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治理问题和对策研究

2022-11-22 07:27黄璟璠
农村实用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保护环境环境治理污染

黄璟璠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一直以来,农村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卫生等方方面面,随着城镇化的速度越来越快,问题尤其是农村的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塑料薄膜污染等等。除了农村自身的污染,监管部门不作为、政府拨款不到位、思想转变困难也是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国监管部门应该提高责任意识,政府部门适当给予资金倾斜,村民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并对于乱扔垃圾、污染行为进行监督。

1 治理存在的问题

1.1 环境监管部门政令不一

我国行政管理一个特点就是中央与地方相结合,在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中,职能被分散到卫生、工业、农业、林业等各个方面。这一制度的制定从源头说是为了发挥各个部门的优势,在理论上这种模式是行得通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这种模式使监管的缺点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每个监管部门都是独立的系统,都有自己的监管责任,但是各个部门的监管政令不是同一个部门发出来的,所以部门之间的协调作用无法发挥,再加上部门之间的机构设置有重叠交叉,导致大量的人员无用武之地,造成资源浪费。更加严重的是领导人员众多,基层工作人员缺乏;同等部门之间争权,越权现在屡见不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治理的监督管理问题,而且加重了人才流失。

1.2 缺少基础设施

农村环境作为公共产品,首先要在资金方面得到政府的支持。我国对农村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这也和地方政府的财力不足有一定的关系。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82895亿元,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为82771亿元,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占全国的45.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为100124亿元,在分税制制度下,增值税税收的75%由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分配,剩下的由各级地方政府分配,但是各级政府权力相同,权责划分不清楚,具体的职责就会下放到县级政府,下级政府要包揽包括文体教育,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如果地方政府不注重农村环境治理,那么分配到农村环境的资金就所剩无几,相应的环保基础设施例如污水处理机,麦秆处理机也就无力购买,既没有人手也没有设备,那么环境治理工作就会举步维艰,无法继续进行。

1.3 思想卫生习惯转变较慢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虽然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村民来说,思想还是没有转变,依旧是文化水平低下、刻在骨子里的农耕文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并没有让他们认识到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性,也不可能认识到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的不可再生,更看不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环境污染会给我们地球带来的深层次危害。虽然政府三令五申禁止将化肥袋、塑料薄膜等到处乱扔,但是还有不少的村民为了自己方便就将白色垃圾随手乱扔在河边,扔在田间地头。在土地里无法降解,大量焚烧会产生有毒气体,最后造成河水堵塞,白色污染严重,远远望去的垃圾触目惊心。家禽家畜饲养为散养和半散养的方式,随处排泄的问题屡见不鲜,人畜粪便收集之后未经消毒杀菌便直接用于施肥,土壤经过地下水循环到农村饮用水源处,造成了水源污染,村民家畜饮用了未经加工的自来水,会出现肠胃的传染性疾病。

2 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环境监管部门存在失职

每个地区的历届政府基本上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下,比较注重经济效益,在这种“唯GDP论”思想的指导下,必然会导致生态不平衡,环境污染严重。再加上我国采取分税制度,使得我国政府的效益和企业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有的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税收,甘愿成为某些企业的保护伞,对于企业的污染行为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更有甚者为了自己的乌纱帽或者为自己的升职加薪成功晋升,一味的采取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甚至破坏环境的方式。一方面,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大量吸引在城市不允许开办的污染严重的企业,由于政府相关部门的以权谋私,走后门,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层出不穷,给许多不达标的乡村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由于我们目前还有的村落政府没有采取信息公示制度,所以村民与政府之间缺少合适的交流机会。村民没有办法对政府目标和工作进行支持和监督,政府也无法对污染地进行合理的劝导和处理。既打击了社会各方主动性和积极性,也纵容了某些官员的不作为和某些企业的污染行为,最终导致治理效率不高,治理水平低下。

2.2 融资主体少

作为一项非营利性事业,农村环境治理的突出特点是周期长,见效慢,投资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不能直接获得收益。因此对于农村环境治理方面的市场机制无法发挥作用,效益产生的长期性让很多老板望而却步。所以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融资主体包括中央拨款、农村金融机构投资和专项投资,但是金融机构也是追求高额利润,所以在农村的投资主要是对农村信用社的投入,对于农村环境治理的投资非常谨慎,而且贷款条件也极为苛刻。所以,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融资主要还是靠政府财政收入,政府财政投入又向城市倾斜,导致农村环境治理融资渠道狭窄。

2.3 农民参与意识淡薄

农民是农村污染的制造者,也理应成为环境的保护者,农村环境的好坏与农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但是经调查发现农民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原因在于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并没有与村民的直接利益相关,也就是说个人行为对环境的破坏与自己和他人并没有直接的不利影响,这就会导致村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对自己的污染行为不重视。另一方面,村民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机会较少,加上政府宣传教育不到位,使得村民对环保的思想停滞不前,对污染行为并没有深刻的认识。

3 治理路径探索

3.1 健全长效环境治理监管机制

一方面,要从乡长到村民形成纵向长效的监管机制,村集体是环境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形成层层监管层层负责的模式。村里选出特定的保洁员,每人负责一个区域,对自己的区域负责,村委要每天对划分的区域进行监管,镇对村要按周检查,县对镇要按月检查。检查形式可以分为明察和暗访两种形式,对检查结果进行全县通报,对环境卫生较差的村落或个人进行警告罚款,对卫生较好的集体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另一方面,要完善农村环境治理信息公开制度,农民是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主要力量,在环境治理过程中要保障农民的知情权,保证各级政府和农民之间的信息对称和上传下达,使上级政府的治理思路、政策、目标等情况能够准确的传达给基层政府,并传达给农民,农民也有相应的渠道来反馈自己的要求和意愿以及反映污染破坏农村环境的个人或组织的违法行为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政务公开栏等平台公开环境信息及治理情况,增进各级政府和农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上下齐心协力,相互监督,共同维护和治理农村环境。

3.2 加大资金投入

不管是要管理农村的环境,还是要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只要想提高农村环境保护的效率和成果,政府就得加大投资力度。除了政府还可以通过政策上给予相应鼓励和积极引导,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形式,吸纳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农村环保项目投资,针对田地里的塑料薄膜乱扔乱烧、化肥农药严重污染土地的现象,可以鼓励相关企业投资和发展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产品,例如可降解的塑料薄膜、副作用较小但效果高的农药化肥。对农村污水处理、公测改制等项目,积极与有专业实力的环保企业、科研机构等加强合作。不仅企业可以由此获利,同时也实现了保护环境,平衡生态系统的要求,达到了共赢的局面。

3.3 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思想,通过农村广播,报纸,网络等传播途径对村民进行环保教育。通过曝光某些乡镇企业的污染破坏行为,激起村民的环保意识,鼓励其勇于维护自己的生存环境,让村民主体对污染制造者企业施压。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这个时期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保护环境思想要从娃娃抓起,把保护环境纳入到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定期考核检测,培育青少年从小就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保护环境并对家长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还可以发挥党员村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首先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保证自己及家人没有破坏环境,制造污染的行为,对乱堆乱放的垃圾及时清理,做好环境宣传工作;其次要勇于指正监督他人,对乱扔垃圾、乱倒废水、田间地头焚烧麦秆等等行为用于制止,并定期举办有关环境保护的工艺汇演等活动,增强村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保护环境环境治理污染
EPC模式水环境治理项目施工噪声环境管理分析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陕西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显现“叠加”效应
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可采取的环境治理措施
如何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千秋叶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