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给了我力量

2022-11-20 23:32李童颖
作文中学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点题篇文章信念

李童颖

黑,一望无际的黑暗!我的心仿佛跌落谷底,右手五指死死地抠住墙壁,摸索着前进。

进来之前,工作人员告诉我,这是一个科普性的鬼屋,没有吓人的“鬼”。本来不愿进去,可在父母的再三鼓励下,我勉强同意。可没想到,一进去,铺天盖地的黑暗就将我与人群分开。等到光明重现,只剩下我和几个陌生人,呈现在眼前的是金碧辉煌的大厅。扭头看看刚刚令人直冒冷汗的黑暗,还是心有余悸。周围的陌生人有说有笑地观赏着墙上一幅幅色彩明艳的壁画,我不愿与他们过分接近,便选了不同的方向。

我细细观察,这个房间四通八达,那些通向四周的通道样子很像走廊,可是看不到另一端的情景。四面墙壁上挂有很多画,下面有文字介绍:英国最后一次使用绞刑是什么时间、石刑的惨烈……还有中国古代各种令人胆战心惊的刑罚。但因身处马来西亚,所有介绍全是英文,我粗略扫了几眼就放弃了。

目光回到眼前,壁炉前有一张小沙发,瞟了几眼介绍,那竟是历史久远的皇室家具的复制品。走了一圈后,不知不觉中陌生人竟都不见了,只剩我孤零零地立在那儿,心里突然有些发慌。再看画上那些执行死刑的人,仿佛都透过壁画盯着我笑,耳边是一波又一波阴森可怕的声音,尖利得仿佛要穿透我的耳膜。我的心不再平静,尽管身处亮堂的大厅,但孤独与恐慌如潮水般向我袭来,要将我淹没。我好想躲避这漫无边际的潮水,慌不择路地撞进一条走廊。

蜿蜒的走廊看不到尽头,后面到底藏着什么?我握紧被冷汗浸湿的拳头缓步向前,瞪大了眼,紧抿着嘴,不再去看墙上阴森的壁画。脚踩着柔软的地毯,一点声音也没有,毫无实感,空旷的走廊让我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我能走出去的!”突然,我心中涌起一个信念。

前面是一个岔路。我顿住脚步,判断了一下,最终选择向右,走了一段距离,同样的场景无数次重复出现,眼前仍是找不到尽头的路。又是岔路!一次,两次,三次……在第四次走到岔路时,我开始慌乱,我怀疑我走错了,迷路了。虽然场景相同,但我没看壁画,根本无从知晓自己是不是走了重复的路。

泪水不知不觉地流下来,擦干,再流……泪痕让我的脸紧绷得难受。我找不到出口了,我想。明明知道走出去就是光明,可就是找不到通往光明的路,这种感觉比身处黑暗的环境更加可怕。但是,一个声音不断在我心头响起:这只是一场游戏,一场只会赢不会输的游戏,前方就是胜利,你一定会走出迷宫的!前进吧,别怕!

信念给予我力量。我鼓起勇气继续往前走,突然一抹亮光出现在前方,那就是迷宫的终点!我猛然止住泪水,向前几步,看见了,真的是光!我抹掉泪痕,如撞破牢笼的小兽般冲向出口,紧紧拥抱住焦急等待的爸妈。

经历这次鬼屋之旅,我成长了,在困境中,是坚强的信念和对美好的追求带给我力量,让我能够冲破迷雾,拥抱光明。

510440 广东省广州市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

指导老师 王传平

编后语

《___________给了我力量》这个题目告诉我们文章不仅要写出“力量”,而且要紧紧围绕“我”来展开,一般要写成记叙文。要在记叙、描写中把“我”受到触动进而拥有力量的过程写具体,把“我”的心路历程展示清楚。

