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见证、身份认同:互动仪式链下慢直播的“常态化”研究

2022-11-21 19:36兰美娜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7期
关键词:常态化仪式群体

兰美娜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慢直播最早流行于挪威,2009年挪威广播公司(NRK)拍摄的旅行直播节目《卑尔根铁路:分分秒秒》是可追溯的最早案例。该节目记录了火车从奥斯陆到卑尔根长达7小时的完整旅程。2013年,央视网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联合推出IPANDA熊猫频道,该频道24小时播放大熊猫的生活,在海外拥有众多观众和粉丝。此外,还有《两“神山”造医院》慢直播、《与疫情赛跑的中国速度》慢直播、《日本富士山或再次喷发》慢直播、《2021年之旅》慢直播等新媒体实践案例。可以说,慢直播没有镜头剪辑、后期制作和处理,而是以原始的生态环境来展示事物的发展,给予观众真正的“存在感”。

1 5G技术助力慢直播“常态化”

2020年1月27日,央视频联合各移动运营商开通5G直播通道,推出了无剪辑、无后期制作的5G慢直播,亿万网友在线观看武汉“雷神山”“火神山”两座医院的建造过程,成功打造了现象级媒介产品。

在这种新兴起的直播模式中,慢直播所涉猎的行业愈发广泛,场次愈发频繁,场所也愈发丰富,引起了一定关注。慢直播形式已经呈现出“常态化”特征——即平常性、常规化、经常性。平常性是指慢直播不再专门属于任何一个机构,其已开始渗透到各行各业;日常性是指慢直播不再受配置、地点等的严格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其中;经常性是指进行慢直播的场次多、频率高。

1.1 各行各业慢直播

慢直播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这也反映了5G网络传播的重要性。此前慢直播主要应用于旅游行业,2020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央视频推出没有音乐、没有旁白的慢直播《疫情二十四小时》,大量的留言与互动引发了民众的广泛关注并吸引了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2021年5月21日,FM93浙江交通之声联合杭州市公安交通警察局推出科目三考试慢直播,百万网友在线“云监考”。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慢直播将逐步应用于医疗卫生、教育教学、农业发展等各个领域。同时,慢直播与多种功能的深度融合,将催生新需求、新业务和新模式。

1.2 随时随地慢直播

随着慢直播应用场景的拓展,在5G网络技术的支撑下,直播甚至可以不再依赖演播室,人们在自然环境中配置“直播”,使慢直播“飞”到云端。例如,通过在新疆天山、南京玄武湖、云南玉龙雪山等自然风光中搭建高清摄像头,全天24小时不间断地给用户发送来自祖国各个地方秀水名山的景象。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主流媒体主动与云平台合作,慢直播这种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受众可以及时获取疫情的最新动态。

1.3 各种形式慢直播

2016年移动直播元年至今,移动新闻直播突破了电视直播的局限,在群体交互、移动场景化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变革。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慢直播在移动直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引起了广泛热议[1]。5G网络凭借其过硬的数据传送能力,消除了用户在时空上的距离,允许更多样化的内容形态与网络传播融合,促进了数字信息内容产业的发展和进步,而丰富的内容表现形态则推动了直播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使其在各种场景中都有应用需求。

2 慢直播中互动仪式的组成要素

2.1 虚拟在场的身体共在

2003年,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互动仪式理论认为在物理意义上的身体共在是互动仪式链中不可或缺的条件。柯林斯认为,情绪能量的及时反馈离不开个体间的亲身在场,参与者所需的关注与情感同样离不开充分的身体接触[2]。物理空间的身体接触进而衍生组织信仰、创造意识以及尊敬意识。麦克卢汉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非物理空间的物理共存,在同一个赛博空间里进行高效、顺畅的沟通和互动。

在《两“神山”造医院》慢直播播出的时候,用户聚集在一个叫“慢直播”的虚拟空间,通过央视频的现场实时端口,为众多医院带来了全新的医疗场景,这个场景没有边界,没有后景,也没有音乐。这种方式拉近了观众与武汉的距离,使观众得以用另一种方式关注疫情。慢直播形式的出现打破了空间限制[3]。同时,这种方式不仅大幅度提高了观众的现场体验感,也更容易使他们将自己代入其中。观众可以实时同步观看武汉建造医院的进程,也可以在评论区与其他观众进行实时沟通和互动,表达对前线抗疫人员的关心和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的心声,在互动中孕育情绪共鸣,通过“虚拟空间”实现身临其境。

