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简讯

2022-11-20 17:43
氯碱工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制氢氢能燃料电池

上海市规划2025年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突破5 000亿元

2022年7月8日,上海市政府网发布消息:《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于近日印发。到2025年,上海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突破5 000亿元,基本形成2个千亿、5个百亿、若干个十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上海市围绕氢能、高端能源装备、低碳冶金、绿色材料、节能环保、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领域,力争打造5家特色产业园区,加快培育若干家特色园区或精品微园。推进“十百千”工程,培育10家以上绿色低碳龙头企业,100家以上核心企业和1000家以上特色企业,创建200家以上绿色制造示范单位。

《方案》提出:支持企业持续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基础性研究,加大颠覆性生产工艺与替代产品创新力度,开展电力多元转换、人工光合作用、变革性二氧化碳利用、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的研究。石化化工行业加强工艺余热、余压回收和能量梯级利用。

氢能产业方面,上海市将支持燃料电池重型卡车、公交客车、冷链物流车等多场景、多领域商业性示范应用,带动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等上游产业链发展。充分利用工业副产氢资源,在金山、宝山打造氢气主要供应基地;在临港、嘉定和青浦建设产业实践区,丰富应用场景;开展兆瓦级风力、光伏等新能源电解水制氢集成及应用示范,开展“氨—氢”绿色能源应用试点。突破高能效氢燃料电池系统、长寿命电堆、膜电极、质子交换膜等关键技术。推动高压供氢加氢设备、70 MPa储氢瓶等多重储运技术的应用。

绿色材料方面,上海市将推动低成本大丝束碳纤维量产、T800级以上高强高模碳纤维工业化突破、碳纤维专用树脂技术攻关,探索碳纤维在新型碳芯节能导线、储氢容器等领域的应用。推广高温超导电缆,支持高温超导技术在核聚变等领域的应用。开展光催化在污染治理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发展低碳化工,推进天然气和二氧化碳制备合成气、轻烃裂解技术的应用示范。

碳捕集及应用方面,上海市推进新一代相变型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应用,突破溶剂损耗、再生热耗等关键指标,降低捕集成本。加快二氧化碳生物、化工、材料、矿化等转化技术研究,推进二氧化碳制碳纳米管等高值化学品的产业化试点,开展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及制甲醇示范。推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应用场景向化工、钢铁等其他行业拓展,加快与储能、氢能等技术的集成发展。

上海市将以低碳氢源+新材料为核心,加快建设“上海化工区绿色低碳示范园”。在上海化工区形成多元化氢源供给模式,加大副产氢利用,开展沼气制氢,探索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围绕打造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加快轻质高强材料、新能源材料、氢气储运材料、燃料电池材料以及二氧化碳资源化技术的孵化和应用。推进天然气、轻烃代替煤和石油制化工原料应用,鼓励企业提高生物基、废物基原料比例。

http://www.ccin.com.cn/detail/df4a168ba6881fc22987e121632b2914

国内首座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投运

安徽省六安市政府网发布消息称:2022年7月6日,国内首座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在六安投运,我国首次实现兆瓦级制氢—储氢—氢能发电的全链条技术贯通。

示范站位于六安金安经济开发区,额定装机容量1 MW,占地面积7 000余m2,主要配备兆瓦级质子交换膜制氢系统、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和热电联供系统、风光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配电综合楼等,是国内首次对具有全自主知识产权“制、储、发”氢能技术的全面验证和工程应用。

该示范站采用先进的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技术,年制氢可达70余万m3、氢发电73万kW·h,对于推动氢能研究应用、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http://www.ccin.com.cn/detail/acb125b35161dfce3b91123be18e8a95

河北晋邦16万t/a环氧氯丙烷等项目环评正式受理

2022年6月底,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河北晋邦环氧树脂项目进行了环评受理公示,公示期截至7月8日。

