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耕地“非粮化”背景下四川水果产业发展的对策

2022-11-22 22:54陈德勇李欢欢李欣瑶
中国果业信息 2022年8期
关键词:耕地水果

文/ 祝 进,邱 源,陈德勇,李欢欢,易 蓓,李欣瑶

【导读】“川果”是四川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在防止耕地“非粮化”政策的大背景下,转型升级是川果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川是全国水果生产大省,2021 年全省水果(不含果用瓜)总面积83.74 万hm2,总产量1 153 万t,分别居全国第五位和第七位。四川也是全国生态类型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柑桔、桃、梨、葡萄、杧果、荔枝、蓝莓等热带、亚热带、温带水果均有栽培,晚熟柑桔、晚熟杧果、晚熟葡萄、早熟桃、早熟梨、早熟枇杷等特色果类熟期优势明显。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川果产业发展,将之列为全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十大优势产业之一,组建了省领导挂帅、20 个省级部门合力、省市县联动的推进机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予以重点推进,四川水果产业已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

一、防止耕地“非粮化”政策与川果产业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做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在耕地保护上,习总书记强调:“要严防死守18 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粮食安全上,习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如果在吃饭问题上被“卡脖子”,就会一剑封喉。

2020 年1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强调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一般耕地应主要用于粮食、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

《通知》还要求,对工商资本违反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大规模流转耕地不种粮的“非粮化”行为,一经发现要坚决予以纠正,并立即停止其享受相关扶持政策;严格规范永久基本农田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从事林果业以及挖塘养鱼、非法取土等破坏耕作层的行为,禁止闲置、荒芜永久基本农田。

防止耕地“非粮化”政策对四川水果产业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有利面,一是可以遏制产业过快发展势头。过去10 年,四川水果产业迅速发展。相比2010年,2021 年全省水果总面积、总产量分别增长51.7%和92.2%,其中,柑桔面积、产量分别增长40.3%和78.2%,猕猴桃面积、产量分别增长153.3%和487.5%,葡萄面积、产量分别增长103.7%和109.1%。由于规划布局不合理、管理水平不到位、产出效率不高、产地加工和品牌市场跟不上,产业总体效益下滑等问题凸显。遏制耕地“非粮化”,有利于优化市场供需关系。二是可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我国是世界第一水果生产大国,2020 年全国水果总面积1 264.63万hm2、总产量28 692.4 万t,国内水果总体供大于求。近3~4 年四川果品产地价格逐步趋稳,晚熟柑桔春见、大雅等产地均价4~5 元/kg,红心猕猴桃产地均价12~14 元/kg,回归为老百姓吃得起的水果,但农资、用工成本一路上涨,种植者、经销商利润变薄,挫伤了部分从业者信心。防止耕地“非粮化”政策,有利于四川水果产业由规模发展向效益提升转变。

不利面,一是区域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受限。晚熟杧果、早春枇杷、晚熟葡萄、雷波脐橙等具有熟期、品质优势,产值效益较高,是助农增收显著的特色果类,其发展空间受限。二是政策导向改变。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凸显,事关国计民生的稻、麦、豆、油等粮食作物,以及肉、蛋、奶、菜、水产等“菜篮子”产品,将是国家政策和项目支持的重点。三是舆论关注度下降。粮食安全和“菜篮子”保供成为舆论焦点,四川水果产业获得金融、信贷、保险、加工、物流等各方支持的力度将有所下降。

二、川果产业发展现存问题

种业存在短板。一是自有知识产权的成熟品种较少。四川柑桔的代表品种爱媛、春见、不知火等引自日本。栽培面积占攀西杧果80%以上的凯特,原产美国佛罗里达州。栽培的葡萄全部为外面引进,唯一自主选育的葡萄品种“蜀葡1 号”几乎没有推广。在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的形势下,直接“拿来”已经行不通。二是品种同质化问题较突出。柑桔上春见、大雅这两个品种,适应范围广、产业效益好、栽培相对容易,成为很多重点产区的主栽品种,县域特色不突出。鲜食葡萄品种阳光玫瑰、夏黑等同时也是全国主栽品种,除克伦生晚熟优势明显外,没有能代表“川果”的突出单品。

