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背景下的中国—东盟区域银行业务机遇

2022-11-21 10:23李彧彭湃编辑白琳
中国外汇 2022年4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文/李彧 彭湃 编辑/白琳

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RCEP协议的正式生效不仅为东盟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也为中资银行区域业务深入发展带来广阔前景。。

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11月22日举办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宣布建立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东盟发起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关系不断升级,不仅为东盟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也为区域银行业务深入发展带来广阔前景。

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步入新篇章

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以来,双边关系不断深化,经常就国际政治、经济、外交等重大议题交换意见。2021年11月,双方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未来将在经济、地区事务、区域贸易协定以及绿色发展等领域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还提出将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未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将以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发展为主导,更加侧重于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开放。同时, 以“经济促合作”的方式加强双方其他领域合作,密切双边关系,为中国与东盟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第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不断深化,跨入3.0时代正当其时。回顾历史,中国和东盟于2002年11月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定》,正式启动建立自贸区进程;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1.0版)建立后,双方不断细化条款,实现了货物贸易市场、服务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三大领域的开放。中国—东盟自贸区(1.0版)是我国对外谈判的首个自由贸易协定,也是东盟对外谈判的首个自贸协定,这一阶段我国主要“采用渐进性的方式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挑战”。中国—东盟自贸区覆盖了1300万平方公里,惠及19亿人口,年度GDP总和与双边贸易总额分别达到6万亿美元和4.5万亿美元,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大的自贸区,也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之一。2015年11月22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正式签署,2019年10月22日对所有成员全面生效,中国—东盟自贸区进入了2.0版。双方实施零关税的商品达到了90%以上,同时广泛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合作、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原产地规则、标准、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STRACAP)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对原有协定进行了丰富、完善和提升,为双方经贸合作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助力。该《升级议定书》也是我国在现有自贸区基础上完成的第一个升级协议。虽然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已进行了升级,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仍不足以全面应对新的世界经济形势。2021年11月,双方同意开展联合可行性研究,确定进一步提升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的其他可能领域,继续深化自贸区建设,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加速迈向3.0时代。建设3.0版自贸区,是中国和东盟合作中一个新的重要节点,将给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带来新的重大机遇。

第二,中国与东盟贸易依赖程度高,拓宽合作领域,实现双方互利共赢。一是贸易规模方面,中国与东盟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总额从1991年的不足8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6846亿美元,双边贸易规模30年间扩大了85倍。自2009年起,中国与东盟连续12年保持第一大贸易伙伴关系;2020年,东盟首次成为中国最大的交易伙伴,双方贸易额超过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七分之一。2021年中国和东盟贸易保持高速增长,总额达8782亿美元,同比增长28.1%,再创历史新高。二是商品种类方面,中国与东盟贸易商品互补性强。以果蔬产品为例,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东盟国家大多位于热带,双方水果和蔬菜产品种类差异较大,近年进出口数量、金额不断扩大。据海关统计,2020年中国—东盟果蔬贸易额约150亿美元,其中东盟国家水果对华出口总额约60亿美元。截至2021年8月,中国—东盟果蔬贸易额已接近2020年全年水平,其中东盟水果对华出口额超过64亿美元。三是产业链供应链方面,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从传统的农副产品、初加工产品和低附加值工业品不断向工业制成品、高附加值机电产品、机械器具和数字化机械设备转型升级。2020年,双边加工贸易额达1410亿美元,占中国—东盟贸易总额的20.6%,其他各类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贸易也占有较大比重。预期未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将继续削减非关税壁垒,将产业合作和中小企业等领域作为新的合作方向,同时重点推进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深入合作,并以此作为创新合作的基本要求,引领自贸区升级。

第三,坚持“以经济促合作”的综合发展理念,拓展其他领域合作。多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双方始终坚持经济合作优先,以经济促合作的综合发展理念。公共卫生方面,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东盟国家经济遭受严重打击,未来中国将与东盟国家加强合作,启动“中国东盟健康之盾”合作倡议,为东盟国家抗击疫情贡献中国力量。文化交流方面,双方深入进行文化交流与互鉴,充分利用好东盟地区的多元文化特色和优势,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其中,旅游业是中国与东盟交流的重要桥梁。中国游客每年都成为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重要的收入来源。教育合作方面,中国和东盟将会加强职业教育、学历互认等领域的合作,适当增加和提高中国—东盟奖学金名额和数额,开展青年营等活动,从而促进双方青年精英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RCEP协议落地促进区域银行业务深入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方面,2020年11月15日,东盟10国与中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西兰共同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测算,到2030年,RCEP有望带动成员国出口净增加5190亿美元,国民收入净增加1860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方面,RCEP不仅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壁垒,并通过逐步统一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检验检疫以及技术标准等方式减少了非关税壁垒;服务贸易方面,RCEP放宽了服务贸易以及投资规则等领域的市场准入条件,增加了区域内技术、劳动以及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性,使得成员间的生产分工合作得到强化,拉动区域内消费市场扩容升级,促进了产业链、供应链以及价值链在东亚区域内的融合统一。同时,中国将在RCEP框架下积极开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合作,共建中国和东盟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区。除此之外,中国与东盟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澜湄合作机制,共同合作、开发具体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等方面的合作,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RCEP协议于2022年1月1日起对中国、日本、新西兰和澳洲4个非东盟国家以及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6个东盟国家正式生效,于2月1日起对韩国生效。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的当下,RCEP协议生效为东盟区域经济和银行业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动能。

