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自然,“幼”见成长
——以《我的菜园我做主》微课程为例

2022-11-22 11:40陆红霞
好家长 2022年9期
关键词:陈鹤琴种植园小路

文 陆红霞

幼儿对大自然有着天生的喜爱与探索欲。我园地处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课程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园以此为载体,对幼儿进行自然教育,让幼儿充分感受自然、融入自然、回归自然,在自然中释放天性,在自然中学习与成长。本文以微课程《我的菜园我做主》为例,谈谈几点感受。

一、走进自然,利用自然,拓展课程资源

四月正值播种季节。我园把主动权交给幼儿,实施种植园改造,鼓励和引导幼儿参与种植与管理。教师提出问题:“孩子们,那块种植园地可以种些什么呢?”幼儿议论纷纷:青菜、种西瓜、番茄、葡萄、萝卜、南瓜……大家各有各的想法,怎么办呢?“到底种什么?回家再和父母商量一下吧。”最后,教师又把问题抛给幼儿。接下来,如何划分种植园?用什么来划分?什么地方需要铺小路、围栅栏?用什么围栅栏?用什么铺小路?教师继续把主动权交给幼儿。教师还让幼儿认领一棵植物,和家长共同管理,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陈鹤琴先生曾说:“大自然、大生活是活教材。”在《我的菜园我做主》微课程实施中,教师有效利用幼儿身边的自然资源,将幼儿的视野从书本移向大自然、大社会,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使课程生活化、价值化。

二、重视观察,适度放手,助推幼儿生长

在《我的菜园我做主》微课程实施中,教师以幼儿的自主参与为主,增加观察频率,做好“隐性指导”,让幼儿在自然课程中真正实现自我发展。

一是重视观察。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的过程性观察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活动兴趣是否被激发,活动探究是否能深入、课程目标是否顺利达成。例如,在“铺小路”过程中,幼儿想着“用什么来铺”,对石子、砖头、木片、瓷砖、稻草等材料各持其见。教师发现幼儿的意见不统一时,便适时提出:都试试!结果是:稻草容易坏,瓷砖打滑,木片收集困难,石子和砖头相对适宜。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幼儿活动中的困惑,给予适时指导,既不喧宾夺主,又不袖手旁观。

二是适度放手。“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陈鹤琴“活教育”理念。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把幼儿推到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幼儿思考、尝试、分工、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幼儿不但获得了种植经验,而且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规律,提升了探究能力。

三是支持探究。在《我的菜园我做主》微课程实施中,如何让幼儿对探究持续保持热情?如何让幼儿的探究走向深入?如何让幼儿在探究中获得持续性、多方面发展?这些都需要教师扮演好观察者、引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的角色,适时点拨,支持幼儿不断探究。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让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培养幼儿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的自然事物和现象。”教育无处不在,作为教育者,教师应该给幼儿提供更多走进自然的机会。下雨了,一起去听雨;起风了,一起去追风;落叶纷飞,一起与叶儿翩翩起舞;冰天雪地,一起感受冰雪世界的美妙……当走进大自然这个“活”课堂,幼儿就会尽情释放自我,用感官感受、用头脑想象、用心灵体悟,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学习、成长。

猜你喜欢
陈鹤琴种植园小路
顽皮的小路
某花卉种植园区天然气管道在建工程造价争议的司法鉴定
陈鹤琴的教育家之路
小路
堆雪人
陈鹤琴:大学教授当了幼稚园园长
会唱歌的小路
单元教育课程与陈鹤琴关系探析
浅析16—18世纪巴西的经济和社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