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推进丽江高质量发展

2022-11-21 22:16苏永忠
创造 2022年7期
关键词:丽江市市场主体营商

苏永忠

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出,发展经济,拼的是营商环境。强调要大力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力争3年实现全面提升并进入全国一流水平。丽江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打好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攻坚战、优化营商环境的持久战。

一、当前丽江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营商环境体现了一个地方的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近年来,丽江市坚持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的主要抓手,对标先进补短板,争先进位创一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国内发达省份和省内昆明、曲靖等发展较好较快州(市)相比,丽江的营商环境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

一是政府诚信建设需要加强。丽江市还未按照省级要求完成防止“新官不理旧账”机制建立,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公平竞争审查、落实优惠政策、强化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等方面监督和管理举措还不够有效有力。对各级各部门的政务失信行为整治力度不够。信用“红黑”名单还未实现充分共享,联合奖惩工作没有真正做到“守信一路绿灯,失信一路红灯”。

二是公共服务效率还需提高。投资项目审批方面,投资项目审批环节多、涉及部门多、材料要件多等情况依然存在,项目审批慢、推进难的情况还时有发生。“一站式”服务方面,政务大厅“应进必进”“进必授权”推进存在难点堵点,大厅部门、事项入驻率不够高,有的县(区)进驻率还不到60%,企业、群众办事“两头跑”情况依然存在。

三是政企同向发力还有差距。获得信贷方面,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复苏形势严峻,市场预期信心不足,不敢贷、不愿贷情况突出,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乏力。知识产权方面,科技创新能力弱,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程度偏低,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相对较低。

四是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目前丽江市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03.71户、每千人拥有企业18.63个,高于全省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85.62户、每千人拥有企业15个的平均水平,与全国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06户相近,但与全国每千人拥有企业33个还有较大差距。全市市场主体13.02万户,占全省市场主体总量的3.22%,排名第十四位。其中,企业2.35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的18%;“四上”企业413户,占全市企业总数的1.75%;高新技术企业15户,占全市企业总数的0.06%;股份有限公司33户,仅有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1户上市公司。市场主体总量小、质量不优等问题突出。

五是招商引资吸引力不强。受地方财力限制、产业优惠政策出台力度较弱,除打造人才高地的优惠政策外,没有明确的产业招商优惠政策。园区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土地指标等要素保障力度不足,对相关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

二、优化丽江营商环境的对策措施

丽江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和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求,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打好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攻坚战、优化营商环境的持久战,力争3年实现全面提升并进入全国一流水平。

一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稳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推行“一颗印章管审批”;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准入、退出便利度;持续深化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工程项目审批再提速。以“不见面审批”为目标,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异地可办”“一件事一次办”。推进线下“只进一扇门、办更多事”,不断提升审批服务效率,提高办事便利度。

二是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的实施方案》,成立由市、县(区)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促进市场主体倍增领导小组,每月调度市场主体倍增工作。紧紧围绕“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的要求,大力引进外地企业,着力培育本土企业,强力推动文化旅游、清洁能源、高原特色农产业等重点产业发展,形成中大型企业、小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协同发展的局面。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园区经济。争取到2025年,丽江市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四上”企业从413户扩大到700户以上,实现市场主体“多起来、大起来、活起来、强起来”的目标。

三是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加快推进防止“新官不理旧账”机制建设,依法依规推动政务失信信息专项治理。推进政务诚信、社会诚信、商务诚信和司法公信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开展联合奖惩、信用承诺、惩戒措施专项治理、“双公示”治理、政务失信专项治理。加大招投标、政府采购、招商引资等重点领域诚信建设力度。继续推进政府债务清欠工作。

四是促进政企同向同心发力。从企业需求出发,加强信贷产品创新和推广,简化贷款审批程序,为普惠小微企业尽可能多地提供信用贷款支持。加强政银企沟通对接,加快“双创”贷款审批,不折不扣落实“贷免扶补”贷款政策。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工作,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引导企业转变思维,规范管理,合法经营,创新发展,帮助企业抢抓机遇、化危为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五是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制定出台《丽江市优化营商环境实施细则》,推动形成市、县(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主抓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每季度研究调度营商环境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云南省委提出的“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工作要求,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奖优罚劣和投诉举报回应机制,压实各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责任,加大督促检查和工作评价,提升各级各部门公共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措施落地生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满意度。

猜你喜欢
丽江市市场主体营商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小微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折射发展信心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超1亿户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潼关:优化营商环境
云南省丽江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丽江市林木种苗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