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及帮扶策略研究

2022-11-20 23:15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思源实验学校
亚太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务工人员家校亲子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思源实验学校 李 皓

本文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及帮扶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能够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环县思源实验学校(以下称“我校”)90%的学生都属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因此对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的研究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及教育公平的方法举措。通过制定相应的帮扶策略,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能够及时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及时消除他们在学习或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环县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问题,如学习基础差、心理脆弱、人际交往能力差等,这一系列问题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挑战,因此只有着手研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才是解决学生在学校出现一系列问题的根本策略。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进行了实地走访,通过走访学校发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处于空白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家庭教育时说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中国人向来重视“家庭”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因此素有“天下之本在家”之说,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现代社会,学校教育的发展加上独生子女问题及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致使孩子缺失了家庭教育,家庭育人的功能被削弱,家庭育人的作用逐渐淡化。在今天的教育中,家长及社会把教育责任推向学校,将自己孩子的教育寄希望于学校,殊不知这种过度的期望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一味地寄希望于学校,而不从家庭教育本身出发,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内在的分裂和逻辑的不自洽。

笔者曾经走访过一大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并就其家庭教育现状做过问卷调查,发现进城务工人员由于生活压力及工作繁忙对子女家庭教育要么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要么就是简单粗暴地打骂,或者将子女的课后学习直接交给辅导班等课外补习机构,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只简单地以成绩进行量化,甚至用金钱奖惩绑架孩子的学习。笔者班上的小红同学就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典型代表,他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少年,小小年纪学会了抽烟、喝酒、蹦迪,经常逃课与同学打架,甚至有早恋倾向。这位同学特别叛逆,对任课教师不放在眼里,无论是对他的错误进行严厉惩戒还是和风细雨式的劝导,他都刀枪不入,依然我行我素,就在所有任课教师都要放弃他时,笔者决定深入他的家庭进行走访,查找问题的根源。对于笔者的造访,小红的父母十分不解,表示他们没时间,婉言谢绝,最后在笔者的坚持下终于见到了小红的父母。在交流中,小红的父母表示自己太忙了,没时间管孩子,并抱怨指责孩子不懂事,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希望教师在学校下大力气惩戒自己的孩子。笔者通过与小红的父母交谈发现,小红从小跟奶奶生活,缺乏父母的温情关照,只是现在要上中学,奶奶管教不了,才从乡下的学校转到城里来。转到城里后,孩子的性格有了细微的变化,而父母每天只顾着工作,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只得无奈地看着孩子一天天走向堕落。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到,小红的家庭教育处于空白与缺失状态,小红缺少父母的关爱,他在用自己的叛逆挑战和对抗父母对自己的漠视。笔者耐心地给小红的父母讲解了小红现在的心结,并希望小红的父母能够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后,笔者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缺少关爱与呵护,他们的心灵是敏感而脆弱的。笔者在多次调查中发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于脱离了过去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在陌生的环境里喜欢把自己包裹起来,他们的心灵十分敏感脆弱。第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极度缺失,父母不懂得如何管教孩子,也不懂得如何与孩子相处。进城务工人员自身文化底子薄,把生活重心放在工作上,缺少对子女的关爱与管教,家庭教育在无形中成为一种缺失。第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单一乏味,只是一种简单而粗暴的督促与检查。

综上所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极度缺失,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与反思,应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予以重视,帮助进城务工人员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帮扶策略

基于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帮扶策略,以更好地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改善,帮助进城务工人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如下帮扶策略。

第一,加强家校互动,在家校互动中唤醒家长的责任意识,改变进城务工人员单一的教育观。在进城务工人员的意识深处,教师教育孩子天经地义,孩子就是学校管教的。当他们把自己的责任都推给学校和教师时,问题就出现了。有些孩子因为叛逆或者心理问题得不到疏解,早早地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个别学生甚至走上了不归路。在笔者多次对小红家长进行劝导,与家长耐心沟通后,家长转变了自己的观念与态度,从自己的工作中挤出时间陪孩子。一年后,孩子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不再叛逆,懂得关心同学和教师,能够很好地与自己的父母沟通。这一案例告诉我们,只有家长重视家庭教育,愿意花时间去陪孩子,给予孩子成长路上的关爱,帮助孩子更好地度过青春期与叛逆期,孩子才能够在学校教育中得到长足发展,孩子才能够在学校教育中学有所成。在加强家校互动时,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沟通渠道与家长耐心地沟通交流,多鼓励家长,教授家长关于教育的方法和沟通技巧。教师与其花大量的时间和学生“较量”,不如找准问题的源头,在家长身上做文章,适时地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育人功效,形成教育合力,这样教师在教育前行的路上也会更加轻松。我校在家校互动上运用了各种途径,利用每日班级微互动、每周家访、每月进城务工人员家长座谈会组成了立体的家校互动体系,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随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孩子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甚至有一部分学困生及时得到了转化。

