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人物传记类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
——以《功勋》为例

2022-11-21 19:36张昊秋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7期
关键词:功勋丈夫

张昊秋 郭 弘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1 电视剧《功勋》概况

2021年9月26日,电视剧《功勋》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首播,优酷网、爱奇艺、腾讯视频同步播出。截止到2021年12月6日,该剧在腾讯视频累计播放量4.2亿次,豆瓣评分9.1分;据“中国视听大数据”统计,全剧48集揽获20.455%电视观众,回看用户规模始终位居黄金时段电视剧第一。《功勋》讲述了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的8位功勋人物,分为8个单元《能文能武李延年》《无名英雄于敏》《默默无闻张富清》《黄旭华的深潜》《申纪兰的提案》《孙家栋的天路》《屠呦呦的礼物》《袁隆平的梦》。在这些单元中有两位女性功勋人物“申纪兰”“屠呦呦”,在其余的单元中,虽然没有女性功勋人物,但依旧能感受到女性所展示的力量。

2 电视剧《功勋》中的女性形象

《功勋》中申纪兰和屠呦呦两个单元聚焦于申纪兰和屠呦呦,将两位女性功勋形象置于这两个单元剧创作的话语中心,彰显了女性的主体性[1]83。在其余的单元中,女性形象则不作为重点对象进行描绘,而是更多地作为功勋人物的妻子或者工作伙伴进行展现。

2.1 申纪兰:妇女能顶半边天

《申纪兰的提案》大全景展现壮美的山河片段极具中国特色,而后是坐着毛驴车前往西沟村夫家准备过门的申纪兰。单元的开篇为整个单元奠定了大气的基调,剧中的申纪兰这一角色也被赋予了这些特征。一句“我能受”贯穿了申纪兰单元的始终,也是剧中申纪兰的“口头禅”。不论是建立妇女纺花队,还是在后来带领西沟村妇女勇敢走出家门倡导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这一角色始终走在最前沿。自立自强的申纪兰勇敢打破传统,带领村里的女人们一起下地干活,她说“妇女就应该走出家门”,而且“男人的活女人也能做”。这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一直提倡的“女性要自立自强”。除了“男女同工”,申纪兰还坚持要求“男女同酬”,在遭遇不平等待遇时,主动站出来为女性争取权益。正是她的努力,“男女同工同酬”推广到全国直至写入宪法,改变了无数女性的命运,为中国劳动妇女拼出了“半边天”,真正将女性价值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2.2 屠呦呦:“迷糊”女科学家的日常

《屠呦呦的礼物》这一单元开篇通过革委会主任等人的语言描述为观众展现了屠呦呦的大致形象: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技术能力过关但是人有点“各色”,这让观众对剧中屠呦呦这一形象有了大致的了解。剧中的屠呦呦同观众印象中的科研人员一样,有着接水拖地也数着秒数的严谨,也有着对科研工作的痴迷,比如回家跟丈夫聊天,聊着聊着都会变成学术探讨。在剧中有一段剧情把屠呦呦的投入展现得淋漓尽致,屠呦呦抱着书边走边看,在她身后的两位同事正在打赌她会不会踩到刚铺好的水泥地。屠呦呦的身上折射了无数废寝忘食的中国科学家的样子,但是屠呦呦作为一位女性、一位母亲却又是有极大不同的。长时间的科研工作导致她与孩子疏远,孩子不肯开口叫“妈妈”,这是其作为一位母亲的无奈与辛酸。

2.3 功勋人物背后的她们

在两段主要以女性角色为主的单元外,我们还能看到同样有着鲜明人物特色的“她们”。

在《申纪兰的提案》中,倪萍所饰演的申纪兰的婆婆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女性。申纪兰的故事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的农村里,那时一些人还存在着“好男人走到县,好女子不出院”的落后封建思想,但是申纪兰的婆婆一直支持着申纪兰为妇女的不公平待遇奔走呐喊的事业。同村的李大嘴一直遭受着婆家的不公平待遇,在重男轻女的婆家,李大嘴因为连续三胎都是女孩而遭受丈夫的毒打,最后在被丈夫打出家门后终于勇敢迈出第一步跟着申纪兰开始追求“男女平等”。

《无名英雄于敏》《孙家栋的天路》《默默无闻张富清》等单元中,不论是倪妮饰演的长时间收不到丈夫消息独自前去医院生子挑起家庭重担的于敏妻子,还是孙俪饰演的孙家栋妻子等,他们都是功勋人物背后的支柱,也都撑起了那“半边天”。