河北晋邦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6月,为豪邦化工集团子公司。晋邦公司拟投在河北省沧州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内实施“河北晋邦新材料有限公司8万t/a环氧树脂、20万t/a硫酸钾及其配套项目”,项目分2期建设。

第1期:①8万t/a环氧氯丙烷,②10万t/a硫酸钾,③5万t/a甘油提纯,④5万t/a二水氯化钙,⑤10万t/a氯化钙防冻液,⑥各装置配套公辅设施等。

第2期:①8万t/a环氧氯丙烷,②10万t/a硫酸钾,③4万t/a环氧稀释剂装置,④8万t/a环氧树脂装置,⑤5万t/a二水氯化钙,⑥18万t/a氯化钠盐水,⑦硫酸钾配套的硫磺焚烧炉、三氧化硫吸收装置等,⑧10万t/a氯化钙防冻液,⑨各装置配套的余热发电装置、配电室等其他公辅设施。

https://m.sohu.com/a/564092239_121123922/

淄博市首批50辆氢燃料电池冷藏车正式投入运营

2022年7月8日上午,由淄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的淄博市首批氢燃料电池冷藏车交付运营启动暨氢能产业链生态圈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在淄博会展中心C区南广场顺利举行,仪式邀请了行业专家、淄博市内外氢能产业重点企业及物流公司代表参加,促进产业交流合作。

淄博市生产的首批50辆氢燃料电池冷藏车正式下线投入运营,标志着淄博市自主可控的“燃料电池膜-电堆-发动机-整车”的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已经成型,这是淄博市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聚焦打造氢能生产应用标杆城市,立足基础优势,优化产业布局,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最大力度的支持保障。

目前,淄博市已建成6座加氢站,累计加注氢气350 t。10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分布11条线路,行驶里程达600万km。年内淄博市将形成3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运营能力,应用示范走在了山东省前列。

http://news.lznews.cn/luzhong/quxian/

202207/t20220708_10507142.html

天辰公司沙特沙比克CLC烧碱项目获完工证明

中国化学旗下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辰公司”)收到沙比克颁发的沙特PETROKEMYA CLC烧碱项目机械竣工证书,标志着该项目取得重大里程碑。

该项目于2019年9月签署合同并正式开工,主要工作内容是将原有隔膜碱工艺升级为离子膜烧碱工艺,配套公用工程进行改造升级,合同金额超过3亿美元,是中国企业近几年在沙特执行的最大的化工类项目。

项目开工后不久,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业主也发布了不可抗力导致的停工通知书。之后的2年时间内,天辰公司沙特项目部与业主项目团队紧密配合、优化项目设计,缜密部署设备采购,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动迁,最大程度地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项目的不利影响。最终,项目提前3天完成了机械竣工,也是疫情发生以来沙比克集团唯一按时完工的项目。

鉴于天辰公司近两年的突出业绩,沙比克授予天辰公司2020—2021年“承包商贡献奖”,也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公司。这是天辰公司沙特项目部全体成员上下同心、勇于拼搏所取得的成果,体现了天辰公司重诺守信、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

http://www.ccin.com.cn/detail/4e20bb99b2b232bae16ea04c06c10172

冀中能源加快打造百亿级氯碱化工产业集群

2022年6月29日,冀中能源40万t/a PVC项目在河北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投产,迈出打造百亿级氯碱化工产业集群重要步伐。

项目总占地63万m2,总投资30余亿元,项目投产达产后,年可增加销售收入 33.6亿元,利税4.8亿元。

冀中能源投产的40万t/a PVC项目,整体工艺装备水平位于行业前列,分别采用了欧洲乙烯公司低温直接氯化、乙烯氧氯化技术、悬浮法专利技术及德西尼布EDC裂解技术,是国家重点推广的清洁生产技术,被列录入国家产业调整目录鼓励类。项目建设过程中,又先后增加了安全仪表系统、气体检测报警系统、低氮燃烧技术、超低排放技术,实现了安全提档、环保升级。项目投产后将全面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对整体工艺系统具有很好地“拉动”和“辐射”作用。

