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健康·科技——2021年科普图书盘点

2022-11-22 08:59姚利芬
中国图书评论 2022年4期
关键词:博物科普

□姚利芬 陈 玲

【导 读】本文聚焦科普图书领域,结合当前我国科技、科普方针政策,以2021年国内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科普图书为线索,分别从生态、健康、基础科学以及前沿技术等热门领域进行盘点,以期呈现当前科普作品创作出版态势、成果和发展方向。

202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实施繁荣科普创作资助计划,支持优秀科普原创作品。支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重大题材开展科普创作。”科普创作及出版是构建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在2021年度主要围绕 “生态”“大健康”“基础科学”“前沿技术”等方面展开全链条部署,整体稳中有进,亮点频出。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福祉与民族未来,相关主题的创作近年来不断涌现,以其柔韧的张力演绎着丰富的面向与可能。不同学科知识背景的作者从各自角度切入生态场域创作,带来新型的视角与价值体系,拓展了生态与科技、文化的对话空间;作为开启生态启蒙的博物学创作在2021年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非科班”作者加入,从身边的一草一木一虫辨审,让我们看到了“平民博物学”勃兴的可能,延伸了科普作品的审美疆界。2021年度,健康医学类科普作品除了延续既有的疫情防控、癌症预防等主题外,呈现出对 “重症”“艾滋病”“精神分裂症” “阿兹海默症”等疾病话题的关注,其创作不仅局限于某类医学知识的科普,还以广角切入对医学与社会、家庭纷繁复杂关系的透视。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类科普作品2021年继续沿着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等传统基础学科以及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开拓,更加注重趣味性和应用性,同时不断创新表达形式。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硕果,“十四五”期间一批新的航天重大工程也将启动,航天科技的不断创新催生出一批优质的航天科普作品。

一、自然之眼:生态视域下的多物种民族志

生态、博物类科普图书相较数理科学类而言门槛较低,内容的延展空间较大,各学科均可从生态角度切入创作,弘扬生态文化。就博物学而言,实践博物学分为专业博物学和平民博物学,两者之间始终存在交流的通道,“界面”互为开放。可以说,上至知识分子,下至劳动人民,都具有博物学的觉知与体认。[1]博物学这种对专业和业余的兼容并包,造就了其科普作者身份的亲民多元。从2021年度相关出版物的作者身份来看,既有文学作者、文化学者、科技工作者,又有科普作者、科学记者、摄影爱好者,他们从不同角度书写对生态的理解,对自然界物种现象细致入微的体认观察,赋予了作品理性、知性、诗性的气质和美感。

《植物的“智慧”》无疑是2021年度专业博物学佳作。作者为植物学家马炜梁教授,该书结合植物分类学、生态学、环境生物学、行为学等知识解析植物的生存智慧,但又不同于以往理论味浓厚的科普著作。作品围绕大量丰富的实例展开,穿插考察见闻,辅以精美的图片,可读性较强。“神秘的黑花” “桔梗花不可思议的动作”“被误导的舞草跳舞”“构树为何能冒烟吐气”“地里种出石油来”等探案小说般的专题把植物世界盘活了。

《植物的反击:重构自然秩序的食虫植物》一反 “常道”,以捕蝇草、猪笼草和茅膏菜等食虫植物为例,描述了其形态结构及捕虫机理。爬梳了食虫植物“雅典学院”中达尔文、胡克、林奈等科学家对食虫植物逐渐认识的过程。作者李峰是生物学博士,亦是中学生物教师。行文评书般平实流畅,宏观和微观、共时和历时视角兼顾,不仅介绍了食虫植物的特点,还宕开笔触,带出了人们围绕食虫植物产生的思想观念变迁。

史军的《植物塑造的人类史》采用植物学与人类学交织的多学科视角,讲述了人类与植物相互驯化和相互适应的历程。该书指出,人类的牙齿(智齿)、肤色、视觉、饮食习惯的演化均与植物有关,植物对人类发展历史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可可豆、甘蔗、猕猴桃等在作者的笔下,不再只是食物及被消费的对象,而是和人在一起,共同制造、生产、编织着历史。