基地生产水平不高。一是单产水平有待提高。全省水果平均每667 m2产量0.92 t,低于全国1.5 t 的平均水平,远低于河南3.8 t、山东3.2 t。将川果平均单产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产地价格按4 元/kg 算,全省仅一产产值就能增加291 亿元。二是优质果率有待提高。全省水果商品果率只有70%左右,高端果品占比不到30%。在果品供应总体过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优质才能优价、才有市场。今年晚熟柑桔“春见”产地价格4~5 元/kg,东坡区一农户因果实品质好,收购价高达12 元/kg,0.67 hm2卖了40 多万元,增收显著。三是果品一致性有待提高。以佳沛猕猴桃为例,消费者买到的猕猴桃果形、大小基本一致,这主要得益于严格的标准化生产体系,果农种什么品种,什么时候施肥、打药、修剪、采收,有一整套严格的标准,否则不能进入佳沛的销售系统。而川果生产经营主体小、散、多,社会服务处于起步阶段,生产水平良莠不齐、差异较大。

产地加工能力滞后。一是采后商品化处理,果类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大宗果类柑桔明显好于桃、李、梨等伏季水果,蒲江、丹棱、东坡、会理等重点产区果品商品化处理率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近20 个百分点。果品分选线水平参差不齐,全省能实现无损检测数控分选的中高端生产线不足20%。二是仓储冷链物流,意识不够、设施不足问题突出。全省水果仓储能力500 万t,不足产能的一半;中长期果品贮藏能力100 万t 左右,不到产能的10%。三是精深加工,能形成突破的单品少。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少,产品类型多而杂。原料收购季节性强,不确定因素多,自有、专用基地少,果品加工实际为残次果利用。

销售渠道不畅。一是川果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不够。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等单位发布的品牌价值榜显示,2021 年最靠前的安岳柠檬排名第17 位,蒲江猕猴桃第26 位、蒲江丑柑第36位、丹棱脐橙第73 位、苍溪猕猴桃第78 位、攀枝花杧果第89 位,而赣南脐橙第6 位、烟台苹果第8 位。二是市场拓展不够。主要表现在经营主体小散乱,市场开拓各自为政,组织力、凝聚力不强。而新西兰举全国之力打造“佳沛”猕猴桃品牌,所有销售由佳沛新西兰奇异果国际行销公司进行,每年向全球70 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奇异果约1 亿箱,2020 年全球营销额166 亿元,仅中国市场就超过30 亿元。

三、川果产业发展对策

推进“非粮化”政策措施,坚决遏制增量。在推进水果产业发展、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要牢记耕地利用优先序,即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生产,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油料、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农业农村和自然资源部门在发展水果产业时要合理规划,特别是新建果园等,一定要明确土地性质,实施农业项目要将用地保障列为重要考虑事项。要牢固树立粮食安全意识,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增量,严格控制一般耕地转为农业种植园地和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确有需要的要严格落实年度“进出平衡”。

下好“退、改、统”三招棋,统筹粮果发展。一是“退”。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按照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发展思路,遵循生态最适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川果生产布局。对生态不适宜、低产低效、失管弃管的经果林,探索“还田上坡”“退果还粮”等模式。目前四川各地已做了很多很好的探索。安岳县在低产低效柠檬园探索了“还田上坡”“128 粮经统筹(1 条路、2 行树、8 成粮)”“高厢柠檬、低厢水稻”等多种模式。苍溪县对个别病虫害严重、管理水平不高的低效果园实施了 “退果还粮”,近两年累计退还良田180 hm2。丹棱县对低洼易涝、经济效益低的经果林区域实施“退园还耕”,打造农文旅融合粮油示范片,每667 m2果园年收入约4.64 万元,反而比低效经果林收入更高。

二是“改”。改品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优势品种向最适生态区聚集,淘汰一批生态不适宜、效益低下品种。改设施:围绕沟、池、路、渠、电等基础设施加快补短板,做到能排能灌、旱涝保收;重点打通断头路,推进果园宜机化改造。鼓励有条件的果园开展景观化打造,配套完善休闲观光设施。改土壤:通过增施有机肥、套种豆科作物、推广生草栽培、种养循环、有机物覆盖等方式,进一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改装备:强化适宜不同地形地貌的机械化、省力化机械的研发,有条件的要探索建立智慧果园,推动果园管理机械化、智能化、省力化。特别是水肥一体设施和山地轨道运输系统,宜加大推广力度。改栽培:集成推广早结丰产、高光效修剪、减肥减药、病虫害综合防控、适时采收等生态高效栽培管理关键技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提高科技含量,推行标准化生产。

