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之道 强“魂”美“帅”
—— 2022 年中考作文复习指导之“立意”篇

2022-11-20 23:32曹津源
作文中学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作文题中考阳光

曹津源

“意”为文章之魂、统领之“帅”。中考作文尤要注意立意新颖、深刻,中考作文怎样做到强“魂”美“帅”呢?

一、引入当代活水,闪亮时代精神。2020 年盘锦市中考作文要求以“加时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考生把“准备中考,自律自强”作为立意定位,而时代敏感性强的考生却以《特殊“加时赛”在闪光》为题,把眼光投向抗疫战场,钟南山等顶级医疗专家、驰援武汉的医护工作者以及社区的普通志愿者成为“加时赛”的主角。文章夹叙夹议,情“意”交融:“加时赛是抢时赛,抢回的是生命!”“加时赛是接力赛,接续的是初心!”“加时赛‘加’出了克难奋进的自信,‘加’出了甘愿奉献的精神,‘加’出了勠力同心的胸怀!”时代活水在“加时赛”中汩汩流淌,“最美逆行者”的抗疫精神在“加时赛”中闪闪发光。如此立意,当然能激起阅卷老师的共鸣。

二、补题摆脱“从众”,力求蕴含新意。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写半命题作文,补题出新是立意创新的亮点所在。例如东营作文题“ 的眼泪”,你如补“慈母”“欢乐”就容易撞车;补上“不该流”三字,记叙自己克服懦弱走向坚强的经历,就能吸引眼球。贵阳作文题“追寻那渐远的__________”,你补“童年友情”,就不如补“芦苇丛”“萤火虫”,因为这样的文字诉诸视觉,主旨蕴含于形象之中。写成都作文题“小小的_________”,有位考生补入“大阿福”三个字,让一对反义词入题,记叙舅舅赠予的礼物——无锡泥人“大阿福”的来历,“小”指其形体,“大”则指“大阿福”特有的传统民俗,如此补题蕴含的文化立意,比补入“礼物”一类词语当然高出一筹。

三、拓宽抒情天地,表达既“真”又“新”。我们取材可把眼光放宽,例如投向花草树木、旧时物件;或投向那些素昧平生的平常人,抒写新意。丹东有位考生写《路上洒满阳光》,放弃写“亲人关爱之路”,而是把赞美的目光投向一名导游——出生于贫穷山区、经历坎坷的大学毕业生小李。体质羸弱的“我”去黄山旅游,途中呕吐、跌倒,小李将“我”作为“重点对象”处处关心照料,“我”不安、感激……小李介绍景点时还不时插入生活感悟、人生哲理,既风趣又传播正能量。恋恋不舍地分手时,“我”与小李互加了微信……文章结尾写道:“小李‘导’景点之‘游’,送感人之暖,引人生之路。黄山之路洒满阳光,她把阳光注入我的心田。景点之美可以淡忘,她的真情永驻心间!”是啊,这种表现陌路上、邂逅间的真情,立意定然鲜活动人,新人耳目。

四、注重发散思维,提炼个性指向。新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一般不会只有一个“核心指向”,考生应该在发散思维中寻求“个性定向”。例如重庆卷提供下面的材料:窗前有一棵树,树上有一片叶子,叶总是微微地摇摆着。我问:“叶,为什么你老是摆动?”“我想飞。”它说。“叶即是叶,永远不可能像鸟一样飞的。”“看着吧。”它纯纯地笑着,不再说话。从春天摆到夏天,再到秋天,叶执着热烈。冬天到了。一个景象使我呆住了—— 干瘪的叶,在飞!它离开了树的怀抱,在四溢的冬日暖阳中,在天空这个舞台上,飞旋着、飘舞着……材料中有关键词“执着热烈”,多数考生会据此提炼出“实现理想须坚持执着”一类的主旨,如此立意虽然正确,但容易千人一面。实际上,命题者很希望考生进行如下的多向立意,以求出新:追求梦想既要享受结果,更要享受过程;“结果”的欢乐是由“过程”带来的;没有“结果”的“过程”固然可惜,没有“过程”的“结果”更为可悲;梦的存在,是为了追求,为此付出一生等待,耗尽全部精力,也无怨无悔,因为身后留下了闪光的生命轨迹……