2.2 所关心的共同焦点

柯林斯认为,共同关注是互动仪式如何发生的一个重要部分。例如,在豆瓣平台上的一些群组中,围绕一个共同焦点的互动和交流往往产生于拥有相似价值观和兴趣取向的小组成员。共同焦点引发更深入的互动行为和更广泛的互动传播。在上海市科目三驾驶考试慢直播过程中,观众可以通过客户端或社交媒体了解到相关主题信息,并加以关注。直播会实时显示科目三驾驶考试的画面,包括考生、安全员、考试项目等内容,观众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绪,进行互动。

受众对科目三考试直播的陪伴感、体验感随着互动深入而进一步加强,纷纷为考试车设备进行“拟人化”命名。而命名作为符码的一种形式,在小组内共享相沿成习的意义体系,通过对意义的理解相互连接、区分他人。“云监考”们对慢直播中的考试车等事物的命名,使受众的关注焦点更加集中在昵称符号上,这大大提高了个人在场景中的体验感与代入感,从而与有着共同关注的其他人搭建起情感沟通的桥梁。

2.3 共享的情绪要素

共享情绪在互动仪式中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大部分人喜欢与有着共同关注内容的人讨论和互动,在此过程中的情感共鸣会引起极强的倾诉欲望,人们渴望与自己所在群体中的其他人共享情感,这样他们也可以积攒更多的互动经验。大多数网民通过央视频观看了许多有关疫情的慢直播,成为“中国速度”的目击者,在与其他网民的交流中提升了对家国的认同感,在全天无间隙的实时建设现场画面中表达了自己对奋斗在一线的防疫人员的敬佩之情。通过直播间的不间断互动,从而产生情感共鸣,通过不断注入个体情感形成群体感情。

在5G移动互联时代,媒体所具有的现场实时性和可交互特点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之间的互动积极性,用户的情感倾诉需要也由此得到满足。互联网慢直播平台的匿名性打开了陌生人之间互动的枷锁,在不知名的陌生状态下,人与人之间仿佛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情绪,人们通过相互沟通来寻找群体间的一种认同感。由此可见,慢直播中的互动行为,反映了互动仪式链中共同的共享情绪要素。

3 参与、见证、身份认同:慢直播中的互动效果

3.1 感情共鸣增强身份认同

在疫情影响下,用户在各大网络平台进入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造的慢直播中的这一行为与人们希望能够参与这场“战役”的急迫心理是有联系的,他们在与他人互动之前就具备了一定程度上的共同情感基础。而慢直播正好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可以互动的场所,用户观看直播、表达评论并互称“监工”,在直播间全程跟进武汉方舱医院建设进度,“云监工”这一现象由此形成。《疫情二十四小时》慢直播使我国民众渴望参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愿望得到了满足,互动在直播间内反复出现,无形中产生“回声室”效应,社群成员之间的情感共鸣得到增强[4]。随着5G移动互联网的推广,慢直播以其真实性、陪伴性、沉浸性等特点使受众逐渐走进、参与各项议题,并成为慢直播“常态化”的见证者,在情感共鸣中提升抗疫群体的身份认同感。受众在直播间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一起感叹“中国速度”的同时,极大地加强了战胜疫情的信心。自我身份认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家因为疫情而产生的焦虑感。涂尔干认为,群体中个人服从群体的观念离不开仪式的作用,大众在精神层面的力量得到汇聚加强,进而使身份认同得以延续下去。

共同情感的凝聚和传播增强了彼此间的身份认同,同时人们之间的团结感受也进一步增强,经过多次互动后仪式也随之形成。

3.2 群体符号由共同关注形成

柯林斯认为,当大众拥有共同的关注重心时便能得到持续这一联结感的群体符号。涂尔干把此现象比作“神圣物”,认为名称、具象的标志、文字等都是它的表现形式[5]。在互动仪式发生之时,大众因对相同内容的关心而聚集在一起从而建立起互动社群,群体中的个体对社群的认同归属感往往在他们进行评论等互动时形成,各种具有不同意义的群体符号也随之产生。

