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惨猪周期”何时迎拐点?

2022-11-22 23:28
北方牧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牧原温氏母猪

历经短暂几个交易日的拉升后,2 月11 日,猪肉概念股开始回调。 截至当日收盘,猪肉板块报收3300.4 点,下跌2.86%,其中得利斯、大北农跌幅超7%,湘佳股份、正邦科技、唐人神等20余家猪肉概念股纷纷跟跌。

据中国养猪网数据, 自今年1 月初的高点16.49 元/千克以来,生猪(外三元)价格持续下跌,2 月11 日最新报价为12.91 元/千克,较1 月高点下跌了21.71%, 与2021 年2 月超30 元的高位相比重挫近六成。

身处典型的周期性行业, 养猪并不是一笔永远赚钱的买卖。 随着猪市行情不断探底,多数上市猪企业绩已经进入“全面亏损”状态。 根据目前各大上市猪企陆续发布的2021 年度业绩预告,除牧原股份之外,剩下的企业几乎陷亏损之中,亏损金额合计超过500 亿元。

业绩“一片哀鸿”

1 月下旬, 温氏股份发布了2021 年度业绩预告, 其预计2021 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 亿到-138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4.26 亿元下降275.06%到285.84%。

对于2021 年业绩变脸的缘由,温氏股份解释称,报告期内生猪价格大幅大跌,而因饲料原料价格连续上涨、公司外购部分猪苗育肥、持续推进种猪优化等因素推高养猪成本,公司肉猪养殖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出现深度亏损。

实际上, 温氏股份的巨亏并非没有征兆。2019 年是生猪价格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的起始之年,在非洲猪瘟疫情的持续影响下,这一年温氏股份的生猪出栏量由2018 年的2229 万头下滑至1851 万头, 但该公司仍凭借超250%的增速, 近140 亿元的净利润规模位居2019 年最赚钱的A 股上市猪企榜首, 平均日赚约3827 万元。这也是其自上市以来亮出的一份“成色”最佳的成绩单。

然而, 温氏股份在这一巅峰时刻并未维持太长时间。 根据该公司财报,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亏损规模已吞噬了2020 年全年净利润。

由盈转亏的并非只有温氏股份, 国内养猪规模较大的正邦科技业绩也十分堪忧。根据最新业绩预告, 该公司2021 年预亏高达182 亿元~197 亿元,亏损情况创历史之最。 正邦科技在预亏公告中称,2021 年全年, 其销售生猪1492.67万头,同比增长56.14%。但由于国内生猪市场价格下滑, 公司单头销售均价为16.6 元/千克,单头收入下降1653 元, 销量的上升叠加销售价格的下降影响利润达88.73 亿元。

“猪中茅台”牧原股份也未能独善其身。 业绩预告显示,2021 年,该公司营收预计将从2020年的562.77 亿元上升至最高800 亿元, 净利润却大幅缩减至65 亿元~80 亿元, 上年同期这一数据为303.75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财报,2021 年前三季度, 牧原股份的净利润同比下降58.53%至87.04 亿元, 其中第三季度亏损8.22亿元,这是其近三年来首次单季亏损,按此计算其第四季度预计亏损幅度在7 亿元~22 亿元之间。

“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出栏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但由于国内生猪产能逐渐恢复,2021 年生猪价格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 导致公司2021年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 ”在业绩预告中,牧原股份曾如是解释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

2021 年,我国生猪价格下降的幅度究竟有多大?

以牧原股份为例,2020 年, 牧原股份生猪销量达1811.5 万头,销售收入达550.65 亿元,商品猪销售均价为30.4 元/千克。 而根据其最近披露的2021 年12 月份生猪销售简报,商品猪销售均价已降至14.75 元,其中2021 年9 月及10 月甚至跌至12 元以下。 温氏股份也不例外,2021 年12 月, 其毛猪销售均价16.21 元/千克,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0.2%。

何时能够反弹?

那么,猪肉价格是否存在继续下行风险?

“2022 年预计生猪行业延续去产能,猪价震荡寻底。2022 年3 月和2022 年5 月合约分别对应2021 年5 月和2021 年7 月能繁母猪存栏量, 当时能繁母猪存栏处于本轮猪周期峰值阶段。 从去产能进程来看,截止2021 年底,我国能繁母猪存栏仍然高于正常保有量水平, 意味着2022 年10 月份以及之前时间段内,我国生猪出栏量仍然维持过剩水平,生猪价格难见到趋势性转折。 ”1 天前,国投安信期货发布研报称,本轮猪周期未到反转时。

此前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2019 年至2020 年, 各家养猪企业的扩产规划可用“凶猛”来形容,扩张速度已远远超出行业的增长速度,“各大猪企扩张步伐不止,将加速周期的下行。 我觉得现在企业的规划不能过于激进,应及时理性的安排及调解生产计划,现在是行业需要降温的时候,而不是再去鼓励大家去疯狂扩张, 毕竟在周期下行过程中,企业将面临利润大幅缩水或出现资金链断裂等情况”。

根据正邦科技在业绩预告中的表述,2019~2020 年因疫情影响,国内母猪总量急剧下降,为保证供应及获取利润,公司通过外购高价母猪进行快速扩张,报告期内得益于自产母猪的快速上量,结合国内生猪价格持续下降,公司进行战略转型,由快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不仅处置了前期高价外购的低效母猪,同时,为提升母猪效能、优化资源、降低成本、保证资金安全,对种群进行进一步优化,合计死淘能繁母猪及后备母猪约220 万头,告损62 亿元~68 亿元。

“从去年开始,养殖场陆续淘汰低效能的三元母猪,逐步替换为产能效率高的二元母猪。 另外, 出栏体重的下滑也是降本增效的一个措施,养殖单位目前出栏100~120 千克的生猪较多,以实现料肉比最优化。除此之外,管理成本、人员成本的压缩也是举措之一。 ”在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王亚男看来,目前市场仍然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生猪价格有继续下降态势,对于屠宰企业而言, 生猪价格下降意味着原料采购成本回落,对肉价有一定拉低作用。加之近期猪肉市场处于传统消费淡季,对猪肉市场无拉动效果,因此短线猪肉价格或仍然处于震荡下滑的走势。

猜你喜欢
牧原温氏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母猪产后乏情不同处理方法
不同经营模式下的头均生猪养殖成本核算
引发投资者质疑 牧原股份不断加码生猪养殖
母猪产后发情异常的原因及其对策
走进温氏,学习与5.54万户农民打交道的奥义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温氏:养鸡养出创业板第一股
温氏:养鸡养出创业板第一股
温氏股份 适合价值投资者长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