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教育理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2022-11-20 23:19李杰江苏省昆山市花桥徐公桥小学
教书育人 2022年1期
关键词:陶行知杯子美术

李杰 (江苏省昆山市花桥徐公桥小学)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一生有着许多经典的教育思想,而创造教育便是其教育思想中颇受广大教师重视且付诸研究实践的一种。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要提倡创造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来源于他一系列的办学实践,是他在与传统教育的不断磨砺中总结出来的,在提倡教育创新的现今,探讨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对于教师实施教育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实践“六大解放”理论

创造力的本质是一种具有创新性意识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可以引导人们获得新的知识成果,发现一些人们还不曾了解的东西。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谈到,儿童是具有创造力和力量的,人们要认识小孩子的力量。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全面,认识事物的角度也较为单一,因此,许多学生还并不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但他们却有着很强的模仿学习能力。在小学美术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主体性和能动性,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像陶行知说的那样,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未知的事物。从而获取到知识,捕捉到美术创作的灵感。教师要解放学生的眼睛、双手、大脑、嘴巴,解放学生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第10课“杯子的设计”这一课中,笔者便尝试着用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的相关理论来进行教学实践。“杯子的设计”一课着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杯子的作用和特点,设计一款新颖有趣的杯子。杯子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饮食工具,因此,让学生亲身去感受生活,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体验和感知生活中的杯子是十分必要的。

在课前,笔者安排了学生从家里带一只杯子来学校,在课间,学生迫不及待地互相观看了各自带来的杯子,这一环节设计,其实已经将美术课堂的时间与空间延伸至了课外,解放了学生的时间与空间。学生通过交流,解放了自己的双眼,并且在课前就已经了解到各种杯子的造型、颜色等特点,这些形状功能各异的杯子已经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课上,笔者有意针对有特殊功能的杯子进行提问,笔者拿起一只带手柄形的杯子,问道:“这个杯子的身上为什么会有手的形状?大家想一想,有手的形状会让我们在使用这个杯子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这样的提问,立刻将学生拉回到现实生活中,小家伙们七嘴八舌,“这样更容易握住”“我家的杯子没有这个手形,所以容易手滑,我之前还摔过一个杯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大胆发言,也解放了自己的嘴巴。因为孩子们在生活中已经有了对各种不同造型杯子的使用经验,因此他们对于“杯子可以通过设计而具有不同功能”这个概念很容易理解,所以他们能够大胆且自信地回答教师所提出来的问题。接着笔者又让他们看了许多有创意的杯子,比如动物形状的杯子,它看起来更卡通,很适合学生用。还有“多口味”杯子,有了它,人们外出只需要带这一只杯子,就可以喝到好几种饮料。笔者鼓励孩子们解放自己的大脑,大胆地进行设计,表现各种有特殊功能的杯子。

在这节课的作业展示中,笔者被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深深的折服,一名学生设计了一把带吸管的勺子,他说:“爷爷的手不方便,喝水的时候手会抖,经常会将水撒到自己的身上,因此,我在杯子子里加了一根可以推动的吸管,这样在喝水的时候就可以将它抽出来喝了。”在课后拓展中笔者还安排了创意美工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画中的杯子用彩泥制作出来,将自己的“设计图”转化为“生产”,这样的环节也解放了孩子们的双手。

笔者有意将美术教育内容生活化,积极运用陶行知先生“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积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

对于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而言,想象是引导他们不断创造的源泉。但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解放学生的创造思维呢?陶行知先生也给出了答案,陶行知说 :“解放儿童的思维,必须要解放他们的头脑和身心。”

这就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要解放学生的头脑思维,要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大胆自由的想象,让他们在想象中激发创意。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感悟、多思考、多观察。鼓励学生多思考探索,促使他们将美术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引导他们积极地将自己的日常思考融入绘画中,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与思想,这也是美术新课程总目标的相关内容。

在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第4课“绘画游戏”这一课中,教师便积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绘画游戏”这节课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为主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各种线条展开大胆的想象。在这节课的一开始,教师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堆看似乱七八糟的线条,并提问:“大家看看,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啊?”学生怎么看也不知是何物,一脸困惑地看着教师,不知道是什么。正当同学们在窃窃私语讨论的时候,教师随意地在线条里找出一个类似三角形的图形,并快速地在这个三角形上简单的添加上鱼嘴、鱼尾、鱼鳞等。“这是一条鱼!”学生兴奋且惊奇地喊道。“那刚刚你们怎么没有发现?”小家伙们一脸困惑。于是教师将刚刚这个三角形单独画出来,并画出它的不同角度,“同学们,现在你们再看,它还有可能像什么?”“像胡萝卜、像切好的西瓜、像比萨、像一把收起来的雨伞……”我依次地将学生回答的这些物体画出来:“老师刚刚只从这堆线条中挑出了一个三角形,你们是怎么能看到这么多东西的呢?”

“我们根据图形的形状联想的!”孩子们答道,“你们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笔者夸奖道。通过引导学生自由、大胆地想象,笔者解决了这节课的第一个难点:引导学生根据形状创造新的形象。在下面的课堂环节中,笔者又分别从“构图布局”和“色彩”两方面来引导学生利用随意形来表现一幅具象或抽象的画面。以这样的引导来帮助学生提高创造性思维。

三、将美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美术教师而言,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将美术生活化,让美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促使学生能够做到学有所用,并且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与表现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学生用习得的美术技能来改善环境与生活是学习美术的一个重要目的,从美术的功能上来讲,美术在学生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是十分广泛的,无论是家具的摆放,还是墙上装饰物的排列,或是果盘里水果的放置,这些无不体现了美术的方方面面。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积极地鼓励学生将美术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在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第7课“吊饰”一课中,笔者在课后拓展环节就鼓励学生用自己制作的吊饰去装饰自己的房间。学生可以拍照留存,笔者在班级开展了一个“吊饰”主题展览,展出的照片都很漂亮,能够看出来他们都在很用心地搭配。将美术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设计与动手操作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也充分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创造教育,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将创造教育的理论运用到美术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美术修养,还能开发学生的感受力,拓展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从而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

猜你喜欢
陶行知杯子美术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美术篇
陶行知夜归
杯子
粘在一起的杯子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神奇的杯子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