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沉睡的“草根”*

2022-11-21 07:03袁海员
江苏教育 2022年78期
关键词:宿迁市草根江苏省

袁海员

·人物档案·

袁海员,江苏省宿迁市洋河新区初级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第五届、第七届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宿迁市杰出教师,洋河新区袁海员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宿迁学院外聘教授;主持、参与国家(省)级课题6项,在省、市、区级教研活动中执教公开课、开设讲座50余次;著有《学校内涵发展突围——西楚文化进校园例说》一书,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教学之余,他致力于西楚文化研究,入选“宿迁当代乡贤”,现为宿迁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主编《宿城楹联》《酒镇洋河》等书。

·讲述·

在我的书架上,有宿迁市教育局原副局长张德超的一本书——《在改变中发展》。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名字,因为人要想实现发展,就必须改变。我们可以做一个平凡的草根教师,但绝不可以做一个沉睡的“草根”。

阅读应该是伴随教师终身的习惯

曾经有一位老师跟我说:“袁校长,你知道我最佩服你什么吗?”

我说:“不知道啊,我哪有什么值得你佩服的!”

他说:“我最佩服你的,就是你能坚持每天都读书。你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也想坚持读书,可是工作那么忙,每天下班回到家之后,累得只想往床上一躺,什么都不想干了。”

我相信这个老师说的是真的。“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作为一个教别人读书的人,哪个老师不懂得这个道理呢?只是工作与生活中有太多的琐事让很多教师的“读书梦”成了奢望。

其实,我每天也很忙。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教学任务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管理事务。或许,面对这么多的事务,有的人就很少读书了,而我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每天有那么多的事务要处理,所以我更要认真读书。为什么呢?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如果我整天只忙于事务性工作而不读书的话,那么我所有的“忙”,都只不过是个人经验的无限次重复。当工作上遇到了困难,我们需要学习,而除了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老领导学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那就是向书本学习。每当我读到一些好文章时,便会恍然大悟,如同醍醐灌顶:原来这个棘手的事情可以这么处理!原来这一课的教学流程还可以这么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不仅没有浪费我的时间,反而帮我节约了时间,因为从书中学到的一些方法,可以让我事半功倍。

那么,用什么时间来读书呢?我认为别无他法,只能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圣人不贵尺之璧而贵寸之阴”,欧阳修“枕上、马上、厕上”的“三上”,以及《三国志·魏书》中“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的“三余”,都告诉我们要善于利用碎片时间、边角时间。有句话说得好:“你对待时间的态度决定了你生命的高度。”真正决定我们人生能走多远的,往往是工作之外的八小时。人生苦短,岁月不居,一不小心,一辈子就蹉跎过去了。

有时,我也会听到身边的人说:“袁校长这个人比较有才。”我总是很汗颜。其实,我哪有什么“才”啊?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没有“输入”,哪来的“输出”?我在语文课堂上和生活中所呈现的“有才”形象,无非是书籍给予我的财富而已。

课堂是教师永远的训练场

我相信所有的教师都是希望上出一节好课的。但是,到底什么样的课才能算是一节“好课”呢?不同时期的我,对其有着不同的解读。

1995 年,我从江苏省宿迁师范学校(今宿迁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到宿迁市宿豫县洋北中学(今宿迁市宿城区洋北中学,以下简称“洋北中学”)任教。那一年,我刚满18 岁。刚踏上三尺讲台的我,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可是,第一次期中考试,便让我傻眼了——我带的班级居然考了年级倒数。这对于刚刚毕业的我来说,绝对是个沉重的打击。虽然我表面上装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羞愧、自卑之情却时时缠绕着我。课是认真上的,作业也是认真改的,我到底比别人差在哪儿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碍于年轻人的面子,我不好意思向别人请教。但最终还是进取心战胜了所谓的“面子”,我鼓起勇气,向学校的一位老教师——薛景华老师讨教。当我红着脸,结结巴巴地说着,生怕人家嘲笑时,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薛老师非常和蔼又非常果断地大手一挥:“小袁,你不要担心,以后你上课之前先来听我的课,看看我是怎么上的!”近30 年过去了,薛老师也早已作古,但他的这番话却时时萦绕在我耳边。更让我感动的是,第二天他居然抱来了厚厚的一摞自己多年来手写的教案,让我认真学习。此后,薛老师便多了一名“学生”。

