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个体差异理论开展中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2022-11-20 23:19戴建霞江苏省如东县苴镇新光初级中学
教书育人 2022年1期
关键词:知识讲座尝试挑战

戴建霞 (江苏省如东县苴镇新光初级中学)

初中是学生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班主任需要对他们进行合理引导。学者邱学宗在研究中发现,不少教师因为工作量比较大,常常没有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不知不觉采用“一视同仁”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不利于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和发展。个体差异指在社会群体竞争中,个体之间先天禀赋差异和后天环境差异造成的个体差异。个体差异论认为人的心理构成千差万别,先天条件和后天知识形成了人在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在展开心理疏导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工作策略,这样才能提升德育效果。

一、举办知识讲座,理性认知

德育是一项教育人的系统工作,其中存在各种矛盾,这些矛盾在深层次上体现为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因素。基于个体差异理论可以发现不同的学生对于心理问题的认识有所不同,遇到的具体矛盾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设立知识讲座,让不同的学生选择参与不同的项目,提升自己的理性认识。这样的主题知识讲座也能体现出系统工作的特点,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不同层次的矛盾。

初中生面对的心理问题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主要面临的是学业的压力;还有的学生出现青春期叛逆心理,和家长的关系不够融洽;也有的学生出现了懵懂的情愫,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和异性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系列知识讲座,帮助学生解决青春期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内容。如有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异性,不知道是否能向异性表达自己的好感,该学生可以选择“青春期心理问题”主题课程,了解相关情况。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青春期出现对异性的好感是正常的现象,不必故意回避合理的异性交往,但是也要避免出现早恋等问题,影响学习。在一番学习后,学生对青春期有了理性认识,反思自我,思考如何调节心态,舒缓内心的紧张情绪。

举办知识讲座能让德育工作增添科学含量,同时也能起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教师不必强求学生倾听所有的讲座,可以让他们把握住自己的关键问题,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讲座。这样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也有助于教师对他们进行切实指导,能帮助大家疏导心理问题。

二、抓住替代契机,形成平衡

当代初中生的心理成熟比较快,但是也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在青春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此时教师要积极观察学生的举动,把握各种生成资源,找到契机对他们进行引导,促使他们形成平衡的心态,消除内心的烦恼。

如有学生在青春期出现逆反心理,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教师尝试结合不同学生的家庭特点,抓住替代契机进行引导,促使他们平衡心理问题。如有学生家中有兄弟姐妹,教师就可以让他们尝试和兄弟姐妹进行沟通,说说各自对父母的看法,在交流讨论中,学生发现父母其实并没有偏向某一个孩子,而是对大家都一视同仁。还有的学生虽然对家长比较反感,但是却和爷爷奶奶关系很好。教师引导其进行情感替代,看家长如何孝顺父母,体会父母其实也有着和自己相同的情感。这样也起到了舒缓的效果,让学生将对爷爷奶奶的爱转移到父母身上,从而消除代沟。这样的疏导把握了学生的学情,让他们的心态更平稳。

教师要把握教学的关键契机,对学生出现的思想、行为偏差进行及时沟通、引导,促使他们纠正各种心理问题,进而得到全面发展。这样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特点,符合个体差异理论,有助于学生展开社会性发展,为他们的成长解惑。

三、鼓励不断挑战,消除障碍

根据个体差异理论,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面对的心理问题也有所不同,其性格特点也各有差异。如有的学生敢于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但是有的学生则较为怯懦,且容易放弃。教师要针对此类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鼓励他们大胆挑战自我,帮助其消除心理上的畏惧感,从而实现自我。

一名学生想要参加学校的英语演讲竞赛,但是他比较胆小怯弱,害怕自己没有得到好成绩会被大家耻笑,因此一直都不敢报名。教师在了解情况后结合其心理状况进行引导,鼓励其挑战自我。“没有挑战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如果你想展现自己的英语才华,就大胆地试一下。不必在乎成绩,也不必在意他人的眼光,相信我,在参与比赛后,你的收获一定会更多。”在学生参加比赛后,教师还引导其进行思考:“在比赛中,你是否结交了一些好朋友呢,是否让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有所提高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足够了,这一次没有得到好成绩,是为了让你拥有再次挑战自我的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胆怯的心理得到了改善,消除了内心的障碍,变得敢于挑战自我。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能力,设定不同等级的挑战难度,让他们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能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符合最近发展区的挑战项目。这样的心理疏导符合学生的学情,也能体现出个性差异理论的特点。

四、设计主题活动,迁移宣泄

如果情感得不到宣泄,那么学生的心理很容易出现问题。教师要结合个体差异理论,设计各种不同主题的活动项目,让学生主动投入其中,尝试在宣泄情感的基础上迁移应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初中阶段,部分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压力,所以心理状态不太好。由于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设计了系列主题活动,让大家选择参加,宣泄情感。学生可以选择情感转移法,如不擅长语文、却擅长体育的学生,可以参加一次体育竞赛,在赛场上宣泄自己的情感,然后摆正心态,重新回到课堂生活中。还有的学生可以选择倾诉法,在主题班会中,他们可以向自己的同伴诉说自己遇到的困扰,看看其他同学是否有帮助其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他们的情感也有了倾泻的渠道,能起到舒缓压力的效果。此外还有正面对抗法,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个学习专题进行探讨,尝试在互相帮助中寻找解决办法,用正面应对的方式进行挑战。这样的主题活动能让学生宣泄情感,消除学习压力。

在设计主题活动时,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课件,促使学生在悦目的视频、图片引导下进入愉悦的情感,从而解决心理问题。此外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校外活动,尝试向同伴袒露心声,互诉烦恼,这样也能起到排忧解难的效果,并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五、健全激励机制,体验成功

结合个体差异理论可以发现部分学生勇于挑战自我,但是也有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勇气。教师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健全激励体制,给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鼓励,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竞争活动中,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也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使他们勇敢地面对人生。

班级中不少学生不擅长和他人交流,性格上比较内向,还有的学生则性格比较急躁,容易和他人争吵,面对迥然不同的心理问题,教师尝试健全班级管理系统,将激励机制纳入其中,鼓励学生尝试调节自己的心理问题,更好地融入班集体中。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尝试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并试着和他人进行交流,大胆地表达想法,如果他们能成功地完成管理任务,则能得到奖励。对于性格暴躁的学生,教师则要求他们融入团队活动中,如果他们能控制情绪,和谐地和他人相处,也可以得到奖励。这样的激励机制考虑到了学生的不同特点,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且能让他们在管理班级的同时调节内心状态,解决心理问题,有很好的德育工作效果。

社会导向机制提倡竞争,鼓励学生敢想敢干,要避免安于现状,避免被市场经济的大潮所淘汰。所以教师也要健全激励机制,组织学生参与到竞争活动中,并给予成功者一定的奖励,给予失败者鼓励和支持。这样能让学生体验成功,调动积极性,从而改善各种心理问题。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要求,班主任要全面了解班级学生,深入分析每一名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但是由于不同的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所以教师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因此班级德育工作实际上是用“不平等”的策略实现教育平等的原则。班主任要基于个体差异展开工作设计,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猜你喜欢
知识讲座尝试挑战
再试试看
我们来尝试一下“反安装”
“关爱你我,健康中原行”知识讲座
再试试看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趋势探究
本土音乐实践教学与活动课程的实施相关设想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建水县总工会:举办女性大讲堂知识讲座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