第一,RCEP重新定义商品“原产地”,促进要素区域内流动,加快产业链重组,为银行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带来新机遇。相对于前期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新西兰分别签署的“10+1”协议,RCEP协议在原产地规则定义方面取得突破,采用区域累积的原产地原则,即产品的原产地价值可以在成员国之间进行累积,并以累积的总价值判断原产地。此项突破将推动大型跨国企业充分利用各国所长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布局,进而加速亚太区价值链重组。由于协议降低大部分商品贸易门槛,变相鼓励企业尽可能利用区内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经营,既可强化区内供应链网络,又可吸引区外要素流入区内,进一步完善区内供应链网络。RCEP正式生效带来的新一轮产业链、供应链重组为区域银行带来了新的业务机遇。

第二,RCEP生效加速亚太区域一体化发展,增加区内投资与贸易活动,为银行开展跨境金融带来新动能。RCEP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自由贸易协议,截至2020年底,协议覆盖世界约30%人口以及约50%中产人口,成员国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分别约占世界的29%和27%,外商直接投资约占37%。RCEP将进一步整合亚太区经济,加速一体化发展,为东南亚银行业发展带来新增长动能。

第三,RCEP降低部分服务贸易领域门槛,促进高水平专业服务向东盟地区输出,为银行开展跨境金融业务带来新客源。在服务贸易领域,RCEP协议开放程度高于WTO,清晰定义了成员国之间的市场准入承诺表、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等方面,为各成员国服务业进入彼此市场扫除障碍、提供便利。同时,RCEP亦首次针对金融服务、电信服务与专业服务制定规则和做出开放承诺,为区域服务业整合创造条件,亦为区域银行跨境业务带来新客源。

第四,RCEP全面落地有利于我国香港地区(以下简称“香港”)巩固“超级联系人”角色,促进香港银行业的蓬勃发展。截至2020年底,东盟与中国内地已连续多年互为对方的第二大投资来源地,香港一直扮演着内地与东盟之间的投资桥梁角色。截至2019年底,东盟经中国香港对内地的投资占比约为20%,内地经中国香港对东盟的投资占比约为42%。随着RCEP协议的落地实施,预期内地与中国香港之间的经贸联系会更加紧密,香港的桥梁作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加之香港在金融、绿色等专业领域的优势地位,香港银行业有望受益于本次区域经济合作深化,需积极布局、把握机遇。

对中资银行区域业务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中资银行在东南亚地区拥有较多分支机构,为中资银行拓展东南亚地区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中资银行应积极拓展与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相关的金融服务领域,构建线下线上以及实体网点与虚拟银行相结合的金融服务网络,为中资企业进一步深入东南亚市场从事商业活动构建更加广泛、坚实的金融服务网络。

第一,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构建区域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一是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抓手,拓展上下游企业业务。打通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之间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数据,逐步与上下游企业建立业务关系;二是以金融科技为切入点,参与或自建供应链服务平台。加强政府和行业协会的联动,积极参与搭建供应链平台,丰富客户名单以及获取营运数据,争取平台内的融资、兑换、支付等业务机遇。

第二,完善跨境金融服务,助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是聚焦发展跨境企业金融服务,重点发展当地优势产业以及当地政府重点发展项目,以大型跨国及本地龙头企业为切入点,提供全方位跨境解决方案;二是紧抓跨境个人金融业务。针对商务、教育、专业等团队的跨境需求,主动对接当地相关行业协会、商会、企业、大学等机构,拓展客户群体,挖掘具体需求,努力发展开户、保险、汇款、支付等业务。

第三,以金融服务为核心聚焦区域服务发展,构建专业化金融服务网络。一是密切关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高水平专业服务业在东南亚的发展动向(如法律信息、会计服务、市场营销、产品开发、风险评估等),主动建立客户关系,提供配套金融服务方案;二是主动为东南亚企业及机构客户与专业服务团队牵线搭桥,发挥各地所长,了解东南亚客户相关专业服务需求,对接香港等地区的专业服务团队,营销金融产品服务。

第四,因地制宜,聚焦东南亚区域经济结构特点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一是持续完善东南亚服务网络,以电子化、自助化、智能化服务为发展目标,提升区域数字化服务能力;二是聚焦以香港作为区域总部的大型跨国企业或机构,深挖客户跨境业务需求,为客户区域发展提供差异化的跨境综合服务方案;三是重点发展绿色金融等领域业务,积极参与内地以及东盟的绿色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专业服务,成为当地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服务伙伴。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分割区域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擦桌子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区域发展篇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