也正是跟着薛老师,我知道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存在什么问题。以前,我更多的是在“死记硬背”上下功夫,让学生一遍遍地默写生字词、古诗文等,将教参上一些重点分析抄到课本或者笔记本上,然后背下来。同时,又生怕某个知识点考到了而自己却没讲到,于是,只要有一点儿考到的可能性,我都要让学生抄下来、背下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到的是什么呢?无非是一些死知识罢了,一旦考试的时候变了题型,或者换了内容,他们便不会了。用现在的话来说,便是典型的“知识立意”而非“素养立意”。

正是因为薛老师毫无保留地教和我诚恳虚心地学,很快,我的课堂便变了模样,我们班的教学成绩也逐步提升,我也在此后逐渐站稳了讲台,连续7 年担任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并承担语文学科教学工作。

2008 年,我从洋北中学调到了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郑楼初级中学(今江苏省宿迁市洋河新区郑楼实验学校,以下简称“郑楼实验学校”)。郑楼实验学校位置偏远,学校多年未进新人,绝大部分都是老教师。因为年轻教师偏少,所以很多赛课便安排我去。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迫切希望自己能迅速地在教学上出人头地。可是,正是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使我的语文课堂又陷入另一个误区。

如果说,我的语文课堂第一次陷入误区是刚毕业时在“死记硬背”上下功夫,那么,我的第二次陷入误区便是当年在“博人眼球”上费脑筋。

为了“博人眼球”,我在课件制作上的精美与花哨上下功夫,在“声光电”的组合上下功夫,在所谓的“创新”上下功夫……设计的问题大而空,细而碎,散而乱;课堂由当年的“齐问齐答”走向了“碎问碎答”;上课时如果学生的回答不是我预设的答案,我便立即让其坐下,甚至假装没有听到他的话;提问时,班级的“优生”成了我的最爱,而那些“后进生”只有在打瞌睡或调皮时,或者是在我上公开课需要“点缀”时,才会偶尔地获得我的关注。这些做法,完全偏离了语文甚至是教育的本来面目。

所幸,我的这些做法,又一次被及时纠正。这一次帮助我的,是宿迁市的语文教研员朱晓荔老师。那次我到市里执教一节公开课,朱老师听了以后,首先给了六个字的评价:“重形式,轻内容。”然后,她又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语文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指导学生仔仔细细读课文的过程。语文课上和学生一起把课文读懂了,比什么都重要。一个语文老师不把精力放在课文的品读上,如何让学生沿波讨源而得文字之趣味?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课堂,还能叫语文课吗?”

从此,我便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下功夫,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上下功夫,并在一次次的大赛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

现在的我,越来越喜欢在课堂上“躲懒”了。我认为,如果一位老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腾挪空间,那学生一定会还给他一锅夹生饭;如果他善于留白,善于往后退一退,学生也一定会还他意想不到的精彩。

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课呢?现在的我给出的答案是三个“不”——“老师上着不累,学生听着不困,检测时效果不差”。我认为,如果能满足这三点,应该能算作一节好课了。

课题研究是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捷径

如果有人问我:“一位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最快路径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课题研究。”

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我的高级职称刚评下来时,其实也想继续努力、再进一步的,但后来听说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的种种条件和要求,又觉得高不可攀,遽尔放弃,颇过了几年浑浑噩噩的日子。

原本以为日子就这样过下去了。谁想有一日,朱晓荔老师的一番话又改变了我的想法。她说:“海员,以你的‘才情’(这是朱老师的溢美之词,我实不敢当,只好加个引号),你其实可以走得更远,不一定是为了什么功利性目的。”我觉得朱老师说得对,于是便想在教科研上用点心,安安心心地坐它几年冷板凳。

做课题,选题很重要。选什么好呢?最初选了几个,我都不太满意。后来,江苏省特级教师张一山给了我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他说:“做课题一定要选自己感兴趣的,否则,即使立项通过了,后期做起来也会很痛苦。”我觉得此言极是。

