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时代下我国博物馆的品牌营销策略

2022-11-21 07:04陈梦迪
传媒论坛 2022年17期
关键词:藏品文创受众

陈梦迪

博物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公共服务与教育的功能。过去十年,我国博物馆数量显著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博物馆数量达到5452个,与2010年的2435个相比,十年内增加3017个。[1]博物馆数量快速攀升,但博物馆建设的质量却有待提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博物馆建设起步晚,体系相对不成熟,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高。同时,由于体制机制的改革,博物馆的市场化趋势明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要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提高我国博物馆的影响力,必须重视博物馆的品牌营销。[2]与此同时,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为我国博物馆的品牌营销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一、我国博物馆品牌营销的环境分析

(一)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博物馆承担着公共服务和教育的功能,其自身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的高质量建设和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紧密相连。2015年,国务院颁布《博物馆条例》,我国逐步重视博物馆建设,加强对博物馆事业的规划与指导,提高博物馆建设的质量,提升博物馆的影响力。2021年,由国家九部门联合起草并颁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截至2025年,要推动形成一个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更加优化、特色更加鲜明博物馆事业发展格局,从而促使博物馆发展质量显著提升。[3]由此可见,在国家对未来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划中,博物馆的建设至关重要。同时,随着我国博物馆体制机制的不断改革,博物馆的市场化转型趋势更加明显。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博物馆想要增强竞争力,在国内众多博物馆中脱颖而出,必须注重品牌营销。良好的品牌营销可帮助博物馆快速进入市场,明确市场定位,建立博物馆品牌价值,提升博物馆知名度,从而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

(二)数字技术保驾护航

数字时代下,多项数字技术逐步深入日常生活,与各行各业紧密相连,也为博物馆的品牌营销带来更多可能性。5G迅速普及,低时延低能耗的特点为博物馆的品牌营销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结合,使得博物馆的品牌定位与用户定位更精准、更科学;AR、VR的运用,提升用户体验,实现从“以物为主”到“以人为主”的转变。利用数字技术,打造博物馆品牌个性,构建博物馆品牌的良好形象,提升博物馆品牌传播效率。[4]让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博物馆的品牌营销,是实现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数字时代下我国博物馆的品牌营销策略

(一)精准定位策略,塑造博物馆品牌个性

我国的博物馆都极具地方特色,和本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紧密相关,每一个博物馆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立足博物馆的自身特色,把握好与其他博物馆间的差异性,利用数字技术对博物馆的用户、藏品进行精准定位,塑造博物馆的品牌个性,针对品牌个性进行营销。

1.构建受众画像

受众是各个博物馆品牌进行争夺的最核心资源。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进行精准的受众定位, 构建受众画像,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根据目标受众的特性进行营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能够利用受众社交圈层的特性,快速吸引圈层受众,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例如故宫根据预约参观的访客数据,利用大数据,将用户画像主要集中于青年人群体,针对年轻人喜欢的软萌逗特性,推出了“软萌”的康熙和乾隆的形象,抓住年轻人喜欢玩梗的特点;另一方面,针对受众喜欢小动物的特性,转变以往营销的宏大视角,从小微切口入手,营销故宫的猫,准确把握目标受众的心理诉求,精准定位,品牌营销取得了良好效果。

2.突出藏品特色

博物馆以藏品和文物为核心,来进行博物馆的品牌营销。可以说,藏品本身是博物馆进行品牌营销时最大的特色所在。突出藏品特色,才能更精准地进行博物馆的差异化定位,塑造博物馆的品牌个性。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根据网络点击量和受众调查,着重突出最受受众青睐的藏品,深度讲解藏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等,使藏品形象更加立体,更加生动,突出藏品的特色,进行精准的品牌营销。

(二)双向沟通策略,助力博物馆品牌传播

数字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博物馆的品牌传播是博物馆进行品牌营销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传播,才能有效到达目标受众,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博物馆的品牌传播早已不是单向的自说自话,在网络平台中,构建起交流与沟通的渠道,和受众进行双向的传播互动,倾听受众声音,助力博物馆的品牌传播。

1.利用多元的社交媒体平台

数字时代,社交媒体平台是博物馆进行品牌传播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当前,国内大多数博物馆都在社交媒体平台注册账号,分享博物馆相关内容,其中最具特色的要属故宫。故宫利用多元的社交媒体平台,在微博、微信、B站、抖音等深受受众喜爱的平台中进行内容分享,传达博物馆的品牌理念,展览信息等官方内容。[5]同时,根据受众的评论、点赞、转发等信息,即时和受众进行双向互动,针对受众喜欢的展览和藏品进行深入挖掘,广泛传播,也引导受众进行自发的内容生产与创作, 激发受众传播热情,扩大博物馆品牌传播的范围,提升博物馆品牌传播的热度,更好地进行博物馆的品牌营销。

2.搭建自身的网络传播平台

数字时代,传播渠道和平台不仅仅局限于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搭建自身的网络传播平台同样重要。一方面,社交媒体平台由于各种各样的规则限制,会对相关内容或消息进行限流和控制,博物馆的官方传播可能会因此无法收获良好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博物馆构建起自身的网络传播平台,可以有效对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补充,更大范围进行品牌传播,提升博物馆品牌营销的影响力。故宫从很早就开始搭建官方网站,进行品牌传播。在故宫的官方网站上,不仅传播官方信息的发布,更是集沟通、服务、体验于一体。故宫官网整体由六大板块组成,分别是导览、展览、教育、探索、学术、文创。不难看出,故宫官网的作用不局限于受众交流,活动展览的查询、官方门票的预约、相关文物的信息、学术的交流与探讨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更好地满足故宫全方位的传播需求。[6]

