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2022-11-22 17:55万建红聂芳芳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管理工作管理

万建红 聂芳芳

(南昌师范学院 江西南昌 330032)

高校体育场馆既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服务功能,只有大力加强体育场馆管理工作,才能使其运行更加科学、规范、有效。通过对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尽管绝大多数高校在体育场馆管理方面都具有规范化的特点,而且也进行了科学设计,相应的组织机构比较完善,但一些高校在体育场馆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导致体育场馆无法发挥多元化功能和作用,需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改进。对此,高校应当把体育场馆管理工作上升到推动“体育育人”和“全民健身运动”的战略设计,既要深刻认识到大力加强和改进体育场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着眼于解决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和措施,推动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更具有科学化、创新性和实效性,努力推动“体育育人”向纵深开展,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实现更大突破。

1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想使其实现更大突破,应当大力加强平台和载体建设,特别是要在体育场馆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动管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场馆发挥多元化功能与作用。因而,在开展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应当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深刻理解和认识推动新时代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进而才能大力推动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步入科学化轨道。深入分析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突出表现为3个方面。

1.1 有利于提升体育场馆管理效率

管理出生产力。尽管从总体上来看,绝大多数高校对体育场馆管理工作都比较重视,但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促进体育场馆管理工作效率,甚至会导致体育场馆利用率不高。从根本上来说,高校体育场馆具有非营利性、公益性的特点,只有大力推动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创新,才能使体育场馆管理效率更高。高校体育场馆尽管具有一定的经营性质,但其主要目的是保障体育场馆的正常运营,经营性质决定营利性质。例如,有的高校在开展体育场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市场化与行政化的有效结合,实施“以馆养馆”模式,不仅弥补了高校体育场馆运营过程中的资金不足问题,而且还使体育场馆的管理效率更高。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大力推动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效率。

1.2 有利于拓展体育场馆功能作用

作为高校体育场馆,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为高校体育教育提供载体和平台,同时也需要为高校师生开展体育活动、从事体育锻炼提供场所。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在不断拓展,如有很多高校为了打造品牌,切实加大了体育场馆的投入力度,而且在品牌建设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组织了一系列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大型比赛活动,这就使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作用进一步得到了拓展。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过大力加强和改进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工作,特别是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可以使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更加完善,而且也能够在提升高校影响力、吸引力等诸多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例如,有的高校为了大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将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并采取免费与收费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1.3 有利于促进高校体育事业发展

高校体育场馆不仅是高校化育教学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而且也是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保障之一。目前,很多地方都要求高校开放体育场馆,这也对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此,只有大力加强和改进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工作、推动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创新,才能使全民健身运动得到有效落实,而且也能够发挥高校的积极作用,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向更高层次迈进。

2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很多高校对体育场馆管理工作进行了科学设计,同时还从促进体育场馆功能、作用有效发挥的战略高度进行了系统安排,使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工作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提高。通过对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工作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绝大多数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工作步入了新的发展轨道,取得了新的成效。

2.1 体育场馆管理理念有所创新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从当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整体管理情况来看,很多高校管理理念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管理模式创新。我国体育场馆可分为国有、个体、个体等多种类型的体育场馆,而国有体育场馆所占比例较大,已经超过60%,但体育场馆产权仍然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对此,有的高校在开展体育场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形式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如体育场馆实行对外有偿经营,承接一些比赛项目等,同时还在管理团队、服务团队建设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既减轻了上级部门的财政负担,也为有效维护体育场馆筹措了资金。从总体上来看,绝大多数高校能够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大力推动体育场馆管理理念创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体育场馆管理水平。

2.2 体育场馆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很多高校在开展体育场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把提升管理能力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积极探索更加科学、更具有效能化的管理模式,通过提升管理能力强化管理水平,促进高校体育场馆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1]。

2.3 体育场馆管理形式日新多元

科学的管理形式,能够使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基于这种认识,一些高校不断优化和完善体育场馆管理形式,特别是从提高管理效率的角度入手,加大管理形式创新,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例如,有的高校建立了相对比较完善的运营激励机制,更加高度重视对管理部门、管理团队的激励,使体育场馆管理效率显著提升;有的高校则将体育场馆管理纳入到战略发展中,更加重视体育场馆管理文化建设,将体育场馆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进行结合,在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方面实现了更大的突破。总之,目前很多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已经步入了创新的轨道,不仅提高的管理效率,而且使管理水平也进一步提升,更有效发挥了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和作用,但也有个别高校在这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管理的效能化水平仍然不高。

3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尽管从总体上来看,绝大多数高校对体育场馆管理工作给予了重视,而且也纳入到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使体育场馆管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目前一些高校在体育场馆管理方面仍然缺乏创新,管理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导致体育场馆管理水平不高,需要高校给予重视。深入分析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3.1 体育场馆管理思路缺乏创新

通过对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思路缺乏创新,还不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特别是还没有将体育场馆管理纳入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管理模式的适应性不强,无法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制约了高校体育场馆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例如,有的高校尽管根据自身的实际设计了一套体育场馆管理办法,而且在制度建设方面也进行了优化,但却没有根据不同产权、不同区域、不同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体育场馆管理的针对性和特色化不强。体育场馆管理思路缺乏创新,也包括有的高校不注重将“管理”与“服务”进行有效结合,“重管理、轻服务”的问题相对比较突出,高校体育场馆的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不强,尽管已经对外开放,但收益甚微[2]。

