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2022-11-21 22:55王赟琪
中学语文 2022年27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传统

王赟琪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承载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紧抓时代特色,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在提升语文能力的同时,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精神。

一、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价值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与古诗词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多角度深入理解古诗词内容,准确把握古诗词中作者所传达的情感。通过古诗词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使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知识,了解作者的人生经验和生平思想,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古诗词描绘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风貌,浸染着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精神。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如能完美地将古诗词内容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就能帮助学生学会理解欣赏古典诗词,了解古诗词中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并借助古诗词建立起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传统文化涵盖了中国历史不同时期的民俗民情、民间工艺等诸多的社会生活内容,借助古诗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对传统民俗、文化有更清晰的认识,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1.营造诗词意境,融入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一种具有高度凝练特点的语言艺术形式,饱含着作者的真实情感,也记录着不同时期的生活特色,极具探究与鉴赏价值。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潜在的内涵进行准确挖掘,借助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来营造出相应的诗词意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开拓思维,从不同角度对古诗词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感受其中的真实情感,强化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古诗词的内容创设真实的情境,将学生带入课堂活动中去,活跃课堂气氛,发散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诗词情境相关的小视频,学生能从中看到美丽而又短暂的黄昏,感受着细雨并回味着花的香味,轻松地走入诗词的情境当中。学生可以将自己代入到古诗词的情境当中,学生可以想象自己就是诗词中坐在床边的柔弱女子,带着愁容望着窗外,感受着梧桐兼细雨,深入体验作者的内心愁闷。并设身处地地将个人的情感上升到家国情怀的高度,从而深入地体验诗词作者满腹愁绪的内在原因。教师可以适时给学生介绍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北宋时期,北方的金人大举入侵宋朝,导致国破家亡,作者身受其苦,遭遇了人生的重要变故。通过这些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作者通过诗词所表达的内心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诗词内涵,感受李清照在亡国、丧夫之后的悲痛心情,并萌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诗画结合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让学生将头脑中的想象进行具象化描绘。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收集文化类电视节目中与古诗词相关的内容,从而感受古诗词文化的独有魅力,并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古诗词学习当中,提升自己的古诗词理解与鉴赏能力。

2.巧用背景教学,强化文化素养

虽然古诗词形式较为简单,但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需要学生通过品读挖掘当中的潜在内涵,从而形成良好的鉴赏与品读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在过去的古诗词教学中,因为教师教学方式的僵化单一,学生往往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甚至对古典诗词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巧用背景教学方式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给学生带来新颖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与历史的潜在联系,并积极探索这种潜在的关系,从而对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一些相关的历史典故,从而为古诗词的高效学习带来有力的促进,降低古诗词的理解难度。

例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学习中,教师可以从历史背景入手,带领学生对1079 年的历史进行回顾,引出“乌台诗案”,苏轼因此案而被捕入狱,五个月后被贬谪。1082 年,苏轼游览赤壁,当时的心情较为复杂,面对壮丽的景色心生感慨而写下了《赤壁怀古》。部分学生马上想到之前所学的《赤壁赋》,教师也及时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热情。此时,教师再通过音读、意读与赏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怀古类诗歌的特点,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深入思考,并与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认知,该诗词的最大特点是借怀古,抒发自己内心的郁闷之情。学生在反复品读中对诗中的“乱”“惊”“卷”等关键词进行深入分析,感受诗词所描绘的画面。在品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诗词描述的周瑜形象与《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周瑜一样吗?”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深入思考,发现苏轼描写的周瑜是历史上真正的英雄,学生也从中感受到苏轼的爱国之情,从而获得人生启示,建构自己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3.依托文化活动,助力文化教育

要将传统文化教育与高中古诗词教学完美地结合起来,教师应重视古今对照,让学生感受到传统与创新的共存,从而带着热情去探索更多的文化内容,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古诗词的内涵,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学生可以通过古今关联的方式对古诗词进行全面分析探究,调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收集与历史文化相关的内容,从而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与情感。

例如,在《孔雀东南飞》的阅读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时间为线索去探寻古诗词中的矛盾冲突,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梳理及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悲剧原因的深入分析,对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塑造手法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从整体上全面理解诗词的内涵和主题意蕴。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对古诗词所描述的故事进行演绎,学生为了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与诗词主题,需要收集相关背景资料,并对古诗词内容进行反复品读,分析其中特殊的文言表达方式,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以此全面理解诗词内容,更好地通过表演的形式呈现诗词内容及主题,深入体味人物的真实情感和鲜明性格,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才能更好地对诗词内容进行表现。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跟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进行对比,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鉴赏能力,深入挖掘古诗词当中蕴涵的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在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其与传统文化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设置真实的文本情境,营造古诗词学习的良好氛围,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环境下,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主旨和内在情感,在学生收获古诗词知识的同时,也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与审美品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传统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诗词之页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