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多元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2022-11-20 23:00马立平甘肃省酒泉第七中学
教书育人 2022年10期
关键词:研学校本初中生

马立平 (甘肃省酒泉第七中学)

不可否认,当下部分学校存在重国家课程而轻校本课程的现象,课程资源比较集中而不够开放的现象还很突出,学校课改拘囿有余而开放不足的局面还时有存在。由此造成学生综合素养较低的现象也就成为常态。在做精做细做实国家课程教学的同时,根据关联性、校本性和可选择性原则,依据地方实际、学生实情而因地制宜地开发地方或校本课程意义重大,可以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便利,为学生精神和心灵的成长提供舞台,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创造平台。当然,更为学校的内涵式改革积累鲜活经验,为时下或以后学生进入社会后成功创新创业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息息相关。的确,国家课程指向专门性知识掌握,指向不可或缺的知识认知体系的建立,那么,校本课程就应该指向学生实践性的素养提升,指向印证与验证环节。它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而不是重复;是互为促进,而不是互相抵触;是深度融合,而不是彼此隔离。基于地方实际、学校实情和学生学情,因地制宜,通过有倾向性地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从一个更周全更综合的角度出发去多元开发校本课程,进行新的课程架构,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于学校课程体系的创新盘活,应该成为学校内涵式改革的具体内容和重要视点。

一、正视现实,敲响忽视提高综合素养的警钟

时下,初中生精于知识类学习而疏于综合类素养提升的现象时有存在,综合实践的大天地中缺乏初中生的身影。囿于生涯规划和视域的限制,也囿于时空因素,学生投入书面作业的时间居多,甚少从实践的角度提升自己。小到家庭中的收拾桌椅、整理房间、洗衣做饭;大到外部的农田耕耘、工厂生产、制作加工等等,都难有初中生去体验、实践和反思的机会。现实生活中历练的缺席,必然导致素质素养上的空白。

从学校而言,许多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仅限于国家课程,而且不过是零星渗透,有浅尝辄止和有头无尾等特征,很难从身心育人的多维度上进行深入与拓展应用,更谈不上道德的成长与综合素养的提升。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形成了一种偏颇与狭隘的共识:只要文化成绩好,其他都可以淡化。从安全因素出发,学校的校本课程甚少与综合实践活动挂钩,长于理论呈现而短于实践体验。很多综合类课程的名头看似“挂在墙上”,实则成为摆设,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标签,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成为空话。

从家长而言,不让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现象比比皆是,不让学生参加校本课程的家长大有人在,哪怕是最简单轻松的家务劳动,家长替干代干之现象都很严重,“勤快、朴实、实干”等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断裂,“劳动最伟大最崇高”的认知遭到冲击及改变。部分家庭中,孩子不想干什么,家长就不提什么,就淡化什么,就遮蔽什么。这样的纵容与溺爱,打着“爱”的旗号,实际上不是走向实践能力的低下,就是享乐思想与懒惰思想的滋生。

通过开发多元校本课程,恰恰能解决上述教育困境。恰到好处的校本课程,能够“打破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格局”,以个性化凸显学校课程特色,以积极姿态改变“神兽”们的懒惰行为。夯实校本课程实践活动,能够助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助力于学生实践力、创新力和综合力的提升。

二、盘活资源,凸显乡土资源文化传承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校本课程是对核心的补充与完善。学校或教师应该以独特的视角开发针对性强、实践性强、指向性比较明确的多元特色校本课程。内容、形式和指向上均应有所甄别、有所舍弃、有所筛选。

