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中国:迈向共同富裕

2022-11-20 05:59胡鞍钢周绍杰
关键词:共同富裕发展

胡鞍钢,周绍杰

(1.清华大学 国情研究院,北京 100084;2.清华大学 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北京 100084;3.清华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一、中国进入共同富裕新阶段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两大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阶段目标。1979年,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用“小康之家”刻画中国式的现代化(1)“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时任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由此,“小康社会”成为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发展的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成为中国“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而消除绝对贫困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标志。

中国已经进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对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了展望,提出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任务,“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12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建议》的说明中指出,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他还特别强调,这样表述,在党的全会文件中还是第一次(3)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1]57。这表明,2035年中国迈向共同富裕新阶段,是未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目标[2]。

因此,我国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将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核心目标,并将成为党领导人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战略、新目标、新任务,同时也将成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性标志。

为此,本文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为主题,力图阐释2035年中国建设迈向共同富裕社会的新阶段,探究党中央为何提出共同富裕的宏大目标,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中国作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发展中国家是如何追求并实践共同富裕?新时代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哪些有利条件,面临哪些重大挑战?实现共同富裕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是什么,有哪些具体阶段性发展目标和指标,又有哪些重大任务和重点政策?

二、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

(一)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要求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基础是,西方工业化先行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出现的资本对于劳动的残酷剥削。然而,人类社会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贫富差距仍旧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痼疾,也是其产生社会矛盾的基本原因之一。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控制贫富差距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发展所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反映了社会分配的公平正义,且受收入分配制度影响;而收入分配制度是一个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受诸多与生产关系相关的制度影响。虽然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体现的是社会分配领域的公平正义,但只有在特定的发展阶段与社会制度下才有可能实现。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这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的正确体现,但并不是人类社会最为理想的分配原则。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收入分配结果受生产关系影响,而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因而收入分配制度也同样受生产力发展影响。从生产力发展看,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符合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且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现实情况决定了我们只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原则并存的分配方式[3]。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在未来社会中,“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是未来新社会的显著特征。”[4]由此可知,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一个基本目标,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然而,中国人口众多、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则具有长期性、艰巨性、挑战性,只能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不断创新,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实现路径。

(二)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

总体而言,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及执政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中国作为世界上曾经最贫穷的人口大国,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其长期执政的核心目标和主线。然而,在极低生产力发展水平起点上,中国共产党要实现共同富裕,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政策主张和实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最先倡导共同富裕论。1953年12月,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提出了“共同富裕”(4)《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不断地在社员中进行关于社会主义(没有人剥削人、而使大家都富裕起来)和资本主义(最少数人剥削大多数人、而使大多数人贫穷、只有很少的人富裕)两条新旧不同道路的教育。[5],目的是引导广大农民走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合作化道路,从而达到城市工人生活水平的过程和结果。1955年10月,毛泽东创意性地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共同强大的宏伟设想。他指出:“我们的目标要使我国比现在大为发展,大为富,大为强。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指社会主义制度——引者注),这么一种计划(指第一个五年计划——引者注),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不是什么今天不晓得明天的事。”[6]可见,毛泽东把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实行计划经济联系起来,认为只有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使人民(特别是占总人口绝大多数农民)富裕起来、国家强大起来。我国当时主要通过国家工业化、实行计划经济等,作为实现民富国强的主要手段。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领导全党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开辟了新局面。邓小平对共同富裕做出两大理论贡献。一是邓小平总结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明确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一。二是邓小平提出了“先富论”,即“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先富论”承认了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我国是难以实现同步富裕。显然,中国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发展阶段,更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邓小平辩证地看待社会主义关于生产力和共同富裕的两大特征。一方面,他把“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作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对社会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则高度警惕。1990年底,邓小平说,如果搞两极分化,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的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就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7]。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的顶层设计,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树立了改革方向,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确立了经济制度保障,开启了迄今为止长达4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奇迹。

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指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8]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9]。

2012年11月,自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既着眼于基本国情与发展格局,提出了许多重大论断、重要思想;同时又着眼于提升治国理政的系统性和效能,推出了许多重大实践创新;由此,逐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可以总结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创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路线图”和“方法论”。在“八个明确”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0],对我国主要矛盾的重新表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创新之一。其中,“不平衡”包括了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公平;“不充分”意味着生产力发展、民生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我国要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就必须推进实现共同富裕。在“十四个坚持”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10],都包含了共同富裕的要求。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推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明确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推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总之,中国共产党所坚持创新的共同富裕理论与社会实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重大贡献,成为21世纪全球性现代化大趋势的“中国道路”,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案例”和“中国经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总结的,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1]。这将是新时代中国实现对几百年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全面超越,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创新,也为21世纪人类发展开拓出一条前所未有的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路。