中国古代文化有深厚的博物传统,这种“链接”在《诗经》《本草纲目》等古代典籍中皆有影踪。因而,抽绎古代文化中的博物学之维,理其端绪,一直是近年来的创作热点。由陈莹婷著、花青绘的博物绘本《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将看似平常的荷莲题材以“国风”呈现,将其提升到了更高的审美纬度。绘本文字部分描述了一颗莲子入泥、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再到成熟的新莲子随水漂走、再次入泥的生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将科学的、文化的、哲理的思考浑融其间。绘画部分则以诗意的国画风格呈现,笔触柔和细致,色彩清淡温雅,与莲文化主题相契相成。

平民博物学近年来创作活跃,以“身边的×××”命名的图书层出不穷。作者通过对身边之物的辨析精审、人与物的互动交融重获“家园”感。以2021年出版的《那些我生命中的飞羽》《圆明园中的鸟》《我身边的鸟儿》三本写鸟的书为例,其作者鸟窝里的猫妖、吴彤、津渡分别是科普达人、学者和文学作家。三者切入点尽管各有不同,但莫不是殊途同归,均从个体经验出发,指向人与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那些我生命中的飞羽》以自己救助鸟类的经历为纲,讲述了与鸟儿的一世情缘;《圆明园中的鸟》则由一篇篇博物学小品组成,其中既包含鸟的物理、物性、物类相关知识形貌,同时呈现了鸟与鸟、鸟与人、鸟与环境间丰富的互动形态;《我身边的鸟儿》文学性较强,行文带有早期博物学家抒情与哲学混合的风格,更像是一曲曲生态咏叹调。动植物书写是博物学写作之大宗,刘华杰的《崇礼博物散记》以区域为限定,从博物的角度,把地理、地质、植物、生态、河流甚至是滑雪、民俗等方面相关联,从共生整体角度来理解人及万物。如上,博物学以其无所不入的触角拓宽了生态文明的领域和视野。

除博物写作外,科学考察记也是生态书写的重要抓手。依据创作主体,科学考察记可分为两大门类,一是科学家的科学考察活动纪实,二是非科学家如科普作家、科学记者进行的科学考察活动纪实。[2]《山川纪行:臧穆野外日记》是我国真菌学家臧穆自1975年首次参加青藏大科考至2000年历时25年间的野外科考日记精选。它以绘画速写结合文字记录的方式,复现了臧穆野外考察关于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地区等地植被、地理、气候、民俗等众多方面的鲜活资料。如果说《山川纪行》是科学家记录了科考活动,重在以最可能逼近真实的姿态回归历史现场,那么,《冰洲上的游戏:段煦南极博物笔记》则是科普作家的极地考察记录,段煦以自己在东、西两半球南极洲的科学考察笔记为基础,对南极洲的多个重点鸟类繁殖地、海兽栖息地、地质调查点、历史人文遗迹、自然风光资源集中地以及这些地区丰富的自然现象进行了生物学、地理学、人文意义上的科学解读,杂糅了个人的感性化书写。

由于历史发展原因,全市电商主体大部分散布在各区县园区、镇街住宅楼中,工业园区、商务楼宇等载体集聚电商资源较少。全市重点电子商务产业园,由于受场地限制原因,产业园区内知名电商企业数目不够多、布局产业不够集中,不利于资源整合及专项规划政策的制定,产业集聚效应难以凸显,影响了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2021年度生态科普类译介图书不乏亮点。《鲸之殇》是加拿大作家法利·莫厄特为鲸类发声的经典非虚构纪实文学,以浸入式的书写讲述了一头怀孕母鲸流落海湾,遭到人类无情射杀的悲惨故事。莫厄特以一种足够的诚意,通过个体记录的形式参与了一出生态悲剧的记忆建构,文本所呈现的事实和蕴含的情感状态是柔软而悲恸的。《寻找金丝雀树》是美国生态学家劳伦·E.奥克斯的作品,书中用大量的科学数据重现了作者和她的团队对阿拉斯加濒临死亡的北美金柏所进行的考察;探讨了这一树种灭绝会给当地人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灭绝后森林和居民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阿拉斯加的北美金柏纷纷死去,是谁杀了它们?作案手法为何?如何构筑有说服力的证据链?劳伦·奥克斯的笔触清新鲜活,饱含情感与信念,以侦探小说般引人入胜的个人化文风书写重大的主题,叙事能力极为出色。

