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湿热敷技术治疗带状疱疹1例的护理体会

2022-11-21 20:04朱进晴孙明丽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红斑疱疹皮疹

朱进晴,孙明丽,阮 娜,唐 玲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护理部,北京,100078;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北京,100078)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1]。本病起病急促,胁肋好发,病因多与年龄、性别、免疫力低下有关[2]。中医学对于本病早有认识,称本病为“蛇串疮”“缠腰火丹”或“火带疮”等,可因过劳、情绪波动、恶性肿瘤、免疫抑制剂治疗和器官移植等诱发。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疼痛、麻木、瘙痒和感觉异常,可伴有低热、少食、倦怠等症状[3]。中药湿热敷法是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现有文献证明中药湿热敷针对皮肤问题有很好的治疗效果[4]。本文总结中药湿热敷技术治疗1例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5岁,于2021年11月4日经门诊收入皮肤科,步行入院。患者主诉入院前11 d出现右侧胸背部皮肤疼痛不适,7 d前原有疼痛部位出现皮疹,疼痛加重,自服用药物后未见明显缓解。于11月2日就诊于皮肤科门诊,为求进一步系统诊治收住入院。患者右侧胸腹部起皮疹,疼痛剧烈,自觉灼痛伴一过性放射痛。皮肤表现为右侧胸背部及腋下皮肤泛发片状红斑,红斑基础上簇集粟粒至绿豆大小丘疱疹、水疤,水疱干瘪,部分破溃,可见渗出及结痂,皮疹呈单侧带状分布。患者舌暗红,苔薄黄,脉结代。

中医诊断:蛇串疮(肝经湿热)。患者的症状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蛇串疮”的诊断标准。与肝经湿热型相符,具体表现在为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舌苔簿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西医诊断:带状疱疹。患者情况符合《皮肤性病学》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带状疱疹起病急骤,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成簇水疱沿单侧周围神经走形呈带状分布,胁肋部为好发区域,通常伴随剧烈的神经痛。

2 护理

2.1 护理评估

2.1.1 皮肤状况评估:皮肤表现为右侧胸背部及腋下皮肤泛发片状红斑,红斑基础上簇集粟粒至绿豆大小丘疱疹、水疤,水疱干瘪,部分破溃,可见渗出及结痂,皮疹呈单侧带状分布。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标准评价干预效果:①显效:大部分以上的疱疹脱落,病患的临床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并且能够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或是影响不大。②有效:大部分疱疹结痂,病患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常常遗留神经痛后遗症。③无效:疱疹、病患的临床症状均没有发生改变。

2.1.2 疼痛评估: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分为:无痛(0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疼痛程度无法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睡眠。本患者疼痛评分为8分,属于重度疼痛。

2.1.3 心理状况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程度,总分<50分属于正常,50~60分属于轻度焦虑,61~70分属于中度焦虑,>70分属于重度焦虑。本例患者因疼痛症状明显导致紧张和焦虑,向患者介绍SAS焦虑评分量表,患者SAS量表总分70分,评估为中度焦虑。

2.2 护理措施

2.2.1 中医特色护理:根据患者辨证分型及病情选择自制中药颗粒进行湿热敷,取白花蛇舌草15 g、野菊花 40 g、黄柏 40 g、苦参 30 g、车前草15 g、金银花20 g、蒲公英30 g、马齿苋60g、石膏40 g配置成中药颗粒,加入水搅拌均匀。①具体操作流程:让患者取合理体位,暴露湿热敷部位。选择适宜的温度,以患者耐受为宜,将敷料浸于38~43℃药液中,拧干后敷于患处。及时更换敷料或频繁淋洒药液于敷料上,以保持热敷部位的湿度及温度。③清洁皮肤,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②频次及疗程:每次中药湿热敷的时间约为20 min,上下午各1次,2次/d,7 d为1个疗程。③注意事项:保持皮损处皮肤清洁干燥,忌用热水烫洗局部皮肤。皮损糜烂渗出时给予湿敷,严格无菌操作。指导患者采取健侧卧位,避免挤压水疱。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询问患者感受,如有不适,立即停用。治疗结束后宜卧床休息,以患者不感劳累为宜。

