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强国视域下电影的民族性特色建构

2022-11-21 19:36王丽婷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7期
关键词:民族性建构民族

王丽婷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践充分证明,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广大文艺工作者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期待与要求。”[1]发展文艺事业至关重要,文艺的民族性在一定程度上又彰显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因此,在文艺作品中建构民族性特色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电影这一大众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深受世人关注,其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环,也已然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因此,要想在文艺领域展现中国特色,理应关注电影这一大众艺术。

电影无论是作为商品还是作为艺术,都与文化相辅相成,不仅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而且成为各国彰显文化的一种象征性符号。贝拉·巴拉兹认为,“能对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团结、相互习惯和相互了解起些促进作用的也许还是电影艺术”[2]。毫无疑问,这位艺术家所说的话在今天得到了证实。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文化发生着愈来愈烈的碰撞。中国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文化内涵,这是中国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民族特征,这也使中国在文化上有了十足的底气。因此,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即中国理应对文化传播有新的认识和努力,根据时代的要求将我国的文化价值、精神品格融入文艺作品中,传播到世界各处。其次,作为重要传播媒介之一的电影,日渐成为各国文化交流的主要阵地。一部电影的诞生,无论是从导演的构思,还是到镜头的构建,都隐藏着创作团队及其所在国度的民族特色。因此,如何在电影创作中建构好民族性特色,如何在电影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便显得尤为重要。

1 叙事内容上的民族性特色建构

20世纪初,电影一传入我国便广受关注,当时艺术界称之为“影戏”,这一称谓形象地表达了中国人独特的电影美学观念,也表明了电影虽是舶来品,但自传入中国后就迅速中国化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一以贯之的现实。例如,20世纪20年代,经济动荡,电影内容多改编自文学作品,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武侠片和古装片类型;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危难,在党的带领下表现反帝反封建的电影应运而生;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改天换地,具有鲜明民族性的人民电影独占银幕。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文化强国建设引领影视艺术的发展,那么如何在叙事内容创作上进一步呈现中国民族特色便是对当代文艺创作者的一大考验。

正如彭吉象所说:“影视文化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影视的表态符号具有世界通用性,比起文字符号来更加容易跨文化交流,因此,人们常常通过某一个国家的电影和电视,来直观地了解和认识这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和现实,形象地感受和体验这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与文化。”[3]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社会图景和观众市场是中国电影得天独厚的宝贵财富,而中国电影人也凭此塑造了中国电影特有的本土性、民族性特色。中国电影若想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真正实现“走出去”,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文化,就应在叙事内容中建构中国民族特色,就应在建构中秉承在地化叙事原则。

《十八洞村》是建构在地化叙事的典型代表。地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的十八洞村是脱贫过程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但扶贫工作队秉承绝不放弃一人一户的理念,深入十八洞村进行考察调研,并制定了符合十八洞村发展的独特政策,最终帮助其成功实现脱贫。苗月导演的《十八洞村》便是以此为主题的一部现实主义农村电影,影片不仅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准扶贫的脱贫政策,而且更重要的是向观众真实展现了湘西的人文风情与自然美景。每一位村民都是那么淳朴善良,每一帧镜头都如同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这是独属于湘西、独属于中国的乡土人情。影片在塑造中国形象的同时传播了中国精神,一经播出,便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和观众的深切反思,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中国乡村的风貌与生存,也让世界领略到了中国的美景,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再如,陈木胜导演的电影《怒火·重案》,观众称它为“香港电影的再次崛起”。影片继承了中国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叙事内容,力图通过搭建警匪的生活世界来探索“公义”二字,并通过在地化叙事的方式进行中国文化传播。导演将警匪之间的斗争放在荃湾、尖沙咀等最具地标性的街区之中,建构了香港警匪电影的本土特色,将中国的香港文化、香港特色通过银幕传播到其他国家,为当下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行的空间。

2 人物塑造上的民族性特色建构

对于电影的叙事来说,人物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而其塑造背后又有着导演赋予的独特意义。导演在潜移默化中将民族特色蕴藏在叙事人物中,让人物形象的塑造成为其创作过程中植入的“潜文本”,以便使更多观众在观赏过程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因此,探究人物形象的塑造对建构影片的民族性特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1 展现民族品质的个人性格建构

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一书中提到,“从总体上讲,五千年中华文化所形成的社会结构与文化范式,是一种‘宗法—专制社会结构下的伦理—政治型文化范式’”[4]。而在这种文化范式的影响下,中国必然会形成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而这种民族性格在电影中则蕴藏在导演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正如张艾嘉早期导演的作品《少女小渔》,女主人公小渔的人物形象备受关注,她的身上携带着中国女性独有的坚强,也拥有中国女性独有的一系列美好品质,她温柔贤惠、善良单纯、任劳任怨,这种善良与宽容正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影片以小渔这一东方年轻女性形象为桥梁连接东西方文化,最终在文化碰撞中使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被相互理解与接受,少女小渔这一人物形象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价值和可能性。面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小渔始终以一颗善良的心灵主动去触摸西方文明,以宽容和坚忍的态度去对待差异,以向善和博爱的原则去化解差异,从而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之后,实现了重整与共融。毫无疑问,小渔这一人物符号的存在是对中国民族性格的一种体现,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跨越了年龄、区域的障碍,将东方文化优良的方面带给了西方,向观众呈现了她善良的背后所蕴含着巨大的东方力量,也正是这份独特的意义使小渔这一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显然,电影创作者在塑造人物时不可避免地赋予了中国独特的民族性格,使电影人物散发出独特的东方魅力。正因如此,中国电影才能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