三是“统”。统筹推进四川水果产业发展和粮食生产,充分利用果园拓展增粮空间。据统计,2022 年四川已在果园推广粮经复合种植模式28 万hm2。眉山市2022 年计划在0.67 万hm2果园套种大豆,按4∶1 折算相当于多出0.17万hm2净作大豆,同时大豆根瘤菌可以固氮,每667 m2果园可减少施用纯氮4 kg,实现了绿色发展。威远县利用无花果冬季回缩修剪“空档期”套作大豆,每667 m2可产鲜豆荚400 kg,产地价格4 元/kg,每667 m2可增加收入1 600 元,实现了一份地赚两份钱。苍溪县利用猕猴桃、梨8 m 开厢宽行,小春套作小麦或豌胡豆,大春种4~6行大豆,每667 m2产水果1 000 kg、小麦200 kg、大豆120 kg,平均每667 m2收入1.5万元,全县推行该模式1.2 万hm2;同时发掘“田坎经济”,田里种粮、坎上种树,每667 m2产果500 kg、小麦300 kg、玉米300 kg、大豆120 kg,实现稳粮增收。

围绕关键环节加快延链补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补齐种业短板。一是强化优新品种的选育。依托育种攻关、种质资源圃建设项目,加强川果种质资源收集保护、性能测定、遗传评估等基础工作。依托国家体系在川试验站、创新团队、科研院校等构建稳定的研发团队,围绕晚熟柑桔、抗溃疡病猕猴桃、早熟桃、早熟梨、抗冻枇杷等重点产业和关键环节,加快选育一批突破性品种和专用砧木。二是强化配套技术的研发。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关键环节,强化配套技术的集成创新和推广运用,充分发挥品种优越性。鼓励重点产区开展品比园建设,研究每个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域的表现差异,强化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观察、研究、集成,逐步形成生态适宜、市场青睐、熟期配套、特色鲜明的品种体系。三是强化良繁体系的建设。依托现有良繁体系,探索委托育苗、订单生产等方式,推进良种繁育区域协同,稳定优质种苗接穗供应;关心支持川果种质企业,鼓励“育—繁—推”一体企业创新品种,树立品牌;探索种苗管理办法,加强种苗、接穗和砧木监管,严防检疫性、危险性病虫害随种苗传播。

加快提升基地水平。一是硬件上,加快完善沟、池、路、渠、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山地果园实施坡改梯,生产基地做到能排能灌、旱涝保收。要以道路、电力等为重点,推动基础设施宜机化改造。以省力高效为重点,加快水肥一体、山地轨道、小型机械、无人机等现代装备运用。二是软件上,要进一步调优生产布局。品种布局上,以高接换种为重点,加快优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区域布局上,要遵循生态最适原则,按照品种适应性布局产业基地发展。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以重大技术协同推广为平台,加快早结丰产、花果管理、减肥减药、适时采收等高效技术在生产上的运用,实现提质增效、省工节本和绿色生产。持续推进标准化生产,鼓励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以土地托管、代种代收、整形修剪、植保防控、农机服务等为重点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农事操作、统一采收标准。

加快推进加工升级。一是在初加工方面,发展以分选、清洗、包装等为重点的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推动商品化处理生产线改造升级,鼓励有条件的产区和企业引进集无损检测和分等分级于一体的现代果品商品化处理生产线。持续推进预冷、保鲜、仓储、冷链运输等为重点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发展与产业规模相适应的仓储保鲜设施,实现降损提质、旺储淡销。二是精深加工方面,重视加工龙头企业的培育,以重大项目为平台打造旗舰型龙头企业,引领川果加工贸易现代化。瞄准目标市场,充分利用川果资源,开发出印记鲜明的拳头产品,而不是低水平重复、什么都有的“杂货铺”。重视原料生产,鼓励加工企业通过自建或与农户、合作社联建等形式,形成稳定的、专用的加工原料基地。

加快拓展市场渠道。一是实施品牌提升行动。推进“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支持“眉山春橘”“攀枝花杧果”等区域品牌和“丹橙”“锐华”等企业品牌做大做强。加强川果文化挖掘和包装宣传,借助重要展会、节会、专题推介会,以及“川货全国行”等活动,擦亮“川果”招牌。二是抓好国内国际市场。加强营销体系和营销队伍建设,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对接大型批发市场、重点商超和电商平台,拓展国内市场渠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引进培育出口龙头企业,借助“万企出国门”“千企行丝路”等活动,推动川果走出去。三是做活线上线下两个市场。鼓励重点产区推动集产地加工、冷链物流、交割交易、检验检测等于一体的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强化与京东、阿里、盒马鲜生等品牌电商合作,引导直播、抖音、网红带货等规范发展,积极发展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耕地水果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水果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我国严禁擅自填湖“造耕地”
我爱水果
我国首次将耕地分等定级
水果篇之Cherry
水果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