打造煤化工、盐化工、玻纤新材3个百亿级化工业务集群,是冀中能源四大产业板块中“化工与新材料产业”的重点规划。目前,冀中能源新建的2条玻纤生产线已经全面达产达效,正在按照“两区一中心”产业规划,筹建第3条玻纤生产线,加快打造玻纤新材料百亿级产业集群。此次40万t/a PVC项目投产后,冀中能源还将按照“管理专业化、生产园区化、产业链条化、产品高端化”的发展方针,补齐盐化工循环链条,形成内部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区域大循环“三位一体”立体循环发展模式,打造百亿级氯碱化工产业集群,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1736956458464147881&wfr=spider&for=pc

韩国LG化学计划首个5万t/a制氢工厂

2022年6月20日,韩国LG化学公司表示:计划在韩国大山建一座制氢工厂,预计将于2023年上半年开工,目标是在2024年第二季度完工并投产,届时每年生产5万t氢。

LG化学表示:新工厂预计将采用在高温蒸汽下通过化学反应将甲烷转化为氢气的技术,将成为LG化学首个生产纯氢的工厂。

制氢工厂是LG化学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战略计划是到2025年,在石脑油裂解 (NCC) 工艺过程中,将氢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提高70%,并在加氢处理植物油等可再生生物原料的生产中积极利用氢。

http://www.ccin.com.cn/detail/676cf8bf5282b270a203edf03998ab88

欧盟计划到2025年将氢电解槽产能提高10倍

据NRCHUB网站2022年6月20日莫斯科报道:6月16日,欧盟委员会启动了一项计划,到2025年将欧盟的绿色氢电解槽生产能力提高10倍。

2022年5月首次宣布的这项电解槽合作计划,将把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聚集在一起,将电解槽的产能从目前估计的每年1.75 GW提高到17.5 GW,用于生产可再生能源氢的技术。

该计划与欧盟委员会的REPowerEU计划有关。REPowerEU是一项广泛的战略,旨在结束对大国化石燃料的依赖,其中包括到2030年实现产氢1 000万t/a的目标,这需要90~100 GW的电解槽产能。

电解槽合作计划是在欧盟委员会的欧洲清洁氢联盟第四次会议上发起的,该联盟聚集了1 600多个组织,以支持可再生和低碳氢的部署。

https://h2.in-en.com/html/h2-2413677.shtml

到2050年低碳氢需求或将达5 000万t/a

全球研究和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表示:到2050年,全球炼油行业的低碳氢需求可能达到5 000万t/a。

炼油领域是氢能应用最大的市场之一,2020年约为3 200万t/a,占全球氢需求的30%~35%。氢处理和氢裂解化是炼油行业消耗超90%氢气的主要炼油工艺,分别用于减少成品中的硫含量和提高运输燃料的产量。

然而,炼油过程中65%以上的氢需求是由催化重整和乙烯裂解副产品提供的氢来满足;这不太可能被低碳氢气所取代。任何氢短缺都可以通过气基蒸汽甲烷重整和煤炭目的性生产来解决,这两种方式合计约占炼油厂氢需求的32%。

伍德麦肯兹研究总监古普塔表示,如果低碳氢具有成本竞争力,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支持不断发展,低碳氢有可能取代专用氢作为原料。到2050年,该领域低碳氢的潜在全球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 000万t/a,从而使全球范围1和范围2的炼油厂碳排放量减少10%或1亿t/a。他补充道,但真正的改变者是在燃烧应用中替代化石燃料来产生热量和蒸汽。这将为炼油中的低碳氢提供更大的市场,到2050年,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4 000万t/a,碳排放量减少高达3亿t/a,约25%。因此,到2050年,炼油行业对低碳氢的潜在总需求可能高达5 000万t/a。