(一)内容上,重在文化观的传承

不可否认,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牵连到的优秀养分较多,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应该成为校本课程资源中的首选。家国情怀、优良家风、传统美德,均是传统文化中闪闪发光的存在,如宽恕与原谅、团结与分享、担当与责任,等等,更是直指学生责任感的落地生根。把以上筛选重组之后“为我所用”,实在是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因此,校本课程应该重“文化观的传承”、重实践观点的形成,重综合素养的提升。引领学生步入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学习中,无形中就步入了良性轨道,能够唤醒学生的尚善、向美、向真之心。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校本课程,源自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养分,具有道德精神传承的价值与意义。“人之初,性本善”这样的名句引领学生向善;“融四岁,能让梨”这样的句子促使学生知道礼让。经典传统中的文化自信和德育意蕴,应该成为校本课程的主旋律,应该成为铸就学生精神钙质的有机养分。既然强调“综合素养”,那么,多元化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合适的开发就显得不可或缺。除了经典阅读,其他如书法、国画、武术、戏剧、灯谜、剪纸、传统体育游戏等均应该通过校本的形式出现在课程建设中,通过必要的筛选、重组与盘活,让文化的传承有依托,让精神的润泽有凭借。

(二)形式上,重在多元化的构建

校本课程,应在形式的多样与多元上下功夫,达到大面积地激活与聚焦学生的目的。校本课程的封面、扉页、插图、布局等等如何设计,实在是个“巨大”的问题。就其栏目而言,不应是纯资料的呈现,而应是集“介绍”“思考”“探究”为一体;日记、史料、辩题、绘本等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能够赢得初中生的认可与喜爱。还可以通过“拓展空间”,开阔学生的眼界与思维,通过“运用你的经验”积累个性化案例,通过“相关链接”连古接今,洞开视域;通过“探究与分享”等栏目,将思维与情感的触角延伸到更远。形式上的多元化,带来的是学生视觉上的赏心悦目,换来的是教学的多姿与精彩。如,就酒泉地区的敦煌文化而言,不妨设置图片说事、史海钩沉、雅丹风貌、工艺骆驼等多个栏目,凸显敦煌文化特有的风采与精彩。其中不乏对比表,能够对比出耐人寻味之处,凸显出最重要最精彩的地方;不乏链接语,通过方向指引触动学生更多的相关探索;不乏“回音壁”,以鲜明的对比反映古今之变化……更多摇曳生姿的形式,能够较深地唤醒学生,有力地提升其综合素养。

(三)指向上,重在实践观的践行

国家课程重理论,那么,校本课程就应该重实践,以此达到互为补充、互为促进、互为印证的目的。学校或组织者应尽可能地重组一些以动手实践为内容的校本课程,以达到提升综合素养的效果。实践观的建立对于初中生意义重大,一方面促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最美丽”“实践者最幸福”的意义,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学习信心的建立、做人做事正确态度的形成,都有启示、有促进、有影响。通过具有真实体验意义的实践活动,学生认识到父母亲的辛苦、意识到劳动的伟大与崇高、体悟到奋斗的价值与意义,认识到“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不付出就期望“天上掉馅饼”等想法是错误的、消极的,不值得效仿。比如模仿敦煌壁画的剪纸与刺绣等等校本课程,不在于读在于做,在于学生的亲力亲为,通过扎扎实实的实践,让学生形成细心、创新、巧干等做事态度。还如,故事社重在行动,徒手秧歌重在歌舞的结合,便于学生模仿,利于学生实践,真正在扎扎实实的行动中形成批判性眼光、养成真抓实干的精神、形成实践性和综合性素养。这样的校本课程渗透了“学中做,做中学”,指向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因而应该成为校本课程编纂的风向标。

三、多法并举,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好的校本课程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发展性的特点”。基础性在于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为学生以后的综合发展打基础;丰富性在于因人而异开发多元校本课程,为人人所需的素养做准备;发展性在于要凸显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学生终身成长打底子。而这,离不开多法并举,并做到开发、实施和印证的螺旋上升。

