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个坚持”原则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2-11-21 05:28周建松陈正江
职教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高质量技能职业

□周建松 陈正江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以下简称为“五个坚持”),并将其作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本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结合育人标准、办学模式、办学导向、教学要求和教育对象分析“五个坚持”的背景、内涵、特征、导向,在此基础上,探寻以“五个坚持”为原则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原则的形成背景与基本内涵

(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原则的形成背景

职业教育发展原则是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先导,这是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中形成的。

1.立足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迫切需要通过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使劳动者能有效适应以知识生产配置为核心的产业转型升级,在技能积累中获得效率补偿。

2.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核心问题。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体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就是以质量和效益取代规模和速度,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实现以劳动生产率提升为重要特征的效率驱动型高质量发展。人的发展是更高层次、更广维度的普适性发展。尽管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有减少的趋势,但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由人口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提升带来的“人才红利”仍将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深化职普融通,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结构是长期有目的技术技能积累,不断提升人口质量、社会质量和制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是释放“人才红利”“技能红利”的关键。

3.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工作。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是发展问题,更是改革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优势的战略抉择。”“要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两大类型,两者之间的融合与流动对教育结构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能够优化我国人力培养体系结构,进而会对经济社会的人力资本供给产生重要影响。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求出发,加快改进我国劳动者素质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有效提升劳动者素质技能,必须加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力度,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原则的基本内涵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原则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育人标准、办学模式、办学导向、教学要求和教育对象等方面,具体而言即:

1.育人标准: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立德树人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这既是中华优秀教育传统的核心理念,也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德技并修即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2.办学模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业和教育,学校与企业,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产业是孕育教育的温床,教育是促进产业的动力,无论是教育端,还是产业端,均强调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反对孤立地就教育论教育,就产业论产业,就学校论职业教育,可以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打通职业教育发展的任督二脉。

3.办学导向:面向市场、促进就业。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职业教育是与市场联系最为紧密,市场适应性、市场灵敏度最高的教育,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创业是其最主要的职能。

4.教学要求:面向实践、强化能力。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己任,面向实践、强化能力是职业院校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任务,是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驱动力量。

5.教育对象:面向人人、因材施教。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是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并对恢复长期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提升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面向人人使职业教育更具包容性,因材施教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此二者将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有机结合。

二、以“五个坚持”为原则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特征与导向

基于“五个坚持”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原则体现出系统性、适应性和包容性的主要特征,其既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总结,又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更是贯彻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的主要任务。

(一)以“五个坚持”为原则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特征

1.系统性。系统观念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仅取决于要素的性质和功能,还取决于要素之间的互动[2]。职业教育是惠及人口最广泛、经济社会效益最直接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经济,既体现着内在的教育性,也体现着外部的经济性。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不仅是教育问题,也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针对不同受教育者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形成了重要的联系。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迫切需要通过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使劳动者能有效适应以知识生产配置为核心的产业转型升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这就需要牢牢把握人才整体性和层次性的需求。在这个意义上,“五个坚持”是运用系统观念和动态思维来谋划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方法论。

2.适应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虽然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职业教育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类型定位不够优化、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制度标准不够健全、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社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适应性不强、社会吸引力不高、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等问题。经济发展是分阶段的,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体系。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升级不断加快,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正在塑造新的产业形态,智能制造、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职业与工作内容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从我国产业发展看,到2025年技能型人才缺口率将达48%,技术蓝领缺口更是高达3000 万人,迫切要求提升职业教育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3.包容性。当今世界正在努力寻求更加包容性的经济发展方式,因为受教育程度低下和技能水平低下不仅与收入和就业相关,而且也和许多其他社会结果相关。技能开发是让青年人能够顺利过渡到工作的一个主要手段,2014年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发布《教育概览》报告的主题就是“为了包容性增长的教育与技能”,报告特别指出,教育和技能是实现未来幸福的关键所在,并对恢复长期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提升国家竞争力、培养更具包容性及更有凝聚力的人才至关重要[3]。2021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意见》明确启动实施技能型社会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地方试点,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方位践行世界技能组织2025 战略等具体举措,旨在让广大青年能够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发展技能,实现高质量就业,使他们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为他们人生出彩搭建平台和舞台。