第二,实施亲子阅读,用阅读联结亲子关系,改善家庭教育现状。实施亲子阅读是我校改善家校关系,加强家校互动的一个有力举措。自实施亲子阅读以来,学生家庭的亲子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家长深深地认识到读书对于自我成长和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亲子阅读活动已经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每学期开学伊始,学校都要进行亲子阅读动员会,给家长发放亲子阅读的书本,并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和提出相应的考核办法。家长刚开始带着几分抵触情绪,抱怨自己工作太忙生活太累,后来在家长委员会的指导和带动下,家长在亲子阅读方面有了巨大的改善,从刚开始每天陪孩子阅读十五分钟到现在每天陪孩子阅读一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家长和孩子们关于阅读方面的沟通分享会定期以视频或者语音的形式呈现。通过实施亲子阅读,笔者发现很多孩子与父母在沟通上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孩子们能够理解父母的辛苦不易,家长也能够在工作之余陪陪孩子,以往不参加学校活动的家长现在也能够积极参与。不但家校关系得到了巩固与凝结,家长也开始思考并重视家庭教育问题,能够及时参与孩子的成长。在亲子阅读中,学生的家庭教育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亲子阅读的本质就是一种双向化的提高,在同境话语体系中,孩子与家长在对话交流中得到了很好的释放,孩子的负面情绪会及时得到疏导与处理,孩子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

第三,举办家长课堂,帮助进城务工人员提高家庭教育意识。举办家长课堂也是我校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一项有力举措,各班充分利用家长会的形式举办家长课堂,邀请县域内资深心理学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家长充分认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教会家长用心理学的认知方式读懂孩子,并与孩子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我校的家长课堂由最初的寥寥几人到现在的蓬勃发展,说明了家长课堂的重要性。家长课堂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提供了方法经验,成为改善亲子关系、家校关系的推进器。通过家长课堂,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他们利用简单的心理学知识与孩子进行沟通,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孩子在学习上或者生活上的负面情绪。

当然,在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家长课堂教育的时候,除了聘请专业的心理专家或教育专家之外,学校还可以鼓励本校心理健康教师或在教育教学方面成绩突出的教师,尤其是在班级管理及教育方面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给进城务工人员进行授课。这些教师对学校的状况非常熟悉,对本校学生特点掌握比较充分,跟这些进城务工的家长沟通起来也更为顺畅,让他们给进城务工人员授课,不仅能够节约家校合作成本,还能快速拉近学校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帮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家庭教育上缺失的东西是非常多的,所以要通过家长课堂让这些家长真正地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价值观形成及长远发展的深远影响。认识到重要性之后,家长自然会有所行动,自然会积极地与学校、与教师经常联系,沟通交流孩子的日常表现等。

第四,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定期进行家庭教育访谈。学校可以尝试专门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建立家庭教育档案和心理健康档案,并且对这些孩子进行定期家庭教育访谈。学校可以聘请专业性强、有责任心的心理或教育专业的教师,或者聘请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其他教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行定期家庭教育访谈。上门家访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这些孩子在周内课后时间、周末时间、假期时间等闲暇时间段主要从事的活动,掌握孩子和家长长时间相处过程中的表现,明确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的薄弱点,从而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家庭教育访谈的主要做法是教师与家长面对面谈心谈话,深入交流孩子在家的表现和家庭教育心得,询问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等。在访谈过程中最好是随时进行记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录音或录制视频,以待回校后反复观看,寻找解决之策。在家庭教育访谈过程中最好让孩子回避,如果不回避也不要让孩子在访谈过程中插话或干扰家长思维,教师要确保家庭教育访谈过程真实有效。在访谈中,家长将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说出来之后,教师可以对部分不符合家庭教育政策或标准的方式进行修正或劝阻,尽量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教师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总结归纳,以备解决。家庭教育中常出现的问题多表现在心理健康方面,因此教师要关注孩子在家中的日常表现,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在访谈结束回校之后,要第一时间填写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档案和心理健康档案,确保档案填写的及时性,确保家庭教育访谈的时效性和实际成果。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帮扶策略,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提供方法借鉴,是对学校教育的有机补充和改善,能够帮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帮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务工人员家校亲子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广电媒体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关爱报道”的探讨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