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直播在地方媒体内容生产中的场景应用
——以厦门广电集团慢直播应用为例

2022-11-22 00:12文_王
传媒评论 2022年2期
关键词:广电集团厦门受众

文_王 凡

全媒体“以多媒体的表现手段,不同的业务形式,三网合一的技术,实现了三屏合一,真正地实现了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何媒体内容”。[1]全媒体时代的这种传播与接收的方式,导致媒体竞争日益剧烈并呈现明显的头部效应,地方媒体除了生产少量的本地新闻,在内容生产方面捉襟见肘,拿不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因此,如何深入发掘地方媒体优势,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扬长避短,生产出更多受众喜爱的内容,是地方媒体发展的必攻之题。

慢直播是全媒体时代诞生的新的传播方式之一,这一全新传播方式突破了频道、时段、时长、版面版式等传统媒体限制,为地方媒体提供了新的内容供给。慢直播具有机位固定、场景固定、无剪辑包装的长时段网络直播特色,因其在地性、陪伴性、监督性、记录性以及人才依赖度低等特点,十分适合地方媒体应用,地方媒体可在多个场景下运用慢直播,并以慢直播为基础创作衍生产品,扩充内容生产,提升地方媒体的竞争力。

一、慢直播在自然灾害方面的场景应用

台风、暴雨、雷电等自然灾害是本地受众十分关心的大事件,具有很强的在地性。按照传统的地方媒体报道方式,在自然灾害来临时都会以记者连线、新闻采访等方式报道该事件,但暴雨、雷电等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传统广播电视记者往往来不及出机事件就已经发生,拍不到最佳现场。台风等自然灾害具有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等特点,长时段的多点安排记者,人力物力成本太大。况且当灾害严重时,记者很难长时间停留在现场拍摄,不仅获取的信息受限,还可能因为记者被困而给救灾工作增添压力。此时,慢直播便能克服传统内容生产手段的缺点,与之相互弥补,提供全息性的内容供给。

例如,2021年9号台风“卢碧”8月5日上午登陆汕头,从上午8时开始,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在“看厦门”APP、厦门广电视频号等多个新媒体平台同步开启《直击台风“卢碧”》直播,利用高空镜头进行路况、景区慢直播,滚动更新台风路径,中间适时穿插气象专家与本台主持人在演播室的伴随性互动,累计直播超27小时,全网播放量破百万。聊天室里观众网友发言踊跃,不断补充即时信息,畅聊感受,提示安全,深度参与此次传播,也成为媒体生产内容的一部分。地方媒体通过这类慢直播,打造了集沉浸式场景和交流平台于一体的空间,就像“港湾”一样陪伴受众度过这段灾害时间,很好地凝聚了人心,增强了地方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亲和力。

二、慢直播在交通疏导方面的场景应用

人流交通信息是一种在地性极强的重要民生信息,这也是地方媒体拥有的优势资源。以往地方媒体会以广播连线为主要方式向受众播报高峰期情况,遇重大突发事件再进行新闻报道和记者现场连线;但传统的报道方式并不能随时满足受众需求,新时期的受众需要更加全面、及时、直观的信息,此时慢直播便成为很好的手段。厦门广电集团联合交通部门,在厦门的各处大桥、隧道以及多处重点交通路段开展慢直播,让受众实时看到这些区域的道路交通状况,所有信息一目了然,受到了市民群众的欢迎。

每逢节假日,地方媒体都要派出大量记者前往各交通要道,报道现场情况。2021年“五一”长假,厦门广电集团积极运用交通大数据,利用厦门各交通要道、进出岛通道的交通监控镜头开展了“直击五一假期出行路况”交通慢直播,为来厦游客、市民提供实时、全面、直观的交通出行服务;该慢直播于4月30日上线,连续6天在以“看厦门”APP为主的多个厦门广电新媒体平台进行播放,观看总量达到172.2万人次。对于常住人口只有500余万的厦门来说,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慢直播在这方面的应用获得了受众的极大认可。

此外,当遇到交通事故或者其他重大突发路况,媒体传统做法是迅速派出记者去现场拍摄,但往往还是拍不到第一现场,也无法在第一时间向观众进行报道。而在此时,慢直播不仅能实时监控交通情况,还具有捕捉第一现场、同步留存资料的重要功能,为媒体制作新闻报道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素材,同时大大缩短了媒体制作新闻产品的耗时,提高了新闻播发的效率。

三、慢直播在特色景观方面的场景应用

1.自然奇观的事件慢直播

奇特的自然景观历来是受众十分感兴趣的题材,常常一经报道就成为爆款产品,但是传统的摄影、摄像往往无法实时捕捉画面,或者拍摄效果不佳,慢直播却由于镜头设置的机动性大、选择面广,可以捕捉到传统媒体无法获取的镜头,在此类情况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2020年6月21日下午,当天是夏至日又恰逢日环食,且厦门是全国少有的几个最佳观测地之一。本次日环食由于几乎接近日全食而被称为“金边日食”,是不可多得的新闻题材。厦门广电集团与当地电信合作,开启《相约鹭岛共赏“金边日环食”》直播,在“看厦门”APP等多个平台为网友带来裸眼4K+5G日环食全程慢直播。3个小时直播,厦门广电新媒体平台总观看量近150万。同时,厦门广电集团利用慢直播素材精心编辑,发布推文《震撼!“超级日环食”惊艳厦门上空!全过程视频来啦!》和短视频,瞬间刷爆朋友圈,短视频被推荐至央视频首页的轮播头条。

