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新人视野下大学生“四个自信”的培育路径

2022-11-22 19:51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道路特色

熊 亮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北 荆州 434000)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寄托于中国青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真知灼见,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思想。习近平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1]可见,站在新时代的历史高度,着眼于增强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我们就需要比过去更加注重青年大学生的培养,更加注重大学生“四个自信”品质的培育。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四个自信”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但少有学者立足于时代新人的培养视角,探究中国大学生“四个自信”品质的培育路径。为此,本文尝试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四个自信”是时代新人的重要品质

党的十九大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首次提出培养“时代新人”的重大任务。在此需要明确两点:一是这个“新时代”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二是这个“时代新人”是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新人”,绝不能丢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如果套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逻辑理路,特就特在其文化、道路、理论及制度上,特就特在其精神力量、实现途径、行动指南及根本保证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自信(即四个自信),是衡量大学生是否成为时代新人的重要标准。

(一)“四个自信”的时代阐释

改革开放以后,针对部分国人崇洋媚外和不自信心态,邓小平就曾批评过“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文化自卑论。但我们真正开始讲“四个自信”,是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2016年6月28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3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第一次将文化自信和此前的“三个自信”并提,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个自信”,并且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的顺序固定下来。所谓“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已经对其基本轮廓进行了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前提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出发点是立足基本国情,运行机制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基本路径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基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党的十九大加入了“美丽”一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国”一词是党的十九大的提法)。所谓“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谓“制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据党的十八大所作的概括及其逻辑理路,包括“三种制度、一个体系”,即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和法律体系。其中,根本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制度分为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前者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后者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具体制度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党的十八报告所作的概括中尚未明确写入生态体制);法律体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所谓“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据党的十九大的表述,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立场是中华文化,立足点是当代中国现实并结合当今时代条件,方向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实质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目标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2]

(二)“四个自信”是时代新人品质的重要体现

时代新人的要义,是青年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自信。“四个自信”是时代新人的鲜明品质,“自信”是时代新人品质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只有青年一代有理想,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把自己的青春奋斗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1]马克思主义认为,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积极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青年大学生树立“四个自信”的正确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将起到促进作用,必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早日实现。作为高校,在培养时代新人过程中,必须将“四个自信”品质的培养作为核心内容;只有青年大学生形成了“四个自信”的品质,才能使他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应肩负的时代使命,从而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勇挑重担、努力拼搏、建功立业。

二、大学生“四个自信”培育是造就时代新人的必然

大学生既是天之骄子,也是社会主义的普通劳动者。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大学生“四个自信”培育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显得格外重要。

(一)大学生“四个自信”培育凸显教育的时代精神

古人云:“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教育,不仅是匡正个体的标尺,更是奠基国家和民族的坚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刻回答了一系列重大课题,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了根本方向和理论指导。其中,“四个自信”是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一根红线,是中国教育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表现为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四个方面:一要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为此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要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为此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三要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为此必须坚持教育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四要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此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3]因此,“四个自信”是教育的时代精神,即新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

(二)大学生“四个自信”培育凸显高校的时代责任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责任。培养“四个自信”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迫切要求和希望所在。高校要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自觉将培养大学生“四个自信”作为历史责任。过去我们靠“四个自信”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将来也必定靠“四个自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正如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所强调的,在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因此,高校必须抓住历史机遇,紧扣时代脉搏,着力培养“四个自信”时代新人,更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

(三)大学生“四个自信”培育凸显青年的时代信念

信仰即最高层次的信念。理想和信念密切相关,理想是信念所指的对象,而信念是实现理想的保障。“四个自信”既是一种政治宣言,也是一种政治承诺,意在表达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奉,是大学生必需的精神之“钙”。习近平强调,在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四个自信”。如果没有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信念信仰就会缺乏对象;相反,如果没有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理想就会缺乏实现的保障。进入新时代,中国改革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有人主张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即主张回到改革开放之前的传统社会主义;有人主张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即主张全盘西化;还有人主张走文化保守的“古路”,即主张回归传统,儒化中国。那么,中国的改革路在何方?对此“四个自信”从更高层次上作了回答,它告诫青年大学生,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如果没有“四个自信”,青年大学生就会丧失信仰信念,就可能变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旁观者、反对者,更有可能蜕变成破坏者、掘墓人。

三、时代新人视野下大学生“四个自信”的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坚定“四个自信”。[4]他还强调,要切实把坚定“四个自信”落实到行动上,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5]新时代是属于青年的,要着眼增强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大力培育和坚定大学生“四个自信”。

