧引导情绪

(一)建议而不是强制

小学生的情绪管理严禁尖锐说教,杜绝霸权主义,摈弃棱角分明的说教,而凸显软调节。这里的“软调节”,应该是“灵活的、温润的”,注重建议而不是强制,注重无痕育人,而不是刻意规训。建议体现在情绪管理中就是基于儿童天性,就是不具备“进攻”态势。从人的天性及生命的一般规律而言,情绪是不分对错的,就像老虎被侵犯了必然要发威一样。只不过小学生的情绪一旦与社会规范进行对比观照时,旁人觉得难以接受,容易遭到非议或谴责。所以,作为“他引”,面对小学生的过激情绪,不是一味地否定,而是适当的建议;不是一味地排斥,而是给予学生排解负能量的机会。当教师或家长锚定学生的负情绪都是正常之时,或许就能为解决因为考不好而情绪低沉等常见情绪问题寻得良策。比如,学生的“追星”行为中,为明星的高兴而高兴,为明星的失落而失落,这些都是正常的情绪。关键就在于如何引导的问题。如果教师总是一句“你想学那个明星就是痴心妄想”,那么,学生坏情绪的蔓延也就不足为怪。只有先肯定学生的追星行为是对的,再引领学生追钟南山之类的明星,才是学生情绪管理中的应然。之后,学生意识到:“只有勤奋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我们也能变成人人崇拜的正面明星。”而这,正是明星效应发挥得当的有力体现。

(二)装傻而不是穷尽

尽管我们强调要打开学生心灵的秘境,要深入到学生的潜意识中,但是面对部分学生的隐私,我们还是应该是装傻而不是穷尽,让学生能够保留自己的尊严感知,让他们通过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而进行情绪的矫正,“实现学生意识自我与潜意识自我的深度对话”。[4]因此,必要的时候,故意装傻、故意忘记与故意糊涂是必要的,有助于学生自尊心的保护。有一个例子:一个事业有成的企业高管去拜访感谢当年的小学班主任,原因是当年他偷拿了别人的东西而因为羞愧不敢承认,这个班主任让班上的每一名学生转过身,然后搜身,最终从他身上搜出“证物”,但永远没有公布所谓的“小偷”名字。为此,时隔多年后,他特地前来感谢班主任,感谢当年的那一份包容与体谅,感谢老师对他“面子”的保护。正是这一份包容,促使他改正了种种不良习惯,促使他一步步走向成功。然而,现在的班主任却申明不认识他,不承认当年是他偷拿了别人的东西。原来,当年,班主任为了避免以后与这个“小偷”之间出现尴尬、不愉快、不自然,他也是蒙着眼睛去搜身的,其目的是在搜到“证物”后自己也不确定谁是“小偷”,进而保持以前的那种纯洁的、没有“划痕”的师生关系……明白这一切后,这位企业高管更加心生感激,为教师在处理这件事时的“故意不想知道”而感动,为教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而敬佩。学生情绪管理中,我们同样需要“故意不想知道”的艺术,需要特别的“装傻”,如此,让学生对教师“不设防”,对家长不“警惕”,情绪的转化变得自然而然。

(三)转移而不是固守

现实生活或影视或文学作品中不乏这样的现象:郁郁寡欢之人或出外散心,暂时忘记了烦恼;或激情绘画,转移了注意力;或奋力奔跑,“甩掉”了负面情绪;或痴迷弹琴,暂时让身心放松……而后,负能量渐渐消散,自信心逐渐恢复。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叫做“移情”。都说,时间是疗伤良药,一定的时间之后,所谓的负情绪都会消散。而“移情”恰恰提供了时间上的缓冲。小学生的心理矫正中,不妨引领学生通过兴趣转移进行必要的“移情”,让负能量占据心灵空间的时间缩短,让正能量占据心灵空间的时间延长。弹琴、打乒乓球、踢足球、看课外书等,均是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多多转移注意力,能够达到移情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倾诉自己转移注意力后的体会:“当我沉浸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中时,居然忘记了烦恼。”“一段时间的绘画后,我好像没有那么难受了”……渐渐地,在反复倾诉中,大家达成了共识:转移法是有用的,“移情”是必要的。当我们转移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当我们“移情”到别的场域——一个更宽广更容易激励精神动力的地方,所谓的不如意或者所谓的负能量一定会“烟消云散”。这样的“自控”艺术值得推广,值得在小学生情绪管理中普及。

“他引”在于打开一个更大的世界,洞开学生的多重视域,为情绪的转化提供更大的背景与支撑;“自控”在于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认清自己。从内部产出积极的、正向的力量,正所谓“引导儿童推开一扇认识世界、内观自我的门”[5]。“他引”也罢,“自控”也罢,都应该为正能量的蓄积而助力,为情绪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助力。作为成人,应该把外在的“他引”与内在的“自控”融为一体,自然而然地统一在情绪管理场域中。情绪管理的美妙之处就是,某个不设防的时刻,小学生自然而然地变得高兴、积极、充盈着强大的自我纠正能量。小学生的情绪管理应是一盘“大棋”,学生、家长、教师以及更多的人都不是“局外人”。当他方力量与自身力量协同发挥作用,才能真正把学生从负情绪中解救出来,还儿童应有的阳光、自信与快乐。

猜你喜欢
移情自控能量
未来事务的色彩
哲理漫画
正能量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心理咨询中如何识别和应对反移情
正能量描绘词
正能量描绘词
婴幼儿移情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