为了进一步脱碳,炼油商将不得不考虑更多的低碳技术,如电加热、碳、主要碳排放设施的捕获和存储以及生物质气化。炼油企业将不得不采用可再生能源,使用低碳原料和产品。这些解决方案的组合需要解决这个复杂的问题。

为了使低碳氢与专用的化石燃料氢具有竞争力,需要降低成本和高碳价。成本很重要,因为氢气生产占炼油厂可变运营成本的10%~25%。此外,高碳价和相关的排放惩罚可能成为从化石燃料氢转向低碳氢的主要驱动力。

在当前天然气/液化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且波动剧烈的情况下,以及地缘政治冲突之后,绿色氢比基于化石燃料的灰色氢便宜。因此,有市场机会使氢供应来源多样化,以减少排放并支持能源安全。

在燃烧应用的情况下,更高的热值和更低的排放使低碳氢成为有吸引力的替代品。尽管燃烧提供了更大的市场,但低碳氢需要实现更低的成本,或者需要更高的碳价格才能在燃烧领域竞争,而不是与专用氢竞争。

假设大宗商品价格恢复到受长期基本面因素驱动的水平,到本世纪30年代初,要使低碳氢在炼油燃烧领域具有竞争力,需要将碳价格提高到100美元/t至150美元/t。另外,从长远来看,绿色氢的成本必须低于1.5美元/kg,才能与天然气和燃油的燃烧相竞争。

除了低碳氢的成本下降,更高的碳价格、财政激励和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将是加速炼油行业采用的必要条件。国家专门的氢规划将有助于提高低碳氢在许多行业的渗透率。

Gupta表示,从成本和排放的角度来看,从长远来看,炼油更可能向绿色氢而非蓝色氢迈进。然而,拥有低成本天然气资源和碳封存能力的国家将有机会进入蓝色氢气市场。低碳氢的替代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煤炭、天然气、碳和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因此炼油厂和国家的具体应用场景要非常具体。

http://www.sinopecnews.com.cn/xnews/content/

2022-06/20/content_7038072.html

印度5万t/a环氧氯丙烷成功投产

2022年6月5日,氯碱及其增值衍生物制造商Meghmani Finechem Limited (MFL)宣布:5万t/a环氧氯丙烷(ECH)工厂成功投产。尽管外部环境充满挑战,但工厂按时投产,没有任何成本超支,证明了公司强大的项目执行能力。

Meghmani Finechem是印度第1家委托ECH工厂生产的公司—这是一种目前完全进口的产品。在印度,约80%的ECH用于环氧树脂制造,环氧树脂还被用于涂料、汽车、建筑材料、风车、黏合剂、电子等行业。ECH剩余的20%用于制药工业、水处理和造纸化学品,其需求预计也将大幅增长。随着GOI对基础设施发展的日益关注,以及印度消费增长的预期,对ECH的间接需求有望大幅增长。

目前印度对ECH的需求约为8万t/a。但考虑到未来几年环氧树脂的增长和新产能,预计未来2~3年内印度对ECH的需求将大幅增长,此外,ECH的正常需求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增长10%左右。全球对ECH的需求预计将增长4%~5%。印度环氧树脂产能为12.6万t/a,ECH原料依赖进口。印度是中国ECH较大的出口目的国:2021年全年,中国ECH总出口量为46 790 t,其中出口至印度ECH的量为4 038 t。

https://www.100ppi.com/news/detail-20220605-2156994.html

猜你喜欢
制氢氢能燃料电池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PEM电解水制氢研究进展
孝义鹏湾氢港氢能产业园项目一期投产
格子Boltzmann方法在燃料电池两相流中的应用
氢能“竞速”
氢未来
QDQ2-1A型全自动水电解制氢设备和QDQ2-1型水电解制氢设备对比分析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全球最大风电制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整体并网
汽车制造商助推燃料电池“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