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性报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柯桥区融媒体中心85小时抗击台风“烟花”的思考

2022-11-22 00:12范红梅陈丹梅
传媒评论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国故事柯桥抗击

文_范红梅 陈丹梅

受台风“烟花”影响,绍兴市柯桥区自2021年7月22日至28日平均雨量达到419毫米,部分地域降雨量达700毫米,成为全省降雨量最大的地区。

在这样的自然灾害前,柯桥区融媒体中心快速反应、周密策划、全面报道、融合传播,准确传达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生动讲述应对台风险情中的感人故事,为公众答疑解惑,满足公众知情权,有效检验和促进了县级媒体的深度融合。

一、搭建全媒体矩阵,讲好真实可信的“中国故事”

去年7月23日,第6号台风“烟花”来袭,柯桥区融媒体中心客户端笛扬APP、柯桥发布视频号推出视频慢直播——直击台风“烟花”;开始直播台风“烟花”实时动态;当天中午,笛扬APP推出全媒体滚动直播——柯桥区众志成城、万众一心防御“烟花”;7月23日,柯桥调频广播(柯桥应急广播)FM 1068前期设备调试、人员一一就位;柯桥区新闻综合频道、轻纺时尚综合频道调整节目编排,以底游文字形式滚动播出防汛防台最新情况和防御知识。

7月23日晚上,台风“烟花”给柯桥带来大风大雨。面对险情,7月24日一早,柯桥区融媒体中心领导、记者、编辑等采编人员火线集结,进入“抗台”模式。

当灾害性事件发生时,人们需要及时获取有用的信息,判断灾害可能对自身造成的影响,从而采取措施来应对。而信息的时效性越强,新闻报道的价值越高,对于化解情绪、稳定人心和应对灾害的意义也就越大。

在台风来临前,笛扬APP、电视、广播等全媒体矩阵就“烟花”台风的特点、危害,柯桥区委区政府采取的各项预防措施,公交、长途客运、高铁等的发班情况以及道路积水对出行的影响等进行了不间断的滚动报道,及时刊播各类防台自救知识。

7月25日中午,台风“烟花”登陆以后,柯桥区融媒体中心又立刻将报道重点转移到全区上下万众一心、有序抢险救灾上来。在报道手段上,滚动播报、第一现场、电话连线,各种“快”形式都利用起来,从而通过最新最及时的信息引导舆论,稳定不安情绪,帮助全社会尽快从灾害中恢复过来。

数据显示,7月22日起,柯桥融媒体中心打造抗击“烟花”全媒体动态报道矩阵,共计推送报道2860条,总阅读点击量超1亿人次,累计留言、点赞高达50万。

二、突出新媒体优势,报道公开透明的“中国故事”

新媒体时代,一切都进入了“秒”时代。新媒体一定程度弥补了传统媒体信息的滞后性,事件发生与信息发布的时间差被压缩到以“秒”计。

7月24日上午8时多,受台风“烟花”影响,很多路段积水严重,不少人的朋友圈都有转发积水的路段,但信息不全,也不权威,柯桥区融媒体中心派出多路记者并与区交警指挥中心、交通运输等部门现场连线梳理后,即时在笛扬APP推送积水路段,并提醒过往市民绕道,这一权威信息得到大大认可,大家迅速转发。

7月24日白天,一段“烟花逼近浙江,绍兴柯桥挺住”的视频在抖音、朋友圈疯传,视频中多辆汽车被洪水冲走,挤在街巷中,一时间夏履镇险情严重成为朋友圈热词。柯桥区融媒体中心一方面马上跟相关部门对接核实,查证该视频实则为外省汛情视频,马上辟谣;另一方面立即派记者到夏履现场,广播现场连线,视频第一时间发回,制作成短视频真实反映夏履情况,让真实可信的现场信息传播到千家万户。

在此次抗击台风“烟花”工作中,短视频成为报道中的一匹“黑马”。其间,共原创短视频106条,涌现出了《村干部屏气扎猛 积水公路畅通》等爆款,多条短视频被央视、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中央级、省级主流媒体转载,为正面宣传柯桥区防台救援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心系家国情怀,发现正能量的“中国故事”

在台风这样的自然灾害报道中,如何凝聚精神、团结力量,传递出“正能量”,有力引导社会舆论?在这次抗击台风“烟花”宣传报道中,柯桥区融媒体中心大力发掘抗击台风“烟花”的正能量故事,将“烟花很冷,柯桥很暖”的柯桥力量传播得更远更广更深。

7月24日,狂风骤雨中,夏履镇双叶村叶家山自然村随时可能发生泥石流,村里一位99岁的老人卧病在床急需转移,而通往山下的唯一途径就是古道。当天中午11时多,绍兴猎豹救援队赶至夏履镇,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奔赴老人家中,将老人固定在担架上,盖实雨衣。暴雨里,古道湿滑,猎豹救援队员抬着担架凝神屏气走完1043个台阶,终于将老人安全送下山。柯桥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冒雨采访后,直接把这个视频发回融媒体指挥中心,后方编辑用标题“1043个阶梯”及时发布了这条短视频,该视频成为社交媒体的热点,很多人看得热泪盈眶,感受到了救援力量的大爱情怀。

在这次抗击台风“烟花”中,消防救援人员、多支民间救援队第一时间转移群众,志愿者积极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工作、商会企业捐资捐物、普通民众积极互帮互助……这些正能量的故事通过文字、图片、短视频叠加传播,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四、捕捉瞬间感人细节,传播温暖动人的“中国故事”

在抗击台风这样的灾害性报道中,除了立体、全景、真实展现抗台救援大局外,柯桥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还注重捕捉现场感人细节,让抗击台风报道在抵达大小屏的同时,更加深入人心、感动用户。

7月27日柯桥区杨汛桥街道横山村受台风“烟花”影响,河道满溢,不少村民房子进水,当地干部组织救援队对村民进行安全转移。当时,救援队员将一名4岁小男孩从出租屋内抱出,并安顿在橡皮艇上。此时,天下着雨,队员便撑伞递给小男孩挡雨。没想到,小男孩双手用力握住伞后,主动把伞向救援叔叔头上倾斜,奋力想为救援人员挡雨。这一瞬间,感动了在场所有工作人员。

“小手大伞”新闻通过图片、短视频、电视、新媒体等形式进行了全面报道,并引起央媒、省媒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全平台总阅读量约200万。通过这一小小的“一撑”,小手与大伞的对比,传递正能量,也讲述了台风中感人的中国故事。

在这次抗击台风“烟花”的报道中,柯桥区融媒体中心挖掘的多个感人故事被央视、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转载,“村干部屏气扎猛子”成为浙江卫视“周末面孔”人物,“烟花很冷、柯桥很暖”“为了这一束光”“1043个台阶”“公主抱”“小手大伞”“学习少年”(中学生安置点坚持学习)等成为网络热词。

猜你喜欢
中国故事柯桥抗击
战斗到底 抗击疫情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幼儿绘画展
《众志成城 抗击肺炎》
柯桥区稽东镇中心幼儿园幼儿美术作品展示
众志成城 团结奋进 抗击疫情
柯桥区稽东镇中心幼儿园幼儿美术作品展示
郁嘉绮??《松》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