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与策略

2022-11-22 15:34史倩男
关键词:写作能力初中语文作文

史倩男

(辽宁省盘锦市第一完全中学 辽宁盘锦 124000)

作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展示的平台,初中阶段的作文写作教学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需要,在关注语文整体教学部署的同时,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从思考与改进的层面进行梳理和体系构建,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提供保障。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抓住语文写作教学的精髓,久而久之便出现了教学瓶颈。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与策略的角度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同行业从业教师带来帮助。

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要点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初中阶段的语文写作教学必须要充分地结合学生实际水平来培养其写作兴趣,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通过日常的积累来不断丰富自我文化底蕴,最终形成主动去写、乐于去写的氛围。同时,教师与同学要在一种互通有无的过程中完成多次的作文修改,鼓励学生能够看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进步,最终尝到写作的甜头【1】。可以说,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写作不仅能够有效地发挥学生内在的闪光点,同时也能够在一种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中激发他们拥有更强的认知能力,最终将作文写作转变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甚至是一种享受知识、展现知识的过程。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

对于很多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在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有一种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都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习兴趣,从一些他们所感兴趣的层面进行写作培养。首先要帮助学生从自我提升和自我表达的层面进行提高,让每一名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应利用作文课为学生打造出一种和谐、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氛围,在学生奇思妙想、大胆突破的过程中不断突破畏难情绪,从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勇于设想的层面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最后,对于初中阶段的作文学习而言,教师还能够借助作文这个有力武器来帮助一些“写作学困生”,通过寻找学习乐趣的方式来对他们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充分的肯定,最终燃起“学困生”对作文写作的创作欲望,实现信心以及写作能力的“双提高”。

3.搭建生动的学习环境

众所周知,任何年龄段的写作都要依托于生活这个源泉来开展素材积累。为此,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同样也能够为学生打造一片知识的海洋,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如同一只美丽的蝴蝶一样,从中捕捉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各种美妙花絮。特别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写作训练而言,更是能够借助不断扩宽的认知以及学习思路,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同时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同时在拓宽写作思维以及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兴趣,在开放、包容、自由的过程中写出新意、写出真情实感,为每一名学生感知自我价值带来有效帮助。

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从教学实际来看,很多学生都对语文写作存在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结合成因来看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现阶段的语文写作教学并没有真正地从传统的应试教学中挣脱出来,而是继续沿用一种固化、陈旧的授课方式,很多教师依旧引导学生从“背范文、改范文”的角度进行语文写作体验【2】。此外,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也并没对各种教学难点进行思考,至于对克服作文训练而言更是存在很多的程序化误区,在这种单一的教学影响下,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乐趣更是无从谈起。其主要问题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

1.口头表达与书面写作转化不好

现阶段的作文主要分为“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两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学生们对各个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表达和讨论。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进行“书面作文”的表达过程中,却存在着无从下笔、绞尽脑汁的现象。通过对这类初中生的跟踪研究来看,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口语表达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应用较多,而“写”则是缺少一定的“实战训练”,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生出现了各种写作困境,严重的还会导致他们出现逆反心理【3】。

2.写作素材远离生活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对社会和世界,拥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突出学生对世界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进一步地让他们在情感的升华中拥有更贴合实际的写作体验。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初中生并没有将更多的目光放在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上来,这就导致了他们在进行语文作文写作的过程非常容易出现假、大、空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内容:一方面是由于繁杂的课业导致了初中生无法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思考、去品味、去记录;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生在进行写作创作的过程中,没有拿出更多的精力来对生活、对人生进行观察和体会,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实际的语文写作过程中总是觉得无事可写、没有素材可写。而教师则是很少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点情感需要和实际需要,只是一味地盲目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相关的写作训练,否则就会为学生扣上一个“不配合、不上进”的帽子。

3.没有利用好相关的交流平台

在实际的语文写作训练推进中,个别教师还没有做好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这就影响了整个的学习效果落地。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部分教师会因为缺少一定的教学经验,或者根本没有真正地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即便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活动,其内容也都拘泥于表面,没有真正地从本质上开展更深层次的互动。久而久之,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即便在心中、头脑中已经有了各种奇思妙想,但也往往会由于认知不同和思想上的束缚,其潜力没有被真正激发出来,最终导致了写作过程中的灵感缺失。

三、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与策略

1.做好口头表达与书面写作的转化

古人云:出口为语、下笔为文。从这句话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口头表达”与“书面写作”是密不可分的。为了帮助学生从现有的写作困境中挣脱出来,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都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向写作能力的转化,不仅要促使他们拥有一个好口才、一个思维敏捷、认知流畅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要将这些思路和思想转变为书面作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制定一些学习任务,来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首先,教师应当有目标、有选择性地做出一张《古诗词导航表》,通过对一些经典诗词的展示来引导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相关背诵任务,随后借助班会、小组互助学习等方式来进行“美文分享比赛”,让学生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做到互通有无,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积累的同时,也能够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努力。

