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年轻干部政治历练 为后继有人根本大计强基固本

2022-11-22 11:49
党员干部之友 2022年1期
关键词:政治素质年轻干部党性

□ 陈 阳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要源源不断培养选拔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忠诚是为政之魂,是最重要的政治操守。”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政治标准是首要标准,核心是政治忠诚。济南市历来高度重视年轻干部政治历练,探索以政治忠诚为核心的“四位一体”工作模式,突出理论武装、能力检验、严格管理、以用代练,让年轻干部经受全方位、多角度的政治历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真正锻造一支对党忠诚、政治过硬、作风顽强、本领高超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

一、突出政治育人,实施“多元化”理论武装机制

“欲事立,须是心立。”通过强化干部教育的政治引领,以政治理论的清醒坚定,引导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的坚定不移,不断夯实年轻干部理论根基,从而把稳年轻干部政治方向。一是深入开展政治忠诚教育。连续3 年在全市范围内定期开展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济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专题学习研讨,在对标对表中找准发展方向和定位;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认真组织全会精神宣讲和专题培训,深刻领悟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七一”重要讲话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各类专题培训班14 期,累计培训6000 余人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制定《济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统一思想、认识和行动,真正将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融入血脉、见诸行动。二是创新实施递进培训跟踪培养。连续3 年组织开展优秀年轻干部递进培训班,梯次施以“理论武装、专业培训、实践锻炼、考察评价、择优使用”的递进培训跟踪培养,先后开设年轻干部各类培训班7 期11 班次,培训480 余人次,将理论武装放在首位,强化政治意识,筑牢思想根基。建立年轻干部“成长学院”、“三同”教育基地,让年轻干部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接受最朴实的党性教育,领悟最深刻的宗旨意识。三是打造“1+7+X”特色党性教育体系。不断丰富党性教育形式,推动党性教育系统化、常态化,重点打造长清大峰山和莱芜党性教育基地;开发改革攻坚特色市级案例45 个,形成“三涧溪村、浪潮集团、12345 热线”等有代表性的现场教学点;打造“行走中的党课”,选取济南古城19 处红色打卡点,引导年轻干部在行走教学中汲取党史知识,提升党性修养。

实践证明,年轻干部接受系统性政治理论培训后“大不一样”。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有了系统性的深刻理解,从心底里信;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有了具体化的深刻认识,真心佩服;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有了更坚定的深刻自信,更勇毅前行。因此,他们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等方面,展现出坚强的政治定力。

二、突出政治树人,建立“实战化”能力检验机制

实践是检验干部政治素质的试金石。通过在实践中的“三个检验”,考察年轻干部的政治能力和政治素质,从而磨炼年轻干部忠诚担当的政治品质。一是检验落实决策部署能力。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先后选派2200 余名干部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参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重点项目落地、双招双引等工作。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新旧动能转换,择优比选了60 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挂职,让年轻干部在实践锻炼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检验其是否能够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二是检验践行宗旨观念能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后五批次选派了3000 多名市县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推动全市1006 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以优异答卷赢得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开展“四进”攻坚行动,选派1090 名干部进企业、进项目、进乡村、进社区,在全力以赴帮助基层办实事、解难题过程中,检验其是否能够深入践行宗旨观念。三是检验攻坚克难能力。政治上过不过硬,关键时刻看担当。疫情期间,先后选派2000 多名年轻干部深入督导、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54 名年轻干部被评为“疫情防控工作担当作为‘出彩型’好干部”。

实践证明,年轻干部经历重难点岗位和基层一线磨炼后“大不一样”。有的年轻干部在乡镇街道兢兢业业,用真情付出换来群众的真心拥护;有的在拆违拆临和疫情防控一线持续奋战,在闯关夺隘中发挥先锋队和突击队作用;有的在经济发展一线主动作为、破解难题,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受了大风大浪考验和急事难事锤炼的年轻干部,变得更加沉稳成熟,能够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三、突出政治管人,构建“全方位”监督管理机制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严管就是厚爱,是对事业、对干部真正负责。在选人用人工作中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强化政治考察、严明政治纪律,做到脱虚向实,力争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一是做实政治素质考察。重点抓好“双鉴定、一把关、一测评、一考试”四个环节,坚持政治廉政“双鉴定”;执行“凡提四必”,严格审核把关;设置正反各16 项指标,开展干部政治素质正反向测评;实施“多考合一”的考核形式,开展市管领导干部任前政治理论测试,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二是实行成长指数评价。建立涵盖德能勤绩廉5 个一级指标和21 个二级指标的成长指数评价体系,对年轻干部进行全方位科学管理,其中反映政治品质的指标5 项,对2014 名纳入组织视野的年轻干部,实现动态评价、跟踪管理,逐人建立成长档案,记录成长轨迹。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创新打造“党员政治体检中心”,对年轻干部推出全流程“党性体检”项目,通过党员群众评议“找病灶”,出具党性“体检结果”,对“党性不健康”的年轻干部加强教育管理处置。

实践证明,年轻干部通过科学化、标准化的政治考核后“大不一样”。科学、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让年轻干部有规可依、有矩可循,养成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的良好习惯,同时让其政治画像更加全面、立体、精准。事实证明,用好监督考核结果筛选出的忠诚干净担当的“好苗子”,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干事创业热情,自觉加强政治历练。

四、突出政治用人,建立“双向型”干部任用机制

让实干者实惠,为担当者担当。将政治素质过硬、理想信念过硬、业务能力过硬的好干部真正用起来,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推动形成争做先锋、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一是突出典型示范。对政治过硬、勇于担当、善作善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大力评先激励,让其在政治上有荣誉、在经济上有实惠,倡树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2018 年以来,先后4 批评选“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好干部”483 名;2021 年,组织评选“泉城最美选调生”30 名,以身边的榜样为年轻干部树标杆、做示范、立典型。二是突出关心激励。完善年轻干部正向激励、容错纠错、关心关爱等相关保障制度,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重点工作一线干部专项考核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把“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具体化,激励年轻干部大胆历练、积极作为,消除后顾之忧。三是突出用当其时。深入推进“新时代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工程”及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跨部门、跨系统轮岗交流、多岗锻炼,在近7 批次干部集中调整中,交流年轻干部164 名,约占总数30%;结合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聚焦“80、90 后”优秀年轻干部,打破隐形台阶,大胆提拔使用,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实践证明,年轻干部经历激励担当、大胆使用后“大不一样”。他们的理想信念更牢固,精神状态更饱满,意志品质更坚毅,“想干事、干成事”的劲头更足。一批批对党忠诚、政治过硬、作风顽强、本领高超的优秀年轻干部不断涌现,形成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良好局面,为打造新时代高素质干部队伍奠定基础,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为实现后继有人根本大计接续奋斗。

猜你喜欢
政治素质年轻干部党性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锤炼党性 洗礼灵魂
高中生政治素质现状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