3.2 体育场馆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一些高校在体育场馆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在促进体育场馆管理向纵深发展方面仍然有较大差距。例如,尽管很多高校体育场馆资源比较丰富,而且优势也比较显著,场馆条件、场馆分布、场馆数量等都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但却不注重加强资源整合,“社会化”服务体系相对比较薄弱,“多级代理制度”还没有推广和实施,直接导致体育场馆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有限。有的高校还没有将体育场馆纳入到城市建设规划中,体育场馆管理的战略性不强,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不强,相关的场地、设施、设备陈旧,财政投入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投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3.3 体育场馆管理领域缺乏拓展

从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来看,除了管理理念缺乏创新、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之外,也包括有的高校不注重体育场馆管理领域的拓展,直接导致体育场馆管理的综合效益不高。例如,有的高校还没有将体育场馆管理与体育文化传播进行有效结合,体育场馆管理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不够紧密,在宣传全民健身运动和“健康中国战略”方面相对薄弱[3]。体育场馆管理领域缺乏拓展,也包括有的高校尽管体育场馆的开放度较高,但却不注重加强市场调研,在科学调整收费标准方面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有的高校还没有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体育场馆管理工作中,“互联网+体育场馆管理”模式还没有得到有效推广,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相对较少,体育场馆管理平台建设不够到位,如不注重运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体育场馆管理的针对性不足。

3.4 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深入分析当前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包括有的高校不注重大力加强体育场馆管理队伍建设,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不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体育场馆管理水平。例如,有的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注重针对性和特色化,不能针对教职员工以及社会的需求,开展管理与服务工作[4]。深入分析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原因,除了体育场馆管理人员自身因素之外,主要是有的高校不注重加强对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而且在构建激励约束机制方面也缺乏有效的办法,特别是对于一些社会化管理人员,更是缺乏有效监督,直接导致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4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的优化对策

4.1 创新体育场馆管理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要想使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步入改革、创新、发展轨道,最大限度提升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效率,促进高校体育场馆功能和作用的发挥,需要高校大力创新体育场馆管理思路,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体育场馆管理水平。高校应将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创新纳入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着眼于强化体育场馆在体育教育、师生体育锻炼、助力全民健身运动、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等方面的作用,对体育场馆管理工作进行科学设计和系统安排,努力使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更具有全面性、综合性和战略性。例如,为了有效解决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与体育教育冲突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应当最大限度地保障体育教育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开放。创新体育场馆管理思路,也需要坚持市场化与行政化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研究制定更具有实效性的多元化管理制度,构建“以高校为主导、以社会为辅助”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体育场馆发挥作用[5]。

4.2 完善体育场馆管理体系

健全和完善的体育场馆管理体系,对于促进体育场馆管理改革、创新、发展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对此,高校应当着眼于促进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创新,不断优化和完善体育场馆管理体系,努力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更加富有成效。要大力加强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资源体系建设,着眼于构建体育场馆管理合力,本着“分工不分家”的原则,明确相关部门、相关单位、相关人员的管理职责,同时还要建立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协调机制,相关人员都要参与到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协调机制中,共同研究和解决体育场馆管理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推动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项目的落实。在完善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也要大力加强管理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重点对服务流程、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作出明确和具体的规定。

4.3 拓展体育场馆管理领域

高校要想大力推动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创新,还要在拓展体育场馆管理领域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将体育场馆管理工作纳入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强化“需求导向”,加大市场调查,及时调整收费标准,不断优化和完善服务项目。要进一步拓展高校体育场馆功能,在满足体育教育需要的同时,将体育场馆建设纳入到举办大型体育完事场馆建设规划,使其能够与城市发展进行有效结合,这对于提升体育场馆管理水平至关重要。在拓展体育场馆管理领域方面,也需要高校将“管理”与“服务”进行有效结合,着眼于提升服务水平,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场馆管理工作当中,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打造“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平台”,对高校体育场馆在体育教育、师生锻炼、社会开放、赛事举办等进行信息化管理,最大限度提高高校体育场馆使用效率。

4.4 打造体育场馆管理队伍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推动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创新,还要打造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体育场馆管理人员队伍。要切实做好体育场馆管理人员招聘、使用、培育、监督、考核等机制,强化体育场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推动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型,最大限度地提升体育场馆管理人员能力和素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体育场馆管理改革和创新。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体育场馆管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将其纳入到高校绩效考核中,制订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案,明确绩效考核指标[6]。体育场馆管理人员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新时代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改革的研究力度,不断优化和完善体育场馆管理机制,规范体育场馆管理流程,坚持以人为本,确立服务导向,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最大限度地提升高校体育场馆的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场馆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平台、师生体育锻炼的重要载体以及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渠道,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支撑性和保障性作用。只有大力加强和改进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工作、推动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创新,才能使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更有效发挥。因而,高校需要将体育场馆管理工作上升到更高层面,大力实施战略管理,特别是要着眼于解决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重点要在创新体育场馆管理思路、完善体育场馆管理体系、拓展体育场馆管理领域、打造体育场馆管理队伍等诸多方面加大力度,推动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工作实现更大突破。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管理工作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河北省大型体育场馆策略性运营对推动地方经济的研究
——以衡水市奥体中心为例
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外体育场馆构建及融资模式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