(一)发挥高校教研功能,强化理论研学与理论灌输,使“四个自信”转化为大学生的理论自觉

首先,高校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研学,强化道路认同。具体而言,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本质和优势的研学。目前,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多数学者认为涵盖了对外开放、混合经济、顺序差异、渐进改革、民生为大、稳定优先、强势政府、实践理性等内容;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多数学者认为是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道路、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中国协调发展道路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道路;[6]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多数学者认为是没有照搬别人的模式,具有独特秉性、富有战略定力,是复兴中华文明之路。尽管如此,在对于中国道路的内涵、本质和优势问题上,仍然存在不同观点,许多问题还需要开展学术争鸣,深化学术探讨。作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不断加强理论研学、深化对于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才能在增强自身道路自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其次,高校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学,强化理论认同。具体而言,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本质和优势的研学。目前,在此三个方面,多数学者的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核心范畴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发展动力、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其结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优势包括但不限于渊源深厚、风格独特、更新机制、实践支撑等。尽管学术界对于上述问题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共识,但仍然需要学术界、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加强理论研学,不断深化对于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突破和创新。只有这样,作为高校教师,才能更好地去引导、教育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再次,高校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研学,强化制度认同。具体而言,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本质和优势的研学。目前,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多数学者的观点是:其内涵包括三个层级的制度,一是根本制度,包括领导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文化制度(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社会治理制度(共建共治共享)、军事制度(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二是基本制度,包括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三是重要制度,包括具体制度、体制机制、政策举措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依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赋予其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包括13项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所概括),其中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三项根本优势。尽管在社会主义制度问题上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共识,但依然需要学术界、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加强研学、深化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时代背景下的理论探讨。

最后,高校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研学,强化文化认同。具体而言,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本质和优势的研学。目前,多数学者的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所作的概括为权威性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是既传承弘扬了中国近代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创造形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传承和发展了伟大民族精神,又凝结和形成了伟大时代精神,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又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尽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问题上学术界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共识,但也需要看到,由于受到来自西方文化及其学术流派的影响,不时会出现一些与主流文化相冲突的观点。因此,学术界和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探讨还需要继续深化、拓展,以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挑战。

(二)发挥教师教学优势,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使“四个自信”成为大学生的思想自觉

首先,思政课程除了打造“思政金课”之外,还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筑牢大学生“四个自信”的基石。一要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机,在大学生中深入广泛开展大历史观党史学习教育。要聚焦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历史成就、历史经验,使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从而汲取力量、获得启发、激发斗志。同时,还要注重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历史定力,筑牢“四个自信”的历史基石。二要借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之机,在大学生中深入广泛开展“读懂抗疫大考的中国答卷”(或类似主题)的形势与政策专题教学,通过横向比较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抗疫大考的答卷,让大学生为中外抗疫大考的答卷判分,从而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优势、理论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筑牢“四个自信”的方法(或方法论)基石。三要在课堂上多援引外国包括但不限于媒体、专家、政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积极评价,使大学生睁眼看世界,克服弱国心态和崇洋心理,筑牢“四个自信”的心理基石。四要在课堂上注意援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引导大学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并让马克思“说中国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说新话(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说日常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只有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才能真正弄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筑牢“四个自信”的理论基石。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其次,课程思政除了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之外,要挖掘提炼专业文化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将其巧妙地运用于教学中,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以至于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四个自信”说到底就是文化自信。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课程教师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四个自信”的价值内核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7]例如,历史学类的考古学教师要善于发现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背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挖掘其蕴涵的丰富知识、智慧、艺术,并用史料事实回击历史虚无主义,不断为文化自信提供重要源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教师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总结、提炼、升华出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术语、新思想,构建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话语体系,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增强话语自信,从而提升“四个自信”。例如,管理学类的旅游学教师要善于挖掘文化旅游所蕴含的历史内涵,让大学生通过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教师要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把理想信念传递给大学生,尤其是要将“四个自信”传递给大学生。体育类专业课程教师可以霍元甲等武术界的民族英雄为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即“四个自信”,因为爱国、爱党与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致的。要弘扬太极拳等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切实体悟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从而热爱马克思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学类专业课程教师要注重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认同中华文明这一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从而增强“四个自信”。医学类专业课程教师要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注重挖掘中医药文化所蕴含的医德和医术,培养大学生爱国(爱人民)、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四个自信”的价值内核。艺术学类专业课程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扎根时代生活,树立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和创作观,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弘扬戏曲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三)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强化社会实践与行为养成,使“四个自信”成为大学生的行动自觉

大学生要强化自我教育,特别是要积极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参加社会实践,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或者社会大熔炉的重要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8]考虑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大多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难以大规模地组织大学生参加这种以提升“四个自信”为诉求的社会实践,因此,更需要引导、鼓励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引导、鼓励大学生在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情况下,主动走出校门、走出家门,睁眼看祖国。大学生要充分利用节假日,特别是寒暑假到祖国各地走访调研,既要了解我国发达地区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也要了解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所取得的阶段性巨大成就。大学生可以自行前往新农村建设模范村参观走访,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气象,也可以到深圳、汕头等经济特区感悟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感知我国脱贫攻坚成就时,除了实地走访,还可以通过观看脱贫攻坚题材的影片、电视剧,了解脱贫攻坚的成就及其背后的感人故事。总之,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接受“四个自信”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加强化社会实践与行为养成,从而使得“四个自信”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结语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新时代呼唤时代新人,培养大学生“四个自信”品质是高校肩负的时代使命。要切实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之“钙”,增强大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勇立潮头、建功立业。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道路特色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运筹70年,中国道路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