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漱口联合艾灸治疗1例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体会

2022-11-21 13:22潘艳春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艾灸黏膜口腔

潘艳春,王 敬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北京,100102)

口腔黏膜炎主要是由于放疗和(或)化疗影响上皮细胞的正常更新与代谢,引起口腔黏膜上皮组织损伤而出现的炎症和溃疡性病变。口腔黏膜炎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炎症、红肿、糜烂、溃疡及疼痛,可引起患者进食和吞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治疗进程[1]。中医适宜技术近年来在临床应用广泛,且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总结了1例运用中药漱口联合艾灸治疗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2岁,主诉:间断干咳少痰2月余。外院检查CT示:左上肺叶肺癌,大小约4.8 cm×4.1 cm,伴左肺阻塞性炎症;左侧胸腔积液,左肺膨胀不全,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21年12月12日8:50由门诊以“左肺上叶恶性肿瘤”收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可,步行入病房,刻下症:间断干咳,少痰,纳差,睡眠可,二便调,舌质暗,苔白腻,脉弦细弱。既往有脑梗病史2年,现服用脑欣康、血脂康药物,胃反流性食管炎病史7月。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西医诊断:左肺上叶恶性肿瘤;中医诊断:肺癌,中医辨证:痰瘀互结。西医以抗肿瘤治疗,中医以补益肺脾、清化痰瘀治疗。2021年12月15日遵医嘱给予患者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培美曲塞二钠注射液及卡铂注射液化疗药物静脉输入。化疗前评估患者无口腔黏膜炎发生,疼痛评分为0分。12月20日(化疗后第5日)患者出现口腔黏膜炎,分级为Ⅱ级,疼痛评分为4分,遵医嘱给予中药漱口、艾灸涌泉穴、饮食调护及情志护理等中医综合护理干预。12月30日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2 护理

2.1 护理评估

2.1.1 口腔黏膜炎分级:参照NCI-CTCAE(化疗)不良反应评价标准,分为Ⅰ~Ⅳ级,Ⅰ级:有轻微红斑,疼痛程度较轻,没有溃疡情况,不影响患者日常进食;Ⅱ级:口腔黏膜红斑较为明显,疼痛感比较重,溃疡情况出现但范围不大,只能进食半流质;Ⅲ级:口腔黏膜溃疡面积较大,疼痛感加剧,只能进食流质;Ⅳ级:口腔黏膜剧烈疼痛,溃疡有加深趋势且已成大面积,患者无法进食[2]。

2.1.2 疼痛症状评估: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估疼痛程度,无疼痛:0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重。

2.2 中医特色护理

2.2.1 中药漱口:①中药漱口液:黄芩10 g、野菊花10 g、金银花10 g、薄荷10 g。②中药漱口液的制备:将以上中药加水浸泡30 min,文火煎煮30 min,去渣留汁浓缩为80 mL,装袋备用。③漱口方法:第1步,将漱口液预热至35~38℃,让患者吸入漱口液10~15 mL后,连续鼓腮10次让漱口水充分冲击两侧颊部;第2步,把舌头当作牙刷,用舌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舔舐每颗牙齿及两侧颊部,反复多次;第3步,仰头含漱,使漱口液冲击口腔底部、咽部、扁桃体等隐蔽位置。每次≥2 min,每天≥5次,即在晨起、睡前及三餐前后进行含漱。

2.2.2 艾灸:①定穴:选取涌泉穴,患者取仰卧位、卷足,足底前1/3处可见有一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此穴。②施灸:采取悬灸方法,灸至穴位轻微潮红即可。艾灸时间一般安排在上午 9:00—11:00之间,时间为 20 min,1次/d。

2.3 饮食护理

治疗期间鼓励患者多食富含微量元素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多饮水;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进食尖锐、粗糙、辛辣、过酸、过热等易损伤或刺激口腔的食物;必要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2.4 情志护理

护理过程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需求。化疗前发放化疗宣教手册,告知口腔黏膜炎只是暂时的,化疗结束后会慢慢恢复正常。每日下午播放舒缓音乐,每晚19:00—21:00观看电视节目,转移注意力,缓解其疼痛。当患者存在消极情绪时,主动进行安抚,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并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缓解其负性情绪。

2.5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嘱其继续进行口腔清洁,保持饮食营养均衡,如有不适及时来院就诊。同时,通过向患者发放纸质健康宣教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等方式,向患者传输有关疾病的健康宣教知识,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

2.6 延续护理

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基于互联网平台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强调保持口腔清洁重要性,并对其进行日常健康生活指导。

3 讨论

中医认为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属“口疮”“口疡”等范畴[3],主要由于化疗药物毒性过大,使机体热毒过盛,导致津液受损,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为主。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于化疗药物耗气伤阴,导致真阴不足,病及心肾,虚火上炎所致[4]。中药漱口液中黄芩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的功效;野菊花具有疏散风热、清肺热之功效;金银花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薄荷芳香通窍,不仅具有镇痛抑菌之功效,还能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将以上中药煎煮成汤剂给予患者含漱,能够使药物充分与口腔黏膜接触,扩大接触面积,加速药物局部渗透,同时也充分发挥了起效快、简单便捷的中医特色优势。此外,涌泉穴为肾经的井穴,肾为先天之本,艾灸灸此穴可达到引火归原,引火下行的目的。

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对患者危害较大,相关数据显示,肺癌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20%~40%[5]。因此,针对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不仅要加强全程规范化护理,更应注重预防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对口腔进行评估,关注口腔变化,保持充分的营养支持,防患于未然。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艾灸黏膜口腔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修复硬腭黏膜缺损的疗效观察
艾灸保健知多少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后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促进术后康复的效果
口腔CT支架的设计与分析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鼻中隔手术穿孔并发症的防范和病理评估
“三减三健”之健康口腔篇
肠道与艾滋病
婆婆迷上了艾灸
自动看牙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