其次,教师是要用好“课前五分钟”,通过鼓励学生勇敢地走上讲台、轮流为同学们讲解一些成语故事、名人佳作以及社会热点新闻等方式,来调动孩子们的表达积极性。随后,要求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来对这五分钟的展示进行积累和记录,在一段时间后进行“五分钟演讲家”的心得记录,在不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在条理清晰、主题明确、中心突出的过程中完成一个书面记录、整和的过程。这种教学引导方式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写作习惯养成打下坚实基础,从更加多元化的层面来实现既定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升提供保障。

再次,教师可借助语文课堂作文阅读教学,利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课堂时间来做好遣词造句、文章复述、分角色朗读等专项训练,充分利用教材中所出现的空白图画艺术,来有效地调动、激发、引导学生想象力和联想力的提升。在关注各种情节与细节的同时,也能够转变传统的看图说话作文模式,最终提升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提。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都应当激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在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作力的同时完成既定的写作目标。例如,提升学生在进行《我家的菜园》相关学习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设计各类图片让学生在针对图片拓展联想能力,最终实现口语表达向作文写作的完美过渡。

最后,初中教师也要充分地结合各类朗诵大会、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成语接龙以及新闻采访等手段,在活跃语文教学氛围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初中生口语表达能力,有效地调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力和感染力,最终将这些多形式、多渠道、多种类的口头学语文训练逐渐转化为学生表达和作文写作能力的有力保障。学生在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点进行结构表达和情感陈述的同时,也能够以多样的方式来实现既定的语文写作目标,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夯实基础。

2.贴近生活开展语文写作教学引导

为了有效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写作原理生活”这一现象,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先从写短小精悍的日记入手,对自己一天的经历和心情进行随时记录,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对个人感悟和对某一事件的理解进行总结和归纳。相信在这种教学手段的引导下,每一名初中生的写作水平以及写作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帮助学生们能够在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用自己的所想、所感、所思,以文字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记录。同时,他们也能够借助自己的双眼和大脑来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进行观察,培养自己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最终实现“静观默读,烂熟于心”。

对于一些一年级的新生而言,教师应当通过十分钟的时间带领他们对校园周边以及校园内部的美景进行观察,同时记录身边的同学和教师的一言一行,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一篇入学见闻日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参观的时间进行把控,同时也要对参观重点进行设计,必须要将更多的空间归还给学生,让学生们感觉到这次日记写作是一次有感而发的。

对于一些中高年级的初中生而言,教师则是应当帮助每一名学生养成每日练笔的习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在不断积累素材的过程中提升书面表达的能力,同时也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对写作抵触情绪和畏难情绪的产生。语文教师必须让每一名初中生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素材积累对于作文的重要性。

3.做好交流与互动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写作训练。必须要通过各种妙趣横生、寓教于乐的教学讨论和教学交流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写作能力。例如,在进行《我与网络》这篇作文题目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两组,通过辩论赛的方式来进行深入讨论。而语文教师则是应当扮演一位“裁判员”和“记录员”,鼓励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真正地投身到这场讨论中来,做到畅所欲言。随后,教师可以通过讨论提纲的方式,从写作训练的角度来帮助学生掌握作文提纲的罗列方式和补充办法。相信在这种教学手段的引导下,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拥有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集中精力、全力以赴的过程中,随着教师的引导来开展既定的素材积累,在拥有一种快乐的参与情绪基础上,实现既定的认知目标而努力。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这些初中语文写作训练教学技巧外,教师还应当学会如何科学、有效地调用各种评价机制,从本质上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一方面,教师应当将传统的作文讲评课堂转变成一种群策群力讨论的“群言堂”,将传统的单向交流转变为师生的大讨论课堂。在不断强化信息传送力量与传递速度的同时,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和认知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在进行作文互评的过程中引入互评方式,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批改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交流与评价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和亮点,最终激发学生不断完善和相互竞争的认知。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充分地调动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从提升个人写作习惯以及作文写作能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随笔习惯,这同样也是养成其终身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不仅要紧跟时代发展以及新课改理念的创新,同时也要求每一名语文教师都能够在紧跟时代发展的同时不断转变思想认知、努力探索,从基础层面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写作兴趣。此外,在创新现有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应当借助多元化的写作引导方式,努力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积极性,将作文教学转变为一种学生内在的认知和情感宣泄途径,让作文真正撑起语文素养提升的“半壁江山”。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初中语文作文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红色文化教育
沉浸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