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

2022-11-20 23:19刘征宋保平张慧玲赵晶晶
教书育人 2022年1期
关键词:时空要素思路

刘征 宋保平 张慧玲 赵晶晶

(1.石家庄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自2017年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改革后,许多教育专家和在职教师对于高中地理综合思维的探讨空前热化。新课改后综合思维作为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成为培养的重点方向,地理教学中一些问题的讨论和解决越来越考验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核心素养是对早期地理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提升与整合,包括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四大方面。地理综合思维是指针对地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从全面、系统、动态的角度所做的地理要素间的分析;是学生看待地理事物、分析地理事物、解决地理问题等必不可少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地理综合思维有三个维度: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

一、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中的问题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可以看出其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现状,立足于学生的表现,从综合思维的三个维度出发,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现状存在许多问题。

(一)要素综合思维素养

以高中地理2019湘教版必修二中的“城乡空间结构”一课中的“城乡区位分析”内容为例。

1.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概念的整体认知缺乏

学生对于地理环境要素的构成缺乏体系认识,仅仅从气候和地形、交通三方面来说。但其实影响东部地区城市区位的还有河流、湖泊与海洋等水资源因素。东部地区的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早期政策倾斜等原因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2.地理环境要素分析训练不深入

不能深刻领会地理环境要素带来的影响就不能从要素综合的角度看待地理事物。学生的回答是残缺的,只是说出了我国东部是季风气候,适合生活,并没有做进一步的解释。对于地形平坦、交通便利都只是一个结论一概而过,没有回答出结论得出的缘由。教师针对学生答案的不足,提出让学生细剖,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要素,值得肯定。但是从学生的残缺的答案中也不难看出,在日常教学中应适当加大学生的要素分析训练。

学生的回答较大程度的偏离了地理环境要素——高原地形带来的影响。巴西利亚是一个新兴城市,却选择建在巴西高原上,由巴西位于热带地区这一背景再加上高原上本身就气温较低,就不难想出巴西利亚建在巴西高原的主要缘由。说明学生对高原这一地形要素的认识存在短板。由于不常见要素的分析训练欠缺,导致学生不仅对政治要素本身是陌生的,对政治要素的分析认识更是不足。

(二)时空综合思维素养

以高中地理2003人教版必修一中“河流补给”和2003湘教版必修三中“洞庭湖湿地治理”两课内容为例。

1.时空要素综合能力开发不足

首先,教师展示各河段,让学生比较河段的相对径流变化,使学生进入了一个空间思维;其次,教师询问河流流量,从补给的角度出发,但是学生的回答并不太精准,依然参照了空间角度,对于补给方式表达不明确;最后,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再次强化空间思维。在空间思维的支撑下观看不同时间段的流量变化,学生只回答出了夏季因素,但是关于河源段的春汛,学生没有说出是因为河源段在青藏高原上,在春季有冰川积雪融水,说明学生在逐步明确空间变化的前提下,加入时间因素,并不能很好地将二者结合起来思考问题。

2.时空要素动态分析思维不完善

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是不完善,更没有体现动态,动态分析重点在于突出变化:什么变了、如何变了、变化带来了什么。首先,农民面临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方式变了,即耕地变为湖泊、种植业变为渔业。其次,对改变进行分析时也要注重条理性。可分为:耕地变为湖泊带来的好处、种植业变为渔业带来的好处。最后,思考两种变化的结合带来的综合效益。

(三)地方综合思维素养

以高中地理2003湘教版必修三的“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一课内容为例。

1.区域空间认知不强化

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前教师做了很好的铺垫,出示位置图,列出了分析的角度。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田纳西河的认识是放在了一个大环境里,在听完学生的回答后,教师想让学生自己纠错,这是值得学习的。就学生来说,即使明白自己的回答有误,但并没有进行对比。虽然课堂可以继续进行了,可是学生对区域的认识并没有得到强化。由此可见,学生不仅对区域熟悉度不够,还缺乏知识强化意识,同时,教师缺少强化学生区域认知的有效方法。

2.区域综合思路不明晰

首先,教师的问题思路应该更加明晰,体现引导性。学生的回答都没错,但给人一种回答混乱的感觉。如果教师的问题加上引导条件: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出发,则学生的回答会更加有层次感。其次,应当将前提条件说在前边,形成一个完整的答题思路,使其听起来有理有据。

二、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

(一)要素综合思维素养培养策略

1.培养要素构成体系认识

针对学生的真实情况,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问题不断强化环境要素体系。在要素学习的起步阶段,向学生列出一般自然环境要素和一般人文环境要素,从两大类出发思考解决问题,逐步培养要素体系意识,将大问题细化、系统化。在中期,当教师不再进行要素提示时,学生的回答很有可能不是全面的,这时可对其引导先思考要素体系再作答。

2.教学讲授,深入要素

学生是清楚从要素角度考虑问题的,但分析的系统逻辑性较差,直接得结论或分析不全或对某要素的分析很陌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对要素的剖析一定到位并且及时,在全面、系统、连贯,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的思路规范性和要素的深度认知。对于较少出现的因素,更要深度解说,加强学生理解记忆,避免学生对要素本身的陌生。

(二)时空综合思维素养培养策略

1.有效提升时空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无论针对教材内容还是练习题,都必须紧紧抓住图、文、表等有效信息,对时间或者空间尺度有所认识,即尺度之间的转换和尺度结合等问题。一般来说,对时空尺度的定级不够精确,与其有关联的知识就不能成为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在日常的教学中应依据图文资料按照先空间再时间的顺序加强学生的时空感。

2.重视动态变化,完善思维

时空要素的动态变化引起的一系列改变是问题的重点,基于变化的分析思维更是全面回答问题的关键。教师应改变自身看待问题的角度,牢记地理事物的多变性。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确切感受时空变化带来的不同。

(三)区域综合思维素养培养策略

1.加强区域模块记忆

对于区域综合思维的培养重点在于对区域的认识,有对区域所在大环境的认识,有区域局部小环境的认识,将认识进行叠加分析,对区域的认识才能更加准确。

首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总结区域定位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地图,只有定位准确,明确了区域所处的大环境,方可精准认识区域。其次,对某一区域进行了解时,带领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区域认知,随后利用思维导图系统总结出区域的特性。

2.语言表达,思路在前

思路涉及角度思路和回答的逻辑思路。首先,角度思路的建立离不开教师问题的引导,教师在教学时注意问题的设计引导,以免学生的答案无条理无逻辑。其次,学生的回答逻辑思路应当有因有果,学生只说原因或者只说结果都体现了学生思路的不完整。因此,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问题回答思路。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通过笔者此次研究,希望可以对实际教学提供指导。另外,对于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依然有很多可以研究拓展的方向,如:以综合思维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新教材的编排和设计又是如何加强地理综合思维的等。最终,通过对地理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时空要素思路
跨越时空的相遇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我的思路我做主
时空守护者之宇宙空间站
时空之门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