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国际传播价值及推进路径

2022-11-22 22:11卢芳霞李鞍钢
关键词:之治枫桥经验枫桥

卢芳霞,李鞍钢

(1.浙江警察学院 “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53;2.浙江警察学院 国际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新冠疫情带来了各种不可预测的治理风险和安全隐患,这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更加迫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性,特别指出“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1]。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当前中国最典型、最亮眼的“治理故事”,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加大“枫桥经验”的国际传播,可为世界各国基层社会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国际传播价值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平安指数不断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多国政要表示,中国的发展模式很典型、很有特点,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展现出榜样的力量;中国应更好地阐释成功之道,为更多国家和地区人民提供借鉴[2]。由此,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更趋全面、客观、积极、深入,“中国之治”的国际影响力也在持续提升。“枫桥经验”作为“中国之治”的基层社会治理的典型代表,也受到广泛关注和效仿。

(一)生动诠释“中国之治”

新时代“枫桥经验”已经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多个中央重要文件,并编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这标志着新时代“枫桥经验”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国际传播,有利于向世界各国诠释“中国之治”的精髓。

1.生动诠释“中国之治”的领导模式。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案。这套社会治理方案最鲜明、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党的领导下所实施的。一直以来,“枫桥经验”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路线方针贯彻落实到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新时代“枫桥经验”更是蕴含着“党建码”,进一步突出了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作用,特别是保持基层社会治理方案旺盛生命力和正确前进方向以及统一思想抓治理等方面的关键作用。这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方案有着借鉴意义。

2.生动诠释“中国之治”的群众基础。“枫桥经验”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丰富了群众路线的内涵和外延,做到社会治理为了人民群众、社会治理依靠人民群众、社会治理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新时代“枫桥经验”蕴含着“群众码”,充分体现了我党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历史传统,直面并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这种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治理模式,拓展了国家基层治理的时空维度和发展质效,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集约高效谋发展有着较高的现实意义。

3.生动诠释“中国之治”的有效方法。“枫桥经验”坚持方法论的创新,探索形成“三治融合”的新方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把“三治”方法上升为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法,指导着全国各地深入破解基层社会治理的难题。新时代“枫桥经验”蕴含着“方法码”,汇聚了中国多年来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探索中的各种有效方法。这些方法有利于启迪发展中国家,根据不同的社会矛盾、不同的治理对象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4.生动诠释“中国之治”的文化内核。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弘扬现代治理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有力践行者。其倡导“和合”文化,传承乡贤文化,弘扬协商文化,有着驱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文化内核。新时代“枫桥经验”蕴含着“文化码”,可以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保障文化存续提供借鉴。要善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使之与民族复兴、国家治理精神相融相通,熔铸出具有特色的文化内核。

(二)提升中国在全球社会治理中的话语权

从构建话语体系的角度看,以共同价值观、新安全观、文明观、新型大国关系等理念为代表的抽象话语已日益凝实,得到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但是,话语理念必须实践落地才能被广泛接受,而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和社会稳定奇迹背后的中国故事是最为坚实的实践源泉,从中提炼的“中国之治”则是合适的理念选择,也是其他国家了解中国、学习中国、点赞中国的基本依据。因此,充分挖掘中国国家社会治理理论和治理经验,提升中国在全球社会治理制度中的话语权重,完善中国全球治理话语体系的基础,是“中国之治”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提升我国治理制度话语权方面的重要作用应该得到重视。“枫桥经验”作为中国社会治理理念和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写入中央重要文件,其作为国家级的社会治理经验的地位已经确立。“枫桥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拓展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崭新模式。中国应该把握这个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机遇,通过“枫桥经验”诠释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国故事”,进一步扩大以“枫桥经验”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从不回避应有的国际责任,也从不吝啬自己宝贵的发展经验。几十年来,中国从广泛参与全球治理国际规则的制定,到提出并推动实施一系列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彰显负责任大国的使命与担当[4]。“枫桥经验”是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成果,需要立足“枫桥经验”阐释“中国故事”,塑造“可对话”的社会治理话语体系,形成“可互鉴”的社会治理理论范式,达成“可接受”的社会治理共识方案,为世界各国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注入新的活力。在此过程中,我们要避免把“枫桥经验”的精神理念和文化形态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避免把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话语权建设变成非此即彼的制度之争。中国的文化是开放的,更是包容的,“枫桥经验”同样如此。