二、健康之身:医学人文复兴潮中的情感共鸣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其中指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从治疗疾病转向促进人民的健康。在《纲要》的倡行下,追求身心全面健康的“大健康”理念被提出。“大健康”是近年来健康医学界提出的观照身体、精神、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道德等方面完全健康的一种全局性健康理念。《纲要》为健康医学科普创作定下了基调,即从治疗疾病转向对疾病的预防,倡导“大健康”的生活理念。2021年度健康医学科普创作沿循《纲要》,更加注重“前预防”,引导人们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医学科普创作中,更加凸显人文与情感的力量以及对弱势病患群体保持关爱。

健康医学科普创作首先表现在对健康生活的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古代预防医学中的“摄生”遥相契合,摄生主要包括精神的保养、四时环境的适应、饮食起居的调节、身体的锻炼四方面。[3]2021年度引导健康生活的作品亦主要围绕精神健康、饮食起居等展开。我们不难在2021年出版的图书中发现睡眠、情绪、心理、饮食甚至医美等主题。“睡眠”是近十年国内外科普创作的热点,几乎每年都有相关主题的书推出,但大多是引进版,中信出版社2021年推出汪瞻、欧阳萱《睡个好觉》是值得关注的本土科普读物。这本书澄清了为什么不能自行服用安眠药、为什么提前上床不利于恢复睡眠等失眠患者常见的误区,并提供了失眠认知行为疗法的7个训练,帮助解决高压人群的睡眠问题。詹姆斯·内斯特《呼吸的革命》基于作者参与的斯坦福呼吸实验,以一种探索、怀疑的眼光去探索各种呼吸方式,让人看到了在呼吸这么稀松平常的行为之下居然蕴藏着如此丰富的科学、历史、进化、心理、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内涵。随着消费升级和大众变美需求,医美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越来越大。刘韬滔《整形密码》以百余幅世界名画和解剖示意图,讲解了眼、皮肤等高频整形部位的整形手术方案,同时穿插了历史故事、社会心理、审美风潮等内容。读者既能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了解人体结构和医学知识,又能扫清对整形的盲区和误区。

其次,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等处于边缘地带的病患群体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现象加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越来越多,相关科普作品也随之增多。2021年度的出版物中不仅有医学工作者对 “阿尔茨海默病”的解读,还有患者家属对个体日常看护经验的书写。史蒂文·R.萨瓦特的《阿尔茨海默病》采用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阿尔茨海默病提出了多角度的关注和解读,注重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交往多方面进行整体综合的思考,从而为患者家属进行陪伴照料提供实用指南。不同于“医生—患者”的视角,亦邻的《我还记得》和陆晓娅的《给妈妈当妈妈》[4],从家属角度记录了阿尔茨海默病护理经验及心路历程,为我们提供了 “患者—家属”的日常审视维度。《我还记得》以手绘漫画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和姐姐清雅、妹妹小菀合力照护身患阿尔茨海默病妈妈的真实故事。画风温暖生动,文字真挚感人。同为个体经验的记录,《给妈妈当妈妈》展现了母女日常生活细节以及姐妹们对失智母亲作息生活、大脑训练的督促方法。讲述了母亲从初现认知症端倪到离世,作为子女的陪伴过程。实际上,慢性病症患者的家庭长期看护尤为重要,其间不只是看护知识的普及,还涉及当代社会家庭伦理等问题。从这两本书中亦可看到情感的、病理的、伦理的多维度回响。美国调查记者罗伯特·科尔克的《隐谷路——一个精神分裂症家族的绝望与希望》以双线交织的结构讲述了饱受病痛折磨的加尔文一家的生活以及精神分裂症研究进展,将微观意义上的个体故事与历史、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等宏大叙事相结合,阐述了近现代医学界对精神病的认知和发现。

癌症主题一直是医学科普创作热点。菠萝的《癌症·防御》和王兴的《病人家属,请来一下》是2021年度各有裨益又相得益彰的两本本土科普读物。如果说《癌症·防御》是科研工作者对潜在患者的预防针,后一本《病人家属,请来一下》则是医生对患者家属的导引箴言,告诉患者如何选择医生、保险、体检、治疗方案,更好地处理患者和医生的关系,呵护照料患者。这本书的开篇是王兴与一位癌症病人女儿的一组书信,呈现了病患家属从焦虑、无着与慌不择路到在医生引导下稳定心理去面对的过程,也是医生和患者产生共鸣和共情的“情感叙事”画像。此外,叙事医学实践作品《亲爱的ICU医生》也让我们看到了医学的温度,带读者一观重症监护病房里鲜为人知的一面。