再如吴京导演的影片《战狼2》,它较高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了中国主旋律电影创作的繁荣。片中主人公冷锋的形象吸引且感染了众多观众。通过冷锋这一爱国人物符号,导演一方面塑造了不畏艰险、英勇热血的中国军人形象,另一方面在“潜文本”中建构了中国永远心系人民的责任大国形象。此部电影收获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一定程度上给主旋律电影作品中的民族性特色建构以启示:主旋律电影不应站在制高点去单纯地教化观众,而应通过各种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向观众传递民族意识形态;主旋律电影不应只塑造完美的英雄形象,也应建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生活化形象。

2.2 彰显民族气魄的英雄群像建构

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向来都是不缺少英雄的国家,不论是抗日战争时期勇敢击退外敌、保卫祖国的革命英雄,还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顾个人安危、全力以赴的战疫英雄,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中国英雄。新时期,电影工作者们创作出了一系列风格多样、类型各异的新主流电影,其中不乏塑造栩栩如生的英雄群像的优秀作品。2020年,在经历了长达半年的院线电影冰冻期,电影《八佰》一宣布定档,便引起了各界的热烈讨论,票房口碑双丰收,可谓是打响了影院复工的“第一枪”。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战争题材电影,《八佰》摒弃了个人英雄的人物塑造方式,以英雄群体作为整部影片的主角。他们是誓死守卫仓库的“八百壮士”,不分年龄,他们中最小的战士不过十几岁;不谈地区,他们来自祖国各地;不论官职,他们都是勇敢战斗的中国军人,是中华民族的英雄。较为新颖的是,导演在人物塑造中还添加了与战士形成鲜明对比的租界区百姓群像,起初他们仅仅是对岸的“看戏人”,无所谓大敌当前,无所谓民族情怀,但“八百壮士”一次次顽强阻击日军的英勇精神在潜移默化中重塑了他们的心境。民族团结的情感拍打着每位对岸人的心,爱国意识的觉醒让每位百姓都不惧怕生死,在战斗中成为不畏生死、视死如归的英雄,如此气魄也正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品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英雄,我们不会忘记革命征途中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也不会忽略当今社会中的最美逆行者。《中国医生》是一部直面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抗疫现实的影片,塑造了不近人情而又内心热情的张院长、严谨高冷而又温情待人的文主任、抱有偏见但又全力以赴的陶医生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共同建构了一幅壮观的中国医生英雄群像。在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强大的精神意志和民族力量,体会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国家自信。该片堪称在影片中建构民族性特色的典范。

3 画面造型上的民族性特色建构

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文化底蕴,不同民众在不同文化的熏陶中又形成了不同的审美取向。毫无疑问,电影本质上是一种镜头艺术,这也是它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独特性所在。回顾不同时代和题材的经典作品不难发现,镜头中的画面造型都是按照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来表现民族生活和心理的。故而在画面造型方面想要建构好民族性特色就一定要符合大众的审美取向,使人民群众在心理上产生审美认同感和民族文化认同感,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是最具民族底蕴的一部影片,田汉先生称它为“蒙尘的钻石”,足以见得这部影片的艺术价值之高。这部影片具有鲜明的东方美学特征,在叙事画面和造型镜头中,民族化的韵味扑面而来,中国传统诗文化的意境追求在其影片中呈现得淋漓尽致。此片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诗意的中国,成为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也由此开启了中国诗化电影的先河。影片有意识地借鉴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创作手法,那破败的庭院、古城墙既是真实的叙事空间,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无声表达,同时这些画面造型也符合在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大众的审美追求。另外,导演创造性地抛弃了原有作品的说教式表达,把中国伦理道德体系蕴藏在电影镜头语言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观众的逆反心理,使其真正地参与到影片叙事之中,并在观看时对画面造型产生审美认同感,进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反观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影片《花木兰》,该电影虽取材于家喻户晓的中国传统故事——“木兰替父从军”,导演在创作中亦极力塑造中国形象,但上映后豆瓣评分较低。不难发现,影片中无论是形神不似的宫殿造型,还是颇显夸张的妆容设计都与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相差甚远,无法使观众产生审美认同,也就无法使其体会到其中所表达的民族文化。

4 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文艺事业的发展,针对文艺工作也发表了多次讲话,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这是现如今党和国家面临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这也意味着在文艺作品中建构民族性特色,进而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中国电影,无论是早期影史的经典作品还是当今时代的新主流电影,电影叙事都与民族性特色紧密关联,但与此同时也应意识到建构好民族性特色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毋庸置疑,在创作中以民族性为审美基点,借助电影作品来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呈现中国文化、展现文化自信是当代电影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就像学者贾磊磊所提到的,“我们在此强调的是那种在电影中表现出来的民族主义,是一种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旨、以体现民族的利益为出发点、以抒发民族的情感为特质的文化品质”[5]。

猜你喜欢
民族性建构民族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缺失的伊甸园”:约瑟夫·奥尼尔《地之国》中的美国民族性反思
MINORITY REPORT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
狗年说“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