中国共产党提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理论有着深刻的基本内涵,包涵有3个重要原则。一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共同发展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共同创造经济社会文化生态财富;二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共同建设,共同互助,共同富裕;三是全体人民和谐共享,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共同富裕不是搞“平均主义”,更不是搞“大锅饭”,而是倡导和激励全体人民劳动致富、创新致富、创业致富,并且使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使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三、共同富裕的中国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实践表明,中国人民在70多年不同的历史发展时代,在国家经济发展历程中都获得了经济社会福利的改善。因而,共同富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遵循,但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实现程度和表现形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所不同。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代:1949—197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保卫新生政权、赢得国家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的首要历史任务。这在客观上要求中国必须在经济发展极其落后、工业化基础极其薄弱的条件下,开启前所未有的工业化建设,尤其要通过重工业项目的建设奠定工业化和国防工业的基础。为此,中国确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完成了“三大改造”(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并消灭了剥削。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由于工业化发展对于资本积累的需要,计划经济系统不得不压缩居民消费,致使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速度相对较慢。按照不变价格计算,1952—1978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为4.1%,其中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增长率分别为3.0%和1.8%。在此期间,广大人民还普遍生活在贫困状态之下,既谈不上富裕,更谈不上共同富裕,但城乡居民的经济状况总体还是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升。

在这一发展时期,尽管我国经济领域的平均主义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作用,但是在促进社会领域的进步方面,为人民创造了公平发展的机会。例如,我国大力发展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建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不仅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还为改革开放后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奠定了人力资本基础(6)1952年,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成立。1956年,全国扫除文盲协会成立。195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指出,扫除文盲是我国文化上的一个大革命,也是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项极为重大的政治任务。。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及理论方面,不仅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而且也启迪后人探索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发展创新,并迈向共同富裕之路。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1978—2012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基本国情仍是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人均国民总收入居世界后列(7)197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200美元(现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1 929美元)的10.4%,在世界18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位第175位,处在世界最后的6.9%的位置。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NP.PCAP.CD?end=2019&locations=CN-1W&start=1978。[12]208。当时,中国不仅是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8)1978年,我国农村人口占世界比重29.8%。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SP.RUR.TOTL?end=2015&locations=CN-1W&start=1960&view=chart。,而且还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9)按每人每日消费支出小于1.90国际元贫困线标准,1981年,中国贫困发生率为88.3%,贫困人口高达8.84亿人,占世界贫困人口总数比重的46.45%。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I.POV.GAPS?locations=CN。。如何破解这一世界性发展难题,国际社会的历史发展经验并没有给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邓小平明确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消除贫困,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先富论”的发展策略,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动后富(10)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提出,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勤奋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已经向全世界证明,中国在极低收入国家中率先突破“贫困陷阱”,为世界提供了最有效的发展途径和“中国经验”。

从1978年到1990年,我国仅用12年时间,基本解决了8.4亿农村人口(中国农村人口占世界总数比重高达27.8%)温饱问题,人均粮食产量从317公斤提高至390公斤,农村贫困人口及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11)按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标准,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至1990年的8 50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7%降至9.4%。国家统计局编,《2021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年。若按每人每日消费支出小于1.90国际元贫困线标准,到1990年,我国贫困发生率下降至66.6%,贫困人口减少至7.61亿人,占世界比重降至41.16%。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I.POV.GAPS?locations=CN。[12]69。为此,邓小平在1990年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7]3641992年,他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7]374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不仅要分阶段、分步骤,还要分地区、分城乡等;同时也是趋同的,而不是趋异的。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1993年9月16日,邓小平再次提出共同富裕的时代主题,认为“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13]。他创造性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路线图,即“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先富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第二步,是“共同富裕论”,“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195。由此,中国的发展形成了两个阶段:1978—2001年期间,以“先富论”为主题;2002年之后,以“共同富裕论”为主题[14]。

江泽民、胡锦涛都把共同富裕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000年,中国提前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21世纪,我国从“先富论”进入“共富论”新阶段,并将进入共同富裕新阶段。因而,“先富论”是实现“共富论”目的的主要途径;没有“先富论”,在极低收入条件下就很难突破“贫困陷阱”;只有通过“先富论”,才能突破“贫困陷阱”,才能逐步走向“共富论”阶段。我国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之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15]。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我国实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的目标[1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2年之后

2012年11月,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与治国理政的实践创新成为重要特征,其中推进共同富裕是这一阶段的重大发展任务(12)2030年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共同富裕社会,也是一个大同世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的共同富裕社会;二是中国与世界共同繁荣;三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2]11-13。同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中明确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以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7]。

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他强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8]。他还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19]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到2020年,中国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消除全部绝对贫困人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本质就是实践共同富裕。

我国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其作为长期发展任务。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阐述了关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思想,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13)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1]。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系统、完整的共同富裕理论,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我们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20]。

