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地区冬小麦茬复种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22-11-22 22:57王亚静李可夫张文伟林子君张丽娟宋亚丽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3期
关键词:鲜穗鲜食果穗

王亚静,李可夫,张文伟,高 钰,林子君,张丽娟,宋亚丽

(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 庆阳 745000)

玉米是陇东地区仅次于冬小麦的第二大类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庆阳市年播种面积253333.33hm2,随着近几年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当地玉米种植已经由过去的粮食需求转向鲜食、饲料、青贮、加工等多样化需求,这种需求的转变,促使玉米产业必由产量型向质量型转变[1]。鲜食玉米主要包括甜玉米、糯玉米和甜糯玉米,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广受消费者的喜爱[2]。鲜食玉米的主要优点是风味独特,口感鲜嫩香甜;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种植鲜食玉米收获鲜穗52500~60000个/hm2,经济效益可达到20000~25000元/hm2;玉米秸秆可作为优质青贮饲料。由于鲜食玉米收获较早,采摘后茎叶绿色、营养丰富,将植株的茎叶及时青贮,可作为牲畜的优质饲料,有利于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发展鲜食玉米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陇东旱塬区气候独特,农作物为两年三熟制,年种植农作物两熟不足,一熟有余,当地鲜食玉米种植为每年4月中旬至5月初进行春播,6—7月上旬进行夏播(复种),生长期一般75~90d,供应季节主要集中在6—10月。当地冬小麦年播种面积133333.33hm2,冬小麦6月下旬收获后,大量土地闲置,仅有小部分复种黄豆、糜子、荞麦等作物。距9月下旬种植冬小麦还有80多天的闲置时间,且这个时段光热、降水等资源丰富[3]。鲜食玉米作为一种新型产业,由于生育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近几年在陇东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可作为夏收后的复种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陇东地区鲜食玉米产业,本文总结了陇东地区冬小麦茬复种鲜食玉米栽培技术,以期为本地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 品种选择要点

1.1 品种

选择鲜食玉米品种时要充分考虑播种时间、生育期长短及当地消费者喜好程度。一般选择产量高、质地细嫩、果皮薄、甜糯性好、穗长适中、果穗大小均匀、籽粒饱满、排列整齐、抗倒伏、抗病性强、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鲜食玉米品种。

1.2 生育期

冬小麦茬后复种鲜食玉米,尽量选择生育期在85d以内的早熟、高产品种,一般选择包衣种子。庆阳地区种植甜糯玉米可选择白糯68、美甜糯1号、富尔银糯等品种;水果玉米选择萃甜518、萃甜618、超甜1825等。

2 土地整理

2.1 土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肥力好、保水、保肥的地块。冬小麦收获后复种鲜食玉米,及时清理地上杂物,适时开展深翻、旋耕,结合旋耕施足底肥。

2.2 施肥

冬小麦茬复种鲜食玉米生育期短,对肥料的需求比较高,一般采取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底肥与追肥相结合的施肥方法,以保证鲜食玉米整个生育期养分的充足供应和健壮生长。

复种鲜食玉米在力争高产的条件下,要保证其食用品质,充足地施用有机肥是提高鲜食玉米品质和增加抗性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播种前,一次性施入磷酸二铵160~180kg/hm2、硫酸钾155~190kg/hm2、尿素85~120kg/hm2,也可以施鲜食玉米专用肥450~525kg/hm2,同时,可施用腐熟的羊粪等有机肥3000kg/hm2。

2.3 精细整地

鲜食玉米种子籽粒普遍偏小,且甜玉米种子干瘪,吸水能力差,发芽势弱,芽苗拱土力差,土块较大或土壤板结则严重影响出苗,播种前需要精细整地。对地块深耕一次,深度为20cm左右,旋耙1~2次,整平田面,使表层土壤细碎、松软。

2.4 覆膜

将地块整理成双垄沟播玉米的要求,覆黑膜,可采用覆膜播种一体机完成。黑膜覆盖栽培技术有增温、抗旱保墒、抑制杂草、提高肥效、缩短生育期等作用,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3 播种

3.1 播种时间

待冬小麦收割后抢时抢墒播种。播种时间越早,产量越高。一般在6月底至7月初播种,最晚播期不超过7月15日。

3.2 播种方式及密度

采用直播方式、人工播种或覆膜播种一体机播种。行距50cm,株距35cm,播种深度2~3cm。播种量22.5~30.0kg/hm2,保苗5.25万~6万株/hm2。

3.3 隔离种植

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如果相互串粉就会影响鲜食玉米的色泽和品质。甜糯玉米与普通玉米串粉杂交后,会失去原有的甜性和糯性,因此要隔离种植。在鲜食玉米田地四周设1m保护行,种植甜高粱,防止鲜食玉米串粉。

4 田间管理

4.1 破膜放苗

夏季直播种植鲜食玉米,一般在播种后6~7d,幼苗开始出土,当幼苗将要顶膜时,及时划膜开小口通气露苗,随即将苗周围用土封压,以免失墒。选在晴天下午进行破膜放苗,时间下午3时以后为宜。

