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文阅读中融入民俗文化的意义

2022-11-21 22:55李兴林
中学语文 2022年27期
关键词:甘南州民俗文化群文

李兴林

民俗文化与语文课程具有天然的亲近性,这是由其人文属性所决定的。自2001 年联合国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扬》,2004 年文化部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到2014 年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搭建起民俗文化走进语文课程的平台。紧随其后,《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的公布,又对民俗文化在体现时代特点、关注人类与自然、理解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助力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等方面进行了精准的定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教育就成为一项引人注目的新课题。

一、在群文阅读中融入民俗文化教育的本体意义

民俗是发端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一种世代习得的文化形式,它不仅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还能带给人们心理和情感上的归属。民俗文化可以区分为物质民俗文化、精神民俗文化、社会民俗文化和语言民俗文化等。

1.民俗文化可以为群文阅读提供资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在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它可以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出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品格。因此,引入民俗文化教育,是语文教育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民俗文化不仅存在于文本中,还存在于师生们的头脑和生活中。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我们必然会使用到这些资源去认识历史、传承文化。《乡土中国》是高中“整本书阅读”推荐的书目之一,该书介绍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形态。学生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提炼出“中国乡土社会”的主题,把本土作家的作品组织成群文,让学生进行阅读。如完玛央金的《无尽丧事》、扎西才让的《丹增》、卓尕次力的《阳焰》等。这些文学作品传递出的民间文化信息,有着丰富的民俗价值,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也为群文阅读注入了独特的资源。

2.民俗文化的生活性特征与群文阅读的目的高度一致

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让民俗形成了民俗文化,也记录了民众真实的生活。毫不夸张地说,人们的衣食住行均是民俗文化的表现。同时,民俗也在服务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如洮砚、洮绣、甘南州的建筑雕刻等,它们世世代代传承下来,一方面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着服务,一方面构成了甘南州人民的生活模式。正如“教育的发生就根植于当时当地人民的实际生活需要”一样。在组织群文阅读时,以当地民俗为主题组织文本,开展群文阅读,都会让师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以此凸显生活化的语文教育观。

二、在群文阅读中融入民俗文化的理论意义

1.民俗文化整合群文阅读结构

群文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语文教学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出来的能力并不能只是停留在文本中,而是要转化成一种生活能力。民俗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将民俗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就意味着它必须借助语文教学完成民俗文化从文本向生活、从文本向个人的内部结构的重构。以甘南州的江淮文化为例,这是本地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从江淮遗风到临潭住宅,衣食住行无一不保留着原来的风貌。卓尼县柳林中学深挖这个特色民俗,将《雪山阿佳》《达娃》《早婚》《赊刀人》《万岁》《六月伤寒》等描述江淮文化的作品组织成群文,让学生阅读,还原本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材、群文阅读和学生之间搭建起完整的体系,把民俗文化深度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

2.民俗文化优化群文阅读效果

将民俗文化引入群文阅读,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综合素养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尤其是在各种各样的语言文字面前,学生难解其意也是很常见的。这时,民俗文化的生活化优势就可以得到发挥。民俗文化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距离最近,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它能促使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增强语文学习的能力,让群文阅读真正起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例如上文提到的扎西才让的《丹增》,描写了桑多镇的传统和现实。但是文本的语言文字有着散文一般的诗意与空灵,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学化的描述中探寻民俗文化的精髓,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三、在群文阅读中融合民俗文化的实践意义

1.增强民俗文化意识,传承民族文化

将民俗文化融入群文阅读,必须打破传统语文教育的束缚,彻底改变中学语文教学的功利性目的,放手让学生深入探索生活中的语文学习内容。前文讲到,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语言民俗等几类,各类之下又包含着许多小类。甘南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此民俗文化也极其丰富复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甘南民俗作为一个大的主题,往下分支出若干个小的主题,每个主题都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群文阅读材料,并尽量做到详尽,让群文阅读成为一个自主且常态的语文活动。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阅读提示和阅读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其中的内容,感知本土的民俗文化,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增强本土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自觉地传承民俗文化。

2.创新语文教学形式,构建开放有序的人文课程

新时代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的探索创新。将民俗文化融入群文阅读不失为创新教学的一种形式,民俗文化的融入使语文教学内容增加了源头活水,使语文学习从课堂走向了生活,走向了自然与社会。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的“活化石”,这种民俗文化的生活化特征自然不能只是以阅读的方式去实现,它还需要学生亲自去体验、去感受,从而加深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民俗文化在进入到群文阅读中以后,教师不能只是起一个提供资源的作用,相反,在提供了各类资源之后,还要鼓励学生去生活中进行深入了解,打破高中学科教育之间的壁垒,让群文阅读也可以获得更多学科的助力。如历史课程可以介绍甘南州迭部县腊子口战役的历史,地理学科可以介绍冶力关森林公园、卓尼大峪沟风景区等地的风景。引入这些民俗文化内容,可以拓展教学视野,让群文阅读的范围得到延展,让民俗文化内容呈现在高中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使群文阅读不仅局限于语文课程教学,而是走向整个高中课程体系。这样的创新切合语文课改的要求和新课标的教学目的,也符合现代教育培养人的基本教育理念。

总而言之,将民俗文化融入群文阅读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有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甘南州民俗文化群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民族地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问题探析
新“国十条”背景下甘南州保险需求调查研究
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English Read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