(四)中国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演变、基本国情、发展规律

20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在第一个百年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在不同发展阶段,我们党对于“小康水平”(14)邓小平认为,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小康社会”的实现标准是不同的,并且对共同富裕的理解也受发展的阶段性影响。这与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发展能力密切相关。从中国实际情况与国际比较(按照世界银行收入组标准)可知,我国先后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极低收入阶段(1949—1978年)、低收入阶段(1978—2000年)、中低收入阶段(2000—2010年)、中高收入阶段(2010—2025年)、高收入阶段(2025年之后),以及中等发达水平阶段(2035年之后)、发达水平阶段(2050年之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充分反映了迈向共同富裕更高发展阶段的演变,并持续地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其特殊的基本国情和发展规律与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采用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又逐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富起来”。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提前10年实现了国际社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减少极端贫困的核心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强起来”发展阶段。这些均充分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同发展阶段,见证了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实现了从一个极度贫穷的社会转变为一个发展水平较高的小康社会,先后经历了极端贫困阶段(1949—1977 年)、整体上初步解决温饱阶段(1978—1990 年)、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阶段(1991—2000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2001—2011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2012—2020年)。这表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宗旨明确、目标不断提高、一代接着一代为之奋斗的“接力赛”。目前,中国正在进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阶段,也从减少绝对贫困进入减少相对贫困的新阶段;同时也表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从量变到部分质变、再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

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相当于1978年的40.15倍,年均增速为9.2%;人均GDP增长27.21倍,年均增速为8.2%;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7.37倍,年均增速为8.2%,均创下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记录;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人均每日收入分别达到29国际元和11国际元,进入世界银行的中等收入标准(人均每日收入10~100国际元),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人群国家;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降至27.6%和30.0%,已属于富裕型消费结构;特别是彻底消除了千百年来的极端贫困人口(15)按我国现行农村贫困标准,农村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46 224万人,到2020年全部脱贫。,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构建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全面小康社会。由此证明,社会主义是能够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实现使少数人率先富裕起来到全体人民富裕起来历史性跨越,为我国未来(2021—2035年)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更坚实的发展基础,具备了更强大的发展能力。

四、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基础

中国实现14亿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机遇,堪称当今人类发展的伟大创举。这是中国继创造4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奇迹之后(16)按不变价格计算,1979—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速9.2%,居同期世界第一位。[12]10,将再次创造新的人间奇迹。当然,中国也面临着多重发展挑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依靠人民、激发人民群众创造力,是可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一)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利条件

21世纪,我国进入新时代,已经从政治保证、经济发展基础、关键发展阶段、主要实现途径等方面,具备了实现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有利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1.政治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促进形成实现共同富裕的国家发展共识,党的十九届五中会全《建议》不仅制定了“十四五”规划及2035远景目标,而且开启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第一个行动规划和路线图。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动员全社会全体人民以及各级政府,举全国之力,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关键性的第一步。这是我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政治保证。

2.经济发展基础: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

预计2020—2035年,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速为5%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速同步增长,到2035年,我国GDP总量将比2020年翻一番,按2020年不变价格,从2020年的101.6万亿元上升至200万亿元以上,累计额达到2 25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翻一番,从7.2万元达到14万元以上,按购买力平价2017年国际元计算(17)根据联合国、欧洲联盟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2008年国民经济账户》提出的国际比较要求,比较货物服务的人均产量或人均消费量,则必须将以本国货币计量的数据按照购买力平价,而不是汇率,转换成以通用货币计量的数据。市场汇率和固定汇率通常都不能反映不同货币之间的内在相对购买力。为此,作者使用了世界银行估算的按购买力平价2017年国际元数据,作为2020年人均GDP基期数据,为1.64万国际元。[21],从1.64万国际元达到3.28万国际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实的经济发展基础。

3.关键发展阶段:达到高收入中等发达水平

我国正在从中高收入水平进入到高收入水平(“十四五”时期),进而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十五五”“十六五”时期)。我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基础是建立在高收入、中等发达水平之上,是提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共同富裕;即使是最低收入的20%人口(主要是农村人口,约2.84亿人),人均收入增长仍能够超过两倍以上,超过国际中等收入(每人每日收入10~100国际元)最低或较低标准,成为中等收入群体,从而建成比全面小康社会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社会。这是我国实现全体人民高水平共同富裕的关键发展阶段。

4.主要途径:进入成熟的城镇化社会

2020年,我国城镇总人口9.02亿人;到2025年,将达到10亿人左右;2035年,将进一步达到10.7亿人以上,超过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3/4以上,城镇化发展进入成熟阶段。我国城镇成为吸收农村转移人口的主要居住地,随着农村人口的大幅度消减,更有助于推动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的继续缩小。国家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和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持续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而且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都将大大促进城乡人口预期寿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以及其他人力资本水平走向趋同。这是我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之一。

5.城乡差距趋势:城乡居民的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差距持续下降

我国已经进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差距下降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7年的3.14倍高峰之后持续下降,到2020年已降至2.56倍;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比,从2003年的3.21倍高峰之后持续下降,到2020年已降至1.97倍。预计到203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降至2.0倍左右,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比可降至1.5倍左右。此外,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且趋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2020年的29.2%和32.7%降至2035年的21%和23%左右。届时,我国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6.国家再分配能力:国家财政实力大幅度提高

我国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在2020—2035年期间将翻一番以上,从18万亿元将上升至36万亿元以上(18)2004—2019年,全国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从2.64万亿元增至19.04万亿元,相当于2004年6.0倍,相当于于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16.3提高至19.3%。[11]73。其中,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总额从10万亿元上升到20万亿元以上,两者累计额分别达到400万亿元和225万亿元。这将成为我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国家财政汲取能力及转移支付能力基础。