最后,疫情防控、病毒主题仍是持续关注的焦点。张文宏、王立铭、史钧等业界知名专家、作家在2021年均有相关著作出版。张文宏的典藏版姊妹篇《疫苗简史》《病菌简史》是在原有著作基础上的拓展升级,分别介绍了疫苗、病菌的发现史、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王立铭《给忙碌者的病毒科学》从入侵到防治分九大模块讲述了 “病毒”这位不速之客与人类社会发生的各个交锋,人们所关注的新冠疫情相关知识水溶其间,方便读者对病毒世界形成更为立体全面的认知。史钧《进击的病毒》以生动有趣的文笔,从进化论的视角讲述了亿万年来病毒与地球生命的“相爱相杀”:一方面,病毒作为自然创造的冷血杀手,带给我们疾病与死亡;另一方面,病毒作为基因的横向传播载体,对生命的进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驱动了人类的进化。病毒是人类最致命的敌人,同时也是我们最可贵的盟友。人类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学会与病毒长期共存。

面向少年儿童的病毒主题绘本,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上千册类绘本中,《“小病毒 大世界”健康科学绘本》销量稳居前茅。作者刘欢为微生物学、病毒免疫研究专家,“专家写科普”有效地保障了该套绘本的“元科普”特质和科学性基底。这套书围绕病毒起源、病毒的发现以及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展开,沿循病毒溯源、人类对病毒的发现、病毒对人类的入侵再到疫苗的发明这一主干知识链条,创制了《病毒,你从哪里来》《病毒寻踪记》《谁溜进了我们的身体》《细菌追捕行动》《疫苗大发现》5个分册。每本自成体系,亦可与其他分册连缀成系统丰茂的病毒生态图。这种“散而有章”的设计使得该套绘本超越了一般的病毒百科知识绘本。

三、科技之力:夯实基础科学及前沿技术侧翼

2021年,我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支持探索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涌现了一批原创性重大成果。“祖冲之二号”和“九章二号”实现量子优越性。“天问一号”开启火星之旅,“海斗一号”成功实现万米下潜,并完成科考应用。与此同时,围绕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科普创作同样呈现百花齐放的风貌。

元素周期表里各种元素的发现与变迁见证了历史的进展,每种元素的发现和应用都有着一段血与火的历史。孙亚飞《元素与人类文明》以金、铜、硅、碳、钛5个元素以及元素周期表为核,讲述了元素在人类发展史中的趣味故事。后母戊鼎、越王勾践剑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铸造工艺?黄金这一性质稳定的金属,如何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套在野蛮身上的文明外衣不过是一层遮羞布?作品踩着科学与文明经纬交织的履痕,以说评书的方式娓娓道来。

2021年前沿科技科普作品的关键词有“人工智能”“元宇宙”“量子信息”“算法”“航天”等,着力展示前沿科技成果如何应用于生活,从而使读者真正领悟“科技如何改变未来”。人工智能自诞生以来以指数级的增长速度发展,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美国科普作家贾内尔·沙内的《你看起来好像……我爱你》以素描漫画和风趣的语言讲述了人工智能的能与不能,以及其如何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近年来,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国航天人书写的《月背征途:中国探月国家队记录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全过程》,翔实记录了“嫦娥五号”从发射到凯旋,对中国探月工程重大节点性事件做了回溯,同时配以大量的一手资料图片,对读者感兴趣的月球车“身体结构”、“玉兔”在月背“食、睡、行”等问题做了解答,揭开了月球神秘的面纱。当前,商业航天正逐渐成为世界航天产业的主要构成和主导力量,面向大众的太空旅游也逐渐成为可能。中国空间科学领域科学家吴季曾于2020年将“鼓励和促进太空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写入提案,2022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明确将“太空旅游”写入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中,《太空旅游》是吴季主张发展太空旅游的深度解析。该书围绕太空旅游的可行性及对人类发展的意义展开,就其背后的技术方案和潜在的市场进行分析,对成本风险提出了规避建议,并就“月球旅店”“太空旅馆”这些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情景进行了基于坚实科技的可行性设计。美国科普作家、科学记者克里斯托弗·万杰克的《太空居民》对离开地球的安全界限、实际挑战或合理动机进行了深入探讨,设想了在近地轨道上建造旅馆,在月球上采矿、发展旅游和科学探索,在火星上建设科学基地等情形。

