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做学习探究

2022-11-22 15:34李海青
关键词:加减法情境过程

李海青 李 伟

(1.邹平市孙镇中心小学 山东滨州 256210;2.邹平市孙镇初级中学 山东滨州 256210)

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双边组成的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主体部分,但是他们所处的位置和职能不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主体的位置,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兴趣来展开,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则处于引导者的位置,教师虽然要负责对本堂课的设计和规划,但是最终还是要尊重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需求,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为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设计,小学数学课堂讲究的是学习氛围浓厚、趣味性高、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交流和互动。要满足这些条件,教师应该要设计能够体现教学互动和教学生成性特点的课堂,即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建立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组内可以探索数学问题,得出数学学习成果,在组与组之间学生可以相互比较,相互竞争,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一、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基础分析

1.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是奥苏伯尔提出的学习理论,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对学习观的探讨,提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处于引导者的地位,教师的职责是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将新知识引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机械化的记忆和模仿,而是有序的有逻辑特点式的学习过程。小学数学学习中,学习基础和方法非常重要,学生只有通过有意义学习,将新知识和旧知识发生联系,才能够构建对新知识的理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所以通过交流互动的形式进行学习,其目的也就是想通过群策群力的方式,展开对新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借助小组的力量来理解新知识,实现有意义学习。

2.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而先于新知识所呈现的一段材料,该材料的难度和逻辑性要明显地高于学生现有的能力,但是又低于学生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对学生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是让学生能够获得一段引导性的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这段材料展开学习和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小组合作的学习策略,并不是教师直接给出学习任务,学生就一定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呈现一段教学情境,通过情境来触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现状分析

1.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当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认为,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还不是很强,有的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依赖老师,在思维上也很难跟上教师的节奏,更别说让学生一个人主动学习。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是基本上将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全部安排好,甚至有的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步骤全部都规划好,只需要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依葫芦画瓢地进行学习和探究。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非常的机械化和程序化,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力也不是很强。在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项需要教师完成的教学任务,没有真正地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

2.忽视组内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当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过程中,有的教师直接抛出问题,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进行学习,每一个小组的学习目标都是一样的,学习的任务也都相同,从表面上看虽然每一小组都有一个固定的学习目标,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组内并没有合理地分工合作,有的组员甚至滥竽充数只是观看其他组员学习,或者有的小组组员之间没有协调好,导致组员没有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目标[1]。

3.忽视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其中就不需要发挥价值。因为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发展毕竟有限,更多时候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才能够让学生突破问题找到答案[2]。在当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部分教师将课堂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学生自己把控,教师很少对其进行指导和鼓励,最后教师再给出问题的答案。导致很多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遗留下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同的问题阻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进行,最终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展策略

1.结合分层理念对学生展开分层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而且义务教育阶段大多数都是随机分班,每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层次都是均匀的,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数目。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告诉教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针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有效地展开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就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引导每一层次的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能够尽其所能,发挥出自己最佳的能力[3]。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要通过分层教学理念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并根据所划分的层次进行学习小组的构建。在学习层次划分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的听课表现、学习基础、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A层次学生,学习基础最稳固,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能力很强,学习的主动性强,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强,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善于主动思考数学难题,能够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B层次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牢固,但是学习的主动性不是很强,教师布置安排的学习任务一定会完成,但是在学习中很少主动再去探究数学难题,所以B层次的学生,是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最多的,教学的目标就是期望能够通过引导和强化训练的方式,将B层次学生转化为A层次;最后C层次学生,该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上表现为被动、懒惰等不良学习习惯,该层次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行为习惯较差,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该层次的学生主要是负责最基础的学习任务,同时还需要其他的组员对其进行监督。分层工作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组建,学习小组一般以四人为宜,每一个学习小组中包含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每一组中必须至少有一位A层次的学生和一位C层次的学生,确保每一个小组的学生总体学习能力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以及保证每一个学习小组中的成员学习层次均匀分布,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相互帮扶学习。

2.设计趣味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趣味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趣味教学情境通过展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高的价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触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在讲授“图形的运动(二)”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可以呈现一段引导性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是以学生最感兴趣的动画形式呈现出来。学习情境中首先展现出来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脸谱,一张张各具特色的脸谱,造型独特,代表着不同的意义,而且其中还隐藏着数学知识。学生对各具特色的脸谱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脸谱的神态和色彩非常的专注。教师引导学生:大家觉得画出一张脸谱是不是很难呢?有学生回答,每一张脸谱沿着中间画一条线后,可以发现左右两边都是一模一样,所以制作脸谱的人,只需要画出脸谱的半边脸就能够画出一个完整的脸谱。教师鼓励学生观察仔细的学习态度,并告诉学生像这种沿着中轴线可以将物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分的情况叫作轴对称。随后学习情境中,又呈现了一段优美的山水之景。在山水之景的中央,有一位游客乘坐着一艘小船轻悠悠地划过,学生深深地被这幅悠然自得的景象所吸引。教师要求学生回答这艘小船的运动特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给出了不同的见解,有的学生说这条小船的运动方向没有改变都是笔直向前,有的学生说这条小船的运动速度都是一样的。基本上所有学生问题回答的方向,都是以上两个方面,结合学生的回答结果,教师展示平移的概念。本次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之前,教师呈现了一段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的内容都是以动画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不单单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一段段动画视频来触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观察现象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知识,探索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尝试着将思维导向新知识,充分地体现了先行组织策略的优势和引导作用。

3.小组分工学习实现学习目标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分工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更是其核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在分工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关注学生在分工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从教学实际上分析,通过分层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的小组分层中,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学生基本上都比较均匀,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包含,所以分工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在其中体现出互帮互助的特色,这样才能够共同实现学习目标。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时,本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有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师利用两节课的时间组建了一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对分数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部分学习小组的分工是:C层次学生归纳本节的核心概念,以及解决分数加减法的问题时,需要应用到之前学习到的哪些重要知识点;A、B、C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要分析并理解,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方法;A层次学生形成灵活应用运算方法进行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的能力,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B和C两个层次学生进行指导。大多数学习小组内的C层次学生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需要应用通分的方法时,开始暴露出对通分知识不理解的薄弱之处。这个时候A层次的学生对C层次学生进行指导,能够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突破对通分知识的理解。随后A、B、C三个层次的学生才能够共同围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展开自主学习和交流。在学习中因为C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慢,依然需要A层次学生的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小组中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承担着一定的学习任务,为了能够让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跟上学习节奏,A层次的学生还承担着辅导C层次学生学习的职责,最后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目标。

4.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后环节,其中包括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点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同的学习小组的分工方式、问题解决的方法都不同。在学习成果展示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问题都会暴露出来,教师可以针对问题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指导。例如有的学习小组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分工学习不明确,忽视了发挥A层次学生的指导作用,导致该组学生出现学习掉队的现象。教师督促该组的A层次学生及时对本组的C层次学生进行辅导,并对其进行检验。还有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知识性错误,针对该问题教师及时在课堂上指出,并通过讲解正确答案,找出问题出现的根源。总而言之学生的学习成果演示,不仅展示出了每一组的学习成果,同时教师还进行了教学评价,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展开指导分析,能够使得下一次的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更高。

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非常重大,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形式、价值和理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优秀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借助他人的经验和方法,并联系自己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分层教学理念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加减法情境过程
图画里的加减法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环保督察:洛阳做好绿色“加减法”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单词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