7.社会保障体系:全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和提升

我国建立了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020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12亿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亿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72亿人;2020年,参加全国基本医疗保险13.61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达到甚至超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总人口(13.60亿人)及参保率(如2017年美国为91.2%,其中私人医保参保率仅为63.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险体系的保障能力将会不断得到提升完善。这是我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制度保障和社会保障优势。

8.战略部署:五年规划体制持续推进

我国有效地实施五年规划的战略部署促进了共同富裕的稳步推进,是国家治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并成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对我国第一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行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的纲要(19)《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通过“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规划,将用15年时间逐步实现这一宏大的共同富裕目标。

(二)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挑战

我国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还将面临许多不利的条件和重大挑战,突出反映在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5个方面。

1.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我国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且人口的地理分布极其不均衡;地域辽阔,且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的地理差异呈现多样性,各地区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等。这在世界上也是极其罕见的。我国仅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西侧区域,就有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六省、自治区[22]335。这些地区主要位于我国西部与边疆地区,人口合计9 169万人,仅占全国总数比重的6.5%,国土面积占全国总数比重的54.7%;区域内生态多样性明显,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的4.86%。这都是难以改变的社会自然地理条件。但是,这些地区不仅要与全国同向同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还要承担着不可取代的维护国家边防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民族团结、长治久安的全国性公共产品[22]335。

从全国来看,按各地区名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计算的差异系数,从2010年的50.6%下降至2020年的43.5%,平均每年下降0.7个百分点,但在“十三五”时期,出现了明显的“南北分化”。其中,天津、辽宁、吉林三地名义人均GDP均为负增长,内蒙古增速为0.3%,黑龙江为1.6%,均创下了历史新低,已成为突出的地区差距扩大的新挑战。

2.城乡发展差异较大

我国城乡差异较大,始终是长期制约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因素。经过70余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我国城乡人口比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九开”(20)1949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10.6%,接近9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23],演变为新的城乡人口格局;2020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63.89%,农村人口比重仍占1/3。我国农村总人口规模超大,有5亿人以上,占世界比重15%左右,目前仍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突出短板。若按城乡居民收入五等分组,2020年,我国有约4亿农村人口人均收入水平仍低于全国中等收入最低标准(人均3万元,相当于每人每日人均收入20国际元),占人口比重约为20%。因此,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还将长期存在,逐步减小城乡发展差距,是实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长期任务,同时更是重中之重。

3.相对困难人群仍占一定比例

我国已脱贫的7 000万农村贫困人口仍是需要提高收入水平的重点困难人群。到2035年,我国要确保让农村已脱贫的人口人均收入水平再翻一番以上,就需要采取各种手段,如增加国家财政补助等转移支付,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促使工作再上新台阶。此外,我国还有各种特殊困难人群,调查显示,城镇有5%左右的失业率人群(2 300万人以上),有700多万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963.4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近300万贫困重度残疾单独施保人员[24]、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等。无论中国发展到什么水平,总会有5%左右的人口(7 000万人左右)属于相对困难人群,成为国家与全社会帮困帮扶的重点目标群体。我们应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优势、国家财政再分配的能力优势、社会捐赠的救助优势等,一同转化为巨大的推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发展功能,同时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4.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较高

我国仍是世界上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较高的国家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基尼系数高达0.465(21)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s:∥www.ceicdata.com/zh-hans/china/resident-income-distribution/gini-coefficient。;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数据,2016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385,在世界有数据的81个国家中,排位第30位,其中在5个最高的上亿人口国家中居第5位,排在巴西、墨西哥、美国、印度尼西亚之后(22)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I.POV.GINI?locations=CN。。尽管我国已经消除绝对贫困人口,但在一些地区,仍然有一定规模的低收入人口,成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最大难题,也是举全国之力帮扶重点人群。为此,我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重点是公共资源下沉下移,加大帮扶力度、直接转移支付力度、社会保障覆盖力度、强化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更加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5.国家财政赤字率高

目前,我国国家汲取财政能力不断下降,二次分配能力严重不足。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从2015年的22.1%下降至18.6%,减少了6.2个百分点,尚不及2007年的19.0%,相当于倒退了13年。与此同时,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相当于GDP的比重从2015年的25.5%最高峰下降至2020年的24.2%,也减少了1.3个百分点,两者之差占GDP比重从3.4个百分点上升至6.2个百分点[12]73。该现象属于典型的过度透支型国家财政,创下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记录,更是不可持续的,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落实供给侧改革而实施的超大规模减税。根据财政部数据,2016—2020年,全国宏观税负从17.47%降至15.2%;出口退税总额从1.17万亿元增加至1.45万亿元,相当于出口总额比重的从8.5%到8.1%;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超过7.6万亿元[25],相当于我国同期GDP总量(450万亿元)比重的1.7%。尽管我国减税政策有助于实现短期的“保就业、保出口”目标,但却造成长期的国家汲取财政能力和二次分配能力持续明显下降。近年来,我国三次分配能力更是严重不足,公益慈善接收的现金与物资相当于GDP比重的0.15%左右[26]。

