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信息疫情”需要多管齐下

2022-11-22 15:25陈梁
环球时报 2022-11-22
关键词:辟谣谣言个体

陈梁

从消毒剂可用于抗击病毒的错误信息,到该病毒可通过无线电波和移劫网络传播的荒诞说法,谣言一直在阻碍全球团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内外学者将这种流行病暴发导致的虚假信息泛滥称为“信息疫情”。伴随谣言传播机制日益复杂化,“信息疫情”严重误导公众,因此探讨如何在复杂的传播环境中对抗“信息疫情”始终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治理“信息疫情”首先需要厘清其在特定传播环境下产生的内在机制。随着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社交媒体成为人们获取健康类信息的主要渠道。而社交媒体内容主要依靠个体用户自主生产,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导致用户处于“信息过载”的状态。一方面,信息过载状态下,人们难以分辨信息的真伪,容易被谣言误导。另一方面,用户可能会通过转发、评论的方式对不实信息进行解读与加工,加速谣言的放大与扩散。

“信息疫情”辐射到社会多个层面,治理需要从个体到社会的共同努力。从个体角度来说,一方面,用户应通过针对性学习提升个人的健康素养与网络素养,提升个体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面对海量的互联网信息,用户可以对信息进行精细化处理,辨认信息真伪,有助于个体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信息过载。另一方面,互联网提供了人人皆可发声的平台,这也为辟谣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手段。在弱关系网络中,辟谣信息可以通过异质性的人际网络,以多级传播的方式抵达大量社交媒体用户,在抗击谣言中起重要作用。个人应提升自己对于谣言的风险感知,善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主动参与网络辟谣。

仅凭个体的力量难以抵御复杂的网络谣言,对抗“信息疫情”需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多方协同。首先,相关部门的科普工作是“信息疫情”的“预防针”。基于社会心理学家威廉.麦奎尔提出的预防接种理论,相关部门可以提前让公众了解谣言形式,增强对后续谣言的免疫力,这种前置于谣言的辟谣手段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其次,社交媒体平台需要开发适应当下信息环境的新功能,主动把好谣言阻击第一关。一方面,基于消息评论、用户举报和信息扩散路径建立更智能的算法模型,降低谣言被推送的可能性,针对特定人群推送科普与辟谣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息茧房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平台也应重视开发辟谣功能,便利公众在阅读信息时实现一键查验、一键辟谣,补充一定的奖励机制,提升公&辟谣的效能和动力。

最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可以在对抗“信息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复杂网络分析的方法来识别谣言,一般包含溯源信息源、分析信息源画像、分析内容链接域名、评估内容框架、比对各平台的信息内容等多个环节。通过分析,存在科学性风险的信息被精准识别并通过进一步人工核实以确定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提升谣言识别的效率。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定位谣言易感人群,对阅读过谣言的用户进行溯源,精准推送辟谣信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优化升级现有的辟谣模式,挖掘从内容平台到用户的谣言传播链条,和人工辟谣有机结合,建立更有效的精准辟谣机制。

伴随着技术发展,谣言的传播形式也不断升级,这为“信息疫情”治理带来了新挑战。治理谣言之路,既需要促进个体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也需要关注技术与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环节的重要作用。只有个体、社会和平台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阻击谣言,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导)

猜你喜欢
辟谣谣言个体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不信谣言 科学防“疫”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最强辟谣101条”引发质疑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谣言π=4!
真相查清之前别急着辟谣
How Cats See the World
辟谣联盟:一切谣言都是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