二、新时代“枫桥经验”国际传播的实践基础

“枫桥经验”作为中国文化、“中国之治”的典型代表,越来越多地吸引着国外诸多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注意力,体现出独特的国际吸引力。

(一)各国来华考察“枫桥经验”的情况

自1999年9月国际犯罪学协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德国图宾根大学教授汉斯·尤尔根·卡尔纳首赴枫桥派出所考察以来,“枫桥经验”正式开启了国际传播进程。据枫桥派出所不完全统计,在其后20余年里,先后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近300人次专程到枫桥镇考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之治”引起世界各国关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2018年,全国“枫桥经验”纪念大会召开,会议强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5]。此后,“枫桥经验”受到了更多国家、更广领域的关注,成为考察“中国之治”的打卡热点。

“枫桥经验”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方面成绩斐然。2003年,朝鲜人民保安省赴枫桥派出所考察“枫桥经验”,主要考察如何维护治安和降低犯罪率问题。2008年12月,由公安部国际合作局主办、中国公安大学承办的“中国与东盟高级执法官员研修班”在北京举办,来自东盟秘书处和亚洲10个成员国的23名执法机构高级官员专门赴枫桥镇考察学习“枫桥经验”。2011年5月,由浙江警察学院主办的发展中国家大型活动安全保卫研修班第一期43人(来自21个国家)考察枫桥派出所。此后,许多国际警察培训班赴枫桥镇考察学习,警察群体成为“枫桥经验”国际传播的重要群体。据枫桥派出所统计,自2003年以来,枫桥镇共接待了10批次共170多人次的警察考察团队,向数十个国家传播了“枫桥经验”。

近年来,“枫桥经验”主动拥抱“互联网+”技术,创新解纷模式。2018年6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基于“枫桥经验”核心理念打造的浙江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ODR)正式上线。ODR平台成立以来,吸引了多国法院系统的考察团。德国黑森州高等法院院长威廉·沃尔夫带队的10人考察团访问了西湖区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英国首席大法官的战略和技术顾问理查德·萨斯坎德更是在访问西湖区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后撰文《中国是下一个法律科技的领导者吗》;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19人法官考察团参观考察枫桥镇和枫桥法庭后认为,“枫桥经验”很有启发意义,他们会将“枫桥调解模式”翻译成本国语言,回国后推广。

因为兼具中国特色文化和基层社会治理理论双重标签,“枫桥经验”已经成为吸引国外相关学者访问中国的重要内容。2014年10月,日本著名刑法学家、早稻田大学原校长西原春夫来中国东南大学讲学,随后一行17人考察枫桥派出所。2018年6月,美国圣弗朗西斯大学社会学及刑事司法系终身教授张乐宁考察枫桥派出所,并对枫桥镇安定的社区状况和社会控制所起的作用表达了兴趣。此外,2014年5月,斐济官员代表团赴枫桥镇考察;2014年11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安排来自法国、印度、俄罗斯、巴基斯坦、德国、哈萨克斯坦等6个国家的10多名留学生来到枫桥镇派出所,并为留学生开设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中国法治实践课。通过该课程,留学生们了解了“枫桥经验”的内涵与实践形式,形成了对“枫桥经验”的初步印象。

(二)各国考察学习情况分析

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外国团队来华考察,对“枫桥经验”的国际传播影响巨大,从中也展现出“枫桥经验”的价值所在。

1.从受众构成分析。警察、法官和学者是当前“枫桥经验”国际传播的主体,类型相对单一,而且主要是在培训、学术交流过程中考察“枫桥经验”,并不是国家与政府安排的考察。这说明,“枫桥经验”国际传播的范围需要进一步拓展,一方面要从警察、法官向政府其他部门的官员拓展,另一方面要从培训、学术交流向国家之间的交流、城市之间的交流拓展。

2.从所关注的问题分析。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如何利用“枫桥经验”打击违法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发达国家则更加关注如何利用“枫桥经验”和现代科技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可见,“枫桥经验”国际传播的内容需要分众化,应根据各国的关注重点开发不同的考察内容和培训课程,提高“枫桥经验”的国家针对性和经验普适性。

