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要点

2022-11-22 15:03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4期
关键词:水价管理机制利用率

赵 栋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河水利管理处,甘肃 武威 733000)

水资源匮乏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根据相关研究,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0%,但是农田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仅有43%。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对现有的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和完善,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农田灌溉用水利用率。

1 西营河灌区概况

石羊河流域以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为主,表现出了多风、干燥以及寒冷的特点,平年年降水量仅有179 mm,蒸发量为2 000 mm。由此可见,石羊河流域属于结构性缺水区域。而西营河灌区就建设在该流域的中上游区域。

西营河灌区是一个大型自流灌区,主要作用是满足附近10 个乡(镇)、74 个行政村的农业灌溉用水需求,灌溉面积1.8 万hm2。除此之外,该灌区还要满足16.67 万人和牲畜的饮水需求,并向下游民勤调水。经过多年的发展,西营河灌区已经建成1 座总库容为2 350 万m3的中型水库;1 座最大饮水量42 m3/s,最大泄洪流量180 m3/s 的渠首饮水枢纽;7 条长度为 107.24 km 的干渠;79 条长度为232.79 km 的支渠;105 眼农田机电井等,甚至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集蓄水、引水以及提水等功能于一体的灌溉工程体系。

从2007年起,西营河灌区就开始推行水权水价制度,经过长期的优化与调整,现阶段的水权管理体系已经相对完善,具备了完善的制度、配置、管理以及扎实的群众基础。采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灌水模式,按照水权“四级”分配模式,将水权逐级分配到各乡(镇)、协会、用水户。按照“压减农业用水,节约生活用水,增加生态用水,保证工业用水”的原则,努力调整各行业用水结构,农业、生活、生态、工业配水比例由2009年的82.7∶4.8∶5.8∶6.7调整到了 2020年的 75.02∶3.59∶6.4∶14.99,使灌区用水结构趋于合理。

根据《2020年凉州区水资源配置方案》,2020年凉州区配置西营灌区水权总量为20 709.35 万m3,其中地表水19 657.14 万m3,地下水1 052.21 万m3。据统计,2020年农业用水斗口实供水量11 180.07万m3,生态用水实供水量784.93 万m3,生活用水渠首引水量703.21 万m3,工业用水供水量124.91 万m3。

2 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的重要性

从分析西营河灌区的供用水情况看,我国虽然在农业节水灌溉方面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由于农业灌溉用水必须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而粗放式的灌溉方式又无法对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所以我国农田灌溉中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1]。在不断倡导节约用水的大环境下,必须要对农田灌溉中水资源利用率过低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近年来,西营河灌区开始实施滴灌和喷灌、管灌等新节水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但是实际的农业灌溉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部分农民群众并没有意识到节水灌溉的重要性,不仅不积极接受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还私下抵制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不能积极主动地节约用水[2]。甚至还有部分农民群众认为要保证农作物的丰产、增产,就必须对其进行充足的灌溉,导致出现水资源浪费现象。鉴于此,应制定高效合理的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进行水权水价改革,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3 农业灌溉用水存在的问题

3.1 水资源少

通过分析西营河灌区水文站数据资料发现,西营河年径流量逐年下降,地下水下降趋势明显。近些年,甘肃省武威市地下水位下降量平均为0.21 m,累计地下水位下降为3.11 m,超采地下水范围为0.99 亿m3。西营河灌区的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基本符合武威市灌区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均呈现下降趋势。

3.2 供需矛盾

西营河灌区的水库容积较小,在平均径流中占据6.3%,无法有效调节径流,导致夏季出现大量弃水现象,平均弃水量为0.34 m3。4—6月来水量在全年中占据31.3%,7—9月来水量在全年中占据54%。由于灌区供水受到限制,内部作物种植结构比较单一,经济作物种植量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这些作物种植比例超过85%。夏灌用水主要集中在4—7月,需水量占据全年径流45%,实际来水量少于需水量,而7—9月作物需水量少,但是实际来水量多,供需存在明显矛盾。

从水库到田间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41%,灌区渠系的水资源利用率为60.5%,灌溉水资源利用率为54.5%,但是水库到渠首由于没有引水渠道导致水资源利用率只能够达到74%,干旱年份的水资源下泄量利用率下降,导致灌区出现工程性缺水。同时,由于灌区人口增多,生活水平提升,用水定额增加,水资源短缺现象越发明显。

3.3 工程年久失修

灌区的输水管道渠道从成立灌区之后砌筑了石渠道和混凝土预制块衬砌干渠、建筑物、斗农渠道等,但是因为干渠工程、支渠工程、斗农渠工程修建时间早,一般超过20年,老化失修率达到30%~40%,长期带病运行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下降。