《疫情二十四小时》慢直播刚开始就不乏关注“焦点”,直播间观众纷纷为武汉方舱医院施工现场的起吊车、挖掘机、货车等进行拟人化命名,将起吊机称作“宋高宗”,将黄色运输车称作“大黄”,将叉车称为“叉酱”。命名的标记性功能使直播间的观众第一时间进行身份识别并参与互动,寄托情感。究其本质,群体符号其实是群体中的个人成员在仪式中的情感反映,个人成员经过与他人的互动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符号里,充分发挥符号的意义传递功能[6]。拟人化命名形成的群体符号缓解了新冠肺炎疫情下民众的不安、焦虑心理,强化了民众在疫情期间的互动参与以及个性化倾诉,这种与视觉形象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体现了全民抗疫的精神和情感。

3.3 不间断互动,累计情感能源

情绪能源的供应需要共鸣,受众的持续互动能够使社群更加稳固。柯林斯认为,人们能够从群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情感能源。社群个体通过互动产生特殊情感,经过成员间传递聚集进而实现从短到长的情感能量,互动的次数越多,这种情感能量积累得越多,在社群成员中感受到的陪伴让个体成员更愿意去主动地实施一系列互动行为,在这样一个不断重复与良性循环的过程中,互动闭环得以形成[7]。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的慢直播,给予了大众一个互动平台,他们可以在央视频搭建的直播间留言和点赞,并传递内心的情感,这种离散的个人情感渐渐汇聚成不受物理空间束缚的群体情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这种情感会持续存在,成为释放焦虑的情感能量,为仪式的持续推进提供助力。疫情期间,社会大众需要通过获得快速真实的信息来减轻心理上不安的感受,直播武汉方舱医院施工搭建现场的方式无疑给了大家一颗定心丸,得到了上亿网友留言、转载、点赞等,起到了聚集人心、缓解恐慌的“释压阀”作用,形成了群体共鸣。正如微博一网友的留言“以前听着楼下的施工队的声音是不耐烦,而现在却是一种心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慢直播强化了民族认同感,使民众凝聚成一个共同体,增强战“疫”决心,彰显中国自信。

4 慢直播中有关互动仪式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慢直播所呈现出的常态化特点与大众参与的积极性密不可分。从技术层面看,各大媒介应用慢直播这一报道形式是比较易操作的,原始视频场景不需要旁白、剪辑等二次创作,仅凭受众的踊跃互动、交流和参与来进行。但挑战也随之产生,特别是部分网民面对混杂的媒介信息时,往往缺乏批判能力、判断能力等媒介素养,如果受到误导,将会对现实产生错误的认知。

慢直播产品的不断涌现,提醒着主流媒体责任感的重要性。媒体将慢直播产品应用于新闻报道中应该反思:怎样引导网民在舆论中进行理性表达?笔者认为媒体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来不断完善慢直播这种报道形态。

5 结语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央视频推出的慢直播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观看人数等一系列直播数据表明慢直播的传播影响力正迈上新台阶。分析慢直播的互动过程,可以发现其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特质相吻合,云平台的搭建和5G的高速普及使用户在直播间中实现了虚拟空间的身体共存,在互动中产生特殊的群体表征。民众的在场感和群体感映射在火神山和雷神山方舱医院施工机械的代号、绘本、插画等群体符号中,通过互动传递内心的情感,将离散的个人情感渐渐汇聚成不受物理空间束缚的群体情感,为释放焦虑、宣泄紧张情绪、共同应对疫情起到了良好作用。总而言之,在5G移动网络平台的推动下,慢直播常态化在推进媒体融合、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等方面提供了良性的前进态势。未来,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技术将应用于各种交互场景。

猜你喜欢
常态化仪式群体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仪式感
仪式感重要吗?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中间群体
高校郭明义精神建设的常态化机制研究
Talking strategies
开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