(一)巧妙渗透于课堂教学

将校本教材高效演绎于课堂有法可依。比如以传统文化阅读为主的就应该做到读中明理,通过分组读、领读、角色读、配乐读、对读等多种形式,夯实校本课程的落实力度;以裁剪为主的就应该做到动中领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验证、实践报告撰写、多元品鉴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生活的大熔炉中提升综合素养……无论哪种形式的校本课程活动中,均应该设计一些巧妙的、有意义的、有启迪性的、有开发思维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直接以理论的面目出现,而是融合在新颖生动的情境中,如,盐融于汤,如鱼游于水。如此,道德的生成与生命的开悟变得自然而然。比如,可以把校本课程中的某一知识点制作成“5至8分钟”微课,可以化身为情景剧,可以重组为校园心理剧,可以变声为绘本,可以辅之以音乐与画面,改编成故事、谜语、谚语、歇后语的形式,真正以魔幻般的效果赢得初中生的喜爱与认可。实践证明,校本课程教学活动中渗透愈巧妙、愈深入,校本课程发挥出的力量就愈大。作为学校或教师,不是开发出有价值的校本课程就觉得“大功告成”,而是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上、渗透上、印证上下功夫,力争以有别于一般课程的教学形式去激活初中生的兴趣,赢得初中生的喜爱,真正演绎校本课程教学的精彩与厚重。

(二)深度印证于研学活动

鉴于学生实践综合素养低下的现状,国家曾经出台了中小学研学的若干方案与意见。综合素养究竟高不高,从研学活动中可以印证。以出外研学为主的应该做到探索中分享,通过活动前游学路线的自主确定、活动中分工合作的角色体验、活动后经验的梳理及反思,多渠道地提升综合素养。“集体旅行和集中食宿”,看似闹哄哄的,实则闹中有规律,“研”中有学问,“研”中有生命力的勃发,有深层次地感悟,恰恰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大好时机。酒泉地区有不少值得研学的“参观点”,如月牙泉、阳关、敦煌古城、雅丹地貌、鸣沙山等等,选择其中一处组织研学活动,也应该成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关键行为,更是成为依托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典型回应。研学中,学生了解到敦煌是多种文化糅合的交叉点,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历史底蕴极其深厚,饮食文化引人注目。所以敦煌才成为名胜古迹,呼声鹊起,值得全世界的游人前来旅游,更值得初中生从自身提高的角度予以审视,并从中收获沉甸甸的综合素养。研学结束之后,通过“自主自悟、辩论探析和发散思考”,引领学生写写如“我心目中的敦煌文化”“不平凡的酒泉”等研学感悟,在一个更深的层面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高效呈现于媒体平台

校本教材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完全可以跳脱出纸质版的单一模式。“互联网+”支撑下,由纸版到电子版,由线下到线上,不妨把校本教材置顶于微信群或钉钉群,让其魅力随时随地显现于自媒体平台上。校本教材或实践活动中的部分精彩之处,不妨以特写字幕、背景音乐、简短评论的组合为特点,以更多人传阅、共享、提升为目的,成为网络平台中熠熠生辉的存在。校本教材作业或者实践成果也可以上传到相关群中,学生实践的生动的身影、活动中精彩的瞬间、实践后的反思日记等等,均可以第一时间就在网络中“晒一晒”,便于更多人足不出户就能欣赏、交流、评价和反馈,形成一个展示、欣赏、评价融为一体的循环系统。条件成熟之时,学校或教师不妨在筛选梳理的基础上,结集出版,可以打包上传,以规模化和集中化的优势凸显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果与意义。或许,上传了什么内容并不是唯一重要的,期间经验的积累、创新意识的激发与实践成果激励作用的发挥,才是校本课程作用于师生当中更为理想的目标。当实施的正效应发挥到更大的时空中,助力于更多学生的成长时,助力于更多家长的检阅并从中受益,才是校本课程开发及应用的应有之义。

好的校本课程针对性强、实践性强、人文性强,指向人的生命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提供个性化的载体与舞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养的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迫在眉睫。从校本课程的构思、完稿、实践到反馈等等考验着编纂者,考验着学校领导的智慧与耐心。学校应强化课程意识、资源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做细其中的筛选、重组、编纂和实施工作,尤其要做好校本课程的落地生根,通过更多关键行为的夯实,让正效应体现在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每一个细微处。校本课程建设任重而道远,学校应高瞻远瞩,关注细微,注重日常,整体把握,以创新姿态做精做细做实每一个环节,真正为学生的成长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研学校本初中生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