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柞水县木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2-11-22 18:50凯,陈
农业工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木耳销售发展

段 凯,陈 美

(商洛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0 引言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地处秦巴山区秦岭南麓,境内山大沟深,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067 hm2(1亩),曾经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陕西省深度贫困县。从2017年开始,柞水县依托当地丰富的柞树资源,把木耳作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出台扶持政策、强化科技支撑、培植龙头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加大产品宣传、打造名优品牌、推进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木耳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产品竞争力快速提升,辐射带动力不断增强。木耳已成为柞水县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产品,木耳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柞水县聚集“一主两优”木耳产业,积极探索打造“一区一县一村”木耳产业栽培发展示范产业基地,推广“借袋还袋”“借棚还耳”绿色发展农业模式,引导农民自主创新发展木耳栽培产业,全力打造一批木耳吊袋大棚,有力推动了木耳产业的发展。本文以柞水县木耳产业为研究对象,梳理现状并分析柞水县木耳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对策,为同类型地区特色农产品经济发展提供参考[1-2]。

1 柞水县木耳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柞水县木耳产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产量逐步稳定,标准化加工产业连续壮大。据统计,2018年,柞水县袋料木耳产量948 9万袋、椴木产量536 00块、鲜木耳产量4.62万t,木耳产业产值发展到1.14亿元。目前建成西川和金米两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年产2 000万袋的菌包生产厂5个和1 000 t的木耳分拣包装生产线2条,引进中博农业等木耳龙头企业7家,完成金米木耳产业环型带建设,启动新建4个黑木耳大棚基地和4个金耳种植示范点,启动4个菌包厂扩能改建工程,全县木耳大棚达到1 800个、生产基地60个、专业村45个,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提升菌包产能,扩大生产规模。

1.2 创新发展模式

柞水县坚持“县抓龙头企业、产品研发、科技攻关、市场营销,镇抓基地建设、技术指导,村发展集体经济、跟踪服务,农户借袋还耳、借棚还耳”的发展思路,以加快实现村村镇镇办农业木耳基地、村村有农业园林区、户户有木耳产业基地为主要目标,强力加快推进“支部+三变+集体经济+贫困户”创新发展产业模式,狠抓基地项目建设,扩大木耳生产规模[3]。

1.3 拓展推广方式

柞水县木耳除少数农民自食外,其余均作为商品联合销售。加强与阿里巴巴、乐选食品全球、淘宝网、拼多多等大型线上网络营销服务企业合作,鼓励引导和支持香菇菌等生产营销公司广泛应用网上专题推广、现场推广等推广活动,参加各类网上推介会、展销会,支持线上销售服务大户和大型专业线上物流服务企业在陕西省及全国大型线上交易市场定点设立线上交易服务场所或重点开拓线上交易服务渠道,不断探索建立健全线上、线下营销合作网络,推动柞水县走出陕西、面向全国。据统计,2020年,柞水县木耳产业实现总值13.26亿元,累计带动6 944户群众户均增收5 000多元。

2 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

柞水县木耳存在细分不足和非标准化生产的情况,仅靠扩大生产种植规模增加产值;加之,木耳主要以初级形式出售,并未进行深加工,导致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阻碍木耳产业长远发展[4]。

2.2 原材料短缺,成本增加

原料价格上涨和短缺是制约柞水县木耳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木耳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原料需求也不断增加。锯末是木耳种植的重要原料,单价逐年上涨,导致木耳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另外,国家逐步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管理保护,木材行业生产量逐年下降,木耳播种栽培需要的原料供给日趋紧张。原材料供应是木耳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5]。

2.3 销售渠道过于狭窄

木耳交易市场过小、销售渠道不畅已成为柞水县木耳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近几年来,虽然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招商引资,建立了批发配送中心和快递中心,但木耳营销仍然以传统的零售和批量销售方式为主。随着木耳产量规模的扩大和销售方式的固化,常常出现有产品没市场和有好产品没有好价格的尴尬局面。另外,木耳产业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农户盲目种植,对于市场需求没有前瞻性预测,导致各项政策及措施跟不上市场变化[6]。

2.4 市场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木耳品种不断增加,导致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掺假现象,降低了品牌知名度,木耳价格和质量也随之波动,严重影响市场健康发展。另外,销售渠道不通畅,木耳种植户不了解市场走势,对种植行为、销售行为没有明确的预判,导致销售市场缺乏诚信和管控能力,严重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7]。

3 发展对策

3.1 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在产业链上游,鼓励农户种植木耳,扩大种植面积,促使木耳产业稳步发展。对于零散的种植户,要将产地聚集在一起,种植生产集中在一起,以产业群的模式大力发展,这样利于销售,并且带动当地周边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稳定的产业联合体。在产业链下游,可以将农村废弃的空场地有效整合为木耳加工基地,提高木耳加工规模,打造全新的木耳生产产业链[8]。

3.2 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鼓励龙头企业广泛吸纳并培养人才,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生产能力、治理能力,对于木耳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各环节都制定相应的标准,并严格执行,以提升运营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升木耳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健康发展[9]。

3.3 拓展电商营销渠道

拓展电商营销渠道,通过网络平台推广产品、带动产品销售能力。加强与淘宝、拼多多和京东等电商平台的联系,并保持长期合作。培养有能力的人员进行网上直播带货销售,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如特色农产品秒杀、团购等,扩大销售规模。一些木耳种植农户还可以利用微商平台进行销售,及时推广发布产品信息,与消费者精准对接。另外,还可以借助国家鼓励消费和消费扶贫政策,大力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联合依托木耳小镇、朱家湾等美丽乡村旅游景点,以木耳为素材,开发木耳文化产品,形成覆盖范围广的木耳热点,创造多端口、多形式的捆绑消费卖点[10-11]。

3.4 加强市场环境建设

加强政策引导,一方面,政府利用土地政策,结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基地设施,大力推进木耳生产产业园、创业园、科技园建设。另一方面,加强资金投入,落实产业扶贫政策要求,大力支持木耳产业发展[12]。

4 结束语

柞水县充分借力科技帮扶“四级联动”优势,以木耳产业质量提升、全链条发展和深加工为切入点,促进木耳产品深加工、稀有食用菌研发及康养旅游全链条联动发展,形成小木耳、大产业。柞水县木耳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规模效应和产业化水平,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但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推动全产业链发展、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拓展电商营销渠道、加强市场环境建设,加快木耳产业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木耳销售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巧洗木耳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发现木耳
木耳变形记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销售数字
品牌销售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