3.从交流形式看。交流主要是参考国内接待考察方案,无法适应国际传播的特殊要求。一是接待形式比较松散,主要是陪考察团走走看看、座谈交流,没有事先制定一套成熟的国际交流方案;二是故事话语相对落后,并未形成针对不同考察团队(如警察、法官领域)专业语言的中国故事范本,限制了交流的效果;三是交流能力有待提升,本土接待团队普遍只能用中文介绍,临时陪同的翻译又对“枫桥经验”不甚熟悉,翻译不出内在的神韵,导致双方交流效果大打折扣。

4.从考察地点看。参观团主要是到“枫桥经验”最初发源地枫桥镇考察。枫桥镇主要是乡村版“枫桥经验”,并不能代表中国最发达的治理模式,而新时代“枫桥经验”已经在浙江乃至全国遍地开花结果,涌现了城市版“枫桥经验”、海上版“枫桥经验”、网上版“枫桥经验”等等,使得“枫桥经验”有了更高的形态和更发达的载体,代表了中国经济发达地区更高的社会治理水平。因此,要拓展考察点,选择不同形态的“枫桥经验”向世界各国展示,分享中国最新的治理成果。

2018年“枫桥经验”纪念大会结束后,“枫桥经验”国际化议题就被列入议事日程。中共绍兴市委同年12月就召开了“枫桥经验”高端论坛,对“枫桥经验”国际化议题作出专门部署。浙江省法学会也提出了“把枫桥镇打造成为全球基层社会治理论坛永久举办地”的建议。但是,新冠肺炎疫情阻断了“枫桥经验”的国际传播计划。不过,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又恰恰进一步证明了“中国之治”的有效性和“枫桥经验”的典型性。

三、新时代“枫桥经验”国际传播的原则及路径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机制建构是当下关系人类前途命运、世界发展局势、民族复兴战略的时代要求[6]。“枫桥经验”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5·31”讲话重要精神的国际实践,是新时代背景下打造融通中外的中国话语体系、打造国家软实力新增长点、塑造国家基层治理形象的新路径和新策略,是中国向世界各国基层社会治理贡献的新方案。因此,要遵循国际传播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规律,拓展传播路径和方法,让新时代“枫桥经验”成为后疫情时代中国对外传播的重要落脚点。

(一)“枫桥经验”国际传播的原则

1.坚定文化自信,注重传播策略。对外阐释“枫桥经验”时必须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基本的原则和立场,可以用西方语言而非西方话语描绘中国故事,但不能丧失“枫桥经验”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否则会在未来的传播中迷失方向、丧失动力。

2.健全话语体系,优化议程设置。“枫桥经验”汲取了中国儒家思想、传统乡绅文化、“和为贵”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现代化转换。在对外阐释和传播“枫桥经验”时,不仅要重视如何使“枫桥经验”被充分接受,更要重视宣传“枫桥经验”的文化内涵。

3.注意叙事方式,拓展传播渠道。“枫桥经验”的国际传播要重点突出其作为“中国之治”中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或治理经验的价值定位。同时,要特别注意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制定合适的“枫桥经验”国际传播策略,用融通中外的概念和表述阐释好、推广好“枫桥经验”。

(二)“枫桥经验”国际传播的推进路径

当前,“枫桥经验”在“走出去”方面初步达到了国际传播的门槛,但在交流平台、传播形式、受众规模、合作领域等方面仍有提升完善的空间。

1.打造“枫桥经验”国际交流平台。目前,“枫桥经验”的国内交流比较多,每年举行全国性高端论坛、学术研讨会,但是国际性交流数量很少。今后要建立专门的“枫桥经验”国际交流平台。一是把枫桥镇打造成为全球基层社会治理论坛永久举办地。枫桥镇是“枫桥经验”发源地,是非常具有“中国之治”特色的平安小镇,透过枫桥镇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基层治理的水平和平安中国建设的成果。目前枫桥学院已在枫桥镇建成,这里将成为全国政法干部的培训基地,也无疑是打造国际交流平台的理想场所。二是依托高校的“枫桥经验”研究机构开展国际交流。目前浙江大学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浙江警察学院“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枫桥经验”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西北政法大学“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等已经建立起来,这些高校具有较多的外语专业人才,有实力推动“枫桥经验”国际交流与传播。三是依托亚运会加大传播。利用杭州亚运会举办之机,加大宣传力度,广泛介绍展示新时代“枫桥经验”。四是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将“枫桥经验”课程纳入援外培训和来华留学生教育。要力争在2023年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之际,准备好一系列展示“中国之治”的、具有枫桥印记、浙江元素的国际传播理论成果。