总之,我国在今后15年仍可以充分利用并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在一个拥有14亿人口、近5亿家庭户的国家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3)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共有家庭户494 157 423户。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2021年5月11日。,不仅世所罕见,更是举世瞩目。我国已经具有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以及更加明显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治理优势,是能够应对各种挑战,确保实现2035年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宏大目标。

五、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总体目标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与基本思路

《纲要》关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2035年远景目标指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2]这充分表明,2035年只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重要的阶段性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更为长期的奋斗目标。随着2050年中国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完成第二个“百年目标”,基本能够实现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共同富裕与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将共同彰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于此,我国实现共同富裕总体目标与未来30年两步走战略部署是一致的。第一阶段,2035年,我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2050年,我国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我国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持续且分不同阶段的渐进主义式的发展过程,因而确立不同阶段的目标和指标尤为关键。从“十四五”规划时期开始到2050年,我国基本实现共同富裕将历经6个“五年规划”,并且每个“五年规划”发展时期都应该设定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其中,“十四五”规划时期是我国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开局阶段,主要任务包括:夯实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城市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促进城市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包容、更可持续;完善收入分配体系,推进三次分配体系的协调配合;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良好的开局是成功的一半”,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是如期实现“十四五”规划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指标,全面完成重大战略任务,使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

(二)衡量指标与发展目标

《纲要》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大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作为促进共同富裕主要量化指标的基本依据。本文针对共同富裕的内涵要求,全面对标《建议》提出的主要目标,并依此设计了衡量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的设计坚持5个原则。一是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内涵要求,把指标划分为5类指标,包括生产力指标、发展机会指标、收入差距指标、发展保障指标和人民福利指标等,从而全面、科学、定量客观评估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二是根据数据的可获性选取评估指标,便于可统计、可观测、可评估;三是充分利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体现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指标,可对接、可实施、可评价,更好体现走向共同富裕的方向;四是突出指标的代表性,在重要领域设置最具代表性指标;五是兼顾国际通行的指标,如人均GDP、人均预期寿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类发展指标(HDI)、基尼系数等,以便于进行历史比较与国际比较。

本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共同富裕指标体系,对2020—2035年进行前瞻性预测,以期发挥指导作用,并根据指标体系设计及评估对各个指标进行说明(详见表1)。

表1 我国促进共同富裕指标体系与主要指标(2020—2035年)

1.生产力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建议》提出到203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收入翻一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要求。未来15年,我国GDP年均增速在4.7%,实际可能在5%左右,与潜在经济增长率保持一致。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到2035年,我国GDP将达到200万亿元以上,占世界GDP(2017年国际元)比重还将持续上升,经济实力迈上更大的台阶,成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同时,我国人均GDP翻一番,从2020年1.64万国际元到2035年的3.28万国际元,从中高收入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建立在劳动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GDP增长”的要求。到2035年,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将比2020年翻一番以上。我国就业人数总数已达高峰(2017年)并呈缓慢下降趋势,农业劳动力投入持续下降,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素质提高与科技进步,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劳动报酬,成为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来源,也会有力地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该指标是指一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接受学历教育(含成人学历教育,不含非学历培训)年数,反映人力资本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7年增至2020年的10.8年,平均每年增加0.11年,预计到2025年达到11.3年,2035年将达到12.3年,全国总人力资本(劳动年龄人口与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之积)从2020年的108亿人年提高至120亿人年。到2035年,尽管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人口国,居印度之后,但仍是世界第一大人力资源国,年均人力资本增速为0.7%,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

2.发展机会指标

(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我国仍处在城镇化加速阶段,加速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63.89%(24)2002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预测,今后我国城镇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超过50%。[27],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25)我国城镇人口从2010年的66 558万人增加至90 199万人,增加了23 64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 364万人。;预计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达到近70%;到2035年,将达到78%~80%,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城镇化率(26)2019年,高收入国家或OECD国家81%的城镇化率。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P.URB.TOTL.IN.ZS?locations=OE-CN-XD。。预计我国城镇总人口从2020年的9.02亿人将提高至2035年的11亿人以上,平均每年增加1 300万人;同时,农村总人口将从5.10亿人减少至3亿人左右(27)2010—2020年,全国农村总人口已经减少了1.64亿人,城镇人口增加2.36亿人。,即用15年再向城镇转移2亿人左右的农村人口(28)我国农村总人口从2010年的67 414万人降至2020年的50 379万人,累计减少了17 035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 700万人。。这“一加一减”将明显地增加我国中等收入人口总规模,以及减少较低收入人群,从而有助于加速缩小城乡收入消费差距和公共服务等发展差距,并将加快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

(2)城镇调查失业率。该指标全面反映全国城镇就业形势,充分体现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根据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将调查失业率设定为5.5%以内(29)2019—2020年,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为5.2%;“十四五”时期,将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但仍会有2 300万以上失业者。,可视为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处在社会可接受、政府可控的范围之内。

