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纸媒防疫科普宣传如何创新有为

2022-11-22 00:12王乐乐
传媒评论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育课温州市浙江

文_王乐乐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疫情防控成为常态。在此背景下,作为主流媒体,疫情防控科普宣传成为日常宣传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温州晚报创新推出“防疫主题生命健康教育课”线上课程,集结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浙江好人、温医大附一院感染科主任卢明芹等医疗专家,穿插抗疫英雄口述故事,外国友人苏玛在温州当志愿者的故事和生活感受,从小切口讲述宏大时代背景,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学习强国(浙江)、浙江新闻APP、浙江之声、浙江在线等纷纷转载报道。

在媒体大融合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温州晚报的防疫科普宣传尝试,也为纸媒的作为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痛点:学生群体对防疫知识需求激增

“防疫主题生命健康教育课”课程时长约27分钟,为线上视频课。

创意起源于去年9月,厦门、莆田的疫情在未成年人群体中暴发。未成年人如何做好科学防疫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学校作为师生教育教学的特定场所,每天都会聚集大量人群,校园疫情防控工作面临多重风险叠加的压力和挑战。

用学生喜欢又能听得进去的方式,开展防疫知识的宣传普及,解答学生群体的疑惑,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想到,进行一次线上视频课(减少人员的接触和入校)。这堂课设置成两大板块,科普防疫知识和价值观教育,外加彩蛋环节。在两个板块之间插入两首不同形式的原创防疫歌。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实现对儿童群体科学防疫知识的有效输出,增强科学防控意识。

创意提出后,我们获得了温州市文明办的支持,当即联系温州市蒲鞋市小学(温州市健康教育学校)名师团队,自创脚本。多次开会碰头,线上线下讨论,共同打磨。通过不断地修改,脚本越来越完善。

尤其是价值提升板块,价值教育融入抗疫故事,以卢明芹为代表从点到面,辐射到医务人员,再扩展到各行各业的抗疫英雄,展现社会各界共同防疫、共同付出的情景。全片只字未提大道理。特别是视频中,安排了集体宣誓,当卢明芹和医学生郑重喊出医科大学门口石碑上的医生誓词,那种庄重的仪式感,比任何单纯、枯燥的说教更有效果。

多部门协同:全市40多万小学生群体全员覆盖

在温州市文明办、温州市教育局的支持下,课程实现了传播覆盖面的最大化,全市小学生,幼儿园中班、大班40多万儿童在校集中收看;为使宣传科普知识规范、科学,我们争取到温州市卫健委的支持,对内容进行把关和审核。

片子成品出来后,温州市卫健委组建了10多人的专家审片小组,对视频仔细审核。同时征求温州市教育局相关处室、一线名师的意见,进行修改调整。前前后后,成品改了20多次。片子制作完成后,为扩大影响、提升传播力,策划推出了“春泥计划·温州市儿童生命健康教育活动暨防疫志愿宣讲队成立仪式”。

在线上,用防疫课开展对儿童的宣传;线下,组建“鹿00”防疫志愿宣讲队走进社区、走进学校,开展公益宣传,线上线下互动,科普防疫科普知识,构建防疫宣讲屏障。

2021年11月8日,“防疫主题生命健康教育课”一经推出,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学习强国(浙江)、浙江新闻APP、浙江之声网站、浙江在线等纷纷进行转载报道。11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来信,对温州制作的这次课程进行点赞,并勉励温州小朋友要认真收看学习“防疫主题生命健康教育课”,增强疫情防控意识,养成文明好习惯。

“这不仅是一次防疫知识宣传科普课,也是一堂生命教育课;不仅是一次学生群体全员德育课,也是一次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的教育活动。”这是李兰娟对“防疫主题生命健康教育课”线上课程的评价。

思考:在跨界融合中探索防疫宣传新模式

本次探索既宣传了防疫科普知识,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也做到了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在此过程中,也充分发挥了媒体发现热点问题的能力,集合各方资源,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在此过程中,也有以下几点心得:

1.破除思维定势,积极跨界融合

在纸媒的固定思维中,视频呈现是广电媒体的“优势”,纸媒的视频更多是“点缀”。在本次科学防疫课中,视频成为主角。也是在多次的活动历练中,纸媒视频的能力逐渐增强,为本次探索提供了底气。

在未来,跨界将越来越常态化,界限越来越模糊,“纸媒干了广电的事”也将越来越普遍,这也对纸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创意是核心竞争力,执行力和文字是核心保障

无论技术如何变化,新闻内容为王。在时代背景下,敏锐抓住社会的热点和痛点,这是记者的本能和职业素养要求。而创意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执行力和文字是核心保障。

视觉语言和文字语言是两个不同的语言体系,在全媒体时代,纸媒的书面语言习惯要适时转为视觉语言习惯。纸媒一贯的严谨风格,对文字有“洁癖”和讲究,在此次脚本创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确保价值引领和舆论导向正确,也使得项目后期推广进展顺利。

任何一个项目,推进过程中总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幺蛾子”。拍摄场地的选择、脚本的磨合、视频的拍摄、嘉宾的邀请……超强的执行力成为活动的保障。

3.防疫常态化,宣传方式亟待创新

在走访中发现,目前防疫宣传依然停留在“勤洗手、戴口罩”这样单调、简单的口号式宣传上。针对量大面广的学生群体,缺乏精细化、创意性的宣传手段。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整合各方资源,立足儿童视角,做了一次尝试,奏响儿童防疫最强音。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防疫科普宣传“短板”显而易见,亟须创新宣传方式,有效宣传防疫知识,促进小朋友养成良好的卫生文明习惯及健康生活方式。这既是媒体的责任,也是媒体有所作为的新天地。

猜你喜欢
教育课温州市浙江
“浙”十年:品读浙江文化 见证浙江变迁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Mother
Task 2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省长上了一堂“教育课”
温州市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