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历史自信 走好新时代贵州教育“赶考”之路

2022-11-21 09:14邹联克
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赶考贵州特色

邹联克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一百年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史航程,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形成了一脉相通、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闪耀着启迪当下、烛照未来的历史光华。教育是永恒事业,发展是永恒过程。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肩负的使命更为重大。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着眼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贵州教育读历史明初心,观历史照古今,学历史找路径,将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与历史同步、与时代同行,奋力推动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意气风发走好新时代贵州教育“赶考”之路。

一、深刻领会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意义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一)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提出“两个确立”,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重大论断、重大贡献,对推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不断把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作用。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就要从总结历史经验的角度、从新时代伟大实践的角度、从开创美好未来的角度,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两个确立”作为第一立场、第一原则、第一要求和第一检验,真正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转化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信心,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确保贵州教育事业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确保贵州教育干成一番新事业、闯出一片新天地。

(二)深刻把握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深入研究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全面总结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史进程、为国家和民族建立的伟大历史功绩。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心骨和领路人,更加坚定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深刻认识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定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就是要深刻认识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砥砺初心、担当使命、接续奋斗,不断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三)深刻领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意义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深刻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深刻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深刻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深刻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贵州教育系统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把“十个坚持”与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九个必须”结合起来,从中汲取智慧、指导实践,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奋力推动贵州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二、百年辉煌的奋斗历程铸就坚定的历史自信

历史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伟大建党精神,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

(一)坚定的历史自信是在伟大历史实践中不断形成的

给人以星火者,必怀火炬。一部百年党史,既是一部壮丽的史诗,也是一首精神的赞歌。回望百年党史,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共产党人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从“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到“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历史自信,就是对一路走来的努力、能力、成就、经验坚信不疑。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是在长期奋斗的历史实践中沉淀累积起来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用理想和信仰书写的,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用拼搏和奉献赢得的。

(二)坚定的历史自信是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史。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广大党员干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受到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一百年来,我们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在中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百年巨变,教育成为立国之本;百年维艰,教育成为富国之策;百年奋斗,教育成为强国之路。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坚定的历史自信必须增强历史主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性质宗旨,坚持理想信念,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经受住了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大道至简,行胜于言,新的“赶考”之路上,全党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担当历史使命,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党员要强化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着力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加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三、以坚定的历史自信走好新时代贵州教育“赶考”之路

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贵州教育系统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方向遵循,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战略转化为教育系统的策略、路径和重点任务,乘着新国发2号文件的东风,将“赶考”路与“闯新”路统筹谋划,一体推进,重实干求实效,勇于自立自强,做知行合一的教育人。

(一)秉持“赶考”之心,答好“理想信念”必答题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穿越历史的回响,回望百年奋斗征程,嘉兴南湖红船,见证了共产主义理想的扬帆启航;井冈山的烽烟、遵义的霞光、延安窑洞的风寒,刻印着理想信念的坚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奋斗在“赶考”路上,正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使命在肩,深深地植根于人民沃土,才让越来越多的人倾听到了“中国声音”、感受到了“中国奇迹”。回首百年,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仍然风急、雨急,还有许多的“雪山”“草地”要跨越、“娄山关”“腊子口”要征服。坚定“赶考”之心,根本在于信仰支撑。要坚定不移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要坚定不移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将其纳入教育厅党组工作顶层设计,始终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工作格局。要坚定不移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扛好“两个责任”,优化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永葆“信念如炬、信仰如磐”的“赶考”之心,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的各种考题答好,考出精彩。

(二)坚定“赶考”之志,答好“初心使命”必答题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赶考精神”所体现的顽强进取心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精神动力,百年成就根本在于党坚守“赶考”之志。走在新时代“赶考”路上,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持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铸魂育人。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深化体教融合,毫不松懈抓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深入开展劳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要坚定不移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要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里汲取新的养分,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钢铁意志,把初心和使命融入血脉、铸入灵魂,始终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将“赶考”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工作者光荣使命,答好“初心使命”必答题。

(三)勇挑“赶考”之担,答好“干事创业”必答题

教育关系千家万户,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省教育系统将牢牢抓住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扬优势,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强化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推进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特色发展,为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提供有力支撑。到2025年,贵州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弱项加快补齐,高质量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教育总体实力显著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到2035年,贵州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把“双减”作为“一号工程”,确保党中央决策落地见效。坚持以《贵州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实施纲要(2018—2027年)》《贵州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贵州省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计划(2021—2030 年)》等文件引领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全面启动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提升、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提升、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提升、现代职业教育扩容提质、高等教育突破发展提升、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提升、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等“七大工程”。推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推动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融合发展,支持建设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要坚持创新发展、坚持集团办学、坚持共建共治、坚持稳中求进。要保持战略定力,防范化解风险,妥善处理好“旧”与“新”、“破”与“立”的关系,服务“四新”“四化”成效接续“增色”,切实推动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格局,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切实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教育贡献。

胸怀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从历史看向未来,我们既有“知所从来”的定力,也有“识其所在”的清醒,更有“明其将往”的自信。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从农民学校、扫盲“普九”、“两基”攻坚、均衡发展、“双一流”建设……一次次观念裂变、一轮轮探索突破、一场场攻坚克难,贵州教育人走出了一条复兴之路、图强之路、特色之路。走过苦难辉煌的过去,走在日新月异的现在,走向光明宏大的未来,我们必须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做新时代路上的“赶考者”,只争朝夕的“答卷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猜你喜欢
赶考贵州特色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律师“赶考”法官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不忘初心,继续“赶考”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
贵州古驿道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