这是半命题作文,可补的内容很多,可以是具体的人或物,比如爸爸、妈妈、老师、朋友、美食、故乡等;也可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比如阳光、歌声、爱、信念等。题好一半文,补题要别出心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从而挖掘出新颖的素材,写出自己真实、独特的经历,或者于平常的遭遇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文章要传递正能量,“力量”在文中要充分体现,总体上是积极上进的基调。这种“力量”不应该是短暂的瞬间、一时的冲动,而应该是持续的。无论是表现宏大的主题,还是具有时代气息的接地气的主题,都要让读者感受到“力量”和这种“力量”带给作者的变化。题目要求写“给了我力量”,而不是“给了我们力量”,所以表现宏大的主题也多是要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切忌泛泛而谈。

以上三篇文章都紧紧扣住主题来写,注意到了点题,体现了“我”的感受。语言或风趣幽默,或朴实真挚,各具特色。《美食给了我力量》这篇文章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是结构严谨,以小标题的形式结构全文,分别展示了三种美食带给作者的力量,每一个小标题统领的结尾部分点题,行文思路一目了然。吃货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该文语言幽默,读来让人感到非常轻松,结尾也显得比较俏皮,令人莞尔。

这篇文章也有不足,这三种美食在“我”学习的过程中带来一种神奇的力量,“我”吃下喝下后,立马就能解出题来,难免显得有点夸张——这些美食岂不成了解题神器?所以作文还要注意深度的挖掘:与其说是美食带给了“我”力量,其实是亲人的关心、鼓励、陪伴等让“我”学习有了持续的动力,带给“我”力量。在“美食”与“力量”的衔接上,注意不要太生硬、牵强。

《那声音给了我力量》这篇文章开篇采用了先声夺人的写法,让声音以及文章所要写的主人公来了一个亮相。这个声音在文中多次出现,扣题较紧。景物描写有必要,除了为人物活动提供舞台,更体现了“我”需要克服的困难,也让“力量”显得更突出。文中有对母亲形象的定格,母亲艰难地陪着“我”跑,她的动作、声音等,都给了“我”战胜严寒和惰性的力量。内容不显空洞,情感流淌自然。母亲的声音在这个冬日的早晨给了“我”奔跑的力量,结尾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总体上语言朴实,扣题较紧。

《信念给了我力量》这篇文章选材比较独到,这样的体验未必所有人都会有,作者把自己的这一番经历具体生动地讲述出来,深深地吸引着读者。叙述完整,尤其是中间的波折,还有几乎陷入绝望时信念的支撑写得较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的紧张感。文章也扣住了题来写,独特的生活经历是文章的新颖之处。不足的是,信念仅仅是支撑“我”从迷宫里走出来,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显得有点浅。叙述的语言也可以再浓缩一下,争取更精练。

人无完人,文章当然也没有完美的。这几篇文章虽有瑕疵,但各具特色,有很多值得同学们借鉴的地方。

此次月月赛收到不少来稿,存在的共性问题有以下几点:1.文不对题。例如《天使的吻给了我力量》写“我”腿有疤痕,体育老师的腿也有疤痕,老师鼓励“我”走出了自卑的阴影。尽管生活中可能有这样的巧合,但文和题的联系还是让人觉得牵强。2.素材老套,立意肤浅。例如《父亲给了我力量》写父亲鼓励我骑自行车,《1500 米给了我力量》写“我”完成跑步的挑战,拥有了战胜困难的力量。这样的素材读得多了,难免会审美疲劳,立意也缺乏深度,文章整体品级很难提升。3.内容空洞,泛泛而谈,只在结尾处生硬点题,读完文章不能真切地感受到“力量”。4.文体选择不当。个别同学写了议论文,把过多笔墨放在了叙事上,论证较弱。这样不太讨巧,建议写记叙文。

作文要想出彩,需要注意化抽象为形象,写出语言文采、情感温度和思想深度。

(余东芳老师)

猜你喜欢
点题篇文章信念
不灭的希望 永恒的信念——歌剧《徐福》一席谈
有一种信念,叫“中国红”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文末点题太直接
围墙的信念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
团圆篇
浙江文成:“点题公开”打造“阳光党务”
中考作文点题技巧“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