除了偶发奇观,厦门由于地理位置每年都会出现多次强对流天气,有时闪电、暴雨、打雷、冰雹、大风齐聚,厦门广电集团经常利用集团架设在高空的9个高清监控点开展慢直播,并且利用存储信息精心编辑,生产更多融媒体产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2.黄金周、疫情期间的风景慢直播

2021年“五一”长假,厦门广电集团启动“五一看厦门”系列直播,在“看厦门”APP中,多路景区高空镜头慢直播和360°VR全景画面同时进行,将情况真实呈现;系列直播在央视频、抖音、快手等各大平台同步进行,总点击量超226万次。

2021年8月和9月,厦门接连遭遇2轮本土疫情,特别是第二轮疫情贯穿了中秋和国庆两个重要假期,景区封闭、市民居家,如何疏导受众情绪成为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厦门广电开启了鼓浪屿、白鹭洲公园、园博苑、东海域、五缘湾、南普陀等多个热门景区的高空摄像头,让市民群众足不出户感受到家乡的美景,一定程度上抚慰了受众的情绪,陪伴他们度过特殊的节假日。

四、慢直播在本地重大工程方面的场景应用

从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慢直播的成功开始,“云监工”成为慢直播的重要功能之一。直播间内长时间的交互行为使人们的社会关系从彼此间隔的地域性脱离出来,通过共同经历一段“集体记忆”构建起共同的情感依靠和信念,使想要传达的文化意义、精神与价值被参与慢直播的用户共享和认同,并借助情绪的表达与传染等行为构建起了“情绪的共同体”;在这个“情绪的共同体”中,受众达成情感的统一,进而建立归属感与认同感。[2]对于地方媒体而言,做好本地重大工程的慢直播,既是收获受众关注度的良好手段,也是主流媒体责任担当的体现,主流媒体主导了不同空间的人们联结到同一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产生出强烈的凝聚力和信念感。2021年7月30日,世界文化遗产地鼓浪屿的地标建筑——八卦楼正式启动修缮提升工作,这是鼓浪屿申遗成功后最大规模的修缮提升工程,也是厦门人民心目中的大事。厦门广电集团“看厦门”APP重磅推出了“八卦楼修缮提升”主题慢直播,网友们以在线“云监工”的方式共同参与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大大增强了网友尤其是厦门网友的文化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同时向世界展现鼓浪屿文化遗产的动人魅力。

五、慢直播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场景应用

除“云监工”之外,还有一种情形的慢直播也是被受众“守候”与“期待”的,那就是文化传承。一个老手工艺人,静静地制作一件承载着传统文化的艺术品,例如闽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漆线雕,当固定镜头对准这件作品,不需要记者采访、不需要旁白解说,这个从无到有、从雏形到成品的过程,就是最好的纪录片。受众成为纪录片的一部分,他们通过长时间陪伴工艺人,参与了一个艺术品的诞生。工艺人和受众共同完成了一次深入人心的文化传承,其效果和意义都十分显著。

六、地方慢直播发展的优势、瓶颈以及风险问题思考

上文提到的自然灾害、人流交通、特色景观、重大工程、文化传承等慢直播应用场景都具有极强的在地性,对于地方媒体而言,都是本地的优质内容,是和外地头部媒体竞争的优势资源。这些优势基于三点:一是本地媒体更加熟悉本地地貌人文的情况,对于如何合理高效地布局镜头更为得心应手;二是本地媒体更容易与当地交通、电信、旅游、公安等部门达成协作,共享镜头信号,以最低的成本增大镜头覆盖面,获取更多的信号资源;三是本地媒体能够第一时间获取特色奇观、重大工程等信息,便于及时调整镜头排布和信号切换。

但地方媒体在慢直播发展上也有着自己的瓶颈:慢直播由于持续时间长,视频信息量极大,储存成本很高,这也使得目前慢直播主要还是运用在以“天”“小时”为单位的实时直播,比较少运用在以“月”“年度”为单位的变化性直播,或者虽然长时段直播,但是由于费用太高,只选择短时间留存资料,难以记录大工程、大事件的全过程。

此外,慢直播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社会伦理风险。例如布局在公共区域的慢直播镜头拍到人群活动,部分镜头甚至能拍清人脸,并毫无修饰地直播出去;有些固定在屋顶的镜头长期拍到周围住户的门庭、窗户,这些都存在侵犯隐私的风险。慢直播的兴起时间尚短,相关规章制度尚不完善,像如何合理布局镜头,需要得到哪些有关部门的审批,涉及可能拍到商户、居民的镜头是否要经过当事人同意等事宜,都需要相关部门和媒体继续探索。

猜你喜欢
广电集团厦门受众
厦门正新
看了《开端》,才发现我对厦门一无所知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偶”遇厦门
广电集团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心之厦门,梦想之旅(上)
从“浙报模式”到“浙报精神”:浙报集团转型对广电集团的启示
地方广电集团媒体融合的实践及思考
安徽广电集团2014营收3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