4 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的要点

4.1 加大对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的宣传

受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民群众对于水商品的认识十分有限,同时也没有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加之部分相关部门忽视水资源的有效管理,不重视农田灌溉中水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益低下。因此,要加大节约用水的宣传力度,逐步加深人们对水商品的认识,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水管理意识。

4.2 转变相关部门的职能

农田灌溉机制容易出现职权交叉的现象。要改善这一现象,相关部门就要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借助法律的约束力转变相关部门的职能,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水管理机制的运行当中。相关部门要加强民主监督、协商以及响应服务,解决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改革以往的旧体制,明确水源、供水、治污等管理职责,完善水管理体制。

4.3 提升水资源价格的合理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水的经济表现主要体现在水价上。而制定完善的水价机制,可以有效提升水资源价格的合理性。对此,可以在不断完善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的同时,对水价进行合理调整。分析当前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性质,可以明确部分水利工程的公益性较强,部分水利工程的综合性较强。鉴于此,针对水价的确定标准应当有所差异。对此,在制定水价标准时要先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性质进行分析,核定项目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的编制,然后再推出合理的水价,降低农民群众在农田灌溉方面需要承受的压力。

首先,同步开展水价和体制改革工作。水价改革涉及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工作。水利工程具有公益性、综合性,如果性质不明确,水价难以将客观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例如,有些工程固定资产中包括农业集资、投劳部分,制定水价时如果将其折旧分摊转移至水价中并不科学合理,因此水价和水管单位改革需要同步开展。通过明确水管单位性质、核定工程管理和经营人数确定水价,从政策方面降低农民负担。

其次,建设水价政策框架,出台相应的改革政策,形成科学的水价管理体系。例如,核定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受益范围、折旧各类固定资产、分担经济性和公益性效益、定编人员、核定经济指标等内容,科学统一做出规定,提高水价政策操作性以及适用性,防止水利工程随意核定供水成本。

最后,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水费计收模式,例如农户用水者协会代收水费、承包经营等。

4.4 构建农田灌溉用水的自主管理机制

随着农田灌溉管理经营者与用水户合作时间的延长,只有彼此之间构建出最佳合作机制,才能引导更多的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用水管理工作。建议相关部门进行积极引导,与当地农民群众一起构建农田灌溉用水的自主管理机制,并将这一机制落到实处,既可以提高用水户参与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又可以对现有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

4.5 构建农田灌溉用水的监督检查机制

针对农田灌溉用水监督检查机制的构建,建议从以下4 个方面入手:一是相关部门要创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专门针对当地的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巡视检查,从而及时发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3]。二是水利工程的业主单位应当挑选出业务能力较强、专业素养较高的技术人员,安排其专门负责沟渠清淤、机井建设、地埋线以及桥梁配套施工的监督与管理,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做好水利工程建设后期的管理与技术指导。三是当地的监察部门、资金管理部门以及财政部门等也要结合自身的职责范围,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地、工程数量、工程建设内容以及工程资金的管理。四是当地的乡(镇)人民政府也要严格按照相关原则与规定,选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村民代表,引导其参与到水利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中。

4.6 加大灌区设施维修保养力度

对于农村水利工程设施存在老化、滞后和维护标准不达标的问题,需要全面检查当地水利工程,组织修复加固,发现问题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应对其中的隐患,加大力度保养水利工程,避免带病运行,防止浪费水资源。与此同时,若是农田灌溉困难,需要调查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及时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科学规划,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确保当地农田灌溉质量,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4.7 推广并应用农田灌溉技术

优化农村灌溉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加大力度推广先进适用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灌溉水平。通过应用机械化和智能化灌溉技术提高灌溉质量,并达到节水目的,例如喷灌节水、低压灌溉、滴灌等先进技术。其中,喷灌节水技术是利用各种喷头大范围灌溉,不仅可以保障农田灌溉质量,也能够实现节水的目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根据当地农田特征科学选择喷头。低压灌溉技术是利用金属管、塑料硬管等管道实现水源输送进行农田灌溉,这种输水方式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也能够降低成本。滴灌技术应用范围比较广,采用固定式或移动式喷头方式可以灌溉农田,比较方便,也能防止水资源浪费。防渗水渠具有防渗作用,可以提高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率,并将灌溉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采用先进技术,投入更多资金,顺应时代发展。例如,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时监控农田灌溉情况,有效评估灌溉质量,分析优化灌溉技术,智能化、信息化控制农田灌溉,进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5 结语

在我国水资源日益匮乏的大环境下,需要构建并优化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加大高新节水技术的应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大对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的宣传,使人们充分意识到农田灌溉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在水资源分配和水价制定过程中向高新节水用户及高效益作物用户倾斜,并让用水户参与用水管理的全过程,做到用水公开、透明,提高农田灌溉效率。

猜你喜欢
水价管理机制利用率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2019年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影子价格模型在水价分析推算中的应用
调水系统工程水价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板材利用率提高之研究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