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路径

2022-11-21 03:48郭占恒金雄伟
政策瞭望 2022年9期
关键词:志愿文明时代

郭占恒 金雄伟

近年来,温州市龙湾区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改革,以系统思维打破条块分割,以机制创新促进深度融合,构建区、街、村社“三级联动”体系,实现实体平台与线上平台“双轮驱动”,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双向提升”,探索出一条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路径。

一、背景:“三大难题”制约文明实践提质增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建设并做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破题之策,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的战略之举。近年来,龙湾区在文明实践上进行不懈探索,通过不断完善机制、整合阵地资源等方式着力构建多元化的文明实践服务体系。但是,也面临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

文明实践资源分散,缺乏系统化管理。文明实践平台多、小、散,不少部门在基层均有文明实践阵地和服务资源,但是相互之间缺乏协调统筹和系统化管理,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基层实践所(站)工作人员身兼数职,且岗位调整较快,缺乏工作连贯性,难以真正把握文明实践的内涵和意义。

志愿组织专业化不强,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志愿者队伍由各牵头单位分别管理,存在数据壁垒、沟通不畅、重复服务的问题。志愿服务组织的执行力、专业化、自律性有待提升,社会志愿服务文化还不浓厚,难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

实践活动模式相对单一,载体不够丰富。基层实践所(站)基础性设施具备,但功能发挥效果不明显,群众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单一,规范性与创新性不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还不够健全,难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面对这些难题,龙湾区大力推进工作创新,于2021年成立温州市首个实体化文明实践管理机构(龙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区委部署要求,聚焦铸魂育人,坚持守正创新,整合资源力量,创新志愿服务,开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探索。

二、做法:以“三化”促“三新”

龙湾区把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系统改革作为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项目,出台《龙湾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完成从“管理—职能—人员”的全方位改革,集中力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实现精神共富夯实基础。

以集成化实现资源整合,构建文明实践新机制。一是建立一体化的指挥体系。针对文明实践缺乏系统化管理的问题,按照“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原则,整合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区工人文化宫的人员编制、工作职能、运行经费、活动平台,落实编制9个,承担全区文明实践统筹的职能作用。同时,建立区级文明实践联席会议机制,负责文明实践顶层设计、综合统筹和运行保障,实现文明实践活动从“多头管理”向“多跨协同”转变。二是搭建网络型的阵地平台。充分融合原有区级阵地平台功能,高标准建成1.3万平方米的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置雷锋广场、指挥服务大厅、五大功能专区21个功能室,打造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综合体和精神新地标。同时,整合全区10个文明实践所、122个文明实践站,因地制宜打造薪火相传红飘带、见贤思齐崇德带、家风家训风尚带、文化遗产传承带、体育健康活力带等5条文明实践带,形成“1+10+122+5”全域化的文明实践网络,全面构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体系。三是打造项目化的清单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专业便捷的“靶向”志愿服务,围绕“学习宣传理论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大力弘扬时代新风”等专题,以清单形式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 周周有活动”,确保全年活动不间断。

以数字化打通供需渠道,打造文明实践新生态。一是志愿服务“一端云集”。为有效破解志愿服务平台低多散、服务精准程度不高等难题,通过建立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引领,打通融媒体中心、文明创建动态管理系统、龙湾区智慧养老平台等系统的方式,建立统一管理、统一流转、统一展示的“三位一体”平台结构,创新“文明+融媒+服务”的实践路径。同时,积极对接省、市相关处室,实现与“志愿浙江”的贯通。二是群众需求“一码响应”。推行“龙湾文明码”,在中心(所、站)的基础上,功能下沉、延伸触底,把文明实践点延伸到区图书馆、文化馆、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便民中心、文化礼堂、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城市书房等,织密织细文明实践网点,接入文明实践“云平台”,推动文明实践供给侧和需求侧精准对接。三是学习平台“一站融合”。围绕群众学习需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线上+线下双平台开设学习E站,开发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健身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五大学习平台,收录正版电子图书5万余册;电子期刊4000余种、30万本,一站式满足不同读者需求,打造集阅读学习、政策宣讲查询、政务宣传为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平台。

以品牌化推进拓面增效,培育文明实践新动能。一是打造专业化志愿服务团队。开设雷锋志愿服务学堂,成立区志愿者联合会,培育了“蒲公英”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潘罗敏工作室、传统文化促进会、纵横救援队等优秀队伍50支。同时,深入实施志愿者队伍提质赋能工程,开设学雷锋志愿学堂,出台《龙湾区志愿者礼遇办法》、设立100万元“融裕”文明实践基金,让有德者有“得”。二是培育特色化文明实践项目品牌。精心抓好文明实践项目培育孵化,按照“一队一特色、一街一品牌”整体思路,因地制宜打造项目亮点品牌。推出“一周一课”公益文化课堂,全域输送文化惠民项目。建立“一月一助”志愿服务认领制,由“罗山红”志愿服务总队领衔,全区69家单位机关和122个行政村以及各类志愿服务团体共同参与,形成靓丽的文明实践风景。三是塑造榜样式文明实践达人。创新文明实践激励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最美龙湾人”、道德模范、最美志愿者等评选活动,涌现“中国好人”等各类道德先进典型240余人次,培育龙湾区雨花敬老协会、巨木公益团队、龙湾区“益帮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典型,通过有效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不断扩大文明实践的社会效应。

三、启示:变“三小”为“三大”

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特别是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中,已逐渐成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有效平台。归纳起来,龙湾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启示在于变“三小”为“三大”。

整合“小阵地”,打造“大平台”,做改革创新的先行者。龙湾区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改革,大胆探索、创新模式,整合盘活阵地资源,统筹使用、协同运行,进一步提升资源的效能,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大格局,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为具有思想政治引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提供惠民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平台。

讲好“小语言”,传递“大道理”,做理论政策的宣讲者。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为工作目标,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新推“习语春风”“文明赞歌”“龙湾理赞”“龙言力行”等宣讲品牌,用“大白话”讲清“大道理”,用“小故事”传递“大情怀”,全面展示“新中心·大未来”城区品牌。

接力“小善举”,释放“大温暖”,做文明实践的传递者。龙湾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群众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借助全域文明智慧中枢系统等数字化手段,调动更多优质资源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聚集,精准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着力打造特色鲜明、高质量的志愿服务项目和品牌,为群众提供“点单式、菜单式、结对式”的文明实践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了源头活水。

猜你喜欢
志愿文明时代
以志愿,致青春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被志愿”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对不文明说“不”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