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效果

2022-11-22 06:56薛轶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28期
关键词:肺纤维化特发性心肺

薛轶

210000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江苏南京

210000 南京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江苏南京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肺系统常见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仅能通过药物控制疾病持续恶化。有研究表明,将心肺功能康复练习作为一个独立康复项目,能够改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肺部缺氧状态,降低呼吸肌的运作频率,有效提高运动的耐受能力,保持顺畅的呼吸状态[1]。本研究探讨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60 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10 例;年龄47~72 岁,平均(58.89±5.12)岁;病程9 个月~4年,平均(2.15±0.35)年。观察组男22 例,女8 例;年龄45~75 岁,平均(58.79±5.10)岁;病程9 个月~4年,平均(2.12±0.32)年。两组间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开展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肺外科活检符合普通间质性肺炎,与《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诊断标准相符,病情为轻中度稳定期患者[2];②年龄18~75 岁;③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可定期回访者。

排除标准:①身体疾病处于急性期,病情严重者;②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③身体有肺损伤、肺动脉高压等;④患者情绪不稳定,无法配合医护人员的干预。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①心理暗示: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心理诱导,促使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护理人员需嘱咐患者家属避免表达悲观、失望等情绪,对患者多鼓励与安慰。②认知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患者病情状况及治疗方案。③生活护理:护理人员注意每天对病房进行通风换气;协助患者更换体位,为患者翻身叩背,定期更换床上用品;每日餐前、餐后为患者提供生理盐水漱口,保证口腔卫生。④药物护理:护理人员在调配药物时要严格注意药物搭配禁忌。叮嘱患者按照医嘱用药,必要时需补充钙、钾,避免诱发低钙血症、低钾血症。监测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环磷酰胺完全溶化后才能接受静脉注射,注射过程中观察药物有无外渗,若外渗需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利用75%酒精冷敷,至患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完成药物静脉注射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脱发或出血性膀胱炎等不良反应。⑤呼吸护理:大部分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呼吸频率过快,呼吸肌做功大,患者呼吸吃力,因此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患者保持坐位,放松全身,使用鼻深呼吸,从嘴呼出,保持1 min 吸气与呼气8 次左右,训练时间≥10 min/d,早晚各练习1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在开展训练前,为预防不良事件,需要提前准备抢救药物及设备。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①热身阶段。由专科干预人员指导患者进行热身,设定10 W 功率,踏车练习10 min。②制定与执行计划阶段。训练前进行运动耐量测试,选用意大利COSMED 功率自行车,踏车功率设定为20 W,按照5~15 W/次功效测定,依患者耐受能力渐渐增加,脚踏车转速保持60 r/min,了解患者运动耐受程度后,制定个性化运动计划,根据测试结果在训练阶段每天持续踏车30~40 min。③完成整理运动阶段。以0 W的功率鼓励患者缓慢踏车,坚持5 min后结束,如果患者在踏车过程中出现头晕、心律不齐等不适症状,需立即暂停。练习1次/d,练习次数≥3次。干预3个月。

观察指标:①心功能:利用6 min 步行距离(6 MWD)评估,叮嘱患者穿着舒适衣服参与行走测试,50 m平坦空地快速来回行走,6 min后测试距离。分为1~4级,若步行距离>450 m的评估为4级,步行距离375~450 m 评估为3 级,步行距离300~374 m评估为2 级,步行距离<300 m 评估为1 级。②肺功能:使用医院肺功能仪(生产厂家:日本株式会社;型号:SD-75 型)检测患者肺功能基础指标,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 s 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指标水平波动幅度。③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指标,选择全自动血气分析仪(生产厂家:美国NOVA公司;型号:pHox)检测。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6 MWD 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6 MW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6 MWD 均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6 MWD比较(±s,m)

表1 两组患者6 MWD比较(±s,m)

组别n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30295.56±20.45442.56±26.45对照组30286.48±20.16385.48±22.58 t 1.7328.990 P 0.0890.001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FVC、FEV1、DLCO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VC、DLCO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s,%)

组别nFVCFEV1DLCO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3060.23±6.4572.56±7.2465.48±6.1570.46±7.1243.45±4.2452.46±5.34对照组3060.48±6.5768.45±6.4165.38±6.2169.56±6.7443.71±4.2548.23±4.56 t 0.1492.3280.0630.5030.2373.299 P 0.8820.0230.9500.6170.8130.002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PaO2、PaCO2、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PaO2、OI水平均升高,PaCO2水平降低,观察组PaO2、OI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s,mmHg)

表3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s,mmHg)

组别nPaO2PaCO2OI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3092.56±9.45104.26±10.5641.56±3.6837.56±5.23209.56±18.68239.56±21.56对照组3092.45±8.5798.46±9.2442.46±3.5438.48±5.47213.45±20.54220.56±20.75 t 0.0482.2641.1800.6660.7673.478 P 0.9630.0270.2430.5080.4460.001

讨 论

心肺康复训练可提升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运动耐力。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6 MWD 均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FVC、DLCO 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PaO2、OI 水平均升高,PaCO2水平降低,观察组PaO2、OI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CPET 检测仪,其中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不仅可促使其重新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还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药物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呼吸护理以深而慢的呼吸方式满足肺泡通气时所需的最低通气量,增加呼吸潮气量,增加肺泡通气量并延长换气时间,促使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的呼吸方式,减少肺气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生活护理中通过转换体位、保持良好的病房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压疮、肺部感染的发生。

通过测试后了解患者的耐受能力,设置初始踏车功率,在此基础上逐渐增加功率,有规律地进行心肺康复训练。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时间越长,干预效果越明显,心肺耐力的增加有利于提升心功能。研究提示,心肺康复训练的应用有助于提升肺储备功能,提高胸腔容积,进一步强化患者呼吸肌功能,促进呼吸症状恢复,延长患者6 MWD 距离[2-3]。踏车运动为运动训练的核心训练方法之一,可诱导Ⅱ型纤维增生,经过反复练习后可提升肌肉的力量,增强身体耐力。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接受3个月的心肺康复训练,按照运动方案完成每日的训练量,改善患者部分肺功能指标。踏车运动训练难度低,无技巧,可根据个体调整患者运动模式,是安全、有效的运动方式[4]。指导患者进行功率踏车运动时,运动可以具体量化,运动强度适宜且易操作,在运动过程中按照患者反映的情况适当调整,能为医护人员调整运动方案提供有效参考[5]。

综上所述,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可改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心肺功能,促使血气指标趋向正常。

猜你喜欢
肺纤维化特发性心肺
我国研究人员探索肺纤维化治疗新策略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小象接受心肺复苏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沙利度胺治疗肺纤维化新进展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例