(3)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该指标是指城镇新就业人数减去自然减员(因退休和伤亡等原因)人数的差,是反映经济增长所创造就业岗位的发展性指标。“十三五”时期,我国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6 564万人,平均每年高达1 313万人。在“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平均在1 100万人以上,累计人数在5 500万人以上,仍具有极大的就业压力,也具有更大的就业潜力。“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确保高质量的充分就业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3.收入分配指标

(1)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我国已经进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的阶段(30)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差距已经从2010年的2.99倍下降至2020年的2.56倍,年平均下降1.5%。,力争到2035年之前降至2倍以内。这是推动我国城乡居民共同富裕起来的重要标志之一。到2035年,农村低收入户每人每日仍未达到10国际元,约有3 600多万人,此外,中间偏下户人口仍未达到20国际元(详见表2)。因而,我国实现共同富裕是长期的历史任务。

表2 全国五等份分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2035年)

(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该系数用于衡量一个经济体中在个人或家庭中的收入分配(在某些情况下是消费支出)偏离完全平均分配的程度。这是衡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否扩大和缩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基尼系数高达0.465。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中国基尼系数从2010年的0.437最高峰下降至2016年的0.385,低于美国的0.414(31)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SI.POV.GINI?locations=US-CN。,但在世界上仍属于基尼系数较高的国家。

此外,我国还可以设置若干监测指标,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基尼系数、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总收入比重(2019年为52.2%)(32)根据2019年资金流量表(非金融交易)计算。[12]48、最低收入5%居民(约7 000万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监测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资本与劳动的相对分配,以及最低收入组的收支情况。

4.发展保障指标

(1)全国及城乡妇幼健康指标。该指标主要反映了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及健康水平。我国的这些指标已率先达到OECD国家水平。其中包括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1/10万)。2020年,我国的婴儿死亡率已降至5.4‰,已低于OECD国家的5.9‰(2019年数据),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7.5‰,已接近OECD的7.0‰(2019年数据),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6.9/10万(2020年)(33)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104/29/WS608a58f4a31024ad0babb4db.html。,也低于OECD国家18/10万(2017年数据)(34)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H.STA.MMRT?locations=OE。。到2035年,这些指标还会更明显地改善。

(2)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全国实现普惠性学前教育(35)普惠性学前教育包括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供的学前教育。[22]370,充分体现了满足人民对“幼有所育”的期盼。该指标是指学前教育在校学生数占学前教育国家规定年龄组总数的比例。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将从2020年85.2%(已超过OECD国家的水平,2019为79.8%(36)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E.PRE.ENRR?end=2019&locations=OE-CN&start=1981&view=chart。),提高至2025年的89%。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2035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超过95%的目标,力争超过97%,更加体现幼儿教育的公平性(37)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是中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从国际经验来看,学前教育具有极高的私人收益率(终身受益)和社会收益率,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人力资本条件。

(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该指标是指普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教育国家规定年龄组人口总数的比例。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已进入高度普及化(毛入学率在90%以上)阶段,毛入学率从2020年的91.2%到2025年提高到93%以上,到2035年将提高至97%以上。

(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该指标是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占国家规定高等教育年龄组人口总数的比例。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高达54.4%(38)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大超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要求的40%的目标。,总规模达到4 183万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的目标,预计在2030年提前达到这一目标,2035年将达到70%以上,争取达到OECD国家74.4%(2019年)的水平,使绝大多数的18~22周岁人口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大专以上人口再增加1亿人以上(39)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从2010年的11 964万人上升至2020年的21 836万人,10年增加了9 872万人。,其中大专以上人口从2020年的2.18亿人将达到3.2亿人,更加凸显人才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一资源的作用、所创造的国家、社会与个人财富。

(5)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该指标是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口/政策规定应参保人口(16周岁及以上人口减去其中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和现役军人)×100%。2020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1%;预计到2025年,可达到95%以上,到2035年,可在全国基本养老保险人口全覆盖。

(6)人均预期寿命。该指标是指新出生婴儿预期可存活的平均年数,综合体现了医疗卫生、人民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状况,是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的三个维度指标之一,也是充分反映了健康公平的客观指标。预计到202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将再提高1岁,达到78.5岁。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40)《“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旨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制定。提出,到2030年,我国人均寿命达到79岁的目标;到2035年,将达到79.5岁,接近于OECD国家水平(2019年为80.9岁)(41)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P.DYN.LE00.IN?end=2019&locations=OE-CN&start=1981&view=chart。;到204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81.9岁(42)根据《柳叶刀》预测,2040年,中国人平均预期寿命将达到81.9岁。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8)31694-5/fulltext#seccestitle160。。