4.2 间苗

当玉米叶片达到3~4片叶时间苗。发现缺苗时及时补种或结合间苗进行移栽,移栽后浇足水。

4.3 及时剔除分蘖与多余果穗

鲜食玉米更易产生分蘖,养分消耗大,影响植株生长,应及时剔除分蘖。为提高鲜穗的商品率、确保玉米鲜穗的风味品质,当鲜食玉米雌穗吐丝时,每穗保留最上部的1个果穗,及时去除余下的所有果穗,每株留1穗即可。

4.4 除草

复种鲜食玉米苗期光热水分充足,杂草生长较快,要特别注意除草。一般在播后苗前,喷洒莠去津40%悬浮剂2625~3000ml/hm2除草,也可结合中耕进行除草。鲜食玉米生育期一般中耕2次以上,拔节前进行1次,大喇叭口期结合追肥中耕除草1次,既能疏松土壤、消灭杂草,又起到防止水分蒸发、抗旱保墒的作用。黑色地膜也可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若播后苗前未使用除草剂,后期可用硝磺草酮清除杂草。

4.5 追肥

复种鲜食玉米生长至大喇叭口期,及时追施穗肥,施112~150kg/hm2的尿素并培土,此时追肥有利于雌穗的发育,减少秃尖,促进果穗生长,可有效提高产量。

4.6 人工授粉

鲜食玉米散粉期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促进结实充分、籽粒饱满。若散粉期遇到连阴雨天气,人工辅助授粉就可有效防止授粉不良影响产量。授粉时间一般为晴天上午9—12时,授粉时用竿子拍打玉米秆或者直接晃动玉米植株,让花粉落到花丝上就完成了人工授粉。隔天进行检查,将未授粉的花进行二次授粉,直至花丝下垂变为褐色为止。

4.7 主要病虫害防治

鲜食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遵循“以防为主,绿色防控”的原则,发现病虫害后,生物防治优先。鲜食玉米虫害主要有玉米螟、粘虫、金龟子、蚜虫等。在鲜食玉米生长过程中,必须要做好苗期害虫和中后期玉米螟的防治。其中,玉米螟防治效果直接影响到鲜食玉米的品质,前期最好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来防治玉米螟,一旦发生则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方法主要有采用赤眼蜂、杀虫灯防治,也可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虫酰肼和Bt乳剂来防治玉米螟。发现粘虫时,用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速灭杀丁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金龟子主要采用糖醋液诱杀法。在害虫发生盛期,将白酒、食醋、红糖、水、90%敌百虫按1∶3∶6∶10∶1的比例拌匀,放在腐熟的果实上,置于玉米田边,大概与鲜食玉米果穗相同的高度,诱杀金龟子;也可用矿泉水瓶或酒瓶等小口容器,里面放腐熟的果实2~3个,加少量蜜糖,将瓶子挂在玉米植株上,诱杀金龟子,15—16时及时收集处理瓶子中的金龟子。蚜虫则需要在玉米抽雄初期,用3%啶虫咪或10%吡虫啉2000倍液,即225~300g/hm2,兑水750kg喷雾防治。

鲜食玉米生长中后期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等,病害一旦发生,要快速进行防治,对患病植株要立刻拔除,防止传染其他植株,造成更大损失。玉米抽雄初期要注意防治大斑病、小班病,可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喷雾防治。扬花期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病害,间隔7天,连喷2次。玉米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或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黑色地膜可抑制杂草生长,鲜食玉米种植前期未使用除草剂,后期则要用硝磺草酮清除行道杂草。

5 收获

5.1 适宜采收期

鲜食玉米最适宜在乳熟中期收获。一般是玉米苞叶转黄,玉米丝从鲜嫩转变为棕褐色时,从鲜穗上来看,鲜穗外观良好,鲜亮清洁,穗长达到20cm以上,籽粒饱满柔嫩,有光泽,用指甲挤压,有稠乳状物流出即可采收,此时鲜食玉米籽粒饱满,口感最好。复种鲜食玉米一般在授粉后20~26d便可收获。

5.2 收获时间

采收鲜食玉米最好在清晨带露水时进行,带苞叶采收,保证鲜穗有充足的水分含量;收获后的玉米鲜穗,最好在10h内完成销售或初加工,最长不能超过24h,否则会影响食用口感。

5.3 分期采收,分类销售

及时观察鲜食玉米的成熟度,分期分类采收,将果穗外观大小一致、品相优良的果穗与授粉不良、秃尖长、有虫害的果穗分开采收,经过初级包装销售;也可将穗型小、籽粒不整齐的果穗用于加工速冻玉米粒或玉米汁等产品。

6 秸秆再利用

6.1 鲜食玉米秸秆是优良的青贮原料,可用来饲喂动物

鲜食玉米的秸秆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E、粗蛋白、粗纤维等营养物质,可作为优质的青饲料饲喂牛羊,也可将未成熟的玉米鲜穗与茎杆一起收获,制作成青贮饲料。

6.2 秸秆还田

为了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肥力,增加孔隙度,减少化学肥料用量,也可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提高土壤养分,改良土壤质量。

猜你喜欢
鲜穗鲜食果穗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日光温室春番茄果穗弯折现象调查与分析
“华耘花糯402”种植密度试验简报
糯玉米“天彩二号”种植密度试验简报
果穗挂钩在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果穗拉长保果剂在夏黑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密度、播期对杂交糯玉米遵糯4号鲜穗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