五、既要“会描写,见深情画意”,又要“善思辨,明深刻哲理”。如果你写自贡题“再出发”,就不能满足于“再出发”后的过程描述,须由事明理:再出发是原起点的深化提升,原终点已经画上句号,但其精神内涵必将丰富延伸,成为再出发的力量之源和新起点;出发、再出发,不忘初心,坚定目标,勇往直前,构成了漫漫人生之路;再出发,是告别过往,预备好在新征程里重塑自身……又如十堰一考生按照要求以“做”为话题写了一篇议论性散文,对提示语中的“认真做,努力做,坚持做,奇迹自然而生”进行补充性的辩证思考,提炼出下列观点:认真做+科学方法=奇迹产生;坚持做+退而后进=奇迹产生;个人努力做+和谐合作=奇迹产生……如此立论,远离人云亦云,体现出思维的严密、深刻,“深”中出新。下列方法经过实践考验是有效的:多读——读“哲思慧文”,读寓言故事,并形成有效积累;多思——平时遇到现实生活话题多作自问自答;多练——写“微评论”,在“一句话时评”、辩论会、演讲赛等活动中锻炼口才,提升思辨水平。

六、“构思奇”,“切口小”,以小见大。

例如大连中考作文题“美丽的插曲”,给考生提供的立意空间很大。有位考生以眼前考场的一幕作为素材,切口小而寓意深。文章开篇亮出线索“阳光”:

耀眼的阳光从树顶倾泻下来,洒下点点光斑,如碎金般夺目,点点阳光跳跃,如一个个音符,在我心中谱成一曲美丽的插曲,虽无名且短暂,却久久地温暖我的心。

六月,热情而活泼,而此时的考场中,连空气似乎也凝固了,每个人都蹙着双眉,紧张地面对眼前的考卷。笔下的“沙沙”声,紧张而有序地响着。

接着,原来喻为“美丽的插曲”的阳光却变成“错误的音符”,于是,发生了另一个“美丽插曲”,让“我”心潮难平:

时间在笔尖下迅速地流逝着,不觉间阳光升得更高了,它顽皮地变换着方向,射向了猝不及防的我。如一个错误的音符,扰乱了我流畅的思路。舔了舔干涩的嘴唇,轻轻拭去滴在试卷上的汗珠,我烦躁地试图挡住阳光,却是徒劳。

蓦然间,一小片阴影蹒跚地爬上我的试卷,短暂的停留后,又如断线的风筝般,仄歪着离去。疑惑间,我转过头,向那个窗边的女孩儿望去。此时,她正努力地探着身子,去抓那个窗帘的一角。有时,窗帘会顽皮地挣脱,她就探着身子,一次又一次尝试,晶莹的汗珠从她的双颊滚落,课桌倾斜成一个美丽的角度,可她却浑然不觉。

我的喉头有些发紧,阳光并没有射到她,她却为了我……终于,她攥住了窗帘的一角,如释重负地坐回椅子。她似乎注意到了我的目光,转过头,对我微笑。对视的瞬间,我们的目光隔空交会,演绎着莫名的善良和感动。“同学们,请认真答题。”老师的声音自讲台传来,我们不约而同地坐正,而此时的我早已被温暖包围。

诚然,这只不过是个小插曲,而她也不过是我生命中的小小过客,不知名字,不曾相识。然而就在这一瞬间,她将善良与关爱留给了我。无论光阴如何转换,那份小小的善意将永远留存于我的记忆。

很安静,很轻盈,很久远,很温暖。

你看,自然界有比喻意义的“插曲”演变为“我”与“她”之间的“插曲”,“插曲”的主旋律是“善良与关爱”,“我”的感受由感官层面升华到精神层面,抒情性议论“很安静,很轻盈,很久远,很温暖”,辞短情深,与阳光又有内在关联,使全文一线贯串,浑然一体,充分显示以小见大和“构思奇”“切口小”的动人魅力。

★作家谈写作

情 与 辞

朱光潜

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显著的如喜、怒、爱、恶、哀、愁等情绪,微妙的如兴奋、颓唐、忧郁、宁静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文学当作一种艺术看,也是如此。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在文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一种情致,若不然,那就成为枯燥的没有生趣的日常应用文字,如帐簿、图表、数理化教科书之类……用现代话来说,行文有三个步骤,第一步要心中先有一种情致,其次要找出具体的事物可以烘托出这种情致,这就是思想分内的事,最后要找出适当的文辞把这内在的情思化合体表达出来……人人都知道文学不能没有真正的情感,不过如果只有真正的情感,还是无济于事。你和我何尝没有过真正的情感?何尝不自觉平生经验有不少的诗和小说的材料?但是诗在哪里?小说在哪里?浑身都是情感不能保障一个人成为文学家,犹如满山都是大理石不能保障那座山有雕刻,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作家如果信赖他的生糙的情感,让它“自然流露”,结果会像一个掘石匠而不能像一个雕刻家。雕刻家的任务在把一块顽石雕成一个石像,这就是说,给那块顽石一个完整的形式,一条有灵有肉的生命。文学家对于情感也是如此。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有一句名言:“诗起于在沉静中回味过来的情绪。”

猜你喜欢
作文题中考阳光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走,出发!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走在阳光路上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
三月,乘着阳光出行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