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养殖观念 助推肉鸡产业健康发展

2022-11-21 20:59尹吉东刀安云罗在仁
云南农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肉鸡疫病养殖户

常 洁,尹吉东,刀安云,罗在仁

(盈江县畜牧站,云南盈江 679300)

肉鸡产业是盈江县发展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消费的重要举措,在保障居民禽类产品市场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连续社会政治稳定,实现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肉鸡养殖周期短、回报快、效益好,因此肉鸡养殖逐渐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门路。

一、肉鸡产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特点

肉鸡养殖是盈江县的传统产业,也是畜禽养殖业的主导产业,虽然长期以来没有集约化的规模养殖场,但具有分散饱和、稳定供给的特点,能够实现自给有余。同时呈现坝区舍饲养殖为主,山区以山地、林地放养为主的发展趋势。

(二)存出栏情况

近年来,盈江县通过“部门引导、增加产业投入、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推进适度规模养殖”等重要举措,使盈江县肉鸡产业稳步发展。2021年上半年全县肉鸡存栏54.17万羽,出栏49.23万羽,比上年同期增加6%。

(三)生产现状

全县已成立养鸡专业合作社7家,2000羽以上的肉鸡养殖场10家,发展养鸡大户12家,存栏百羽以上的养鸡户已成为肉鸡产业发展的中间力量。盈江县肉鸡养殖缺乏种鸡养殖场和孵化场,大部分养殖户从外地购买雏鸡进入本地集中饲养脱温,分散养殖,本地采用土鸡孵化代替。无饲料加工厂、肉鸡定点屠宰加工点及肉鸡养殖示范场,未形成肉鸡生产龙头企业。

(四)肉鸡养殖品种特点

盈江县饲养的肉鸡品种主要以养殖土杂肉鸡为主(铁脚麻、武定鸡和本地肉鸡)。本地鸡具有耐粗饲、耐粗放管理、觅食力强、适应性强、繁殖性能良好、遗传性稳定、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早期生长发育较快、屠宰率较高等特点,深受广大散养户和消费者喜爱。

二、肉鸡产业发展不景气的原因

(一)以传统养殖为主,规模化程度不高

盈江县大多数养殖户还沿袭传统的养殖观念,以零散养殖为主,且饲养管理粗放,有什么喂什么,任其自由觅食。由于肉鸡饥饱不均、病死率高、商品率低、养殖周期长、出栏率低,所以肉鸡养殖经济效益低下。

(二)养殖户积极性不高,产业整体萧条

由于广大养殖户受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养殖户多以玉米、米糠等作为鸡饲料,饲养周期长,养殖效益低,养殖户所掌握的科学养殖技术水平偏低,缺乏专业素质,科技意识不强,商品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养殖过程中多凭经验养殖,且养鸡业容易受疫病和市场波动的影响,导致养殖户饲养肉鸡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加之近年来政府及农业农村部门对肉鸡产业的投入及引导远远不如生猪和肉牛产业,全县肉鸡产业出现整体萧条的情况。

(三)饲养管理水平低,疫病防控难度大

由于规模化程度低,农村养鸡多采取在家周围散养为主,人禽混居、畜禽混养,饲养管理水平不高,环境卫生较差,鸡群无专人饲养,且外人进出鸡场基本不受限制,同群鸡出栏时间不一致,养殖过程中任何环节都存在疫病感染风险,疫病防控难度较大。

(四)市场制约因素多,缺乏品牌优势

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往往自养自销,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没有专业化的组织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缺乏外销市场。再加上本地销售增值能力弱,生产盲目性大,容易被当时市场价格表面现象迷惑,造成行业波动较大。

三、促进肉鸡产业发展的措施

(一)转变养殖方式,建立规模化养鸡场

坚持生态适度规模的发展方向,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小且散”的养殖模式,做到突出区位优势,科学规划,发展适宜自身的适度规模养殖。加大对养鸡示范户的扶持力度和技术指导,促使示范户成为农村养殖技术推广的窗口和养殖促增收的典范,让广大群众看有现场、学有榜样、干有样板,从而增强依靠科技发展肉鸡养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挖掘肉鸡养殖的潜力,拓展空间,增加鸡肉供给,从而促进全县肉鸡养殖业快速发展。

(二)狠抓宣传培训,提高养殖科技水平

充分利用会议、视频、专题讲座、展板、宣传资料等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提高肉鸡养殖水平,树立养殖户典型。专业技术人员在做好宣传培训的同时,根据养殖户对肉鸡养殖技术不同的需求采取以会代训、现场培训、个别指导的方式,对肉鸡养殖户从选种、饲养管理、养殖方式、疫病防控、销售等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

(三)改善饲养环境,确保肉鸡质量安全

改善饲养环境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推行清洁生产,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养鸡场必须逐步建立完善的清洁生产体系。一是生产前做到从养殖规划入手,对养鸡场的污染防治和卫生监督以标准化、法制化的方式进行约束。二是在生产过程中做到节约用水,减少污染排放,改善饲料结构,降低环境污染,调整饲养厩舍设计方案。三是加强对生产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污水及臭气的处理与控制,确保肉鸡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四)拓宽信息渠道,成立肉鸡养殖合作社

成立以区域为主的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推广现有品种及配套技术,提升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和运行能力,形成“合作社+农户+品牌+市场”的发展模式,鸡群出栏后统一由合作社进行加工及销售,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产品收购统一,自产统销,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和品牌,确保销售渠道畅通,销售价格适宜,解决农户自养自销的难题,形成自主品牌,拥有地方特色。

(五)控制疫病传播,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在同个鸡场中同一时间内只饲养同一日龄的肉仔鸡,全部雏鸡都在同时间开始饲养,在同时间出栏。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是保障鸡群健康、有效控制肉鸡疫病传播、提高肉鸡生产效益的重要举措。在肉鸡出栏后,需要对鸡场进行彻底打扫、冲洗、消毒,切断疫病病原的循环感染,保证新进鸡群的健康,做到效益高、成活率高、便于管理。

猜你喜欢
肉鸡疫病养殖户
给肉鸡带上小眼镜 性格变温柔还长肉
宋代疫病防治中的问责与监督*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蛋鸡养殖户这回该笑了 三季度蛋价有望涨至年内高点
10天陡跌10元/斤!上海封控致市场走量锐减2/3,超半数养殖户盈利难
口碑制胜!龙感湖十多万亩龙虾塘,看养殖户认准了谁?
基于动物疫病检测信息的随机模型分析
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探索
浅谈猪的疫病防治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