2.创造“枫桥经验”外译核心词汇。随着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越来越多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进入国际社会。如Reform and opening-up(改革开放),One country,two systems(一国两制),还有为“神五”升空量身定制的taikonaut(太空员)等。为了方便解释、解读、解构“枫桥经验”,有必要研究推出对应“枫桥经验”的主要语种核心词汇,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建立健全多语种平行语料库,构建“枫桥经验”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如,国内通常用“Fengqiao experience”“Maple bridge experience”来翻译“枫桥经验”,这种以地方命名的经验,缺乏实质性内容,往往让受众不得要领,是否可以改用“Fengqiaoroots governance”“Fengqiao governance”其中之一作为“枫桥经验”的专用英译词汇,值得研究。“枫桥经验”中还有“三治融合”“四防并举”等专业术语,也都需要创设可复制、可推广的外译词汇,这样更有利于“枫桥经验”“走出去”“走进去”“传开去”。

3.创新“枫桥经验”公共外交路径。既要开放自信,也要谦逊谦和,把“枫桥经验”打造成为具有低政治色彩、高互动属性的国际交往概念。相关部门可成立专门机构引导各方力量开展公共外交。比如定期组织“枫桥经验”国际学术沙龙,鼓励东西方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学术碰撞;组织力量翻译相关书籍、著作和论文,向国际社会推介“枫桥经验”;借重数字化改革,开办网络展览馆和网上书院,让对“枫桥经验”有兴趣的人能够在地领略“枫桥经验”的内涵;鼓励文化传播公司以国际传播视角拍摄“枫桥经验”系列作品,以直观方式展现“枫桥经验”魅力;发展“枫桥经验”文化产业,塑造“枫桥经验”文化品牌形象等。

4.拓展“枫桥经验”合作治理领域。可以推动“枫桥经验”在国际执法合作领域的适用。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国际执法安全领域的合作进程,不断搭建执法安全合作交流互动平台,日益在国际执法合作领域占有重要地位。2001年,由中国等作为创始成员国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此后一直在国际反恐警务执法合作方面颇有建树;2014年,由中国主导签署的《北京反腐败宣言》获得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6届部长级会议通过,加大了亚太地区的反腐败合作,协同打击腐败;2016年,中意警察联合巡逻机制启动,开创了中外执法合作的新形式;2018年,新亚欧大陆桥安全走廊国际执法安全合作论坛在中国连云港举办,此后更是发展成为“一带一路”参与国广泛认可的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创新平台。这些由中国发起或者主导的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和合作平台,是中国对国内安全建设和国际安全维护的经验总结。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他们对中国的国内安全建设经验充满兴趣。中国可以在上述国际合作项目中植入“枫桥经验”,让其他国家的司法执法机构感受、学习、认同、复制“枫桥经验”,将他们发展成为传播“枫桥经验”的纽带与桥梁。可以预判,“枫桥经验”将对他国司法执法机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为它代表一种先进的低成本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大大分解了政府管理的成本,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枫桥经验”体现了社区治理的优势所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它将进一步成为解决社会治理难题的重要话题[7]。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枫桥经验”以其特有的魅力向全世界基层善治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前,我们积极推动“枫桥经验”“引进来”与“走出去”,其根本目的是在更为宏大的坐标系中准确把握“枫桥经验”的时代价值,通过将“枫桥经验”与世界上其他文明互鉴,增强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增进与其他文化形态的文化共识,为基层社会治理理论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努力推动“枫桥经验”国际传播应该成为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维护世界秩序的重要之策,这也是对中国自身发展、对世界文明进步的责任与义务。

猜你喜欢
之治枫桥经验枫桥
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中国之治铸就经济新优势
夜色中的枫桥
推动“中国之治”与“全球之治”的良性互动
“中国之治”制度“密码”:13 个方面显著优势
人大代表调解:打造西华版“枫桥经验”
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新常态下社会矛盾的多元解决机制的重塑
基于“枫桥经验”的新时期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