5.人民福利指标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我国不断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显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43)中等收入群体是指一段时期内,收入稳定、家庭殷实、生活舒适、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群体。[22]378,是推动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由于我国总人口已进入高峰平台期,因而可以实现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步增长。到203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从2020年的3.22万元达到6.44万元以上;按三口之家年收入,从2020年的9.66万元达到19.31万元;由此达到国家统计局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人均收入3.3万元)到50万元(人均收入16.5万元)之间的群体[22]378。按居民收入五等份分组,我国从2020年的40%(指高收入户20%、中间偏上户20%)提高至2035年的80%,约有11.68亿人,但仍有20%的人口约2.92亿人尚未达到。若按世界银行提出的中等收入标准,即每人每日收入或支出10~100国际元,根据私人消费购买力平价因子计算(44)购买力平价转换因子是在国内市场购买与在美国使用一美元购买同样数量的货物和服务所需要的一个国家的货币单位的数量。这个转换因子是适用于私人消费的(即家庭最终消费支出)。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PA.NUS.PRVT.PP?locations=CN。,我国居民每人每日收入从2020年的21国际元上升至2035年的42国际元,均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由表2可知,即使按五等份分组居民收入水平,我国低收入户人均每日收入从2020年的5.2国际元提高至2035年的10.4国际元,全国五等份分组居民人口均进入国际中等收入阶段,成为世界超大规模中等收入人口社会,也成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

(2)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将进一步下降并趋同,将先后进入更富裕(小于30%)阶段,分别从2019年的27.6%和30.0%,下降到2025年的25.5%和27.9%,到2035年进一步下降至21%和23%(详见表3),已经属于中等发达型生活水平,体现了“高品质生活”和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

表3 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019—2035年)

(3)人类发展指数(HDI)。该指标是联合国倡导衡量人类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即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用购买力平价衡量人均总国民收入)”三项基础变量构建的综合指标。2019年,我国人类发展指数达到0.761,位居世界189个国家中的第85位;到2035年,预计将提高至0.850(详见表4),排在世界前40位,并在世界189个国家中的位置,从2019年前45%提高至2035年前20%(45)相当于2019年克罗地亚的人类发展指数(0.851),在189个国家中位居第43位。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20,pp.300.http:∥report.hdr.undp.org/。,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重要标志。本文建议,可采用人类发展指数作为重要的补充性指标,以便于进行国际比较,获得国际社会,如联合国人类发展署(UNDP)等机构的支持和第三方评估,进而将会极大地促进全球的人类发展事业,为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实现现代化和共同富裕提供中国案例、中国经验。

表4 我国人类发展指数(2000—2035年)

到2035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将进入极高人类发展组。2020年,我国除西藏属于中等人类发展指数地区之外,其他地区进入高人类发展水平(占总人口的75.7%),或进入极高人类发展水平(占总人口的比重的23.8%)。根据我们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类发展指数的预测,所有地区人类发展指数都将大幅度提高,其中高人类发展指数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2020年的75.7%下降至2035年的10.8%,极高人类发展指数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2020年的23.8%,上升至2035年的89.2%(详见表5)。这是2035年中国实现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大国际标志,同时意味着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社会,也是迈向更高人类发展水平的社会。

表5 我国各地区(31个地区)人类发展指数组占总人口比重(2020—2035年) 单位:%

总之,这些促进共同富裕的主要目标和指标是基于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展望,既便于进行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后期评估,以及未来滚动式评价,又便把国家和地方发展相互衔接,保持指标体系的连续性、创新性、可操作性。

六、新时代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任务和政策建议

(一)重大任务

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目标,是全面缩小城乡、地区发展差距以及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到2035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富民(共富)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笔者认为,我国应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研究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明确共同富裕的基本方向、主要目标、重点任务、路径方法和政策措施;同时,积极制定2025年、2030年及2035年阶段目标,设计和制定促进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与考核办法,强化各类政策保障和发挥协同效应。为此,本文提出推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5个重点领域。

1.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国家“三农”工作重心的重大转移和升级,也是实现农村人口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其战略推进的相关任务包括:农业现代化要取得重大进展,就必须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提升完善农村现代化达到新水平,特别是乡村水、电、路、气、邮政通讯、广播电视、物流等,与城镇统一规划、标准、建设、管护及服务。新时代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农民现代化达到新高度,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达到高中、高职文化程度以上,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收入水平持续提高。我国努力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大力支持农村党组织带领农民兴办各种合作社,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混合经济,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带领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式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全国各地方实现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实现各类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差异[22]317;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与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相适应,做到重点突出、特色突出、可持续发展。

2.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城乡居民走向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89%,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5.4%,城镇化发展尚有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只有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则可提高18.5个百分点,即高达2.61亿人;通过转移农民、实现富裕农民,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此外,应推进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使得人口居住到哪里,基本公共服务到哪里。笔者建议,我国应加快在城市稳定就业者(特别是农民工)、新就业大专院校学生等常住人口的转化,使其成为“新市民”[22]327,享受所在地的基本公共服务。

3.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体现和巨大规模的优越性,就是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投资于人民,包括完善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劳动就业、基本社会保险、基本医疗卫生、基本社会服务、基本住房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我国应促进城镇常住人口及家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政策并轨进程[22]317。其中重点是,提高县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供给,实现乡村社区家庭人口全覆盖,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并大力促进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均等化的水平。

