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书法教育 提升文化自信

2022-11-21 04:15
江苏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书法史名家社团

吴 军

一、触摸悠久的书法历史,回望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我国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同风格的书法杰作诞生。在中小学书法教育中,首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中国书法史的普及。学校书法骨干教师定期组织学生举办书法社团主题沙龙,并开设全校书法史大讲堂视频讲座。讲座按照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以时间为轴,向学生讲述中国书法起源、演变、发展的历史,从早期的甲骨文到后续的青铜文,再到小篆、隶书、楷书等书法体系的形成,以此激起学生学习书法的浓厚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在笔者所在学校的中国书法史大讲堂上,擅长隶书的教师娓娓道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秦兼并天下后统一了全国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说文解字序》介绍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到汉朝时隶书是普遍使用的书体。”接着这位教师展示了古代书家的隶书名作,并现场示范书写隶书,隶书的风格特点跃然纸上,学生纷纷惊叹。教师示范后又继续讲解:“在隶书成熟的同时,又出现了破体的隶变,为以后的草书开辟了道路。”通过讲述、欣赏、示范,学生感受到秦代书法辉煌灿烂的历史。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为各种书体流派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与雄伟的万里长城和壮观的兵马俑一样,都是中华民族无穷智慧的结晶。

像这样的书法史大讲堂,在射阳县港城实验小学每个月都有一期,由学校书法骨干教师或邀请校外书法名家担任主讲,引领学生穿越千年历史,回望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文化,让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感染。

二、走近杰出的书法名家,仰望民族文化的精神脊梁

走进学校的书法展览馆,或漫步在学校的每一条长廊过道,历代书法名家的生平介绍和代表作品随处可见。其中有楷书四大名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有初唐四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有善草书之二张:东汉张芝、唐代张旭;有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还有吴中四才子: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祝允明。这些内容给予学生深刻的影响。

学校有计划地利用书法教育课、社团活动,开展走近书法名家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搜集了许多书法名家孜孜以求、勤勉一生的练字故事,也感悟到一些书法家廉洁自持、刚正不阿的民族气节。在此基础上,学校每学期举行书法名家故事会和自编小报展评。王羲之潜心苦学将墨当饭、柳公权发愤练字等故事激励着学生爱书法、学书法,使他们牢记住“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钟繇聪明好学,临终仍手捧《九势八字诀》教诲儿子的故事让学生感悟了结缘书法、挚爱一生的情怀;张芝练字不择纸笔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书法学习随时可练、随处可练;颜真卿为国殉难的故事震撼学生的心灵,一代书法大家忠贞刚正的凛然之气诠释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学校还鼓励学生将书法名家的故事自主整理编辑成册,作为书法社团学生的必读资料。从历代大家学书历程中仰望他们的治学精神和爱国情操,成为激励一届又一届学生钟情书法、立志学书的精神之源。

三、赏析至美的汉字形体,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汉字是最有生命力的一种语言,形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教师在书法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其形体之美,既可为识字写字教学提供帮助,还能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例如,在教学统编语文一年级上册《日月水火》一课时,教师先在黑板上范写一个左右等宽的“林”字,让学生仔细观察后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林”是左右结构,两边都是“木”,但如果将两边的“木”字写得一样大会不好看。教师顺势引导:“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漂亮呢?”学生作答:“左右两边要互相靠近一点。”“左边的‘木’写得窄一点。”“捺画要变成点。”

顺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告诉他们“林”字左边的捺应收紧缩短改为点,位置就空出来了,好让右边的一撇充分舒展,这样字才有收有放,和谐美观。如果右边的撇没有伸过来,会显得太空,结构松散,在汉字的书写当中,这就叫作“穿插”。而右边“木”的一撇“穿插”到左边“木”字的一点下面,又离不开左边捺的“避让”。这就是汉字笔画之间的谦让。教师继续提问:“课文中还有哪些字也有谦让的美德呢?”学生交流。教师总结:“汉字之间正因为懂得谦让,所以结构才这么美。我们做人也一样,班级中人人懂谦让,大家就是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社会上人人讲谦让,世界才是美好和谐的人间。”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看《日月水火》这一课的生字,在电脑上用翻页笔圈出“心”这个字。学生发现“心”是独体字,卧勾上面的两点相互呼应。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询问哪个笔画最让人印象深刻。学生指出卧勾在这个字里是最明显的,是让人一眼就能看见的笔画。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卧勾是‘心’这个字里最显眼的笔画,我们称之为‘主笔’。在书写时,卧勾这个主笔一定要有担当,写得突出一点,托住上面的三点。之前,我们还学过哪些懂担当的汉字呢?”学生很快就找到“正”字最下面的横画是主笔,很有担当,能够托住上面的部分。教师总结:“一个汉字的主笔都懂得担当,我希望班级的同学也能懂担当,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小‘栋梁’!”

诗人刘湛秋说过一句话:“我写着写着,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汉字作为我国语言文化特有的表现方式,她的文化元素是精深的。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机渗透民族文化元素,让学生从小懂得践行中华美德,能够方方正正写好字,堂堂正正做好人。

四、培育璀璨的书法新星,激起民族文化的传承担当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印记,深深地植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加强学校书法教育,提升文化自信,对弘扬传统文化、激起责任担当、建设文化强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学校书法教育教学实践中,书法教学研究小组摸索出班级社团、年级社团和校级社团三级同步、螺旋上升的训练培养模式。班级社团的学生是“种子”,年级社团的学生是“幼芽”,校级社团的学生是“新苗”。要培育更多的书法新星,首先,要选育好种子,在各个年级各个班级营造浓厚的书法文化氛围,让每一个学生了解书法、喜欢书法、爱上书法、坚持练习书法;其次,年级社团要创设适宜的条件,配齐配好指导教师,让“种子”顺利地破土而出;最后,校级社团要引领学生在书法世界里徜徉,汲取更多的阳光和营养,茁壮成长。

锲而不舍求进步,勤学苦练出成果。学校三级书法社团形成良性运行机制,发现、孕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书法新星。一大批小书法家已经成为校园网络明星,他们的作品频频出现在《语文报》《青少年书法报》上,在校外也有一定的影响。每到年末岁首、蜡梅飘香之际,学校组织书法社团的学生在南校门广场和县城主要市民广场,挥毫泼墨写春联,红红火火过大年。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一字排开,笔下生辉,一张张红红的春联高高挂起,送给络绎不绝的市民。墨香和着年味、文化味四散飘逸,笑声、掌声、喝彩声在射阳县的大街小巷久久回荡。

猜你喜欢
书法史名家社团
名家
名家
名家之约
名家之约
从书法典籍谈临摹与仿书的区别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书法史上的养生名帖研究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社团少年
极简中国书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