(二)以“五个坚持”为原则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导向

1.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主动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扎根中国大地,持续探索实践,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新世纪后,我国职业院校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其规模已占普通教育的一半左右,职业教育在优化教育结构的作用进一步凸显,逐步形成自身具有历史渊源和时代特征的类型特色[4]。教育是一个具有连续性的过程,职业教育尤其注重技术技能积累,在人才培养实践中更要具有连续性。职业教育立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根本问题,要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先进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支持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推动学校布局、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对接。通过高质量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

2.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五个坚持”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工作要求,是基于对职业教育发展阶段与形势的判断而提出了改革路径。通过正视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在公正、透明、谨慎地引导舆论和公众心理,并利用政策需求最强烈、 政策供给激励最具相容性的有利时机,构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体系[5]。具体而言,到2025年,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从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等方面着手,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丰富职业学校办学形态、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加强组织领导。

3.贯彻新修订《职业教育法》的主要任务。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第四条规定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并重申了这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原则。事实上,自1996年《职业教育法》实施到现今,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稳步增长。在这种情势下,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在育人标准、办学模式、办学导向、教学要求和教育对象在等方面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持和技能支撑。

三、以“五个坚持”为原则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

(一)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

立德树人是各级各类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有机结合、成人与成才相辅相成的教化实质,这种教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德技并修要求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课程等主要载体建设,发挥课堂作为立德树人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并通过素质教育夯实立德树人基础,重视文化建设在立德树人中功能与效应的内化与彰显[6]。《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授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培养技术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同时做到德技并修、育训结合,特别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当前特别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7]。

(二)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质上就是坚持并发展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正确处理好产教关系、校企关系,积极倡导和全面推动双主体办学,实施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学过程对接生产经营过程,真正推动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注重产教融合,实行校企合作,培育供需匹配的产教融合服务组织。在考量职业院校发展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政府发挥其宏观引导作用,制定规则和监督执行。同时,职业院校在公平竞争和兼顾社会利益平衡的基础上,通过优化专业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校地合作、育训结合等具体举措和程序,使供需双方能够理解职业教育结构变化的现象与过程,更好把握教育制度供需的互动关系及结构特征,使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供给在实体上更具科学性,在程序上更具规范性[8]。

(三)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推动学校布局、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对接

在加快壮大现代产业体系的背景下,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将人力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输出两端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工业社会向信息时代转型的过程中,传统的工作形式及对工作的准备过程发生变化,这既对劳动者从体力劳动技能转向脑力劳动技能提出了新要求,也为职业教育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需求[9]。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培养能够适应就业市场需要的人是职业教育基本要求。职业教育是近现代工业化的产物,专业源于产业,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要对接现代产业体系,根据产业发展及时调整更新,才能更好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全面修(制)订后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这是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举措,以此推动职业教育学校布局、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的有机衔接。

(四)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职业教育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职业教育,是指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而实施的教育。面向实践、强化能力要求职业教育所开设专业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需要,通过职业教育,为青年人的发展搭建平台和舞台,使他们通过体面的工作获得人生的尊严与价值,在改变个人命运的同时,惠及整个家庭。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是培育技术技能人才最直接和最基本的途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则是更高的要求和更高层次的追求,其重要的路径是弘扬工匠精神,主要的方向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持和技能支撑。职业教育既是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也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更是培养能力的实践教育,尤其是在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进程中,职业教育不可或缺,大有可为[10]。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一定要瞄准能力、突出技能,让更多受教育者以一技之长走向职场、实现人生价值。

(五)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营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我国《宪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都规定,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同时又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职业教育既与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密切相联,更与面向人人直接相联,一定要站在全面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努力在营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上下功夫、见成效,从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就要深入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办学模式改革、管理体制改革、保障机制改革,践行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的初心和使命。

猜你喜欢
高质量技能职业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职业写作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