3 《功勋》的女性形象塑造成功的原因

“在当今的社会中,性别的建构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性别机制和多种社会制度性话语在进行着。作为主流意识价值表达的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功勋》对于女性角色的刻画,不再是性别形象塑造失衡,着重于男性角色,将女性角色作为附属进行叙事表达,而是将宏大叙事具象化,戏剧化还原人物故事”[1]84。《功勋》在塑造女性形象时避免了传记类电视剧通常会出现的人物扁平化,只单一表现人物的丰功伟绩,而忽视了伟大人物背后的家庭、思想、情感等重要因素。《功勋》在女性角色的构建上包含了女性的家国观、女性的情感观、家庭观以及中国女性勤奋能干的普遍特质。

3.1 家国一体:统领全剧的大局观念

从“文艺大众化”到“文艺为人民”口号的提出,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文艺应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文艺”这一本质性命题始终诠释着党领导下的文艺创作观,并主要反映在具体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之中[2]。在《无名英雄于敏》这一单元孙玉芹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始终坚守,独自一人操持家中的一切,生孩子时自己一个人在夜里走到医院,在街上无奈痛苦但脚步不停的场景让无数观众动容;申纪兰作为刚入门的媳妇就要送赶往前线的丈夫,对丈夫大海说到的“放心家里有我,我能受”以及“你一直在进步我总不能拖你后腿”的话语,充分体现了申纪兰的家国一体的大局观念。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理想照耀中国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播活动重点剧目,《功勋》在女性角色的创作上也是紧跟时代主题,突破了以往以爱为主的偶像剧,或者披着深明爱国大义的外衣但是内在是儿女情长的大女主剧,用真诚、朴实的视听语言描绘出一个个女性形象。她们在新思想新时代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价值、努力体现自己的价值,在重大事件发生时牢记先有国才有家,国好家才好的信念,作为家庭的半边天扛起家庭重任。

3.2 “软肋”与“铠甲”同在的女性特质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以情感人,是优秀艺术作品具有艺术生命力的美学品格,也是电视剧形象感人至深的叙事基础,更是观众与影像人物产生审美共情的逻辑起点[3]。

在《申纪兰的提案》这一单元中,申纪兰作为新媳妇初到夫家丈夫便要上前线,二人分离后,申纪兰并没有沉溺于丈夫离开,而是牵着毛驴扛着枪主动到县政府“要”纺花任务,带领村民开山种树等活动她永远都在第一位;屠呦呦心系实验连饭都顾不上吃,家里家外都是丈夫在照顾。但是这样的女性形象显然是与现实中的女性极为不符的,电视剧创作时也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展现了申纪兰要求平等、干活不比男人差的刚强,在收到大海来信时不认字的她只能拜托李队长一遍一遍念信然后自己背下来。申纪兰最早学会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和丈夫的名字,这体现了他们爱情的不易,更凸显了申纪兰这一女性形象对于爱情的忠贞。周迅饰演的屠呦呦雷厉风行,作为科研组长自己永远干得最多,但是在得知4岁的女儿为了维护自己好妈妈的形象和同学打架时眼睛里闪现泪光。剧中的女性角色既体现女性对爱情的向往与忠诚,又体现女性在岗位上不断努力、奋斗,发挥着自己的价值[4]。

3.3 国家发展之时的奉献精神

剧中还有一些作为妻子角色出现的女性,同样也展现出了奉献精神。《无名英雄于敏》这一单元,由倪妮饰演的孙玉芹作为于敏的妻子忍受着丈夫长期不在身边的日子。因为国家资源有限,孙玉芹总是攒下鸡蛋留给丈夫,给孩子喝的鸡蛋汤只见汤却没有蛋,辛苦攒下的鸡蛋也被丈夫带去研究所给了研究人员。剧中的孙玉芹并没有特别生气,反而对丈夫的做法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剧中对于妻子这一角色的塑造都带着浓厚的“奉献”意味,用妻子为家庭的付出、忍让,更加突出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与独特作用。在《功勋》中,对于功勋人物背后的“贤内助”,创作者并没有把她们塑造成为丈夫背后的“太太”形象,而是更贴合实际“妻子”的形象。她们不但有自己的工作,还要因为丈夫长时间离家承担起照顾家庭的全部重任,她们也深明丈夫工作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所以在“后方阵地”默默付出。