(三)多元体验,提升博物馆品牌价值

博物馆的品牌价值不同于其他品牌价值,其公共服务和教育地功能决定了其品牌价值的独特性。一切以受众为中心,被受众认可,在受众心中留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就是博物馆的品牌价值。因此,在数字时代,利用数字技术,打造多元的受众体验,从以往博物馆“见物不见人”的局面转变为“以人为中心”,为受众服务,提升博物馆的品牌价值,更好进行博物馆的品牌营销。

1.交互科技,沉浸式体验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应用于各行各业,博物馆也不例外。迈克尔·海姆((Michael Heim)将人们在数字媒体虚拟系统中的活动方式概括为模拟、远程展示、身体完全沉浸、身临其境、互动、人造化、网络化的交往等七个方面。[7]AR、VR、MR、多媒体屏幕等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博物馆的体验形式,不再局限于藏品的静态展示与观看,囿于小小的展示柜中,为受众提供了更多沉浸式的体验,打通听觉、视觉、触觉等身体多器官的感知,全方位感受藏品魅力。故宫在2021年推出了故宫石渠宝笈绘画数字科技展,创新性地采用了MR混合技术、AI智能人脸识别、全息多媒体技术等数字技术手段,将故宫博物院中收藏地经典化作进行了极具创意性、特色性的诠释,打造了观山、游云、赏花、浴马、入宴、时趣六大数字板块。根据画作的不同类型,分别建造了六个不同的数字体验区,把画作中蕴含的具体场景和意趣打造成为美轮美奂的体验空间,将文化、艺术与数字技术进行有效融合。特别是《千里江山图》的交互设计,将图中场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活化,变成一个个立体的,可以触摸的实物,在形式上通过光学与镜面的反射,将空间不断扩展,眼观于画,身在游览,随着受众的走动,画面景色不停切换, 使得受众仿佛沉浸于千里江山的美景之中,获得难以忘怀的博物馆体验。

2.打破限制,举办系列展览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博物馆的展览逐渐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首先,打破时间限制,数字技术为博物馆的夜间展览提供了支撑,智能调光使得藏品即使在夜间也能有着如白昼般的自然光环境,展示藏品特色。博物馆开放夜间展览,更多融入了夜游特色,与白日的展览区分开来,利用灯光和环境打造独特夜游氛围,加入光影秀、博物馆灯展等独属于夜间展览的内容,给与受众独特体验。北京自然博物馆结合自身馆藏特色,推出观赏萤火虫,在帐篷中与恐龙做邻居等夜间游览项目,完美打破了时间的限制,打造独特体验。[8]其次,数字技术的应用也打破了博物馆展览的空间限制。数字影像和数字多媒体的结合,让足不出户看展览成为现实,各大博物馆推出线上游览项目。不同于以前简单的图片和影片呈现,当下博物馆的线上游览项目得益于5G低时延的助力,更多地进行直播观看的形式,跟随直播画面实时参观游览博物馆,体验更加真实和丰富。尤其是在疫情的大环境下,受众无法亲自到场参观游览,线上直播云游博物馆将成为一大趋势。

(四)跨界融合策略,进行博物馆品牌延伸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博物馆的品牌营销不仅仅局限于博物馆品牌自身,品牌延伸也是其品牌营销的重要部分。博物馆的品牌延伸属于博物馆相关的附属产物,其植根于博物馆本身,从博物馆的不同方向进行延展,和博物馆品牌进行有效相加,打造“博物馆+”的形式,为博物馆的品牌营销起到巨大作用。博物馆目前的品牌延伸有许多方面,“博物馆+文创产品”和“博物馆+影视综艺”两种形式,是目前最具参考性和推广性的两种延伸方式。

1.“博物馆+文创产品”

文创产品成为博物馆进行品牌营销的利器。数字技术为文创产品在设计、建模、批量化生产方面提供诸多裨益,文创产品根据博物馆的外观标识、藏品形象等特点制作成各式各样生活物品,售卖盈利所得不仅能用于博物馆的日常运营,更能使受众使用产品的同时进行博物馆文化、理念等的营销,响应了受众对于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博物馆推出文创雪糕便是一大特色文创产品,根据博物馆建筑外形制作的特色创意雪糕,不仅满足了受众的味蕾,更是为受众增添了消费中的文化意蕴。受众纷纷拍照打卡,又进一步进行了病毒式营销,带有博物馆特色的雪糕广泛传播,助力了博物馆自身的品牌营销。可以说,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融合,是博物馆进行品牌营销的重要方式。

2.“博物馆+影视综艺”

“博物馆+影视综艺”的跨界融合是博物馆品牌营销的另一大革新。区别于之前博物馆严肃庄重的形象,与影视综艺的结合更接地气,在娱乐中传递博物馆理念、文化等,更易为受众所接受。河南博物院在影视综艺的融合中十分值得借鉴,《唐宫夜宴》 节目通过在河南卫视上星播出,将河南博物院中陶俑藏品活化,根据陶俑的特色,利用真人扮演的形式让文物活起来,栩栩如生地展现了陶俑所处的历史时代、文化内涵等信息,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节目在社交媒体中引起巨大反响,好评如潮,为河南博物院的品牌营销做出巨大贡献。此外,河南博物院利用《唐宫夜宴》节目的热度,继续推出《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节目,一波接一波的综艺节目的跨界融合, 让河南博物院彻底出圈,成功进行了品牌营销。

三、结语

数字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为博物馆的品牌营销带来诸多便利,但随之而来的也有一系列问题,博物馆的品牌营销出现同质化趋势,文创产品溢价问题严重,营销过度娱乐化等。博物馆归根结底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其内涵,营销是其扩大品牌影响力的手段,在过程中要把握好使用数字技术进行营销的界限,一切为博物馆本身服务。

猜你喜欢
藏品文创受众
陶溪川文创街区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