2.2.2 常规护理:床单、被褥、内衣要选用纯棉制品,保持清洁干燥。衣服宽大,以免摩擦引起疼痛。忌用化学洗涤剂洗涤衣物。保持皮损处皮肤清洁干燥,忌用热水烫洗局部皮肤。皮损糜烂渗出时给予湿敷,严格无菌操作。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宜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鱼腥虾蟹、鸡、羊肉等食物,禁烟、酒。宜食清肝胆火之品,如西瓜、苦瓜、绿豆等,用金银花或野菊花水代茶饮。

2.2.3 情志护理:本病因情志内伤,导致肝气郁结,再加上疼痛影响,患者通常会出现焦虑、烦躁、易怒等,因此,护士应该疏导患者,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提升患者对神经痛的认识程度,了解疾病的转归和发展过程,消除顾虑和恐惧,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精神乐观和情绪稳定。

2.3 护理评价

2.3.1 皮肤状况:第1—2天,可见患者皮肤右侧胸背部及腋下皮肤泛发片状红斑,红斑基础上簇集粟粒至绿豆大小丘疱疹、水疤,水疱干瘪,部分破溃,可见渗出及结痂,皮疹呈单侧带状分布。第3—4天,可见患者右侧胸背部皮疹面积基本同前,疼痛较前稍减轻,颜色转暗,未见新发皮疹。右上肢活动自如,无颈项活动受限。右侧胸背部及腋下皮肤泛发片状红斑,红斑基础上可见少量干瘪痘壁,部分破溃,可见渗出及结痂,皮疹呈单侧带状分布。第5—7天,可见右侧胸背部及腋下皮肤泛发暗红色斑片,红斑基础上可见干痕疱壁、未脱落痂皮及点状溃疡,皮疹及结痂呈单侧带状分布。根据评价标准,治疗效果为有效。

2.3.2 疼痛状况:治疗后患者疼痛好转,VAS评分降为2分。

2.3.3 心理状况:SAS评分降为32分,并且患者诉焦虑症状明显缓解。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尤其在老年群体中上升明显[5]。带状疱疹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年老体虚,病位在皮肤。中药湿热敷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6],“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摩之浴之”,以及“痹不仁肿痛,…可按、可药、可浴”,“渍形”、“浴之”便是对中药湿热敷的相关描述。中药湿热敷法使药物直中药热敷接透过皮肤[7]。通过经络血脉信息传递,并利用不同药物的性味作用。本病例所选取的中药,现代药理学表明,黄柏是苦寒之品,黄柏归肾经和膀胱经,有清热燥湿、泻热解毒、滋阴降火的作用,因此可去除患者皮肤疱疹的湿热之症状;白花蛇舌草、野菊花、苦参、车前草也具有寒的特性,可发挥清热燥湿之功效;金银花,归肺、胃经,具有泄清热解毒,消炎退肿之功效;蒲公英、马齿苋、石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诸药合用可解除患者皮肤水疱,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血运。选用中药湿敷的方法,由经脉入脏腑,输布全身,直达病所,并利用适宜温度刺激,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药物的强度,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从而起到行活血化瘀、运行气血、清营凉血、消肿止痛、促进血管新生的功效。

本研究选择使用中药湿热敷法,分析主要原因:中药湿热敷是中医传统医学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在我国历史悠久[7]。用6~8层的纱布在患处进行覆盖,保持温度在38~43℃,间隔期间关注患者皮肤情况,并在纱布上淋洒38~43℃的药液以起到保持温度的作用。通过温热的药液舒畅毛孔,达到通经达络的目的,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在整体观与辨证观的指导下,选取对症的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开展相关的中药湿热敷,在热力的作用下可以使药物的药效更好地发挥疗效,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

通过回顾本病例,提示中药湿热敷技术治疗带状疱疹水泡的临床治愈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患者皮肤水泡、红疹的持续时间,增加患者舒适度,此项操作简便、易学、无创、绿色、无不良反应等,患者容易接受,依从性较好,具有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今后可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其临床效果。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红斑疱疹皮疹
夏季警惕汗疱疹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说说“上火”那些事
你是否了解新生儿红斑
大红斑的特写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A Doctor’s Visit
动物身上长了斑
凉膈散加减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慎辨麻疹与药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