3.4 “不施粉黛”,全力贴近人物原型

在整部剧中女性形象造型也是极为讲究的。蒋欣饰演的申纪兰长期在农村,是一位“大花袄、麻花辫、头上裹着烂毛巾”的农村妇女,加上长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形成了皮肤黝黑的状态。蒋欣在剧中深刻还原了这些特征,为了表现长期下地干活被晒黑的脸而去故意涂黑。剧中的其他女性角色也是如此,为了贴合当时女性留短发的特征,剧中的女性角色基本都是短发出境,没有鲜艳靓丽的服装造型,全部身着青灰色的大棉袄,与别的题材的剧目繁多的服装配饰精美的妆容有着明显对比,全力还原人物原型、还原当时的时代背景。

4 基于《功勋》关于塑造女性角色的思考

《功勋》作为主旋律题材的电视剧,为之后的电视剧创作提供了方向和示范,其中的女性形象对现实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

4.1 打破职业性别屏障

《功勋》虽然是真实的人物传记类电视剧,但是其带来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不能忽视。不论是在《屠呦呦的礼物》中,还是在《无名英雄于敏》中,我们都看到女研究员、女知识分子的形象出现。在以往的电视剧中,女知识分子都略有“小资”感觉,她们喝着咖啡在办公室办公,男知识分子则更多地“出力”。但是在《功勋》中,我们看到了像屠呦呦这样奋斗在一线的女知识分子,她们深入乡野采集标本、同男研究员一起奋斗到最后,又看到了像申纪兰一样的妇女出着跟男社员一样的力,干着和男社员一样的农活。

有的电视剧塑造个体英模人物时缺少或模糊了女性的身影,《功勋》也仅在相应讲述女性功勋人物的篇章中较多地描绘了其中的女性形象。电视剧组更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吸纳优秀的女性创作人员,在电视剧创作中提高女性话语权,建构出更多代表时代的新女性形象,以此表达时代变迁、民族成长历程中主流价值观的正面力量[5]。

4.2 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

在《屠呦呦的礼物》这一单元中,一个角色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屠呦呦的丈夫李廷钊。在一般的家庭中,妻子是照顾家庭的主要人物,但在屠呦呦的家庭中,丈夫成了“实验室宅女”屠呦呦的“贤内助”,从家庭开销到家务整理都是丈夫在负责。在刻画这样的形象时,电视剧展现了这样的一幕:屠呦呦坐在沙发上,丈夫则坐在小板凳上洗衣服,两人进行着对话。不论是在演员走位还是在场景设置上,这一幕都是突出了屠呦呦的家庭氛围。家务活并不是天生女性去做的,男性同样也可以胜任。丈夫深知屠呦呦工作的特殊性,二话不说担起照顾家庭里外的任务。但是屠呦呦的丈夫也是知识分子,有着自己的工作,两人互相体谅相互照顾,这才是新时代要倡导的正确的家庭关系。

易卜生小说中的主人公娜拉以出走的方式挣脱了家庭的束缚,踏上了寻找自我的道路。但是“出走”式的自我独立不是真正的独立。《功勋》的女性形象都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她们都不依附丈夫而活,而是真正与丈夫作为“盟友”以及“伙伴”一起为家庭贡献力量。以往电视剧中“觉醒”的女性总要以“出走”式的形式开始探索“自我”,《功勋》让我们看到,那些独立拼搏获得傲人成绩的女性,那些英雄背后默默守护家庭的女性,真正展现了熠熠生辉的女性价值。不依附于任何人,努力工作不断探寻人生价值的她们才是最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人生大女主,这也是新时代女性对于自我探寻、自我觉醒最真实的写照。

5 结语

《功勋》作为人物传记类电视剧用平实、朴素的视听语言展现了8位有血有肉的功勋人物,以“国家叙事、时代表达”的艺术手法,用单元剧形式串联起他们人生的华彩篇章,诠释功勋人物“忠诚、执着、朴实”的品格和献身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境界。剧中的女性形象也在反映着新时代中国女性最真实的面貌,它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成功也为今后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范本,笔者也希望有更多的影视剧作品可以用真实、平等的形象去塑造新时代的中国女性。

猜你喜欢
功勋丈夫
论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故事思维的魔力:精神在叙事和细节中彰显
傍晚
公共关系功勋奖
航空工业首个功勋飞机园落成
养肺护肺的“功勋”蔬菜
安慰
安慰
共和国勋章
发自内心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