4.支持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

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将长期存在,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难点之一。为此,我们应举全国之力重点帮扶特殊类型地区发展。这类地区包括革命老区(中央苏区、陕甘宁、大别山、左右江、川陕、沂蒙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46)我国是世界上陆地边界线最长和邻国最多的国家,陆地边界线总长约2.2万千米,与14个国家接壤。、脱贫地区(47)2020年,全国共计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性贫困问题得到解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2021年4月。、生态退化地区(包括高海拔地区)、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城市等,涉及近4亿人口[28]。针对这些地区的发展,我们要实施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大战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大目标;建议分别制定不同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行动,突出解决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相对不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及效率相对不高、生态环境相对恶劣等发展落后地区的突出性长期性问题;同时,准确谋划区域发展定位,精准施策、健全长效扶植机制,不断提升内生发展能力和动力,要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把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并确保在提供边境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等全国性、地区性等公共产品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5.对重点帮扶特殊困难人群“雪中送炭”

我国应继续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病残疾人护理补贴专项制度。目前,全国有700多万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963.4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近300万贫困重度残疾单独施保[24],共计人口1 963.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40%,是重点帮扶人群。按全国20%的低收入户2020年人均年收入7 869元计算,每人每日收入相当于5.2国际元,已接近国际贫困线5.50国际元标准,可作为确定困难残疾人和重病残疾人补贴的底线标准。该标准随着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而增长,力争尽早达到每人每日10国际元以上的国际中等收入底线;国家应赋权各地确立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本地生活成本调整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支出标准。

(二)政策建议

1.制定促进共同富裕的行动纲要

根据《纲要》,我国应制定到2035年实现共同富裕的实施方案,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主要方面;同时,应制定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体系,体现在收入增长与收入分配、创业与就业政策、教育与开发人力资源政策、社会保障与转移支付政策等方面。这些系列政策既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谋划,又鼓励地区主动创新、各显其能。由于我国各地实际生活水准和价格水平差异甚大,各地区可根据发展水平和能力确定当地标准,作为主体责任,纳入地方实施方案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等地区特别是已刚刚脱贫的地区,继续加大直接补贴配套的力度。

2.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其实质是既包括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并以此不断提高全体人民收入水平,确保收入消费、生活质量、健康教育人力资本水平的稳步提升,突出表现为全国各地从高人类发展水平进入极高人类发展水平。

3.坚持就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先位置

我国城镇就业规模将越来越大,预计到2035年,将会净增加1.5亿人左右,达到6亿人以上,即使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的话,仍有3 000万人的失业人员,成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挑战。一方面,政府应把创造就业控制失业率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另一方面,也应将失业保险金的部分资金直接用于失业人员的再培训、再就业。

4.完善居民收入分配体系

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体系,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目前,在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为主,2020年,全国平均为55.7%,其中城镇为60.2%,农村为40.7%。政府可开辟收入来源多渠道,如提高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支付净收入比重,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成为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同时,发挥慈善等第三次分配作用,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提高企业养老保险覆盖率,发展第三支柱的养老保险,实现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灵活就业者等)全覆盖。

5.提高国家汲取财政能力,发挥国家再分配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走向高收入水平阶段,需要不断提高国家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总额占GDP比重,加大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第一步,在“十四五”时期,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由2020年的18.0%提高至20%以上,扭转其下降趋势;第二步,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争取达到28%左右。与此同时,我国应更好地发挥国家在二次分配方面的至关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国家和地方公共财政的民生导向,而地方各级政府应重视债务管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七、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世界意义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达到小康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实现共同富裕,都必将会对世界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按每人每日支出低于3.10国际元计算,从1981年至2016年,中国贫困人口从8.84亿人减少至691万人,减少了8.74亿人,贫困发生率从88.3%下降至0.5%,下降了87.8个百分点,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减贫目标,率先完成了国际社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SDG)的终结极端贫困目标,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高达74.1%(48)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I.POV.DDAY?end=2019&locations=CN-1W&start=1977。。

中国减贫成就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其世界意义充分体现为:中国减贫成功所取得的非凡成就意味着对世界减贫的重要贡献,为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希望与激励,并为发展中国家减贫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经验,促进了更加美好和繁荣的世界发展进程。

2010年,当中国进入中高等收入阶段时,世界中高等收入人口翻一番,高达26.63亿人,占世界总人口比重达到38.5%;到2025年,中国进入高收入阶段,世界高收入人口将从2020年的28.56亿人提高至43.03亿人,占世界总人口比重的52.6%;到2035年,中国进入中等发达水平阶段,中等发达国家(如OECD国家)总人口将从现在的13.6亿人翻一番,将达到27.2亿人,占世界总人口比重从现在的17.7%提高至2035年的30.6%。与中等发达国家所不同,中国打造了一个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社会,不仅将从根本上改变百年来的世界经济格局、发展格局,而且共同富裕的中国道路将有力地促进全球包容性发展,特别是加速南北国家发展大趋同,彰显了中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世界意义。

总之,中国已经进入世界舞台中心,从来没有如今天这样影响世界、重塑世界、成就世界、贡献世界。我们可以自豪地认为,中国十几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到2049年,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也正是毛泽东在1949年所说——“人间正道是沧桑”。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发展
论相对剥夺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企业慈善行为、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