一直以来,我比较喜欢地方文化,我又是语文教师,很自然地,我就想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于是便有了“农村初中语文渗透‘西楚文化’的教学实践研究”这个课题,没想到居然被省规划办立项了,而且被列为重点资助课题。后来我听说当年宿迁市整个普教系统只有三个省重点资助课题,另外两个课题的主持人,一位是特级,一位是正高,而且都是城里人,只有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心中既有几分欣喜,又有满满的压力。

寒暑易节,古黄河畔的梅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这项课题终于结题了。在这期间,我收获了很多。课题结题的必备条件就是要有论文发表,所以我认真撰写论文;研究成果需要推广与转化,所以我开设公开课和讲座;研究课题不能单打独斗,所以我与队友携手并进……总的来说,我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收获的不仅有学术素养的提升,还有众多良师诤友对我的关心与厚爱。

这些年来,我参与或主持了国家规划课题“和谐德育研究与实践”,省教育厅薄弱初中课程建设项目“植根优秀乡土文化的语文课程建设”,省规划办课题“依托‘王相精神’构建乡村特色校园文化的研究”“农村初中语文渗透‘西楚文化’的教学实践研究”“国学经典融入初中语文的课堂实践研究”,省教研室课题“创新性发展的西楚文化对培养中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研究”,市教科所课题“‘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农村初中九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以及宿迁市教学改革项目“绿色教育理念观照下的‘五步教学法’”等多项研究,正是在这些课题或项目的研究之中,我长成了我希望长成的模样。

团队是教师实现个人发展的港湾

我一直在乡村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和身边不少人一样,由于条件限制,成长受到了制约:有满腔的热情,期待学习提升,但机会不多;有美好的愿望,期待展示自我,但舞台很小。

回想我走过的路,让我感受最深的便是我加入一些培育站、培训班等研修团队。“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正是在这些团队中,我实现了我的二次成长。

我是宿迁市初中语文乡村骨干教师第二届培育站的学员,当时我们的导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范晓红。范老师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带领我们集体研讨、专题学习、外出考察……“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在这个培育站里,我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学员一样,收获了很多很多。

后来,我又先后参加了宿迁市名校长名教师培训班、江苏省特级教师后备培训班、江苏省乡村领军校长培训班……这些班级里真的是人才济济,他们要么长于课堂教学,要么长于课题研究,要么长于论文撰写,要么长于组织协调……他们比我更优秀,却比我更努力,这让我没有理由停止奋斗的脚步。

实现团队共生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开展项目学习,在实践体验、探索创新中实现专业成长。我在参与宿迁市“四有”好教师团队项目研究时,主要就是依托“王相精神”构建乡村特色校园文化。那段日子,我和团队里的老师们一起探究宿迁著名藏书家王相“九惜”精神的内涵及其现实教育意义,围绕该精神在校园里打造王相园、惜庵广场、王相陈列馆、两河文化长廊等物质文化,开发《古镇雄风》《古水流韵》《藏书家王相》《王炯陈瑶诗选》等校本教材……这一系列的项目体验,不仅有效地化解了我当时语文课堂缺乏主动性、开放性、体验性的窘境,而且促使我从一个被动的课程实施者走向一个主动的课程开发者和建设者。在这里,我的专业发展走向了更广阔的空间。

因为我是在这些团队中实现了二次成长的,所以当我有了一点点成绩之后,我又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反哺”给年轻人。近几年,我先后担任了第五届江苏省乡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第六届江苏省乡村初中语文带头人培育站导师、第七届江苏省乡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以及洋河新区初中语文袁海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和那些有梦想、有追求的乡村教师一起,撑一支长篙,向语文的碧波深处漫溯。

猜你喜欢
宿迁市草根江苏省
宿迁市聚焦“四个全覆盖”织密燃气安全管理一张网
宿迁市打造立体化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王燕清:从草根创业到世界领先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校园“三剑客”
张晓芳作品
草根艺术家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草根
第六届江苏省戏剧节、第七届江苏省音乐舞蹈节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