四、余 论

盘点2021年科普图书现状,可以看到如今的科普创作仍在致力破除俯视的、单向的、教条的、静态的传统科普观,转向平视的、双向的、灵活的、动态的当代科普观,进而构建开放的、人文的,更带有平民气息的创作场。我们看到除了科学家创作科普作品之外,越来越多的大众以科普爱好者的身份参与到写作中,打破了专业壁垒,成为写作主体。这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科普作品的“膜拜价值”。此外,数字新媒介的强大液态化特征和整合功能模糊了文字、图像、视频等作品形态的界限,形成了各形态作品相交融的样貌。在此意义上而言,处在新媒介场中的科普作品实际是无边无际的超级文本,与其他作品形态可以随意形成链接,也促成了各形态作品的流通。从当前的读者群体来看,面向老年人的科普作品亟须丰富主题,创新表达形式,以破解一提老年科普作品就是养生保健,创作内容单一化的难题;面向农民的科普作品也较为稀缺,如何结合乡村振兴、新农村、新农业等新形态推出农民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是接下来需要思考的命题。

需要注意的是,后现代文化的娱乐化、碎片化、视觉化对科普写作的渗入。漫画、动画和绘本等艺术表达形式近年来在科普创作领域广为运用,以图像化、脉络化、娱乐化的解读方式展现前沿的科学知识和有趣的科学故事,催生了“半小时”“三分钟”“一小时”等科普图书。2021年度的《超级大脑在想啥?漫画病菌、人类与历史》用全新角度梳理改变人类历史和世界格局的九场大瘟疫,由张文宏的专业叙述,辅以混知幽默诙谐的风格铺衍而成。《这屁股我不要了!你不知道的动物科学》以诙谐生动的画风和趣味十足的故事设定讲述了100多种小动物搞笑又靠谱的科学知识。日本人气插画师、古生物研究者川崎悟司的《跟动物交换身体》以“假如动物与人类交换身体”的别致视角切入,用插画加释文的方式描绘了爬虫类、两栖类、哺乳类、鸟类四大类、20多种动物的身体结构及背后的演化奥秘。这本书吸引读者的地方恰恰是 “动物—人”的变身创意及奇特的画风。美国数学教师本·奥尔林的《欢乐数学:一本充满“烂插画”的快乐数学启蒙书》以轻松搞怪的语言加插图,生动诠释了生活中处处可见的数学思维。上述读物皆是科普放下“架子”,步入通俗化进程的表现形式。而必须承认的是,诸如碎片化、视觉化已然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字和视觉媒介的多方位诠释更有利于公众理解科学,其价值不言而喻,其市场未来还会继续扩充。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思考,在调动人们运用碎片时间获得新知的同时,如何协助其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唤起其对深层知识的探索欲求。

注释

[1]刘华杰.博物学论纲[A].刘兵.博物情怀[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5.

[2]董仁威.科普创作通览(下)[M].松鹰,尹传红,陈俊明副主编.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5.

[3]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黄帝内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4]《科普创作通览》(董仁威主编,松鹰、尹传红、陈俊明副主编)将科普作品划分为讲述体的科技应用文和文艺体裁的科学文艺作品(见该书上册第124页)。依此来看,《我还记得》《给妈妈当妈妈》为文艺体裁的科学文艺作品,属于“泛科普”范畴。两本书围绕患者及其家庭日常展开非虚构叙事,其间涉及医学与社会、家庭的关系,亦有家庭护理经验的传达。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学科分类目录将基础科学分作7个大类:数学科学类、逻辑科学类、天文科学和天体物理学类、空间科学与地球科学类、物理科学类、化学科学类、生命科学类。

猜你喜欢
博物科普
博物馆奇妙页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Beijing Diabolo Museum
Forbidden Money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
天津宝成博物苑
《最美最美的博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